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秦離讓秋兒給楊二牛安排好了住處,然後畫了一些酒瓶的外形圖,交給了楊二牛。
之後暫時在狀元府的後院尋了一處位置,並給了楊二牛一筆錢,讓他按照自己的要求開始準備製造一些瓷器,這些瓷器的用處便是日後用來裝秦離自己釀造的酒。
因爲釀酒所需要的東西和釀酒的過程在這狀元府實施起來並不方便,秦離打算明日再去慶州城轉一轉 ,找一找有沒有適合的酒莊,將其購買下來然後在進行改進,這樣可以方便許多。實在不行再購置一處房產用來釀酒所用。
安排後這些後,秦離便一個人在狀元府中走動,不一會來到了一處廂房門口。推開門進入後,印入眼簾的是一套紅色的喜衣,除此之外,在梳妝檯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簪子。
看到簪子的那一刻,秦離也猜到了這個廂房應該是父親特意爲自己母親準備的,雖然父親從來沒有在秦離面前提起過自己的母親,但是那日秦離有從張管事那裡瞭解到。自己母親生前十分喜愛簪子,而眼前這些各式各樣的簪子,多半是父親置辦的。
在房間裡還掛有一副畫像,畫中的女子大紅繡芙蓉妝花緞長裙,披著大紅色的斗篷,手中抱著暖爐,儀態萬方,貴氣的很。看樣子應該是母親冬日裡所畫,畫下方留有五個字“愛妻秦詩詩”。
房間裡面一塵不染,明顯是經常有人打掃,可秋兒是昨日纔來,說明這將軍府是還有其他的人。
秦離還是心中有所感嘆,秦離並不知道關於自己母親秦詩詩的平生,但是從自己父親平日的點點滴滴來看,母親一定是個十分之好的女人,才能讓父親這樣。
要知道在這種時代,名門之後,子取母姓是被人唾棄的,張思遠卻絲毫不在乎。以他現在的地位,即便再娶也無人敢說三道四,可他十幾年來未曾再娶。母親生前所呆過的地方還保護的如此完好,秦離心裡也不由有些佩服這個忠貞不渝,戎馬一生的男人。
離開母親的房間,秦離小心翼翼的關上了房門。之後不知不覺走到了院中一處三層樓閣面前。
在偌大的狀元府,這座三層的樓閣顯得獨樹一幟。
望著樓閣外懸掛的一塊金邊的匾,匾上刻著“藏功房”三個字。
“藏功房?”
秦離心想難道這樓閣之中還有什麼武學寶典不成?那自己便要好好進去看看。
“世子請停步。”
正當秦離想要踏步走進樓閣之中的時候,一個蒼老的聲音從樓閣裡面傳了出來。
一個老者從樓閣推門而出,緩緩走到秦離面前,顯得十分激動,說話的聲音都有些顫抖:“沒有想到我老黃有生之年還能見到小姐的後人。”
秦離看著眼前的老人,顯得有些錯愕,秦離感覺到眼前的這個老人一定狀元府待了很長的時間,而且從他說的話,明顯與自己母親有關係。
只是秦離不知道眼前這個老者怎麼會認識自己,因爲自己母親在生下自己不久後便離世。在那之後父親便舉家遷至景都城中。
老人或許是看出了秦離的疑惑,連忙解釋道:“世子莫怕,老奴黃正淳,曾是小姐生前的護衛,小姐離世以後,老奴便一直守護於此。”
秦離疑惑的問道:“你怎麼會認識我?”
老人盯著秦離不停的說道:“像..太像了..你簡直和小姐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般。”
秦離也沒有想到在慶州還能遇到母親的故人,頓時倍感親切,對於秦離來說他也很想了解自己這個未曾見過面的母親。
但是秦離也發現眼前的老人雖然已是遲暮之年,給人卻並沒有那種死氣沉沉的感覺,反而是有一股生機勃勃的精氣神。在秦離看來,一般這類人多半高手。
秦離恭敬的說道:“黃老好,在下秦離。”
“秦...秦離..秦離好,秦離好。沒有想到張將軍如此有心,給你留下了小姐的姓氏,也不枉小姐對他的一片真心。”
黃正淳聽到秦離的名字,老淚縱橫。此時此刻他多麼希望小姐能夠在世,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可惜老天不公,小姐如此心善之人卻...
他黃正淳,原本是漳州一名劍客,無父無母,從小吃百家飯長大,但是天賦異稟,偶然之間得到了一本上清劍法,勤心苦練數十載,一手劍法出神入化。一時間大敗衆多高手,但也因此結下許多仇怨。
宣武七年張思遠成爲武朝第一個武狀元后,年輕氣盛的黃正淳便從漳州前來挑戰,最終敗在張思遠手中。之後在回漳州的路上遭到仇人埋伏,身受重傷。生命垂危之際,得到張思遠出手相救。
爲了報答救命之恩,之後便一直留在張思遠身邊,在張思遠的要求下爲其保護秦離母親秦詩詩的安危,期限爲三年。
而在長時間保護秦詩詩的過程中,被秦詩詩平日裡的關心所感動,決定遠離江湖恩怨的黃正淳開始享受這種平靜的生活。
在秦詩詩離世以後,張思遠便離開慶州城,奔赴了涼州關外。而這狀元府便只剩他一人獨處於此,之前秦離見到自己母親房間一塵不染的原因也是因爲有黃正淳每日爲其打掃。
眼前這位名叫黃正淳的老人,可能是除了父親之外,第一個讓他感受到親切感的人。感受到老人沒有惡意,秦離倒也放心下來。
而黃風道的事情,讓秦離明白應該提升自己的武力,不論是靠外在的力量,還是自己本身的武力。眼前這個老人明顯就是自己當下最好的選擇。
秦離說道:“黃老,爲何讓我止步樓外?難道這藏功樓中有什麼不成?”
黃正淳回道:“世子有所不知,此樓爲宣武九年所建,樓高三層,每層都存放著我與張公曆年來所收集到的各種武功秘籍,從一到三,越到上面武學秘籍品階越高。這藏功樓經過多年的累積可謂是武朝武學功法之最。”
秦離不可置信,若是眼前的藏功樓中當真是集天下武學,那自己想要習武的目的不就可以從這藏功房開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有了這藏功樓的武學寶典,再拜師眼前的黃老豈不是正好成了心中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