天天看小說

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

到巴港之前劉安和潘秭靈沒有再討論關於大逆的事情。

這種事情不適合多次討論。

從汴梁到襄陽,然後再從襄陽坐船南下到江陵,江陵這邊碼頭有更大的官船可以逆江而上,最大的有七桅大帆船。

劉安到江陵碼頭的時候,江陵上下的官員都到了。

“不幹正事嗎?把時間都浪費了迎來送往上。”

江陵知府上前,非常的嚴肅的回答:“報劉學士知,並非迎接,而是想借劉學士路過江陵之時討教學問。”

學問,這事劉安有點虛。

不是有一點虛,是有十分虛。

自己的學問還不如呂蒙正身邊的長隨呢,和這些參加過正經科舉的人討論學問,好悲劇。

那怕不願意,劉安也不好拒絕,硬著頭皮赴宴。

宴會就在長江邊的一處酒樓,酒樓內卻沒有菜,沒有酒,只有書桌,紙筆,還有茶。

劉安心說:我去。

這是真要討教學問嗎?

有點可怕。

江陵知府請了劉安坐首席,立即有人拿來紙筆,江陵知府雙手捧著筆:“請劉學士留字。”

“好吧。”劉安多少有些勉強。

思考了幾分鐘,劉安提筆寫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шωш¤ ttka n¤ CO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劉安的字還行,又在李沆的指點上多少有些提高,好在詞可以抄,否則今天真的被難爲住了。

有人將字收走,江陵知府親自爲劉安送上茶:“劉學士,下官心中焦慮。去年,渝州巴港收益達到了百萬貫,這僅是港口的收益。我們江陵港卻只有區區六萬貫,下官認真的學習了渝州巴港的經營方式,修在江陵港,建商鋪、修倉庫,還爲民夫特意建了居住區,可收益卻讓人慚愧。”

原來是這樣,劉安鬆了一口氣。

不討教學問就好。

這事自己擅長。

劉安淡然一笑坐了下來:“取碼頭的公文來,挑重點的。”

公文早就準備好了,劉安說完之後就送到了劉安手邊。

隨手把公文翻了翻後劉安就笑了。

“你們呀。”

“請劉學士示下。”

“碼頭夠大,你們一直在修路,修河道,讓貨物可以從江陵分散到各地,可你們有想過沒有,百姓有多少錢可以用來買貨物,我只問一個問題,各縣有什麼支柱形產業呢。”

支柱?

柱子嗎?

劉安解釋道:“柱,如房柱。支柱型產業就是可以支撐一個縣的產業,在小農經濟時代各家種好田就是了。那麼現在呢?”

劉安隨手在紙上寫道:“巴港來說,渝州有蜀地的茶、麻、布、絹。你們有什麼?這麼說吧,就算有好酒都可以,蜀地有幾個縣水質出衆,他們有酒,好酒。”

“什麼是支柱型產業。首先是能撐起一個縣,然後是帶動多種產業,以蜀地綿竹縣來說,他們有蜜酒,還有大麴酒,這兩種酒帶動了周邊大量的瓷器生產、運輸業、糧食採購、酒具製作等等。”

“還有,支柱型產業對於一個縣來說,至少要佔一個縣最少半成的總產值。”

劉安在江陵停了三天,給江陵府還有周邊的縣上了三天課。

劉安準備離開,卻沒有走成。

原本是要逆流而上的,卻南下嶽州,又給當地以及周邊的縣上了五天課。

劉安回鄉之路似乎歸期越來越遠,從最初的上課又演變成了實地考察,指導各縣發展自己的支柱形產業。

就這樣,差不多兩個月過去,劉安才從江陵逆流而上走了一點點,這纔到了夷陵。

劉安原本不想停船的,可誰想夷陵碼頭上至少聚集了上萬百姓。

“盛情難卻,我只是回鄉。”

“下官告罪。”

“罷了,讓我休息兩日,備下潤喉茶。”

劉安這兩個月說了太多的話,可依然要接見百姓派來的代表,各地鄉紳。

也不知道從那個城開始,鄉紳們帶著各種當地的特產,還有更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一來是一份心意,另一層原因是百姓們希望劉安可以發現某樣奇特的東西,能成爲當地的重要特產。

以劉安走過這麼多縣,初期發展最多的還是往農業方向發展的。

種茶是長江沿岸都可以的。

而後劉安還發現了許多藥材可以種植。

象是嶽州,那裡湖水多,大力發展蓮藕的種植,蓮子產業,而後藕粉產業,幹荷業等等。

當地縣令計算過,僅藕這一項就能給縣裡帶去每年萬貫的稅收,能讓幾千戶百姓因爲藕而讓生活富足。

洞庭蓮、洞庭茶、洞庭龜、洞庭蝦等等。

一系列的農業富強產業。

出了碼頭,劉安見鄉紳代表,又是半天時間。

回到當地官府安排的一富商專門爲劉安空出來的大宅時,劉安感覺腿都是灌了鉛的。

累。

睡了一晚起來,劉安倒是很認真的去看當地的特產。

一件很特別的東西讓劉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輕輕的咬了一點,然後用手在嘴角再擦了擦,聞了聞。

劉安相信自己沒看錯。

黃色的小米椒。

劉安記得以前看過一條報道,有植物學家研究過神農架的植物,認爲辣椒的原產地在西雙版納的紅米椒、神農架的黃辣椒、青藏高原的紅小泡椒。

自己怎麼把這個忘記了。

“來人。”

鐵頭立即進來:“主君。”

“去查這個。”

“是,主君。”

鐵頭捧著小盒出去,門外有官府的人還有鄉紳們一直等著呢,那怕劉安說要休息,他們也隨時準備著,方便劉安去問話。

盒子一送出去,立即有人翻開記錄:“第一七一號特產,有藥農採自神農山中,辛辣,作用未知。”

這份記錄鐵頭送到了劉安面前。

劉安翻看之後說道:“告訴他們,此物大量種植,將來在咱們中原此物極重要,上三香:花椒、辣椒、胡椒。八香:丁香、肉桂、肉豆宼、砂仁、茴香、息苗香(孜然)、沙姜、八角。去吧。”

“是。”

劉安在屋內繼續看其他的特產,屋外傳來震天的歡呼聲。

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四六節 鹽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九江市| 阳新县| 上虞市| 舟曲县| 宁德市| 花莲县| 勐海县| 西城区| 屯昌县| 于田县| 东台市| 大足县| 宁晋县| 邯郸县| 永安市| 长子县| 承德市| 米脂县| 错那县| 句容市| 克什克腾旗| 沙坪坝区| 叙永县| 海口市| 伊春市| 红原县| 邳州市| 工布江达县| 许昌市| 舟曲县| 阜宁县| 盐亭县| 本溪| 浑源县| 区。| 镇沅| 仪征市| 周口市| 南召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