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可鎮(zhèn)有個姓常的買賣人,他常年拉駱駝做買賣,已是掙了好多錢。只是一年前十一歲的獨生兒子得了一場大病,曾到歸化城鹿城看過幾次,卻總不見好。一天東倒西歪軟綿綿的,身體十分虛弱。有一天,他家來了一個化緣的和尚對他說:“無故不結(jié)父,結(jié)父必有故,不是父欠子,就是子欠父。你的兒子正是位債主,只要你把掙下的錢爲(wèi)他花光了,他倒不至於喪命。要想他完全康復(fù),則需要一顆活人蔘,你每天早晚各給他燉一錢讓他服食,人蔘服完後,他也就康復(fù)如初了。但這樣的人蔘,也需用你的全部積蓄去買方纔取效。”
他當(dāng)時聽了甚是茫然,不知道什麼人蔘爲(wèi)活人蔘?他曾給兒子服過許多人蔘,他每服完總喊胸口悶的慌,並無寸效。
這天,這位常先生正好路過義合村,聽到這件事真是喜從天降,認(rèn)定是兒子的救星來了,忙就去找中元兄弟。
中元和佔元明知這顆人蔘是個寶,怎麼能賣呢?中元就說:“聽說東北長白山的野山參多得是,你僱幾個人挖幾顆來不就行了?”
“我只要你這顆,憑你要多少錢,我盡力就是了。請您們救我小兒一命!”那常先生說著就跪了下來。
“我家有好些上好的幹參,我們送你一些,也不收錢。你拿回去給他分量服了,作用是一樣的。這顆人蔘到我家不足十天,我們實在捨不得讓人吃掉,請你理解。”佔元語帶懇求地說。
那常先生聽罷他的話二話不說,也沒收他的幹人參,掉頭走人了。
常先生走了之後,中元心裡很不是滋味,這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總之很難受。是晚,他就做了一夢,夢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跪在他面前。他面色慘白,忽閃著兩隻無神的大眼睛,十分怯弱地說:“福爺爺,還我的參來,它是我的!世上之物各有其主,它讓您家看到,只是因爲(wèi)我欠您家的錢太多,是它指引我還您們,只要您們把那人蔘還了我,自然有人還您們的錢,這個三角債就該了結(jié)了。”
待他一覺醒來,夢中那孩子的相貌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孩子所說的話字字在耳。於是,愈添煩惱,就再也不能入睡。
再說那常先生無望而歸,看到兒子面色慘白,伸手摸了他的額頭,冰涼卻汗水涔涔,他已是瘦得皮包骨頭。就問妻子:“他吃東西怎樣?”
“這兩天東西吃得更少了,怕要不行了!聽說那西北方有個義合村,那村有好幾個好醫(yī)生,不妨找他們看看,得病亂求醫(yī)嗎?”他妻子嘆了口氣說。
“唉——,我正是從那兒來。”常先生也嘆了口氣說,
接著他就把他聽到有關(guān)福家得了一顆活人蔘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妻子。
“咱不管那和尚道士說什麼,只是這孩子的病得抓緊治療。他要有個三長兩短,你讓我怎麼話?”妻子說著,就抽抽答答哭了起來。
那常先生看看妻子又看看兒子,擰眉想了想,就喚來車伕,讓立即準(zhǔn)備馬車。自己忙收攏銀錢,並把家中的錢全部帶上,而後一家人坐上車直奔義合村。
來到中元家,中元一見那孩子暗吃一驚,竟和自己夢中所見一模一樣,即至開口,那言語聲調(diào)都一般無二。他就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安排他們一家三口住在平時爲(wèi)遠(yuǎn)道而來的病人準(zhǔn)備的房內(nèi)。然後和佔元商量,意欲把那顆寶貝人蔘送給他。
佔元說:“我們治病就是爲(wèi)了救人,這麼可愛的孩子病成這個樣子,放著藥不去救人要它何用?現(xiàn)在我想通了,不用的寶貝是死寶。”
中元就讓榮庭把那人蔘連同盤子端了出來。誰知,那孩子看見了就大聲說:“我的人蔘!我的人蔘!”
