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章 竹樓

秦知了揹著一隻竹揹簍,肩上扛著大豬腿,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小路上,頭上冒出一顆顆汗珠。天上的太陽升到了半空中,肆無忌憚的發(fā)光發(fā)熱。此時正處於春夏交替的季節(jié),正午的陽光已經(jīng)能讓人感到些許刺痛。路邊的水渠嘩嘩的響著,不知名的蟲子仗著躲在草叢裡一直叫。

遠遠的便能望見一片竹林,秦知了的家就在那座竹山上。

看著挺近,其實距離不短,秦知了約莫還要走二三里路才能回到家。若是平時空手也就罷了,即便再長的路他走起來也就那麼回事。只不過今天扛著一隻四百來斤的大豬腿,他就沒那麼從容了,每隔一段距離,他就要歇息一下。

迎面走來兩個女子,十七八歲的樣子,面容秀麗,束著馬尾,相互間有說有笑。她們手裡各自提了一個竹籃,裡面裝著一些竹筍,顯然剛從竹山上下來。

兩個女子恰好秦知了都認識,綠衣高挑的那個叫宋玲,紫衣瘦削的那個叫宋清雪。

秦知了規(guī)規(guī)矩矩喊了兩聲姐,然後側(cè)開身子,讓她們先過。

宋玲和宋清雪甜甜的應(yīng)了一聲,臉上笑吟吟的,頗爲(wèi)歡喜。

“秦小弟,需不需要我們幫忙?。俊彼吻逖﹩柕?。她比較細心,注意到了秦知了臉上的汗水。一旁的宋玲點點頭,目光關(guān)切的望著秦知了。

秦知了趕忙道謝,連說不用。他知道她們是要忙著回家做飯的,不想耽擱她們的時間。

兩個女孩兒看他走的頗爲(wèi)穩(wěn)健也就放下心來。

與兩個女孩兒分開後,不一會兒,秦知了就到了竹山下。

翠竹一簇簇,筆直向天空伸展。地上一瓣瓣嫩筍破土而出,才堪堪擠出一個小尖兒。

有竹林的遮蔽,明顯涼快了不少。只是要爬山,秦知了的速度反而慢了許多。他用了半刻鐘纔回到自己家。

所謂的家不是石磚青瓦,只是佔地面積不小的六間竹樓。竹樓旁邊有一塊空地,擺著一些木頭樁子和一個石頭鑿的水缸。另一邊是一塊苗圃,裡面是秦知了種的一些蔬菜和草藥。

這處地方原來還有一位主人,只不過三年前去世了,無病無災(zāi),化虹逝去。那個人秦知了叫他天命爺爺,他是族長宋神山的師傅,也是他在山谷外面撿到的秦知了。

那個時候秦知了還小,不記事,等他稍大了些,天命爺爺就將他的身世告訴了他。所以他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外面的人,但山谷裡的人從來沒把他當(dāng)外人。

而他之所以會叫秦知了,完全是因爲(wèi)天命爺爺撿到他的時候,他的脖子上掛著一枚玉符,上面刻著秦知了三個字。這麼多年來,他一直將玉符佩戴在身上。

除此之外,當(dāng)時他的身邊還伴著一把劍。算不上多好,甚至還不如山谷裡鐵生大叔打的劍鋒利,只是劍身刻著匿道兩個字讓人有些浮想聯(lián)翩,但其實並沒有什麼用,紀(jì)念的意義更大一些。

秦知了將大豬腿暫時放在空地上,然後推開了一間竹樓。這裡是他的起居室。房間空曠,只有必要的生活器具。每一處角落都乾淨(jìng)整潔,明明沒有很好的光線來源,但就是讓人覺得眼前一亮。這是因爲(wèi)整座竹樓都佈設(shè)有一個陣法,明淨(jìng)陣。

這是個一階陣法,只有種道境的修士才能佈置,作用就是除塵和聚攏光線。同時還可以殺滅漂浮在空氣中的細微生物但是對於蚊蟲這類的大個頭生物,陣法只能起到驅(qū)趕的作用,要是它們硬要闖進來陣法也拿它們沒有辦法。除了明淨(jìng)陣,竹樓後面還有一個凝霜陣,籠罩著一個地窖,專門用來存儲易壞的食物。這兩種都是很方便實用的小陣法,山谷裡的每一戶人家都是這般佈置。

秦知了將揹簍放在地上,第一時間換了身乾淨(jìng)的麻布短衫,將早上穿的青衫扔到了木盆裡泡了起來。然後他先從裡面將紙筆取了出來,放在桌子上,又從裡面拿出了兩枚晶瑩剔透的果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這是水晶梨。

