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

“你方纔說有兩事,還有一事是什麼?”陳默笑問道。

“子義走了。”典韋嘆了口氣道:“太子讓末將前來詢問陛下,何人適合接替子義之位?”

陳默拿著銼刀的手顫了顫,深吸了一口閉上眼睛道:“他自己決定吧,朕已經(jīng)說了,朝廷之事,由他做主。”

典韋看著陳默,猶豫片刻後道:“陛下,末將想搬來跟陛下一起。”

“好好地富貴日子不享,跑來這窮山僻壤之地做什麼?”陳默看了他一眼道:“打了一輩子,到老了越活越回去,也不怕人笑話?”

“笑話甚,陛下都在這裡,他們要笑也該先笑陛下,到時候末將再一刀一個……”典韋說到這裡突然頓住了。

“行吧,你想住便住,這裡雖然不如洛陽繁華,但空房不少,以後就順帶教教這些小子們狩獵。”陳默點點頭。

“喏!”典韋聞言新扥道。

“子義幾時下葬?”陳默突然問道。

“七月初九,陛下您要去?”典韋道。

“自然要去,子義與我相識於少年時,當(dāng)時的子義……那可真是一副比你還討厭的樣子,盛氣凌人吶,他當(dāng)年專門頂撞上官,別人是越活越好,他卻空有一身本事,卻是越混越差,最後得罪了人,跑到遼東避禍,直到朕在河?xùn)|做了太守,他纔回來,如今想想,一晃好多年過去了……唉~”陳默悠悠的嘆了口氣,這幾年他學(xué)會最大的事,就是接受親友們一個個離去,老師、母親、賈詡、呂布、太史慈,如今想想,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這些大將,如今剩下的,就剩下高順、崔耿、餘昇還有典韋了。

“陛下莫要傷痛,這……話是怎麼說的?反正人總要死的。”典韋撓了撓腦袋,想要轉(zhuǎn)移話題,目光看向陳默擺弄的這些東西,好奇道:“主公,這是何物?”

“火藥,還有蒸汽機。”陳默將一塊打磨的相當(dāng)平整的鐵板放下,放到做好的模具中,然後開始澆灌統(tǒng)治,用銅汁將這東西銜接起來,又開始做機括。

“有何用?”典韋不解道。

“現(xiàn)在沒有,但將來一定用得上。”陳默笑道:“只要有人一直做這個,再過個三五百年,就差不多了。”陳默笑道。

“三……三五百年!?”典韋愕然的看著陳默。

“往好了算,得一直有人研究這個,若是自此而絕,恐怕過上千年都未必能弄出來,這個火藥倒是不難,但這蒸汽機……”陳默搖了搖頭,他現(xiàn)在可以通過精工的方式,耗費時間打磨出一臺蒸汽機來,但要想把這東西弄透並運用起來,得有人不斷朝著這個方向使勁兒,如果中間斷了,再拾起來,千年他覺得都得靠運氣,他準(zhǔn)備著一部這樣的書流傳後世,希望能給後世多留下些東西吧。

“陛下,你做這東西幹什麼?三五百年後就讓三五百年後的人去做便是,何必我們來做?”典韋很不解。

“就怕他們忙於爭權(quán)奪利,不願意去研究這些東西。”陳默搖頭一嘆道:“改明兒把劉毅和馬鈞招來,讓他們留一個跟我一起研究,這東西,就算大明亡了,它都不能亡。”

“陛下莫說喪氣話,大明定要傳千秋萬代。”典韋連忙道。

“能傳三十代,朕便知足了。”陳默好笑著看了典韋一眼,千秋萬代不切實際,除非在大明末期便能逐漸找到屬於東方的下一個整體,生產(chǎn)力能夠獲得飛速突破,也就是陳默之後每一代都耗費大量的精力去推動工業(yè)的發(fā)展,那樣的話,三百年後,或許可以讓華夏先西方千年進(jìn)入科技時代,到那時,纔有機會說什麼千秋萬代,現(xiàn)在這種政體,延續(xù)三百年,在陳默看來已是極限,三百年之後必亂,哪怕到時候天子英明,也改不了這個事實,那時候的大明,政體必然臃腫,而人口也將達(dá)到一個極限。

典韋茫然的看著陳默,一臉蒙圈,哪有這般說自己王朝的?