他爹問怎麼回事,他就輕言慢語說了如下一段話。
“我沒病前,有一天晚上夢見自己在山上玩耍,有一個和尚抱著這棵人蔘走過來說:‘我這棵人蔘會變成娃,他很會玩,你喜歡嗎?
我聽他說人蔘會變成娃娃,當(dāng)然喜歡。就說,‘喜歡!’“
他說:‘那就送給你,你要好好看住它,別讓他跑了。’說完就送給了我,
自那以後,我每晚都夢見抱著這顆人蔘玩,只要一上山,他就變成了一個小娃娃。他用小手一指那些小草呀小花呀,有的變成了小兔小雞或小鳥蝴蝶什麼的,這些東西並不離開他,總是圍著我和他一塊兒玩。
又有一次,我還是抱著這顆人蔘上了一座高山,這人蔘又變成了一個娃娃。我把他放下,他一下沒坐穩(wěn)就掉下山去了,我一驚從夢中醒來。自那以後我老想那人蔘娃娃,就漸漸病了,可是那人蔘卻再也沒有入夢來。”
大家聽了,都覺得這人蔘和這孩子似乎有什麼聯(lián)繫,又見那孩子見到那人蔘後立即就精神了許多,無神的眼睛也亮了起來。這時,九歲的虎康大聲喊:“他得了相思病!他想那夢中的人蔘!可我們這人蔘不是夢中的,它是真的!”
那小男孩回過頭來,不滿地看了虎康一眼說:“就是這顆,我認(rèn)識!不信你拿來,它會動呢。”
虎康忙把那盤子端來放在那小男孩面前,那小男孩抱起那人蔘來,親暱地嗅了嗅他的葉子,那人蔘頭上的枝葉像被風(fēng)吹的一樣,左右搖擺了幾下。那小男孩他爹忙說:“快放下!別碰壞他。”
這時,中元對那常先生說:“照你說的,先燉人蔘給他服,服完後看怎樣,若不見效,那咱們另外看怎麼治療”。
常氏妻子聽中元這麼一說,就“咚”一聲跪在了地上,給中元沒完沒了地磕起了頭,只到中元妻子把她拉起來爲(wèi)止。
常先生見那人蔘雖挖出來有半月光景,頭頂上的綠葉依然翠綠而有生機,覺得這真是顆活人蔘,兒子的病定是有望了。就吃力地搬過一個小箱子放在了中元炕上,又抱過一個帆布口袋,解開袋口嘩啦啦倒出一堆白花花的銀元。又打開個小箱子,裡面是一箱整整齊齊的銀元寶,說:“福先生,請收好,這是人蔘的買價,宿食費就不再另付。這錢是我歷年來的積蓄,只要小兒康復(fù),以後還另當(dāng)圖報,若小兒病不好,我要這些錢也無意義。”
中元說:“我不是說了嗎?是送給孩子的。這人蔘要麼不出手,要麼白送你,我難道拿它發(fā)財?這也不是我們行醫(yī)的本願。既然你要給,任何東西都有個價,銀錢又不是土豆,你也不能成箱成袋的給,這樣豈不折煞我?要給只給一塊就夠了,其餘概然不收。”
那常先生聽到這裡,反倒不要那人蔘了,裝了這些銀錢出門就要套車回家。他說:“福先生,我們病也不治了,那人蔘也不要了,銀錢再多也有數(shù),我這兒子可是無價。你不收錢分明還是捨不得那人蔘,既捨得又不收錢,你們壯義行俠,難道我白得你家寶貝,竟是個貪圖便宜的小人?”
佔元見他認(rèn)真要走,忙扯住他說:“不管怎寶貝,他還是顆人蔘。我這裡上好的幹人參,一兩也才幾錢銀子。不管咋說,先給孩子看病要緊。”
常先生看看兒子,又經(jīng)他們一家力勸,就又回頭住下,當(dāng)日就開始燉人蔘湯給那孩子喝。十幾天後,人蔘燉得喝完了,那孩子也真就大好了。那常姓夫婦硬是分文不留,把那些銀子全部留給了福家,一家三口歡歡喜喜坐著車揚鞭摧馬歸家而去。這真是:天下奇寶都是錢,不值錢的不是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