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生死約定 和 第二章 琴意正心

第一章 生死約定

此書原稿乃一無名氏所著,借其原稿之序言曰:“我本清貧百姓,因機緣得夢一連數載,夢中遨遊宇宙而不見身體,四周黑暗無邊,唯有一束明光遙遙在望,心欲往之而漸近。得一長長卷軸,滿滿奇文,熠熠金光,心中不由尊畏。然其文不識,是時倏爾可讀,異而閱之,時而震撼豪邁,時而悲鬱憂憤,心中百感交加,覺此書乃天道之書,時空交錯爲我所讀。又感:‘然我一人知之不可,應獻於世人曉之,方益於天下。’故每逢夢醒回思,以現世之言錄之。但終因疾而未成,實乃憾事,只能以陋作之書現於世人,望後世有緣用心之人完之。”

作者偶在一地攤得之,讀覺逸趣橫生,但因年代久遠,已殘破不全,深感遺憾。遂以此爲骨,添其血肉,增刪補改,終成此書。名爲《太一卷軸》,後改名爲《生神錄》,獻於世人,也遂願原作。

欲問此書所講是何故事,且看其文如下:

創世前,不分生死宇宙,一切稱爲虛實,即無存在,亦無不存在。

偶然,分出虛、實,便分出死、生,從而有了宇宙這般時空。

生死爲實,宇宙爲虛,虛實本同一,相依相存。

生、死本同一,亦相依相存,生可轉化爲死,死可轉化爲生,生、死往復,平衡存在;宇、宙同理。

生有序,虛形爲生力,實形爲生物;死無序,虛形爲死力,實形爲死物。

生力轉死物爲生物而幻化萬千,而出死力;死力轉生物爲死物而歸一萬千,而出生力。

生之實形幻化先天地萬物而後萬千生靈,死之實形歸一先萬千生靈而後萬物天地。

約五十億年前,創世之主妱媂開天闢地,創造了第一批生靈。妱媂因創世疲乏困倦,便臥於地之北雪山深眠,不知歲月。此後,天地萬物生靈自然發展。而後形成的生靈之中,生靈人的意識生力最強,成爲生靈主宰。

萬物生靈之間因愛和厭而聯繫,愛少而厭多。心爲力量之容器,生靈人發現可通過愛吸收生力於實有之心,從而變得強大,得到長生。但亦有一些生靈人,通過比愛更多的厭吸收死力於虛無之心,如此便不僅可以擁有巨大的力量,還可控制死力消耗生物而產生生力,爲己所用,獲得永生,後世稱其爲亡靈人。

天國前5000年,妱媂甦醒,發現世間生靈人太過愚笨弱小,亡靈人則力量強大而危害生靈。爲助生靈繁衍生息,傳授生靈人愛之道,妱媂用剩餘的生力創造了一批生力強大者,而後隕落。後世爲紀念妱媂,將其深眠之雪山喚作生神山,將生神山頂、其臥眠之廟宇稱爲妱媂神廟,世代祭拜。

在第一批生力強大者的帶領下,生靈人開始以愛修道,以增強生力,提升境界。人們將愛的對象稱爲生念,以生念爲本所創的法門稱爲生法。生靈人境界由低到高共分爲庸、凡、小智、大智、小賢、大賢、小聖、大聖、神聖、生神十大境界。大多數生靈人是庸的境界,而創世主妱媂則是生神的境界,她所創生力強大者包括了數位神聖,數十聖者,數百賢者,數千智者。而亡靈人是以厭修道,以增強死力,提升境界。同樣,人們將厭的對象稱爲死念,但亡靈人的法門並不以死念爲本,稱爲死法。亡靈人境界由低到高共分爲魂、鬼、小怪、大怪、小妖、大妖、小魔、大魔、邪魔,死邪十大境界。無論生靈人還是亡靈人的境界,均可通過心之顏色而知之,但心之顏色亦可掩蓋。境界即心之容量,而實際擁有的力量與諸多因素相關。

天國元年,神聖天帝一統天下各部,建立天國。此後500年間,國家繁榮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天國500年至天國600年間,天帝自恃功高,日益驕奢淫逸,又恐壽命將至,專注長生之道。國家疏於管理,四分五裂,部落互相征戰,亡靈人禍亂世間,生靈塗炭。天國600年,天帝亡,諸子爭國主之位,天下大亂。天國610年,天帝四子混元繼位天國國主,自甘爲亡靈人,組建亡靈人大軍,征討天下。天國615年,混元一統天下,對生靈人實施奴役統治,人民困苦不堪。天國625年,小聖原初帶領天下生靈人,討伐混元。在衆人努力之下,天國630年,混元身死,天國亡,原初建立生域。天國後元年,曾參與討伐混元的大賢神綱,自甘爲亡靈人。天國後2年,神綱一統天下亡靈勢力,建立死域。自此,生死兩域約定:“生域和死域互不侵犯往來,若有違者,殺無過”,稱爲“生死約定”。之後百年,再無戰爭。

