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回:回孃家 得獲妙計
話說魏小姐因劉姑娘說話不當,惹得她生了一肚子悶氣。她向苗專運建議與他們分家,卻因爲栽有萬年青松樹的緣故,沒有得到同意。
由於她心中的餘氣未消,到了次日,她就準備回孃家幾天,平息一下心中的怨氣,然後再回家來。後來,她就收拾了一下行李,假說以想老孃的理由,忽悠過苗大豪夫妻倆,又向他們打了聲招呼,就回頭背起行李,然後帶著兒子苗行一早回孃家走了。
從嘮家屯到魏家溝,也有十幾裡遠的路程,中間隔了幾個村莊。只因這裡都是平原地帶,又是初春的季節,田間又沒有什麼莊稼遮目,擡頭望去,除有陸陸續續幾個村莊映入眼簾外,幾乎一眼就能看到天邊。
魏家溝在嘮家屯的西面。魏小姐帶著兒子走出來村口,就左右看了眼他們家的田地。她見剛下過種的田間,光禿禿的,本想看一眼田間種田的苗專運,由於他們不是一個方向,看了一眼,也看不到人,就放棄了。這時她嘆了一口氣,就帶著兒子繼續往前走。
此時正是早上七八點鐘的時間,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初春的氣候裡,還夾雜著冬天的寒潮。這時路兩旁的寒霜,仍在,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明亮的銀光。各種歡快的鳥兒,在田間飛來穿去,四處覓著晨食。勤勞的農夫,已經走進了田埂,開始忙起春天的播種。
由於路程不太遠,母子二人只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就來到了魏家溝村口。這裡要說魏家溝這個地名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呢!據說在以前的時候,有一家姓魏的人家,從遠處逃荒來到了此地,發現這裡有一道河溝,源源不斷的流水,從上游流下來,經過這裡,又流向下游。他們看著這地方很好!有田有水,能適應人的生存,後來就在河溝邊上建起了房屋,開始安家了。
這家姓魏人家人煙很旺,起初家中只有一個男兒。後來他們給這個男兒成親後,這個男兒就接連養了幾個兒子,等這幾個兒子長大,又成了親,他們又養了十幾個下一輩。就是這樣,他們一輩輩的傳下來,人口就慢慢的增多了。他們人口一增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建房。接下來,房子也是一座座的增多,接下來,就逐漸的形成了一個村莊。
到了這個時間,就有人興心起個莊名。這時大家就把幾個年齡大的長輩人,叫到了一塊,打算讓他們給這地方起個莊名。幾個長輩人聚到一起後,商量了一番,都認爲這地方有一道河溝,穿插而過,要給這地方起莊名,就不能避開“河溝”二字。這裡住的又都是姓魏的人家,就有人建議說:“咱們就把這地方,叫作魏河溝。怎麼樣?”大家問了,這麼大一個地方,難道一家外姓都沒有嗎?我給大家說,這裡就是有上一兩家外姓,也是做“倒插門”女婿住進來的,他們家也得姓半個“魏”姓。閒話少說。
再說在場的幾個長輩人品了一下這個名字,都覺得叫魏河溝,這名字不好聽。這時就有個人說:“這個莊名不好聽,不能這麼叫。”有人打了岔,這樣這個名字又散了。接著大家又商量了一番,然後又有人建議說:“咱們這地方,都是魏姓人家,又都是一個家族的人。乾脆!這裡就叫魏家河。”
有人一說出這個莊名來,大家又評論了一番,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贊成的人說:“我同意這個名字!”反對的人說:“不行!這個河溝,根本稱不上河,河流要比這寬的多,這分明就是一道水溝,咱們就把這裡取名,叫魏家溝。”
既然起名有了匡匡,這樣就沒有過不去的門檻了。最後有人出主意說:“你們都別爭了!咱們實行舉手通過,少數屬於多數!”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接著大家就啓用了這個辦法,結果是贊成叫魏家河的人,比贊成叫魏家溝的人,少了一票。這樣大家都也沒有話說了,就把這個地方起名,叫魏家溝。
魏小姐的父親,是魏家這一代人的長輩,又是村裡的富戶,大家都很尊敬他們一家人。這時有人在村頭看到魏小姐母子回孃家來了,就過來向她打招呼,邊又稱讚苗行一番。魏小姐對大家感到很親近,熱情的與他們打招呼,邊帶著苗行繼續往前走。
魏小姐的孃家,住在魏家溝的中端。一座不小的院落,兩扇虎頭大鐵門,門兩旁立著一對張牙舞爪的石獅子。不一會的工夫,母子倆就來到了院門前。接著他們經過院門,又走進院子裡,就見魏小姐的嫂子周愛霞正站在院子裡。
魏小姐一共姊妹三人,她是老小。前兩個都是男子,老大名叫魏悅;老二名叫魏成。周愛霞是魏成的老婆,是魏小姐的二嫂子。此女子也是一個大家閨秀,長的很秀氣,人也精明,伶牙俐齒的嘴巴,能說善變,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
她此時站在院子裡,那是吃過早飯後,在房裡待了一會。然後又走出房來,正在院子裡享受著新鮮的空氣。這時她一眼看見魏小姐母子二人走進院子裡,就笑著動身迎上前去。等他們碰到一起,她與魏小姐打過招呼,接著就把魏小姐背上的行李,接了過來。在她把行李完全接到手裡時,隨即掂了掂,覺得挺重,就笑著問:“妹子,你帶了這麼多的衣服,還打算回來過上一段時間嗎?”