學(xué)堂的每個孩子每天都能得到兩枚這樣的果實,這些果實的主要目的就是用來給他們溫養(yǎng)體魄,壯大根基。像這樣的靈果,山谷都是優(yōu)先供應(yīng)給小孩和老人,剩下的才輪到體魄充盈的成年人。在豐收年間,吃不完的靈果還會被釀製成靈果酒,根據(jù)情況,每家人都會分到一些。

在山谷北山外面有一座山頭被開闢成靈果園,裡面種滿了數(shù)千年來宋氏族人在大山深處發(fā)現(xiàn)的靈果樹。爲(wèi)了防止飛鳥野獸偷吃,那處山頭被布了一座迷陣,常年雲(yún)遮霧繞,外人根本看不真切。

東西放好後,秦知了拿了把寬背短刀就走了出去,他準(zhǔn)備把那條大豬腿簡單處理一下就放到地窖裡儲存起來。

豬腿上有很多毛,需要先用火燎一下。

他去竹樓邊上的廚房,抱出來一堆幹木柴和一些幹竹子,將它們堆在空地上。又跑了幾趟,多取了一些。然後他走到竹林裡撿來幾片幹筍葉,用火摺子先把筍葉點燃,然後放上幹竹子,等到幹竹子燃起來後再架上木柴。

等到燃起熊熊大火,秦知了便舉起大豬腿放到火焰上方烤。瞬時間就聽到一陣劈里啪啦的聲響,並伴隨著一股臭味飄蕩向四周。秦知了面不改色,不時轉(zhuǎn)動大豬腿。

慢慢的一股肉香開始混雜在毛髮的焦臭味中。等到焦臭味徹底消失,秦知了知道差不多了,就把大豬腿放到水缸邊上的青石板上。這個時候,大豬腿的表面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焦炭油脂混合物。在對豬腿處理前必須先把它洗刷乾淨(jìng)。

先用木瓢朝豬腿潑了一瓢清水,然後秦知了便拿著一把竹刷子對著大豬腿使勁刷了起來。因爲(wèi)燎毛的時候烤出了一些油脂,清洗起來著實費了一番功夫。

豬腿的切面十分光滑,就連骨骼上也沒有毛刺,可想而知,宋玉庭那一刀何等的鋒利,而且看他那般隨意的樣子,明顯沒有使多大氣力,要是他全力砍出一刀,莫不是連山頭都能劈開?

漫不經(jīng)心的想著這些事情,秦知了揮舞著手中的短刀,將豬腿上的肉切成小份,放進一個大竹揹簍裡,一層層碼放整齊。最後只剩下帶著碎肉的一根大腿骨。

WWW⊙ ttκΛ n⊙ ¢ O

看著這根大骨頭,他想了想,然後高高舉起短刀,使勁砍了下去。伴隨著咔的一聲,骨茬四射,半截腿骨被崩到地上??戳丝磾嗝?,骨刺蔘差,用手摸了一下,尖銳至極,要是用來當(dāng)武器,絕對合格,保證一捅一堆窟窿眼。

至少拿來當(dāng)武器威力應(yīng)該還不錯,秦知了如此想。然後他把兩半大骨頭拾掇起來,放在了還沒熄滅的火堆上烤了起來,用水稍微壓了壓火勢,防止把骨髓烤乾了。最後留下一隻豬蹄和一塊精肉,他就揹著揹簍往竹樓後面走去,準(zhǔn)備把肉放到冰窖裡去。

冰窖口不大隻有半丈方圓,但底部足有兩丈見方。

一靠近這裡,就感到一陣涼意。秦知了掀起蓋住冰窖口的竹排,一股涼氣沁人心脾。

他拽住一根懸垂向下方繩子,將其拉了上來。然後捆住裝滿了肉的揹簍,就慢慢往下放。等到揹簍觸底了,秦知了就沿著窖口的木梯慢慢爬了下去。

一道光柱直直的射進冰窖,在底部形成一道圓斑,冷氣肉眼可見的在光中緩緩飄動。

冰窖底部和四周窖壁結(jié)了一層厚厚的冰霜。隔著冰霜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底部的巖石裡鑲嵌著黑色的紋路,隱隱有光暈在其間流淌,這就是凝霜陣。在一處紋路最密集的地方,有一個凹槽,裡面有一塊指節(jié)大小的扇形碎玉懸浮,散發(fā)著點點明光,化作一條條光帶連接向凹槽的紋路截面。這種碎玉蘊含著極爲(wèi)精粹的天地元氣,可以用來支撐陣法的運轉(zhuǎn),也可以用於修士修行,幫助修士省去不少煉化天地元氣的時間。

這枚碎玉已經(jīng)維持陣法運轉(zhuǎn)了兩年,已經(jīng)走過了其生命的一半路程。事實上,這枚碎玉僅是完整的白玉錢的四分之一。而白玉錢是修士的三種主要貨幣之一。

