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章 觀蟻

吃過飯,秦知了將鍋碗清洗放好後,又去了一趟冰窖,拿出來一些冰塊,給自己泡了一杯冰水。然後他搬了一張椅子,坐在竹林投射的陰影下,一邊翻書一邊啃著水晶梨,覺得熱了就喝一口冰水。

這六間竹樓,有四間都堆滿了天命爺爺的藏書。山水、地理、遊記、奇聞、小說、藥理、獸學,各種類型都有。不過藥理方面的書佔了大部分,因爲天命爺爺是山谷裡的藥理大師,平日裡對這方面最爲感興趣。

秦知了手裡拿著的就是一本關於藥理的古書,上面主要講的各種奇花異草的藥理解析。顯然他還是想搞明白狩獵隊帶回來的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冰水很快變成涼水然後慢慢見底,水晶梨早就不見影蹤,只有一個果核被秦知了收了起來。雖然種子在天地元氣稀薄的情況下發芽的希望不大,但他還是準備試一下。

秦知了覺得消化的差不多了,便合上書,站起身,走到空地上打起了拳。

整套拳法共二百五十六個拳招,手搏掌打,拳擊腿踢,注重快慢結合。拳招之間,以快相連,動若脫兔,每一個拳形都微微凝滯幾分,好似突然按了暫停。一套拳法打下來,宛若行雲流水,順暢無比,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得到了鍛鍊。

這套拳法是宋傑教授的,山谷裡的每個人都學過,專門用於飯後錘鍊身體,幫助身體吸收靈谷和靈果蘊含的天地元氣,可以起到強壯身體,厚實根基的作用。

按照宋傑的說法。拳招是死的,人是活的,練到高深處拳招的形式本來就是要忘記的。評論一套拳法的好壞,就是要看其招式是否能夠應對足夠多的外界變化。就像做題一樣,知道原理,那麼這一類的題都迎刃而解。

秦知了由快到慢,連續打了十套拳。這套拳法本就側重於打熬身體,最忌諱透支潛力,所以他感覺狀態差不多了就停了下來。此時他的身上汗涔涔的,頭頂冒出一股肉眼可見的熱氣。

等到身體自然冷卻下來,他便衝了個澡,換了身乾淨的黑色衣衫。

將今天換下的兩件衣服洗了後,他也就沒什麼事了。至於學堂的課業,因爲今天上的是宋楷的修行和獸學,所以並沒有什麼安排。

按照以往的習慣,秦知了一般是在山谷裡閒逛。但他突然想起早上宋雨澤喊他去河邊釣魚。反正一個人也是逛,不如去看看,這般想著,他便下了竹山。

宋雨澤說的那個地方,靠近谷口,那裡的小溪流速已經變緩,變成了一條慵懶的小河。河裡有不少魚蝦,山谷裡無事的老人和小孩都挺喜歡去釣魚。

秦知了住的地方在山谷南邊的竹山中央位置,要去到他們釣魚的那個地方恰好需要經過蓮池。

蓮池的蓮葉大的如華蓋,小的似巴掌,葉覆葉,枝壓枝,顯得鬱鬱蔥蔥。有朵朵蓮花,點點蓮蓬束立其間,這顯然違背了常理。秦知了在書上看到,蓮花的花期一般是六至九月,蓮蓬更是之後的事情了,哪有這般蓮葉四季不敗,蓮花常年盛開的。

看了這多年,秦知了早就習慣了,隨手摘了朵蓮蓬,輕輕掰開,取出一顆蓮子,丟進嘴裡,鮮嫩,有一股清香。

離開蓮池再經過幾個亭子,就來到了靈谷田邊上。這裡種的全都是金線谷。一株株和成年人差不多高,上面掛著綠色的飽滿稻穗,只要再等半個月就可以收了。

穿過成片的靈谷,秦知了就看到幾個小孩子在靈谷田邊的河道上似模似樣的舉著魚竿在釣魚。在他們旁邊和對岸還有幾個老人在愜意的揮桿。

除了宋婉和宋雲朵,其它幾個孩子都在。不用想秦知了都知道,宋婉在琉璃閣看書,宋雲朵在家裡幫忙。宋雲朵的父親宋鐵生是專門打鐵的,她們家和其它幾家供應了山谷裡過半數的鐵器。剩餘的半數鐵器和其它山谷一應所需,像是布匹、各種調料啊之類的,都是族長宋神山每年在外採購回來的。

看到宋雨澤他們一副全神貫注的樣子,秦知了也不好出聲驚擾,悄悄走到邊上的宋青花旁邊蹲下身來,這倒把小姑娘嚇了一跳,手一抖,本來正在吃鉤的魚兒突然被魚鉤掛到嘴邊的一點皮,頓時吃疼,尾巴一搖就要掙脫。宋青花趕忙拉桿,但是魚鉤掛的不深,魚飛到半空中就脫鉤而去,在水面砸出了一個水花。

秦知了驚呼:“好可惜!”