魏小姐勉強一笑,然後回答說:“嫂子。我也好久沒有回來看望你們了,這一次回來,我打算在孃家待上十天半月的時間。咱們姊妹幾個人,也好多嘮幾天嗑!”
這話把周愛霞樂壞了,她邊伸手逗了下苗行,邊笑著說:“那好那好!妹子回孃家不走,我就沒有那麼寂寞了。”兩個人邊說話,邊往後院走。魏小姐的父母,就住在後院裡。這時魏小姐又問周愛霞說:“嫂子。我二哥哥呢?”
周愛霞說:“你二哥哥去了田間勞動了,最近忙著往地裡下種子,又僱了不少人,一天到晚,都泡在地裡。等他忙過這一陣子,纔能有空在家待上一會。”
話音一落,就聽他們背後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妹子來啦?你過了這麼久的時間,不回孃家來。我們倒是挺想你的。”說話間,腳步不住的走上前來。
這個說話的女人,正是魏小姐的大嫂子。由於他們一家子的人員太多,魏小姐的父親就把老大一家子分出去,單居了。她這是聽別人說,她家妹子回孃家來了,就特地過來看一眼。
魏小姐聽到是大嫂子的說話聲,就停住了腳步,回頭笑著向他打了聲招呼。魏小姐的大嫂子邊點頭答應著,邊繼續往前來。等她來到魏小姐面前時,就眼看著魏小姐的面孔,不由的愣住神了。魏小姐見她這奇怪的眼神,看著自己,就低頭把自己從上到下,看了一遍,覺得沒有什麼異常,就驚疑的問:“嫂子,怎麼啦?你用這種眼神盯著我。”
魏小姐的大嫂子聽了魏小姐的話,這纔回過神來。接著又自言自語的說:“不對呀!”魏小姐又問:“嫂子,怎麼不對啦?”這時她又看了眼魏小姐的臉,然後說:“你的臉色不對!”這話一說出,就連周愛霞也轉臉看了眼魏小姐的臉,注意觀察了一遍,卻沒有發現什麼異象,又回頭看了眼她的大嫂子,心裡很疑惑。
這時魏小姐心裡也很迷惑。在她動身回孃家之前,還特意把臉洗過一次,又用手巾搽過,就是一點不足,自己沒有化妝。她就驚疑的問:“嫂子。我的臉色,怎麼啦?不是很正常嗎?”話後,就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大嫂子。
魏小姐的大嫂子並沒有在意魏小姐的表情,而是仍然看著魏小姐的臉龐問:“妹子。你這兩天與人生氣了沒有?”魏小姐聽了這話,恍然大悟,心想:“我大嫂子的眼力真厲害!就連我昨天生氣的臉色,都看出來了!”然後她就把昨天發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說給兩位嫂子聽了。接著又說:“我今天回孃家來,就是想平息一下心中的悶氣,再走。
周愛霞聽了這話,那是氣上心頭!這時她就氣憤的說:“這樣怎能行!她這不是太小看妹子了嗎?咱們也是大戶人家,怎能受她這樣的氣!”她那樣子,氣的臉都青了。
魏小姐見周愛霞生這麼大的氣,就說:“嫂子,她已經把話說過了。咱又能怎樣?”周愛霞理直氣壯的說:“你就一不做二不休,與他們分家,把你們家所有的家產,各分一半。”魏小姐說:“這事,我也跟夫君商量過······”還沒等魏小姐的話說完,周愛霞就急迫的問:“妹夫怎麼說?”
魏小姐說:“他不同意。只因爲家中栽了一棵萬年青松樹。”周愛霞不明白其中原因,就問:“你們分家,與栽松樹有什麼關係?”魏小姐向她解釋說:“栽萬年青松樹,是有原因的。”接著就把苗大豪栽萬年青松樹一事,說與她們聽了。然後又說:“我們是在萬年青松樹前,立過誓言,有過承諾的!”
周愛霞聽後,奧了一聲,心裡明白他們不能分家的原因了。然後,想了想,又豪言壯語的說:“妹子,你就放心吧!我有辦法,讓你們分家。”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