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今日大早,與平常無甚不同,城門還沒開的時候,城門外就等著無數販夫走卒之輩。
賣果瓜蔬菜的,雜貨的貨擔郎,有那人拉著車架,車架上一個大木桶子,便是進城收夜香的……
也有一車一車的柴火,不知從城外多遠砍伐而來,入城去,自是家家戶戶都要買,價錢著實不算便宜……
可見,這東京城裡的生活成本之高。
倒是最近也有人來賣一些新奇之物,一種黑乎乎的石頭,說叫做煤炭,也說是從京東沿著運河坐船運來的……
連著一起來的,還有一種爐子,就叫做煤爐,無甚奇異,只是有一個配套的長長煙囪……
最近東京城裡,買這種新奇之物的人,著實不多,但也真有人想著試一試,也買了一些。
主要是煤炭還真不貴,也還真經燒。
許未來這玩意會不會在東京城裡普及,但暫時而言,還只是剛剛開始……
只待城門一開,自是衆(zhòng)人魚貫而入,大街小巷也就熱鬧起來了,更有那賣煤炭的在大街上就開始燒起了爐子,讓走過路過的人都看看……
賣煤的商販,帶的煤也不多,就一車子,幾百斤,幾個爐子,正在呼喊:“走一走瞧一瞧,不瞧可就虧大發(fā)了,此物啊,乃是燕王殿下大力推崇之物,遠比柴火經燒,遠比柴火便宜,煮水做飯,冬日取暖,必備之器!”
“燕王殿下?胡說八道,燕王殿下在北邊打女真呢,你這點雞毛蒜皮的東西,還值得燕王殿下推崇?”
過往行人,聽來自是覺得可笑,燕王如今是何等人物?朝堂數一數二的人物,會搞這些東西?
商販自是激動起來:“這話怎麼說的?要不是燕王殿下大力推崇此煤炭與煤爐,我等豈會這麼遠弄到東京來賣?你們是不知道,而今在京東諸多州府,已然幾乎家家戶戶必備,連鄉(xiāng)下人都開始用了……”
“啊哈哈……鄉(xiāng)下人用得起你這鐵爐子?笑煞人也!”
“這鐵爐子,在京東可不貴,再說,這鐵爐子也不全是鐵,包覆在裡面的都是泥土,內膽是陶的……要不得多少錢!”
“那是多少錢?”
“你若買我的煤,八十錢給你,主要是煙囪費鐵不少!”
“還真別說,這爐子倒是做得精良,若是不買你的煤呢?”
“我這爐子自是好,這爐子可是燕王造作局下的作坊造的,豈能不好?但是不買煤炭,爐子不賣!”
這商販,便也知道,爐子不是主要,來個鐵匠陶匠看幾眼也就會個差不離了,到時候有的是人造,煤炭纔是長久生意。
而今也唯有京東兩路,才真正有大規(guī)模開發(fā)的煤礦,供應越來越穩(wěn)定,也越來越多……
“嘿!你這傢伙,爐子不賣,這炭值得幾個錢?”
“你買我一百斤炭,爐子八十錢賣給你了!你回去自己也試試,火力旺,耐燒經燒,用得好,你再來尋我買炭,可比柴火節(jié)省多了,要不得一個月,你爐子的錢都省出來了……”
商販大力推銷。
一旁忽然來了個漢子,呼喊一語:“你們可別信他的,這炭啊,有毒!”
何以漢子會來攪局?
大宋朝的大城池裡,什麼都有行會,柴火也有行會,東京城周邊的柴火,早已不夠百多萬人燒了,開封周遭河北河南之地,早已沒有林子了,只有一望無際的平原田畝,林木之類,不等長大就到了農戶竈臺裡,糧食作物的秸稈,更是最重要的財產之一。
東京城裡的柴火,說高大上一點,就是能源供應,還得從外地進口,不然所有人都得吃冷飯。
這顯然就是筆極大的買賣,其中主要的利潤,自也真被這些行會把持,各行各業(yè)都有這種灰色地帶。
宮裡的柴火木炭採買,許多衙門的官員俸祿裡也有柴火木炭在其中,都得向行會裡的商戶來採買。
真正從極遠之處自己砍柴運到京城裡來賣的人,那是極少數,且常常也被行會之人欺負,乃至強買強賣。
越是大城市越是如此,反而那些邊遠小城,沒有這般的行會之類。
來了煤炭,競爭對手就真來了,豈能不來攪局?
