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章裡,故事情節全是師母所講,我甚至連一句話也沒加,照貓畫虎地描述下來,只是在詞句的組織上略加潤色而已。如若不能使您滿意,情不要怪我。
農曆七月,正是秋忙季節。
一天,中元對女兒榮蓉說:“咱家藥房的桔梗沒有了,你去你二叔家叫上你榮茹妹,上牛頭山挖些來。”
這時,他妻子周氏正在地下洗衣,聽見這話就甩了甩手站了起來說:“她爹,大門大戶的沒的使喚了,十七八歲的大姑娘拋頭露面的上山挖藥,豈不叫人笑話?再說,她那腳也不方便爬山過河的……”
中元一聽就反駁,“就你寵的!小時候成天價跟她爺爺,跟我在山上瘋跑,那時候腳就方便了?誰讓你給她把腳纏得那麼小?一翻東樑就看到了牛頭山,纔有幾步地?怕什麼拋頭露面?全是些本家當戶的,誰沒見過個誰?桔梗現在急用,各人都忙秋收,不讓她去你就去。你看三叔家的美娥妹子,不是十七八歲的大姑娘?春天跟她爹一塊種,秋天跟她爹一塊收,整整的一個勞動力。你女兒偶爾幫幫忙就不行?看書,我不反對,但總不能什麼也不幹,將來怎操持個人家?”
“嘖!嘖!我說一句你就說了一堆,去!去!我不反對!”那周氏說著一轉身洗衣服去了。
榮蓉從小跟大人上山挖藥,她就愛在山上玩,甚至拿了書坐在山頂的大石頭上看。最近二年,想出去媽媽總是攔著,甚至連大門也不讓出。今日爹爹讓她挖藥,她又能上山,這真是她很長時間的願望。就說:“媽,您就把小鳥從籠子裡放出來讓見見風吧!”說著就拎了籃子高高興興出了門。
她媽看著她的背影笑著說:“死丫頭,想出去買通了你爹來騙我。”
榮蓉叫了堂妹榮茹,姐妹倆高高興興地在半山坡上一邊挖藥一邊玩,真是出籠的小鳥想展翅飛翔。放眼望去,水似乎有脈博山似乎在呼吸,成熟的各種莊稼五彩繽紛。清風中,小麥一片黃,層波疊浪;莜麥一片白,翻波滾浪;油菜綠油油,後浪趕前浪;蕎麥紅通通,一浪追一浪。真是廣闊田園蟲鳥唱,萬傾植物碧波涌,景色美極了!榮蓉望著四野說:“這真是一首讀不完的詩,一卷無邊的畫!在這樣的環境,人會感到一種靈魂的淨化,你不覺得神清眼亮嗎?咱們成天坐在家裡,真是辜負了這美景,辜負了大自然了!”
榮茹說:“姐,那咱們一邊走一邊借景聯句好嗎?眼前美景正好以五言排律臨摹,你看怎樣?”
“姐知道你不安分,咱才認了幾個字,就聯詩?讓李杜聽了豈不呵斥咱膽大妄爲?”
“姐,說不準他們還要向咱們伸大姆指呢,並說,小姑娘好雅興,但願詩畫伴你們的青春。”
榮蓉說:“那好,我來起首句,咱們一邊走一邊就聯起來。”
榮蓉 : 八月五穀熟,
榮茹笑著看了一眼榮蓉說:大地換彩裝。山川掛畫屏,
榮蓉也笑著說:微風滌秋霜。夜露侵衰草,
榮茹走上前右手挽了榮蓉的胳臂說:晨霧罩村莊。河水涌碎玉,
榮蓉 :麥田翻金浪。肥兔草坪跳,
榮茹搶著說:野狐麥壠藏。馬嘶驚飛鳥,
榮蓉: 肥牛不再忙。金雞啼曉日,
榮茹又忙說:農家搶收忙。老幼齊下田,
榮蓉說:“你說的慢點好不好,又沒人和你搶。”接著她說:繡女下了牀。大地勤獻寶,
榮茹笑著放慢速度,一字一句地說:滿山新谷香。人在畫中游,
榮蓉停下腳步望著遠方,出神地想了想說:喜鵲枝頭唱。歸雁向南飛,
榮茹也停下來想了想說,“有了”:金菊傲秋霜。月灑滿地水,
榮蓉說,“我要收尾了.”清輝入夢鄉。
榮茹比榮蓉小三歲,也成天價埋在書裡。別看她才十四歲,很會發一點文人的感慨,接著又說:“姐呀,蟲吟鳥唱都押韻,樹搖草擁都舒情。要不人說,‘陶情不出琴書外,養性還須山水間’。你說對嗎?”