第二章 琴意正心

昏暗荒涼,戾氣瀰漫,黑風呼嘯,毫無生氣。而卻在這一片死寂當中,有一羣執琴之人,其衣著飄逸,談吐文雅,或坐或立。他們渾身散發著浩氣,驅散了戾氣,阻隔了風沙。而在這羣人中間,有一人更顯氣宇不凡,正盤坐撫琴。他的琴聲似把把利劍,刺向周圍無際的黑暗。周圍的人靜靜傾聽,**肅穆。

此人便是生域琴苑主人、大智境界的琴意,所撫之琴有金鳳紋身,名鳳兮。十餘日前,他將琴苑託付於大弟子英華,自帶二弟子英宮等數十優秀弟子進入長生死域,一路上遇亡靈人便殺,到了這名叫沙林的地方。

許久,琴畢。

英宮悲道:“師父,你帶領我們離開生域已半月有餘,師兄弟們已死傷大半。你說過,正心先生定會帶人前來,但至今卻未見半個人影。”

琴意麪無改色,輕嘆道:“唉,你怕了?”

英宮站起身,低頭握拳,眼中充滿憤恨,道“徒兒並非害怕,只是覺得我們就此葬生在這骯髒的長生死域,實在心有不甘!”

在琴苑衆多弟子中,佼佼者唯有英華、英宮二人。英華悟性極高,可承衣鉢,故琴意將琴苑交於其手。但若論對琴藝的癡迷,無人可比英宮。一想到自身才能未得盡展而將赴死,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即將被摧殘,英宮怎能甘心。

琴意望了英宮一眼,又看了看周圍的弟子,他們當中有如英宮一樣不甘心如塵土般埋沒於此地而憤恨的,亦有悲傷的,懼怕的……他們還是不明白此舉爲何,更不明白爲何而死,他們只是聽從師命罷了。

琴意搖了搖頭,對著衆弟子道:“當初離開生域時,爲師曾言,一旦進入死域,犧牲在所難免。你們雖聽命前來,但到底還是不明白……今日,爲師便告訴你們,此舉是爲了激起生域衆人掃滅亡靈人之念,若能以我等之犧牲喚醒生域衆人,便是死得其所!你們可還有不甘?”

衆弟子聽聞師父之言,心中恍然大悟,消極之情大解,他們終於明白了此舉是爲了生域長遠著想,即使犧牲亦有了高尚的意義。但英宮尙有疑慮,憂道:“可是師父,此舉當真能成嗎?”

琴意回首而視,微笑道:“成與不成,我亦不知。”停頓一二,又起身望天而道:“但即便不成,亦不負於己心,無愧於天地,雖死無憾……”

此時琴意心中道:“雖說如此,但真希望如那人信中所言……”

在琴意與弟子說話間,一團黑氣逼近,出現了數百亡靈人,領頭的是居長生六將中第六位、小妖境界的豐澤。這羣亡靈兵面目均猙獰可怖,獨豐澤面如冠玉,衣冠楚楚,手持摺扇。豐澤命亡靈兵包圍了琴意師徒,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半月之前,天色昏暗,生域靜心湖水榭之上,琴聲低沉散亂。撫琴之人便是正心先生,其身著青紋白底長袍,青巾束髮,生得濃眉大眼, 氣宇軒昂。旁邊雕蘭小桌後坐一女子,穿一身青花素衣,墨發至膝,觀之溫柔可人,落落大方。此女子便是鏡心先生。二人雖面無喜憂之色,但卻散發出千愁萬緒。

鏡心先生幾次朱脣微張,但均未言語,終於問道:“正心先生,琴苑之事可有決斷?”

正心先生聞言,琴聲驟止,心中如聞驟雷驚醒,滿腹的言語終於不再於心鼓錘蕩震痛,裂口而出:“你可知道,若我前往死域尋他們,便會破壞‘生死約定’,天下從此再無安寧?”此數言句句撥弄二人心絃,載著情義糾結的愁苦。

鏡心先生起身緩步至水榭邊,眼中盡是被風擾亂的湖水,道:“我如何不知?但畢竟是幾十人的性命,何況還有你我摯友琴意,我實在不忍心他們有危險。”

正心先生亦起身,至其身旁,負手而立,閉目道:“琴意如此,我心中亦是難受,但與生域萬千生靈人相比,我怎可因少數人而陷衆人於水火之中?”

鏡心先生側首而望,風吹亂了她的長髮,但她所言卻亂了正心先生的心:“或許琴意是對的,亡靈人此時不除,後必爲禍……”

許久,正心先生嘆道:“唉,但天下方安定百年……”又停頓許久,問:“還有,你真的不顧及那個人嗎?”

鏡心先生聞言心中驟然一痛,而後含淚微怒,道:“他……從離開的那一刻起,已和我再無絲毫關係!”

正心先生觀其容顏有變,便柔聲道:“都怨我,令你想起傷心往事。”

鏡心先生聞言忙道:“先生不必自責,我並非生先生之氣。那人是讓大家都失望了,陳年往事,不提便罷。”

二人沉默良久,任大風吹起衣袖,拂亂長髮。

正心先生忽道:“明日生域月會,我便與衆人商議尋救琴意師徒之事。”

鏡心先生聞言露出柔美笑容,道:“正心先生!”