那商販自是大急,連忙說道:“這話倒也不假,但是,但是!這爐子爲何有這長煙囪啊,只要把燃燒之氣,從這煙囪裡排出去,自是無妨,京東兩路,家家戶戶都在用了,連燕雲那邊,也開始用了,不知幾十萬戶在用,安全無虞,安全無虞啊!”
這商販,其實也說了一些大話,京東兩路那邊,自真是開始流行了,只是遠沒到家家戶戶這個地步。
“真有毒啊?”衆(zhòng)人自是心下在驚。
“有毒有毒,絕對有毒,此物也不是什麼新奇之物,早就有人用過了,都說有毒!”行會漢子自是會攪。
氣得那商販直接把頭湊到剛剛燃起來的煤爐旁,左右去說:“看,你們看,我這般都無事……”
這動作,倒是能有不少說服力,顯然左右之人都還真並不遠離。
那行會漢子見此,一時無奈,左右看了看,走到那商販面前,一語去:“我等在此見你好幾日了,帶著你的東西,跟我走,去見見我家會首!”
商販有些擔憂,腳步不動!
“吃不了你,走,若是不去,那你往後可就叫賣不成了,我等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行會自也有行會的手段,明裡的暗裡的……
商販無奈,點點頭:“那請帶路吧……”
這邊,新市場的開拓,著實是難,乃至新舊勢力,自還要有一番拉扯與交鋒,但先進自會打敗落後,總是這個過程……
那邊正是十一二歲的少年郎舉著手中的小報大喊:“捷報捷報,燕王捷報,女真大敗,女真大敗!燕王斬首女真一萬七千級,得馬匹數萬,甲冑兵刃無算!”
這捷報,其實早就到了京城,只是不知爲何,一直沒引起很多的反響。
許也是燕王勝得太多了,勝麻木了!
果然,周遭之人聽聞,喜也是喜的,笑也是笑的,卻真不見幾個人拿出一二個銅板來。
只是左右來說:“哎呀,燕王又勝了!”
“是啊,燕王百戰(zhàn)百勝!從來如此!”
“這女真啊,得殺,上次圍城,連官家都給嚇跑了,當真是奇恥大辱,殺光了纔好!”
“這回,燕王大軍去了,那女真定是好不了!”
忽又見那少年喊:“燕王正欲乘勝追擊,大軍誓要犁庭掃穴,女真上表稱臣,朝廷下旨罷戰(zhàn)!”
“什麼?這般奇恥大辱,怎的官家還要罷戰(zhàn)呢?”
“誰知道呢……”
“許是女真求饒了吧……”
“求饒……求饒就罷戰(zhàn)啊?”
“那小孩,來,拿你一份小報了,我看看……”
“快點快點,一同看看……”
少年郎自是歡喜不已,上前來,小報真小,也沒有幾開幾印,就真是小小一張,似那種路邊傳單廣告一般。
倒是上面字可不少,排列得整整齊齊,活字印刷到得如今好幾十年了,那也真是越發(fā)成熟。
幾個人只管圍著看,這汴京城裡識字的人,可當真不少。
“還真是誒!嘿……真下旨罷戰(zhàn)了,這小報上說得對啊,蠻夷之輩,哪裡有講誠信的?文中所言,那昔日黨項,豈不就是如此嗎?畏威而不懷德,這話說得好,那女真竟還有十數萬軍,此番正被燕王殿下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此時豈能撤軍啊……”
“也還說呢,如今燕王殿下已然整合了草原諸部,大軍一撤,豈不草原拱手讓人!說得真對!”
“哎呀……朝堂有奸佞啊!朝堂有奸佞,這也不知是哪個奸佞如此矇蔽聖意,竟是真的讓天子做出如此抉擇!”
“那程相公怎麼阻止不得這事啊?程相公可是燕王的岳父啊……”
“唉……許是奸佞實多,沆瀣一氣啊,程相公獨掌難鳴,孤木難支!”
“這話在理,在理啊……這些年,奸佞橫行吶,官家啊……被這些奸佞哄得是團團轉……一個程相公,如之奈何?終究是聖意被矇蔽了……”
“朝堂上,怎就沒有昔日仁宗陛下那時候的直言敢諫之臣?包龍圖昔日坐鎮(zhèn)御史臺,豈能讓奸佞橫行?”
