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狐也沒討到好處,他的傷勢雖不及衛莊三人,卻也足以傷筋動骨。在這鼓聲震盪之下,唯一沒有受傷的,只有防禦力恐怖的阿呆。阿呆雖未受傷,卻也被震得七葷八素,腦中一片空白。
鍾介男忍著痛楚,勉強開啓防禦結界,生生托住被拋飛的二人。鍾介男有那宮殿法寶守護,傷勢倒比衛莊與花承贊輕上許多,但卻依然痛得他撕心裂肺,他一王孫貴胄何曾受過如此重傷。
但是不託還好,這一託,衛莊二人肉身頓時開始崩潰,二人骨骼炒豆子一般劈啪作響,筋骨寸寸崩潰,若是骨骼徹底崩碎,二人極有可能癱倒成兩灘爛肉。
強烈的生死危機頓時驚醒了陷入昏厥之中的衛莊,衛莊瘋狂調動聚寶盆中先天一氣,磅礴的先天之氣頃刻間行遍四肢百骸,以澎湃生氣生生止住肉身崩潰。
隨後衛莊一拍儲物袋,慌亂地取出一個玉瓶,到出三顆金燦燦的丹丸,自己服食一顆,另外兩顆分別餵給花承贊、鍾介男。
七品療傷寶丹九轉回春丹的價格貴得離譜,爲了保住花承讚的性命,衛莊算是大出血了。花承贊身份太過尊貴,若是就這樣死了,今日只怕誰也脫不了干係,即便是鍾介男都會受到牽連。
花承贊是花神祭最寵愛的玄孫,花城第一順位繼承人,其身份比無極生還要顯貴。他若是死了,那就是捅破天的大事。不但三首狐會被追究責任,就連與他並肩作戰之人都會被遷怒。
既然是並肩作戰,那就應該同生共死,老孃的玄孫兒死了,爲什麼你們還活著?盛怒中的花神祭很有可能送他們共赴黃泉,讓他們在那九泉之下,繼續與自己的玄孫兒並肩作戰......
九轉回春丹擁有極佳的療傷效果,雖不能生死人,但肉白骨卻不在話下。三人服了丹藥,肉身雖仍在不停崩潰,但體內卻有一股磅礴生氣不停地去修復。癒合了又崩潰,崩潰了又癒合,三人霎時間如墮地獄,彷彿有萬千極刑加身,疼得三人生不如死。
另一邊三首狐也服下丹藥,英俊的面龐因痛苦而扭曲得無比猙獰。帶著殘酷的笑意,三首狐暗暗積蓄法力,隨時準備再敲一次大鼓。
直到此時,衛莊才真正看清那大鼓,只一眼衛莊便陷入深深的震驚之中,那大鼓鼓皮中心用鮮血畫著一隻臉盆大的蛤蟆,蛤蟆舌頭長伸,卷著一條瘋狂掙扎的黑龍。那蛤蟆、那龍竟然跟他手臂上的圖騰如出一轍。
這是葉氏一族的圖騰-----曙雀金蟾,曙雀就是太陽的意思,此蟾乃上古異種,恆星中土生土長的絕世大妖,除了金烏、畢方等神鳥,曙雀金蟾是唯一能夠適應恆星中恐怖高溫的物種。
此蟾以龍鳳爲食,胃口大的出奇,葉氏一族天生貪吃,恐怕與他們的圖騰不無關係。
從那鼓皮之上,衛莊感覺到了一種血脈相連的親切之感,這意味著蒙鼓的皮極有可能就是曙雀金蟾的獸皮。這就是衛莊感到震驚的真正原因,成年的曙雀金蟾實力堪比真仙,究竟是何種力量才能斬殺曙雀金蟾,取其腹部皮膚蒙鼓?
上古時期鼓皮皆由鱷魚皮製成,鱷魚古稱鼉龍、豬婆龍,是以鼓又被稱作“鼉鼓”,選用鱷魚皮做鼓皮,就是爲了取鱷魚兇猛習性,以壯鼓聲。
但此鼓卻別出心裁,竟選用曙雀金蟾的獸皮蒙鼓。而通過神識探察,衛莊發現此鼓兩面用的竟然是不同的皮。
此鼓鼓身漆黑,鼓身兩側雕龍畫鳳,左右皆書有“天崩”二字。正面鼓皮用的是曙雀金蟾的獸皮,鼓面正中心上刻畫著曙雀金蟾的形象,鼓皮潔白。
但背面的鼓皮卻是古銅色,鼓面正中心刻畫著一個肌肉虯結,面龐剛毅,通體雷電環繞的壯漢。
從那古銅色鼓皮上隱隱散發出來的神力來看,此皮極有可能來自某位上古神人,甚至就是雷神本身。即便不是雷神,也至少是其子孫或者同族。
制鼓之人能以曙雀金蟾的獸皮蒙鼓,本身就是天大的手筆。有如此手筆,能取雷神之皮蒙鼓,也就不足爲奇了。
若真打起來,雷神還真不一定打得過曙雀金蟾,一隻蛤蟆若無滔天的實力,又怎能把龍鳳當蟲子吃?
鼓乃羣音之首,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爲通天的神器,主要作爲祭祀的祭器。在狩獵與征戰活動中,鼓亦被廣泛使用。
此鼓從造型上來看,應當是戰鼓與雷鼓的結合體,一鼓雙用,既可用作壯聲威的戰鼓,亦可用作祭天的雷鼓。
衛莊只看了此鼓一眼,便覺醒了內心中最原始的貪慾,哪怕付出天大的代價,也要奪得此鼓。
更何況此鼓是用曙雀金蟾的獸皮蒙的鼓,就算他沒有貪慾,也不可能讓曙雀金蟾的遺蛻流落到外人手中。圖騰是信仰,信仰不容褻瀆。
而且這塊曙雀金蟾的獸皮,若是能夠獻祭給左臂上的圖騰,必然可以極大的增強煌滅之術的威力。
從這面大鼓之上隱隱散發出的火氣來看,極有可能就是火山中剛噴出的寶貝。三首狐應該已經初步祭煉了一下,否則不可能傷的比他們輕。
而如果是完全祭煉,此鼓便不可能傷害到三首狐。三首狐既然受了傷,那就說明他還未曾完全祭煉此鼓。沒祭煉完成,那麼搶起來就會很容易......
三首狐以未祭煉完全的法寶對付他們,顯然是被逼急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打法分明是同歸於盡的節奏。
衛莊蠢蠢欲動的眼神顯然刺激到了三首狐,先下手爲強後下手遭殃,三首狐長袖一拂,大鼓鼓面調轉,古銅色的那一面終於暴露在衆人視線之中。
“咚”三首狐照著大鼓狠狠砸下一拳,恐怖的轟鳴恍如驚雷炸響,這一面的鼓聲與另一面最大的差別就是脆。
蛤蟆那一面,聲音沉悶雄渾,如山如嶽,厚重如大地,雄渾如山嶽,恍如悶雷一般沉悶內斂。
雷神這一面,聲音果敢清脆,如瀾如海,澎湃如驚濤駭浪,張揚如狂風暴雨,恍如驚雷一般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