“榮茹!你看那邊。”榮蓉沒有接她的話,眼睛直勾勾地望著前面不遠處,“那兒有個娃娃,穿個紅肚兜。”
榮茹一看,果然看到個娃娃,說:“和房後旺哥家的娃娃一樣大,有十來個月的樣子。”
“誰家的娃娃放在山上,地上牛牛蟲蟲那麼多,又有野草亂石。那麼小的娃娃,也不怕把屁股扎壞,咱們快去看看!”榮蓉一邊說一邊就急急忙忙朝那娃娃走去。
“姐,你說她家大人是不是在山那邊,說不準他媽是個後孃,咱們快去抱起來吧!”
她們一邊說話一邊往前走,看見那娃娃抓地上的石子玩,抓起來掉下去,又抓起來、、、、、、她們就要到跟前了,那娃娃突然不見了。“哎,奇怪,哪去了?”她們不約而同地說,並且東張西望地找,哪裡也沒有,再找找還是沒有。
“難道鑽到地裡了?”榮蓉說。
“噫,哪裡去了?豆子大的人,和你老姑捉起迷藏來了?姐,快!快回家告訴大人!”
兩人匆匆回到各自的家把上項事和大人說了一遍。“你們是不是看花了眼?”中元問。
“爹,我們看得清清楚楚的,她離我們只有十來步遠,她那胖胖的胳膊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我們怎麼會兩人同時看花了眼?”榮蓉對中元說。
榮茹又跑過了中元家,進門就說:“大爺,他從地上拿起小石頭又掉下去,然後再拿起來,我們都看得非常清楚。”
“要真是個娃娃,那是誰家的呢?後來又哪裡去了呢?”中元疑惑地說:
佔元夫婦也走過他家來,佔元說:“不管怎樣,咱們現在去看看。”
於是,中元、佔元和兩位姑娘又一起來到牛頭山,轉了好長時間什麼也沒看到。
第二天,幾個人又來了一次,還是什麼也沒有。佔元說:“孩子們的話不必當真,誰知道是怎麼回事,別管了。”
中元不這麼想,他相信姐妹倆的話,她們不是小孩子,也從來不曾說謊,也不可能說謊。他想,少女純潔,一些靈異現象她們看到這是可能的。他就說:“明天上午你倆還去,別人不要跟著,看能不能再看到。”
這是第三天,姐妹倆又提上藥籃,穿上那天穿的衣服,去了她們那天去的地方。轉了沒一會兒功夫,果然又看到了那個穿紅肚兜的小娃娃,和第一天一樣,坐在地上玩小石子。她們倆大氣不敢出,躡手躡腳離開那山,跑回家告訴大人。
榮庭榮堂要去,佔元也要去,可是中元阻止了他們。說:“你們誰也不能去!你們一去,肯定又不見了,還是讓倆個女孩子去。”
他讓妻子找一個新的縫衣針,穿上新紅線遞給榮蓉說:“你們再去,如果還看到那娃娃,你們輕輕地從背後走過去,巧妙地把這個帶紅線的針斜刺在她的當頭頂,看看怎樣。她要不動了,就把她抱回來。”
二位姑娘拿了紅線針又返回牛頭山,一看,那娃娃還在那兒玩耍。榮蓉就躡手躡腳繞到她背後,猛地把那紅線針斜刺在了他的頭頂上,轉眼間,那孩子又不見了。姐妹倆慌了神,又一次匆匆地跑回家告訴大人。中元說:“這次咱們可以一起去了,就在那娃娃玩的地方找,看能找到什麼。”
他們一行人來到那娃娃坐過的地方,在周圍仔細尋找,突然榮茹喊起來:“紅線在這兒!”
原來,在離那娃娃坐處兩步之遠,一顆他們從未見過的草上插著一根紅線針。“這是什麼草?
大家都在問。
“看樣子像一顆人蔘,只是咱們從沒見過它的葉子,挖出來就知道了。榮庭,快回去拿把小鎬和一把鐵鍬來!”中元吩咐。
榮庭榮堂飛快地跑回家,把钁頭和鐵鍬拿了來,中元吩咐小心挖,特別提示他們不要讓鐵器挨著它。這時,榮庭的兩個兒子虎康和虎健也跑了來,虎健說:“爹,把鐵鍬給我,我來挖!”中元知道,他這個孫子雖然只有九歲,但細緻又手巧,就讓他也挖。他們小心地把周圍的土挖了約二尺來深,開始用手一點一點慢慢刨,一會兒真的就刨出顆人蔘來。它帶著長長的鬚根,根的頂端似乎有眼有口,上面兩根分叉好似兩條胳膊,下面兩條分根恰像兩條腿,全長一尺多點,重有一斤多。他們拿著這顆人蔘,照它的葉子找遍了牛頭山以及周圍的山,再也沒能找到第二顆,這顆人蔘竟是這一帶的獨生子。
福家把這棵寶貝人蔘帶回家後,給它繫了根紅腰帶,放在了一個鋪了黃絲綢的大紅漆盤裡。然後端端正正放在了藥房正面的櫃檯上,讓人們觀看,並準備做藥房的鎮店之寶,這消息很快地傳遍了三村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