“都成了故事了,咱這日子啊,一日不如一日了……”
“倒是最近真是來了不少京東的商販,賣鐵器的,賣靉靆的,還有賣什麼煤炭的……都一個吹噓,說京東如今如何如何富庶……日子如何如何好,一個個把燕王誇上天了去,也不知真假。”
“還有賣馬的呢,如今東京的馬匹供應,多從京東來……都是極好的馬駒,價錢還真不算高,比以往便宜不少呢。”
“唉……這朝廷啊,把官全都換了纔好呢……”
“這不是咱們操心得來的……”
“走吧走吧,幹活了……”
卻也是此時,太學之中,忽的也是熱鬧非常。
自也是因爲這篇文章,也還因爲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昔日的太學學正秦檜,秦檜自也就是這些人的老師了。
還因爲熱鬧是有人組織的,組織者自還是陳東。
文章內容已然早已言過,陳東只管振臂高呼:“是王黼,定然是王黼,昔日咱們就上書天子,說過此賊奸佞!昔日數賊皆亡,唯有此賊還得天子看重,定是此賊奸佞,矇蔽聖意!史書千年,哪一次,蠻夷之輩在實力還強盛之時,就會俯首稱臣的?哪一次不是緩兵之計?這般小小計策,緣何還能哄騙到人?諸位,諸位皆是熟讀經史之輩,爲國盡忠,就在此時!”
還真別說,北宋末年這些太學生,在歷史上,那也算得一羣人物,歷史上也是被抓起來關過的,乃至一度也恐嚇他們要打要殺的,但就是敢剛。
奈何,這些太學生,救不得國亡。
最諷刺的是……秦檜還真就是他們的老師,如假包換,這些學生在太學裡,還真就聽的是秦檜的教導,當然,不似秦檜一人,但秦檜是其中代表人物。
但秦檜卻又是那並不能真正履行儒家言論教誨之人,也是代表人物,節(jié)操節(jié)氣碎一地。
反而他的學生,剛者甚多。
只待陳東洋洋灑灑一番講完,自也是羣情激憤。
“走,上書去!”
“對,東華門外,請命去也!”
“十數萬軍之女真,豈可如此放過?來日豈不又是匈奴突厥?”
“走走走!”
還真不需要陳東如何去動員,真是熟門熟路了,路徑依賴了,已然請命兩番了,也沒什麼,再來一番,不過信手拈來。
只看人羣就往太學之外而去,衆(zhòng)多博士、直講、學正,也並不阻攔,只管好似沒看到一般。
也還說朝堂,今日剛好朝會。何人在衝鋒陷陣?
自就是秦檜,他如今是真上了這條船,必須要幹。
“陛下,女真之軍,還有十數萬之多啊,樞密院裡軍情有報,正經的女真至少還有三四萬悍勇,關外塞外附庸者,那也有數萬之衆(zhòng),如此強敵,便是昔日黨項也不如他,豈能輕易中其緩兵之計?”
秦檜語重心長,其實心中也有心虛,御史臺本是他的地盤,但他其實動員不了太多御史來言。
說汴京裡的官員都是傻屌,其實不確實,許多人大聰明大忠義許真沒有,小聰明多的是,能看出今日之事一些門道的人,那也不是一個兩個。
天子在與燕王爭,這種事,怎麼好參與?
倒也還有御史來言:“陛下,今日放縱,來日必是大禍,更何況,女真與我大宋,奇恥大辱,不共戴天,如要洗刷,豈是小小一勝?亦如唐太宗昔日,有城下之盟,何以洗刷恥辱,豈能不是把那突厥可汗抓到長安城去?如此,纔是千古美談!”
天子一時也愣住了,罷兵的聖旨都發(fā)出去了,那時候沒人說,怎麼這個時候忽然來說?
自也看那秦檜,燕王黨羽罷了!
天子擺擺手:“爾等不懂天子之心,人吶,是殺不完的,今日沒有女真,也會有其他人,亦或室韋,亦或奚人……朕仁義待天下,亦如昔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自是萬國來朝!四海昇平!”
天子真不知秦檜所言的那些道理?昔日女真圍城,這仇怨他真不記恨?
怕是不一定……
天子視角了,這些其實不算事,或者說,遠沒有社稷傾覆的危機總要。
再說,大宋而今,國強民富,地廣已然萬里,已然就是漢唐之局了,哪怕來日女真反覆,哪怕來日女真勢力更大,漢唐哪裡有打不過蠻夷的?
如此大宋,怎麼可能打不過蠻夷?
天子自是有錯覺,也是昔日聽多了人說,連蘇武都說,總把大宋比漢唐,所有人都這麼說,這個天子豈能不當真?