宋青花白了他一眼,“還不是你突然出現嚇了我一跳。”

“哎呀!這不是小知了嗎,你怎麼纔來。不過你釣魚怎麼不帶魚竿的?”宋雨澤開口道。

宋昊和宋青石也紛紛出聲打招呼。

“我看你們釣就好。話說你們來了多久了?”

“你光看多沒意思。我們都來了半個時辰了。”

宋雨澤沒好氣的說道。

“哦?那你們收穫咋樣?”

聽到秦知了提這個,宋雨澤頓時眉開眼笑,提起魚簍讓他看。他今天收穫可不小,已經釣了好幾條魚了,晚上可以整一鍋魚湯了。

宋青石和宋昊的收穫也很可觀,就只有宋青花慘淡了點,釣了兩條魚,兩指大小的。

“不要灰心,時間還早呢,還有機會。”秦知了安慰她。

宋青花瞪了他一眼,然後居然把魚竿遞給了他。

“這些魚氣死我了,你幫我把它們釣起來。”

秦知了無言,但他剛準備搖頭謝絕,就聽見宋青花說:“你可還欠我條魚呢。”

到底是認識這麼多年的人了,宋青花早就猜到秦知了要說些什麼,根本不給他機會。

秦知了無奈的接過釣竿,他確實是理虧。

事實證明,秦知了釣魚的技術確實比宋青花強多了。不時揮桿起桿,少有落空的。旁邊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連續釣了十多條,秦知了覺得差不多了。就準備把釣竿還給宋青花,但是被嚴詞拒絕了,理由是,你今天狀態這麼好,要好好珍惜,說不定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光輝時刻了。說什麼也要讓秦知了繼續。

這個時候陽光早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山谷上方積聚起一朵白雲,有變渾的趨勢。這是下雨的前兆。正在釣魚的其它人紛紛開始收起東西準備回去。

他們見狀也開始收拾起來,只有宋青花慢騰騰的,她覺得有些可惜,要是不下雨的話今天秦知了肯定能大豐收。

爲什麼她說是秦知了能大豐收呢,因爲她壓根只打算帶走她之前釣到的兩條小魚。

看著她和她哥宋青石朝另一個方向離去的背影,秦知了提著手裡原本屬於宋青花的魚簍,露出了些許苦笑。他剛纔也想阻止來著,但宋青花根本沒給他機會,逮了兩條小魚兒就跑遠了。

宋昊的家離得遠,先一步回去了。宋雨澤還陪著秦知了留在原地,他有點好奇那個魚簍有多少魚,於是湊上來,伸長脖子看了一眼,然後大受打擊。

“沒天理啊,你怎麼會釣這麼多。”

“也沒有多少,就二十來條吧。話說你還不走?”秦知了說著,指了指天上。

宋雨澤聞言先是翻了個白眼,然後看了看天,也不理他了,揮揮手就算再見了。他的家也不算近,這個時候天上那朵雲都變成青色了,再不跑就成落湯雞了。

秦知了絲毫不慌,提著魚簍走的不緊不慢。因爲他不管是跑還是走,都要淋雨,反正沒板頭了,多淋點少淋點也沒區別,愛咋咋地吧。

果不其然,剛走到蓮池,雨就嘩嘩的下了起來。

秦知了順手摘了一片鍋蓋大小的蓮葉頂在頭頂,但這沒什麼用,因爲雨是斜的。沒走幾步路,衣服就溼透了。

看見前面有個亭子,秦知了順道就走了進去。也不是爲了避雨,畢竟他衣服都溼了,他只是覺得雨中的山谷挺好看的。因爲在下著雨,山谷到處飄蕩著水霧,朦朦朧朧的,就像水墨畫一樣。

看了一會兒他就準備離去,想要早點回去換身乾衣衫。正當他彎腰準備提起魚簍的時候,他看到地上居然有幾隻螞蟻,圍繞著魚簍打轉,顯然是被魚簍裡的魚的腥氣吸引來的。

幾隻螞蟻在竹簍的孔洞中鑽進鑽出,也許是它們覺得對魚毫無辦法,便有一隻螞蟻決定回家通風報信,呼叫大部隊支援。

秦知了一時來了興趣,便一路尾隨小螞蟻,好一番功夫,才走到它的巢穴。巢穴位於亭子外檐下的一個凸起小土堆上,暫時還未被風雨波及,一隻只螞蟻在洞口進進出出,顯得忙碌異常。就看到小螞蟻匆匆走進巢穴,不一會兒就領著一隻隊伍氣勢洶洶的朝魚簍撲去。

整座亭子都是它們的地盤,周圍的草叢都是它們的獵場,在它們看來已經很大了,但是在人類眼中卻是幾步路的距離,只不過是彈丸之地。它們甚至爬不上蓮葉,看不到小溪,一輩子連魚也沒見過,永遠也走不出山谷,更看不到山谷外面更廣大的世界,也許亭子和周圍的草叢就是它們以爲的全世界。

秦知了忽然覺得有些悲哀。因爲他想到了自己。自己入目所見或是腦海所想,也許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座微不足道的亭子。自己以爲的整個世界,在別人眼中或許不過是彈丸之地。在這一刻,他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能夠走出山谷,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秦知了,你蹲在地上幹什麼呢?”

