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奶奶一邊說,一邊拉著李敬的小手進了院,李敬睜著一雙明淨的眸子,似懂非懂地聽著。一會兒,他們來到一個房間,黃奶奶隨手從一大疊衣服中抽出一條新褲子遞給李敬說:“先把新褲子穿上,然後帶你去各個房間看看。你知道你們後來的人叫那些房間什麼嗎?他們叫‘車間’。”
李敬高興地把新褲子換上,就又跟著黃奶奶走。他們首先來到紡紗的這個家,只見四個女人坐成一排,手搖一個帶轉輪的搖巴,正在聚精會神地忙著。他們進來,她們並不答理。
黃奶奶像個導遊,一邊慢慢往裡走一邊講解。她說:“要想織布先得紡紗,你要仔細觀察用心牢記,這一道道工序你全要學會。學會了織布的全過程,你還得學會造這些紡紗織布的機器,最後學會管理整個廠子。這些你都學會了,你將來就是這方面的專家了。
“你回去要把你將後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先提高當地的紡織技術,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培養紡織人才,最後通過這些人才的互動,再把這些技術發楊光大。將來這些專業人才,在運用這些技術的過程中會熟能生巧,會再改進再創造,那麼這項技術就更先進了。”
“黃奶奶,我爲什麼要學紡紗和織布,我又不是女人?”李敬擡起頭看著黃奶奶問道。
“因爲我要收你爲徒,搞紡織是不分男女的。我今天在這裡是專門在等你,你每天下午來這裡跟我學習一會兒,在近兩年,你只要用眼看就行。也就是先用眼看後跟著幹,最後掌握全部技術,再最後要去改進技術,有新的創造。十幾年後,你要成爲這項事業的頂級專家。”
李敬聽完黃奶奶的話,高興地拍著手跳著說:“黃奶奶收我爲徒了!黃奶奶收我爲徒了!”
黃奶奶忙嚴肅地說:“當徒弟可得懂規矩,要嚴肅認真,不能淘氣,不能耍孩子脾氣,懂嗎?”
李敬立即變的嚴肅安靜了,點著頭規規矩矩地說:“懂!”
黃奶奶領著他看完紡紗的這個家,又來到織布的家。那些紡紗織布的機器,看上去雖不太複雜,也不太高大,但李敬從未見過。看起來工作效率也較高,那李敬年齡小又是外行,當然感到既新鮮又陌生和好奇。接著他們又來到機器修理房間、機器設計房間、機器製造房間。設計室的幾個人有的正在計算著一些數字,有的正在畫圖。
在這裡黃奶奶又說話了,她說:“爲了設計所需要的機器,你還得學習一些其他知識,首先要學好數學,這些知識,這裡都會有人教你。”
看完了各個房間後,小李敬驚奇的發現,在這裡工作的不僅全是女人,而且聽她們互相的稱呼,知道她們都姓黃。他和黃奶奶從最後一個房子出來後,黃奶奶說:“你該回去了,以後每一個月中,你至少來這裡十五次,也就是平均兩天要來一次。現在我送你一塊糖,你現在把它吃了,你以後就不會把這事告訴任何人了。”
說著黃奶奶就從自己衣兜裡拿出很大的一塊糖遞在李敬手裡。
“好漂亮的糖紙!”李敬高興地把那塊糖的紙剝掉,一邊吃糖,一邊欣賞那塊花紙。
李敬是個求知慾很強的孩子,他雖然年齡小,對待學知識,態度卻是嚴肅的,一個月中,總要在下午到黃奶奶那裡二十次上下。
這一年,他來了後基本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認真地觀看。這期間,黃奶奶派一位年齡比他大兩歲的小姑娘每天陪著他,黃奶奶說,那是她的孫女,讓李敬叫他“師姐”。
李敬到了六歲這年,黃奶奶說他該動手做了,就讓他每天坐在那紡織機旁,由那裡的紡紗人員教他紡紗。雖然他每天只紡一會兒,一年下來,他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
七歲時他就開始學習織布,這期間黃奶奶又收了一個徒弟,他比李敬小一歲,叫陳旭東。他說他是羊城人。李敬不知道羊城在哪裡,想必是不太遠的地方,但見他也是每天下午來一會兒就走了。
在李敬八歲那年,黃奶奶讓他跟一個師傅學習維修機器。這位師傅雖然也是位女人,而且看起來年齡也較大了,但是她力氣很大。李敬開始跟她學習維修時,她卻只讓李敬和她共同把那幾種機器拆了裝裝了拆。拆裝了無數次後,李敬完全可以熟練地掌握安裝技術了,他們這才真正開始修理機器。
這一年中,李敬家出現了一件不如意的事,教李敬讀書的那位先生,要求李敬下午也要在家學習功課,並指出許多文章要他背會。這使李敬犯了難,接著他就病了,而且病勢十分沉重,在連續的三天中,他昏昏沉沉茶飯不進忽冷忽熱。
他這一病急壞了父母,嚇壞了爺爺奶奶。父母忙著請先生,而爺爺奶奶這兩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卻讓車館套了大車,坐上車去城西的寺廟抽籤算卦去了。這天寺廟正來了一位遠方的雲遊老和尚,他說他專爲算卦而來。算卦結果是:“李敬不應該在下午學習先生安排的功課,下午是他自己的時間,應該幹他自己想幹的事情,做到這一點,他的病立馬就好。”
這一點很容易辦到,父母權衡利痹後,當然人的性命和身體的健康最爲重要,那就照著去辦吧。那先生聽了家長的意見,立即收回了成命,也樂得自己消遙自在。誰知道,那先生剛把自己這項決定收回,那李敬立即一躍而起,跳下地神清氣爽地說:“媽媽,我餓了!”
他的這個最平凡的要求,使得全家人高興地忘記了何年何月,認不清了東西南北。小祖宗啊,只要你平安健康,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那李敬的病瞬間好了後,上午他每天仍跟著先生學習,下午自已就出去“玩耍”。只要能玩耍出健康來,何樂而不爲呢?爺爺奶奶縱容孫子,要他好好地“玩”!當然李敬下午並沒有去玩,其實他從來也不是玩,他比大人還要珍惜時間。
當他到了九歲這年,黃奶奶提出了新的要求,讓他把那些機器再次拆開,把那拆開的零件帶回他家去自己再安裝起來,有時間在家紡紗織布。同時,黃奶奶新設計了一些圖紙送給他,讓他去城裡某處買鋼鐵材料,某處買木材,再到某處找某人,照她給的圖紙做新零件,然後安裝成新機器。
李敬就聽從黃奶奶的話,每天把黃奶奶家的機器零件往自己家拿,黃奶奶還僱了兩個大力的男勞工幫他拿。而後,黃奶奶說:“你今後每月只來這裡十次就可以了,要先把你家中的事辦好。”李敬當然還是一有時間就去。
李敬要買做新機器的材料了,就向父母要錢。他家雖然不缺李敬所要的錢,但他母親還是提出了疑問:“你一個九歲的小孩子,要做‘機器’,這不是胡鬧嗎?你應該多讀書,你能做什麼機器?”
這時,他的奶奶發言了:“孩子玩耍也得有錢,沒錢怎買那些好玩的東西?給!奶奶有,拿著!”
她說完後回頭又對李敬父親說,“你以後每月得給我生活費,我的錢我要給我孫子玩!”
母令如軍令,李敬父親忙不迭應諾。李敬的母親則說:“不許向奶奶要錢,家中的錢將來全是你的,現在要多少先拿上,可是不能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