秦檜立馬又要開口,卻是王黼更快一步:“此事不諸位必多言,天子一言,便是千金之重,罷兵的聖旨都送去了,那女真的使節(jié)還在京中,豈能朝令夕改?若是如此,將來以何取信天下?何以還能爲天朝上國?”
“王相公此語,大謬也!天下定,自以仁義施爲,天下亂,自當雷霆手段。女真之患,此時不趁勢而爲,來日,其患更甚黨項!”這是劉延慶之語,他得說話了,若是旁人不言,他自不會多言,但已然有人言了,他實事求是說一句也無妨。
天子又看了看劉延慶,又是一個蘇武黨羽罷了!
倒是程萬里此時眉頭緊皺,回頭看了看衆(zhòng)人,又看了看天子,自也還是心中小九九在算。
天子一語:“此事到此爲止了,不必再議,爾等休要多言!”
秦檜也是無奈,他也在看程萬里,程萬里還在猶豫糾結。
卻是程萬里好似也知道,就算他說句什麼,也改變不了天子的決定。
程萬里沒說話……
秦檜搖搖頭,往大殿門口去看看……該來了吧?這朝會本是先議論其他正事,再來隨意上奏,已然快要退朝了,該來了。
果然,有那宦官匆匆忙忙往大殿奔來,只管稟報:“陛下,東華門外,又有太學生聚集,說是要上書請命……”
天子心情大壞,不耐煩一語:“上什麼書,請什麼命?”
“說是……什麼退兵還是不退兵的事……”宦官來答。
天子當場站起:“豈有此理!年歲輕輕,不知好生進學,竟也受人蠱惑,開始胡說八道了,趕走,著皇城司一應趕走!”
天子何以如此動怒?
便是天子知道,再如何,太學生還真不能說是蘇武黨羽,這就氣人了。
王黼聞言,有點急了,連忙開口:“陛下,不可如此,有傷風雅,還是讓臣去與他們說項一二,他們許都是被人矇蔽蠱惑而已!”
還真趕不得,應該趕是肯定趕不走的,那皇城司無奈之下,只怕是拖拽押解了,場面就難看了,乃至還要踢打之類……
那是能打的嗎?
這要是打了,豈不天下譁然、士林激憤?
“嗯!退朝!”天子只管大袖一揮,轉身就走,便也是知道,太學生還是不動粗爲好。
王黼自是趕緊往東華門去,東華門外,人其實還並不多,不過百十人而已。
王黼穿著紫色官袍出門來,只管擡擡手,倒也都安靜了。
王黼開口說話:“你們這些人,年歲還小,不知事情繁複,天子自也不怪罪你們,趕緊退去吧……”
陳東第一個在前,指著王黼就是一語:“此賊,此賊就是王黼,家國之大賊也!”
自也是大多數人真不知道王黼到底長什麼樣子,一聽此言。
只管滿場大喊:“國賊,奸佞!”
“國賊,奸佞!”
王黼也急,一語就問:“爾等都喚個什麼名字,來人吶,一個一個把名字記下來,且看來日他們還要不要入朝爲官!”
這話,自是真嚇人,那是一語斷人前程。
還真就立馬從諸多學生臉上看到了驚恐……
卻是陳東大呼一語:“我乃陳東,既不是高門大戶,也不是天潢貴胄,爲國盡忠就在今日,豈顧個人私利,自古邪不壓正,我今日若是怕了你這國賊奸佞,今日我有何面目待諸多同窗?來日我還有何面目入朝爲官?”
便立馬有人再言:“我還能懼了你?你一個巧言令色之輩,一個蠱惑聖意之徒,超晉八級之革面小人,我叫錢彥,我家世代的國公,鐵打的國公,還能怕了你!你這個國賊,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便是這兩言一來,頓時氣氛又起。
“國賊,奸佞,不得好死!”
“不得好死!”
“死不足惜!”
“今日手中無刀,要是今日手中有刀,當手刃你這個奸賊!”
一時間,王黼又如何招架得住,腳步連忙退了退,左右還有守東華門的軍漢往前護了護……
如此,王黼纔再開口:“你們這些人,定是受人蠱惑還不自知啊,你們這不是盡忠,你們這是誤國啊!”
語氣極好,語重心長,不再是威脅了。
“我看你纔是誤國,奸賊,你拿命來!”