一個小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向亭子走來,熟悉的聲音讓秦知了一下子就知道來的人是宋雨桐。

秦知了收起散亂的心緒,直起身問道,“你怎麼來了?”

“給你送傘唄!不然我閒的?”宋雨桐沒好氣道。然後對著秦知了丟過來一把傘。

秦知了看著傘覺得眼熟,接過來一看,果然是自己家裡的傘。

“你去過我家了?”

“不然怎麼會有多的傘?”

小妮子說話忒氣人。

看到秦知了還有點疑惑,宋雨桐解釋道:“孃親喊我給你送兩套衣服過來,我看你家沒人,估摸著你就在外面淋雨呢,畢竟你這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秦知了摸摸頭,這還真不能反駁。

“你還在磨蹭什麼呢?衣服都打溼了,還不趕緊回去換。”

看到秦知了呆站在原地,宋雨桐催促道。

秦知了只得轉過身去拿魚簍,這可不能忘了。

宋雨桐看到魚簍,眼睛一亮,跑過去一看,驚喜道:“原來你跑去釣魚了?呀!這麼多魚呢。”

秦知了把事情的經過給她解釋了一遍。

“青花姐姐真是溫柔呢。”宋雨桐感嘆道。

“誰說不是呢?你等會兒帶點魚回去?這麼多我也吃不完。”

“不要。”

“哎?這魚拿來煲湯很好喝的。”

“我今晚要吃蛇羹,不想吃魚。”

“又不是給你的,是讓你給山叔和雲姨拿的。”

“好哇,虧得我還給你送傘。有好東西都不想著我。”

秦知了無語,給你你又不要。

“好了快走了,雨要下大了。一天磨磨蹭蹭的。”宋雨桐埋怨道。

隨後兩個人各自撐傘,一前一後走出亭子。秦知了在前,宋雨桐在後。

雨逐漸下大,雨滴敲打著傘面,啪啪不停。

看著秦知了的背影,明明觸手可及的距離,但是宋雨桐卻感覺遠在天邊,似乎下一刻就要消失在雨幕中。

“秦知了,你是不是總有一天要離開山谷?”

“是啊,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聽說外面很危險的。我爺爺就是去了外面,然後再也沒回來。”

“我不怕死的,我就是怕什麼都不知道。”

女孩兒沉默了一會兒。

“等你想離開了,和我說一聲,我送你。”

“好。”

第十六章 殺猿第十二章 毒蟲天堂第一章 山谷學堂第二十四章 休養的日子(四)第二十三章 休養的日子(三)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四章 入道三關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四章 入道三關第七章 觀蟻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六章 竹樓第六章 竹樓第二十四章 休養的日子(四)第十六章 殺猿第七章 觀蟻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二十一章 休養的日子(一)第七章 觀蟻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二十三章 休養的日子(三)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十九章 來援之人第四章 入道三關第五章 狩獵隊歸來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十八章 鎖心關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十二章 毒蟲天堂第九章 長輩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十九章 來援之人第八章 識真第九章 長輩第十九章 來援之人第十九章 來援之人第二十二章 休養的日子(二)第八章 識真第十六章 殺猿第十四章 閒話第五章 狩獵隊歸來第十九章 來援之人第八章 識真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十八章 鎖心關第十五章 巨猿咆哮第九章 長輩第十六章 殺猿第一章 山谷學堂第十九章 來援之人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四章 入道三關第九章 長輩第二十三章 休養的日子(三)第二十二章 休養的日子(二)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一章 山谷學堂第十四章 閒話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九章 長輩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二十三章 休養的日子(三)第二十三章 休養的日子(三)第二十三章 休養的日子(三)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十四章 閒話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十四章 閒話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一章 山谷學堂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五章 狩獵隊歸來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第十二章 毒蟲天堂第十四章 閒話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第六章 竹樓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五章 狩獵隊歸來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九章 長輩第二十一章 休養的日子(一)第十八章 鎖心關第十六章 殺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义乌市| 赞皇县| 会泽县| 大埔区| 方山县| 新安县| 泸溪县| 建始县| 蓬莱市| 黄冈市| 小金县| 南城县| 济南市| 长宁区| 北票市| 古交市| 竹北市| 申扎县| 仁布县| 井研县| 龙里县| 三原县| 翁源县| 永修县| 孟连| 新巴尔虎左旗| 华蓥市| 法库县| 大埔县| 榆社县| 富顺县| 太保市| 桦川县| 永昌县| 土默特右旗| 体育| 瑞昌市| 松滋市| 鹤庆县|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