“算了,你不懂。”陳默搖頭一嘆,繼續(xù)開始做自己的事情。

接下來的幾日,典韋搬到了陳默這邊來住,每日跟著一羣皇孫們嬉戲打鬧,陳默帶著孫子們?nèi)ジ铮漤f爲(wèi)了避嫌,就跑去狩獵,或者跟著陳默一起種田,晚上聽陳默給孩子們講學(xué),倒也頗爲(wèi)自在,有事做總比沒事做好。

七月初九,陳默帶著典韋去給太史慈主持了喪事,雖然時間不長,但經(jīng)歷了這麼多故人離開之後,陳默對於生死也看的淡了許多,勉勵了一番太史慈的子嗣之後,帶著典韋繼續(xù)回到北邙山,耕田、讀書、治學(xué)。

三年丁憂就這麼悄無聲息的過去,直到第三年,陳晉親自帶著大臣們上北邙山請陳默下山重掌朝政。

開元五年,前朝留下來的印記基本已經(jīng)抹除,那場在天下肆虐了幾十年的瘟疫,也隨著戰(zhàn)爭結(jié)束,朝廷大力治理而消失,民生在這五年中漸漸恢復(fù)。

陳默回朝之後,重掌大權(quán),執(zhí)掌朝政並無生澀之感,不過上朝之後,卻並未亂動陳晉定下的國策,只是下了一道命令,鼓勵商販們行商海外,順便幫大明畫出海圖。

隨著龍骨船向民間普及,如今大明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走海路的行商,最遠(yuǎn)去過扶桑,而扶桑也派人過來想要學(xué)習(xí),被陳默拒絕了,但卻願意跟扶桑進(jìn)行交易,扶桑的產(chǎn)物,可以通過海商進(jìn)入大明。

但要想學(xué)東西,儒、道這些思想可以傳,但大明的那些民間技術(shù),比如紡織、陶器等等民間手工藝,禁止向外族傳授,這是寫進(jìn)明律之中的東西。

陳默鼓勵海貿(mào)之後就沒再管,商販們自然會摸清楚如何利用朝廷的政策,從海外大量掠取財富,比如大明的陶器、絲綢,在大明這邊其實按照等級不同,並非所有都是貴的,但放在海外,一件工藝不怎麼樣的陶器,都能賣出天價,換來金銀或者稀有礦物,陳默還讓人留意海外的高產(chǎn)作物,只要發(fā)現(xiàn)帶回來,朝廷必有重賞。

也正是因爲(wèi)陳默這句話,屬於大明的航海時代便自此而始,至於未來能發(fā)展成什麼樣,陳默沒管,他只是起個頭,想要有結(jié)果他有生之年是看到了,開元五年便在陳默這般忙碌中過去,而這次的忙碌,主要是檢驗陳晉這個太子執(zhí)政期間的政績,是否有資格接受重任,而結(jié)果,還是讓陳默滿意的,他覺得自己是時候放手將天下這擔(dān)子交給陳晉來擔(dān)了。

開元六年,三月,皇宮,御書房,陳默將自己的意思跟陳晉說了一遍。

“父皇,兒臣絕無篡逆之心,請父皇明鑑。”陳晉聽到陳默的意思後,心中一顫,沒有驚喜,只有驚嚇,直接跪倒在地,對著陳默道。

“朕知道,起來,成何體統(tǒng)!?”陳默擺了擺手,示意陳晉起來。

“父皇……兒臣。”陳晉看著陳默,皺眉道:“可是有人進(jìn)讒?”

“沒有,這天下是朕打來的,想從朕手上奪,你還不夠。”陳默搖了搖頭道:“至於現(xiàn)在傳位於你,也是朕的意思,你們幾個都過來吧。”

陳徵和陳睿此刻也是有些懵。

“父皇,您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時,爲(wèi)何會生出此念?”陳晉不解的看著陳默道。

“人這一輩子精力最盛的時候,便是三十到五十這些時間。”陳默道:“晉兒如今已年過而立,該經(jīng)歷的你也經(jīng)歷,以你的水平,治國已經(jīng)足夠了,但若朕遲遲不死,不說遠(yuǎn),朕再活個二十年,到時候晉兒也就五十多了,一輩子最好的年華卻用在勾心鬥角之上,朕若走的匆忙,你上位也得手忙腳亂,倒不如朕提前卸任,享幾年清福,同時也能避免一些沒必要的內(nèi)耗。”

陳晉兄弟三人不敢說話。

“你們可知,朕這一生,最怕的是什麼?”陳默看向兄弟三人,沉聲道。

“這……孩兒不知?”陳晉三人面面相覷,他們老爹一生征戰(zhàn),聽說不到十歲就在亂民之中殺人了,十三歲入洛陽,十四歲領(lǐng)兵征伐,陣前斬將,後來羣雄逐鹿,從一個小諸侯一步步橫掃天下,實在想不出這樣的人,還有什麼是他怕的?