王黼越是後退,自有那熱血青年越是往前去,敢不敢殺人是其次,便是這架勢,那真是恨不得當場就殺,若不是軍漢攔著,至少給王黼來一頓胖揍才能解氣。
王黼又算個什麼東西?在許多地道老東京面前,狗屁都不是!
王黼自是連連更退,連忙退進東華門內去,這可怎麼辦?
只管趕緊往天子去報吧……
只待與天子一說情況。
天子斜眼就看王黼,還真沒話說得,這王黼,自從那超晉八級之後,好似真沒一件事能辦得讓天子順心的……
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妥?
奈何如今,好似真無人可用……
越是這般,天子心中越急,好似這朝堂都要超出掌控了一般的感受,這種感受是他以爲從未感受過的……
豈能不是心急火燎?
天子厲聲就問:“那如何是好啊?”
王黼被問得一驚,是啊,如何是好啊?
“要不,要不還是著皇城司趕走吧……”王黼一臉緊張。
“哼!那劉延慶一語不差啊,自古如此,有亂,就要有雷霆手段!昔日那些千古一帝,那些史書上鼎鼎大名之天子,哪個不是如此?”
天子自顧自在說,也是這大宋朝,這趙氏,對士大夫足夠足夠好了,好得無以復加。
這些不懂事的讀書士子,卻還能受人矇蔽蠱惑,可見那蘇武手段……
王黼還在問:“陛下……”
“去,著皇城司趕人!”天子大手一揮,自覺也是到了這個要用雷霆手段的時候了,別的都無妨,此乃天下之爭,社稷之爭,怎麼能束手束腳?
此時此刻,岌岌可危!
王黼連忙奔出去幹,皇城司的軍漢一來,勸是沒用的,哄也是沒用的,自還要被士子們罵得狗血噴頭,一羣下等人,自也忍了又忍,無可奈何。
但天子在等結果,只問提舉皇城司是誰?鄆王趙楷。
就是那個能考中狀元的趙楷,這個官職一直都是他,近十年了。
也是世事無常,本趙楷也是有心思爭一爭儲君與皇位的,乃至天子趙佶昔日對他也有過暗示,萬萬沒想到,有女真圍城之事,太子直接就變成了趙桓。
那就不想了吧,老老實實的,希望能得個善終。
又萬萬沒想到,嘿……太上皇還能復辟,趙桓也就不成了……
那……
趙楷此時就在皇城門口,回頭看了看皇城內的諸般大殿,他知道今日該辦成此事,奈何……他做不到……
趙楷,那比趙佶更算是正兒八經讀書人,狀元都能中,書讀得實在是多,對太學生真動手,他做不來……
卻是王黼在一旁催促:“殿下,此處聒噪,一會兒官家聽得,怕更要氣怒啊……”
“唉……如何好對太學生動粗啊……”趙楷搖著頭。
別說,王黼還真有辦法,腦筋一轉,一語說來:“多事之秋,非承平歲月,不久前還有女真圍城之事,而今官家心思變了,來日之天子,怕是守成之君不合適了,要那進取之人……”
“此言……可是當真?”趙楷就問王黼。
昔日,天子想把儲君趙桓換成趙楷,就是王黼上躥下跳在試水。
所以,趙楷對王黼,還真有幾分感激與信任……
“唉……殿下許還不知啊,那康王已然攀附上了燕王,燕王已然在陛下面前進過言了!”
王黼這話一說,趙楷面色就變,不知多少猶豫糾結,更有惴惴不安。
按理說,趙構算個什麼玩意?輪到誰也輪到他趙構……
但如今再想,昔日趙構,捐軀之功,出城爲人質,衆(zhòng)人皆道他有膽氣,且平常裡這廝還習練幾手武藝之類……
再想今日王黼之語……
趙楷猶豫了許久,先背過身去,然後稍稍揮手,輕聲一語去:“拖走拽走,趕走!”
這一語來,皇城司的軍漢,一肚子的火氣自也要發(fā)作了。
只看那陳東,已然是抱頭鼠竄,左躲右閃,卻又哪裡躲得過軍漢來拖來拽。
只管聽陳東大喊:“明日,明日我等還來,天下人心,豈能是國賊奸佞一手遮天?明日來千人萬人,看爾等如何拖拽!”
陳東自是被拖著拽著遠去,那明日再來,定不是今日的架勢。
秦檜早已出宮,就在遠處車架裡坐著,此時放下了車窗,一語來:“走,去太學!”
秦檜也知,這事,還真不是一時,長久之事也,還要再待發(fā)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