每一種貨幣都是可以由修士製造,只要達到相應(yīng)的要求就可以,並不需要專門的錢莊的發(fā)行。秦知了聽宋玉庭說起過,山谷就有一片山頭專門佈設(shè)聚靈陣法用於生產(chǎn)白玉錢。

挨著窖壁依次堆放著蔬菜、不知名獸肉、靈谷、草藥還有一些零散的雜七雜八的東西。把肉放好後,秦知了帶了一些靈谷出去,這些靈谷就是他平日的主食。

回到地面上,秦知了先把烤好的兩截骨頭收起來,接著拿出一個簸箕,坐在竹林的陰影裡,剝起了靈谷。這種靈谷名爲(wèi)金線谷,豆粒粗細,指節(jié)長短,捏起來十分堅硬,外面裹著一層金色的殼。殼很好剝,只需手指輕輕一捻,就像蛋殼一般碎裂開來。它果實瑩白,中間有一條金線。加水煮熟後,軟糯香甜,十分管飽。

約莫剝了三百餘粒,秦知了站起身回到廚房做飯。

靈谷只用加水煮熟就會很好吃,要是有閒,也可以先將其煮開,濾水後蒸著吃,這樣會更香一些,但是秦知了一般不得閒。趁著煮飯的功夫,他又去菜地裡摘了一些新鮮的蔬菜和專門留下的那塊豬腿肉炒成了一盤小菜。這沒花多少時間。豬蹄則被他砍成兩半,用來煮湯。

飯做好後,未時都過了兩刻。廚房裡就有一張小桌子,秦知了就在這裡吃起飯來。一盤菜,一碗飯還有兩截烤骨頭,這就是他今天的午飯,豬蹄湯是指望不上了,但可以留到晚上喝。

他拿起一截骨頭,用筷子挑了一塊骨髓,嚐了嚐,有點膩。他就去拌了點蘸水,還擠了點酸角水。這樣就好多了,秦知了有點滿意。

廚房前後沒有遮擋,就是個棚子。其實原本是有竹篾做的遮擋的,只是後來被秦知了拆了,他覺得這樣亮堂些。

秦知了吃的不快不慢,時有清風(fēng)過堂,他偶爾擡頭,看著外面的挺拔秀竹,他覺得把原先的遮擋拆掉真是個正確的決定。

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二十一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一)第九章 長輩第一章 山谷學(xué)堂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二十二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二)第十四章 閒話第六章 竹樓第十四章 閒話第十八章 鎖心關(guān)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八章 識真第六章 竹樓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一章 山谷學(xué)堂第二十三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三)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二十四章 休養(yǎng)的日子(四)第二十四章 休養(yǎng)的日子(四)第八章 識真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九章 長輩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二十四章 休養(yǎng)的日子(四)第十二章 毒蟲天堂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十七章 大蛇銜尾而來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一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一)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十五章 巨猿咆哮第一章 山谷學(xué)堂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一章 山谷學(xué)堂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zhàn)第二十一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一)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二十三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三)第二十二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二)第二十二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二)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zhàn)第二章 仙人軼事第九章 長輩第五章 狩獵隊歸來第十二章 毒蟲天堂第二十四章 休養(yǎng)的日子(四)第九章 長輩第二十四章 休養(yǎng)的日子(四)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六章 竹樓第二十三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三)第九章 長輩第十五章 巨猿咆哮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十八章 鎖心關(guān)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二十二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二)第十六章 殺猿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二十一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一)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二十章 種道之戰(zhàn)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二十二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二)第一章 山谷學(xué)堂第十三章 雨後山林第八章 識真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十章 小石潭記第四章 入道三關(guān)第二十二章 休養(yǎng)的日子(二)第十六章 殺猿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十八章 鎖心關(guān)第十四章 閒話第二十五章 震動方圓十萬裡第一章 山谷學(xué)堂第十六章 殺猿第十一章 山谷大陣第三章 修行釋疑第二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八章 識真第十五章 巨猿咆哮第十六章 殺猿第六章 竹樓第六章 竹樓第十二章 毒蟲天堂第八章 識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凉山| 大足县| 西林县| 紫金县| 乌兰县| 斗六市| 舟山市| 凤城市| 河南省| 佳木斯市| 工布江达县| 虹口区| 资源县| 新化县| 耒阳市| 托克托县| 巴林右旗| 长武县| 上高县| 文登市| 定远县| 科技| 彰化县| 云阳县| 祥云县| 武冈市| 沙河市| 桐城市| 揭阳市| 清河县| 庐江县| 昆明市| 高邮市| 清镇市| 南投市| 定南县| 黑水县| 阿拉尔市| 曲水县| 那坡县| 崇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