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五歲的時候,爸爸回來了,叫了一輛車就把家搬走了。家裡的地和房子都被爺爺收回去了,按照爺爺的說法是現在爸吃公家糧不需要這些了,而且爸就一個女兒,養大就給出去了。但大伯和二伯不一樣,他們還有幾個兒女需要養活,什麼都得靠自己,每天靠天吃飯。爸就這樣把什麼都留給爺爺,讓他自己分配,一句話不說就走了。我們也就搬到了新的地方,有了新的家。
車開到地方,我被我媽抱下來的時候,第一眼我就喜歡上這條馬路。沒有坑坑窪窪的小坑,也沒有泥濘的土路,這是一條純水泥的馬路,這在我五年的歲月裡是唯一所見到得了。爺爺那裡全村的人家裡都是土地,就是丟給爺爺我們本來的家也是土地,不過這裡是兩層樓房沒有院子,我那個家裡是有很大院子的,裡面種了很多花,還用磚砌起來的,就是院子的路也是在外面撿石頭一點點鋪起來得。現在什麼都沒有了,我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悲傷,但總之我還是喜歡這裡得。
我們家在二樓,二室一廳一廚一衛房間卻都很小,但很明亮。房子是我爸單位跟部隊借的,我爸單位是原來部隊分配下來的。聽說這幾棟房子是毛**那時期建造的,現在部隊要不了那麼多房子所以大部分都空下來了,這也讓我爸單位佔了下來,不過也就後面兩棟,前面一棟已經被這邊村民佔了。不過還好我們家居不多,也夠用了,把家居全部都弄好後,也就不早了??粗@個小而溫馨的家,我不經露出由衷的微笑,爸爸媽媽都在,在這個小家裡。
第二天,我起來的特別早,因爲實在是好奇。我洗漱完就跑下樓去,馬路兩邊都有樓,我們這棟樓在馬路下,隔著馬路對面還有一棟樓,在馬路上,然後那邊就是田,很多很多田。而我們這邊有三棟樓,每棟都是二層,前面都有地,有的荒了有的被人開荒種上了菜。
我拾階而上來到了馬路上,往馬路上面走了幾分鐘,就發現我們那棟樓後面有條小溪,溪水清清能看見小魚在那邊游來游去。過了厚水泥板樣的橋,那邊就是土路,走了幾步就能看到有幾戶人家,那幾戶房子後面就是山。從幾戶人家邊上走一段就看到一個湖,繞著湖有兩條路,往上有戶人家再往上就是竹林也不知道通往何處了。另一處路這邊是湖那邊是一排大樹,大樹下面就是小溪,小溪那邊是用石頭砌起來的牆,聽說是怕夏天下暴雨發洪水。牆那邊是荒地,荒地那邊就是我們那棟房子。
我最喜歡的就是從二樓窗戶望遠處看,能看很遠。有時候可以看到松鼠在大樹上面爬上爬下,也可以看到不同的鳥兒在大樹上飛來飛去,我最喜歡的就是全白尾巴長長的鳥,還有鳥身是彩色長長的尾巴紅紅的,飛起來像是紅色絲帶十分好看的鳥。說實在的,這裡的鳥兒都非常好看,特別是它們一起飛起來的時候。有時候我在想這裡不是魔幻森林爲什麼還有那麼好看的鳥。
這棟樓就兩個樓道,另一個上下兩層都是他一家的,所以有一個大門關著,聽說他們是最早就到這住著了。我們這邊就四家,各自有小門鎖著。
來到這裡很快就和這邊小孩子打成一片,這可能就是孩子的天性吧!慢慢我知道了,那個樓道里有個漂亮的王阿姨,她一直想要一個女兒,可是她就一個兒子,所以一見到我就非常非常喜歡,會給我買漂亮的小發卡。她老公李叔叔是教政治的,一般很少見到他,大部分他都是關著門在房間作畫,我見到一次他畫的水墨畫很好看。不過他們也沒住多長時間,就調到城裡教學去了。
我家對門有兩個男孩,很皮。父母做生意本地人,平常很忙見不到人,所以對他們格外偏愛。有時候仗著他們有兩個人就喜歡欺負人,就算告狀他們也不會當回事。久而久之父母都不讓跟他們玩了,不過他們很快也就搬走了,聽說是他們父母賺到錢了去大城市了。
樓下兩家都是老師,一家教物理,一家教化學。教物理那家姓沈,和我爸關係最好,不管大大小小的飯局都能喝到一起去。他有一個兒子叫沈鴻,和我玩的最好,也是因爲我常常去他家蹭飯,就很熟悉。我不知道我父母爲什麼都很忙,他們告訴我說爸爸剛來要應酬打點,媽媽找了一份工作,是在廠裡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所以我有時就在他家蹭吃蹭喝,不過他媽媽樑阿姨做飯特別好吃。教化學的是個小青年剛結婚,不熟,只知道他姓劉,他們都叫他小劉。
我們這棟的前一棟有三家,分別是教政治的楊爺爺,他家也是一個樓道加大門兩層。他的兒子在上大學,楊爺爺的老伴李奶奶應該很喜歡花也非常勤勞。門口都種上了各種花樹,前面還有用竹子做的葡萄架,葡萄架邊上就是小菜園,種的菜的種類還是很多的。另外兩家都是上下各一層,上面住的是姜校長姜爺爺。他有一兒一女,女兒上大學常年不在家,兒子上初二,沒兩年隨著他兒子考上高中姜爺爺也就退休了,回市裡養老去了。下面住的是教語文的黃叔叔,他也有一個兒子叫黃意,我們經常在一起玩。他媽媽沈阿姨人特別好,我們一去就拿東西給我們吃。
最前面那棟被當地人佔著,不過漸漸的當地人也就沒人住了,把它們當成雜物間堆滿各種雜物,沒人打理就顯晦敗之色。
還有就是馬路對面那棟,裡面只住著姓張的一家人,我們都喊他張醫生,也是這一塊僅有的小診所。他家也有一個兒子叫張峰,張醫生人很好,就是我們不敢去他家玩,總覺得有點陰森恐怖,而且一生病他就給我們打針,雖然他人很好但我們都怕他。
在這邊住的時間裡,我爸用一天時間把竈臺砌好了。但用水十分不方便,要到後面的小溪用水瓢舀到桶裡,再用扁擔挑回來。幾個爸爸就在一塊商議挖一口井出來,選來選去選在了我們這棟樓的後面,一個星期後一口井就落成了。
假期期間爸爸媽媽又把前面的地全部開荒,種上了菜,還分了一點給我,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給我的小菜園種上了小菜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