望著鏡心先生的笑容,正心先生心中甚是溫暖,道:“生域中人有危難,我怎能坐視不管。”又望向遠方,道:“何況亡靈人之患,是時候解決了……”此時大風漸止,雲散日出。

靜心湖之北的青木居外,兩小兒於花叢中玩耍,忽見一隻白兔竄出,兩小兒驚叫道:“那是什麼,好可愛啊!”

此景恰巧被清霖看到,她摸著兩小兒腦袋笑道:“那是兔子啊。”

兩小兒不解道:“兔子?從未見過,未及細看,它便不見蹤影了。”

清霖忽感心中酸楚:“孩童竟連兔子都未見過,可嘆啊……生域雖不似死域那般草木凋零、鳥獸絕跡,但亦死象環生……昨日,去花林見馨寧姐姐,看到她那裡唯一僅存的數棵桃樹已有衰敗之象,我雖爲其施法護生,但恐不能長久。清舒堂中半數弟子已派往各地施救得病的人們,人雖勉強顧得了,但其他生靈……”

清霖是清舒堂主人,號清舒先生,在生域中與鏡心先生齊名,地位僅次於正心先生,與弟子均居住在清木居內。她以草木爲生念,已達小賢境界,司職生靈養護,繼承了父親大聖清木子“草木之主”的美稱。其身著綠衣,身材纖瘦,生得眉清目秀,望之如甘霖潤田。

此時,有一弟子來報,稱南山的村民反映,那裡山林出現異象。清霖遂與弟子趕至,看到南山大面積的樹林枯死,葉子均有黑斑,周圍村民滿面愁容,議論道:

“又死了一片了!”

“前一陣,北山的林子也是這樣枯死的!”

“唉,照這樣下去,以後哪還有樹呀!”

“天生頹敗之象,實在不祥啊!”

清霖聽聞村民之言,心中亦是難受。觀察許久,對周圍居民道:“大家莫慌,這一片樹林得了病,故會如此。爲防止染及其他林子,需以火燒之,而後種上新苗,樹林便會重生。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林子是不會消失的!”

衆人聽後稍感寬慰,紛紛照做……

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十七章 靈巒同歸第十五章 簾後美姬第三十三章 和平約定第九章 長情對飲第四十五章 天啓生神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三十章 雲散日出第二十一章 水斷火滅第二十一章 水斷火滅第一章 生死約定 和 第二章 琴意正心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四十三章 道法乾坤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四十四章 屠靈亂象第二十三章 方現君心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十四章 生育折壽第三十九章 擂鼓舉旌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十九章 紅槍破畫第七章 清兮長生第四十六章 妱媂神廟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三十六章 暗潮起伏第八章 生死有別第三十九章 擂鼓舉旌第三十三章 和平約定第六章 月夜手談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二十三章 方現君心第十六章 長劍迷心第四十二章 師命難違第二十三章 方現君心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十五章 簾後美姬第二十四章 苦思寒意第二十章 情難兩全第十九章 紅槍破畫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二十九章 絕音落雪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十章 仙域煉弦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二十四章 苦思寒意第四章 沙林悲曲第三章 英華感衆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三十七章 既生波瀾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九章 長情對飲第二十七章 曲歸人安第十九章 紅槍破畫第四十五章 天啓生神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二十七章 曲歸人安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二十四章 苦思寒意第三十五章 研靈道語第二十五章 棋盡歌危第三十四章 鳳凰情緣第十六章 長劍迷心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十一章 夜寂晝如第十九章 紅槍破畫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三十九章 擂鼓舉旌第二十六章 似幻似真第十六章 長劍迷心第四十章 血染古踏第二十六章 似幻似真第一章 生死約定 和 第二章 琴意正心第七章 清兮長生第四十一章 止戰遇龍第四十三章 道法乾坤第四十三章 道法乾坤第十九章 紅槍破畫第三十三章 和平約定第十二章 不知花意第二十九章 絕音落雪第六章 月夜手談第二十一章 水斷火滅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十五章 簾後美姬第十六章 長劍迷心第四十六章 妱媂神廟第十四章 生育折壽第十三章 命喪天陽第三十九章 擂鼓舉旌第二十八章 盛怒難止第十四章 生育折壽第六章 月夜手談第七章 清兮長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策勒县| 新河县| 平罗县| 达州市| 无锡市| 泌阳县| 达孜县| 盖州市| 阿巴嘎旗| 夏邑县| 安图县| 海宁市| 柘荣县| 南靖县| 曲阳县| 龙泉市| 牙克石市| 固镇县| 嘉义县| 辽源市| 望城县| 琼海市| 江达县| 江山市| 旬邑县| 明星| 卢龙县| 康保县| 巴彦淖尔市| 合水县| 丹寨县| 兰坪| 册亨县| 平昌县| 普安县| 加查县| 六枝特区| 普定县| 五莲县| 龙岩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