“朕一生征戰(zhàn)天下,上馬可提劍殺敵,下馬可提筆定江山,但朕還是個人,是人父,朕不怕天下大亂,大不了從頭再來,朕最怕的,是你們兄弟相殘!”陳默拍了拍陳晉和陳睿的肩膀,悠悠道:“皇家,就是這天下最大的世家,卻也是最小的,你們看看大漢,漢室子孫有多少?只那劉能就有三百多子,但最後它還是亡了,縱觀漢史,你們會發(fā)現(xiàn),漢室子弟中,早期還是有些人傑的,但後來卻越來越少?爲(wèi)何?不是沒有英傑,而是縱有英傑,也不敢冒頭,但尋常世家不同,族中只要有傑出子弟便會盡力培養(yǎng),如此一來,皇室不一定每一代都是賢明,但士族卻是每一代都有英傑,這也是漢室淪落至此一因。”

陳晉默然,最是無情帝王家,如今他倒有些明白陳默提前退位的原因了。

“權(quán)利這東西很好,但若不能剋制對它的掌控欲,終將滅亡,朕便爲(wèi)我大明起個頭,有朕在,你可放心接掌皇位,待朕百年之後,若你還能丟了這皇位,只能說你不如人,朕只想你兄弟仨人莫要手足相殘,讓我皇室,能有一些英傑,可震懾羣臣,晉兒,皇室的威脅從來不是其他皇室子弟,而是羣臣吶!爲(wèi)父希望你能明白,至於規(guī)矩,爲(wèi)父就不立了,這天下永恆不變的,就是變,朕能約束三代,但三代之後卻不歸朕管,繼位之後,朕希望你能扛得起這江山社稷!也希望我陳氏一脈,能真的千秋萬世!”

“兒臣遵命!”陳晉連忙下拜,對著陳默叩首道。

“去準(zhǔn)備吧,下月初一,乃黃道吉日,朕傳位於你!”

“喏!”

第一百五十章 獻(xiàn)降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二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立營第七十二章 晚輩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將折戟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fēng)流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零二章 伐謀第七十九章 氣運大增第二百八十六章 禰衡遊諸郡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一百五十一章 底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伊闕關(guān)下第三十三章 驚天秘聞第六十八章 信任危機第七十八章 賈詡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fēng)流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zhàn)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敗第四十四章 新軍至第四十五章 遊戲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二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九章 陳默入西涼第二百八十章 決戰(zhàn)第一百二十四章 命格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五章 出遊第二百七十四章 空城否第四百七十一章 夏口破,江東驚第二百二十章 缺糧草李儒獻(xiàn)策,謀冀州陳默動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崩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勝三百五十六章 魏延奪關(guān)第三十五章 論胡第四十一章 奇怪的奴隸第十三章 獵虎第九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四十八章 決勝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一百四十六章 生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九十五章 攪局者第四百二十三章 下合肥第三百三十四章 勢壓天子第十二章 新技能第五十五章 出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yuǎn)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四章 虛實第二百六十七章 走馬相隨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二百三十五章 逢絕境許攸遊說第三百零七章 三萬大軍的合圍第六十四章 天威第六十三章 後顧之憂第二百二十七章 亂冀州陳默落子,明天機公達(dá)茫然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jìn)出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四百一十章 如何封賞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迴歸第十六章 將欲行第四十八章 雲(yún)思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二十六章 不同第三十九章 胡地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三十六章 孫郎第五十三章 潰敗之後第一百四十章 陰招第一百四十三章 挑事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玄德空城遁走,陳伯道送子入川第一百三十八章 袁術(shù)的憤怒第十六章 鄉(xiāng)情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二十三章 奪權(quán)第八十三章 可能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阳西县| 湘西| 庄河市| 河间市| 班戈县| 天柱县| 宣汉县| 原阳县| 调兵山市| 平乡县| 兴义市| 农安县| 饶平县| 南康市| 三江| 招远市| 白银市| 德化县| 玛沁县| 赤壁市| 左权县| 光山县| 泗阳县| 普安县| 岗巴县| 闸北区| 增城市| 合水县| 怀集县| 宜良县| 宜兰市| 荥经县| 涪陵区| 广元市| 白玉县| 永宁县| 台东县| 鄂温| 浪卡子县|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