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7節 三封快信

《大山之子》——第二部 《商殤》

第157節 三封快信

梅子的傷口,每日三次清洗換藥,旁人做不來,只得李路易親做。

一衆女眷擁著李路易進得梅子的臥室,洗傷換藥倒是用不了多少的時間,只是那西洋故事一講起來,女眷們難免的諸多疑問,這一講一問的,再加上若干的議論,僕傭們不招呼午飯,是斷斷不會出來的。

李老頭兒抱著藥箱,送到屋內,望著牀上躺著的梅子傻傻地笑:“大丫,聽話哈,換了藥,早早地好,李爺爺給你騎馬馬……哦,錯了,錯了,買花,嗯嗯,買花……”

李老頭兒把藥箱放在牀邊桌上,一邊衝梅子傻傻地笑,一邊倒退出屋,自回自己的門房崗位。

進得茶廳,喝過兩口熱茶,於慈恩看著於信達:“信兒呀,可有昨天的快信?”

於信達:“有的,共是三封,已是夜深,孫兒怕擾了二老的瞌睡。”

於慈恩:“說說,啥內容。”

於信達:“第一封,雅州商號盧掌櫃來的,說的糧船沉江的事兒,屍身自是沒尋著,但與兩戶喪家都是談好了的,喪葬銀子也已也過手,一家薦了其子,一家薦了其弟,都入在嘉州商號夥計,兩家都是極滿意的。”

老爺子點點頭:“咱家走商,多的是車馬,多的是江船,翻車沉船的,也歷得多,處理妥了就好。”

於信達:“盧掌櫃信後另附一紙,單就這個喪葬的銀子,有個解釋,說是比照常規,這兩傢俬下另許了十二兩,原因哩,兩家來的親友較多,拖延得兩三日,單單一衆親友的接待之費,就非這二三十兩銀子能濟得事的,不若許與喪家,兩相便宜。”

老爺子笑起來:“這哪是盧掌櫃的主見嘛,明明的黃維風的算盤嘛。”

袁老爺子:“就是噻。就老盧那實心眼兒,哪裡會得這般的計算喲?”

老爺子:“其實呀,還有一層。這沉船之禍,自是尋常得很,卻又死得兩個夥計。喪家不計較也就罷了,若是報了官,麻煩事兒可就多囉。與其長麻吊線地囉唣,不若這般地乾脆,排了官府的介入,省得許多的糾纏。不就二三十兩銀子麼?咱把精力都用在生意上,豈止這區區的數十兩?”

袁老管家:“嗯嗯,依我之見,此次雅州沉船的處理之法,倒是可以說與各家掌櫃的知道,好教他們相機行事。”

老爺子盯了孫兒:“你意呢?”

於信達:“嗨,自當如此噻。你想你想,咱八大分號,再有下置的分棧,數千的夥計,若出得些許的意外,便要總號來拿意見,豈不誤事兒?”

袁老爺子:“這個‘權’哩,咱是可以放的,但處理的結果,終須報得總號知曉。”

老爺子:“嗯嗯,小孫孫哪,就照老管家的意思,通報下去。”

於信達:“這第二信哩,是嘉州黃掌櫃的,說三事兒。一是協處雅州沉船的經過,與盧掌櫃所言不差,孫兒就不說了;二是通報大刀叔和小刀哥的行程,集齊了十五條商船,昨日……哦,不對,這信發自三天前,加上路上一日,應是四日之前,已往眉州了。”

袁老爺子:“嗯嗯,十五船,眉州商號再有五船,共是二十船,運載五千引軍鹽,不夠的哩。”

老爺子:“嗨,自貢鹽場沒有私船麼?徵得一些,總是行的噻。”

袁老爺子:“唔,大刀這人,老爺子又不是不知的,做事好在謹慎,卻多了些瞻前顧後,要他事急從權,怕是有些兒難喲。”

於信達:“這個,倒是勿需慮的。我已說與小刀哥,兩法兒,一是鹽場就地租賃民船,二是咱家的商船多跑一趟便是。再有,我是再三地叮囑了小刀哥的,若是遇得麻煩,可與許光照商量。”

老爺子:“許光照?”

於信達:“江總管的帳房先生。此人不簡單依孫兒看來,就是與黃維風黃掌櫃比起來,也是一絲兒不差的。”

老爺子笑起來:“你娃娃,莫不是盯上他了?”

於信達:“嘿,怎是孫兒盯上了呢?江總管薦的,知道不?”

袁老爺子:“想起來了,江總管提過的,有些印象。”

於慈恩:“唉,長江後浪推前浪啦,不服老不行囉。”

於信達:“唉呀,說甚的前浪後浪喲,難道還高了兩位老爺爺去?”

老爺子笑笑:“我倒想起劉夢得的兩句詩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於慈恩呵呵大笑:“你個老袁,學起蔣夫子的作派來了,酸,酸……呃,黃掌櫃的第三事,又說啥?”

於信達:“黃掌櫃的第三事兒麼,單說此次軍鹽的配額,嘉州商號應多一些。他拿雅州作比,說是嘉州人口是雅州的五六倍不止,卻仍只五百引,攤到人頭,不過二三兩,哪得夠喲。”

袁其隆:“嘿,這個黃掌櫃的,倒會算帳哈。”

於信達:“這事兒哩,昨晚,我躺牀上就想,還真是欠妥。”

袁其隆:“唉呀,俗話兒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何況,這也算不得‘失’嘛?”

於信達:“嘿嘿,根兒就在這個‘千慮’上了。孫兒就想,這慮得全了,慮得細了,不單自己勞累,也難免的顧前失後。咱哩,不如只一慮,指個大方向,具體的操作,自由下屬去做,反倒免得許多的失誤。就說這個配額吧,不說黃掌櫃的了,單單交與江總管,也不會犯我這樣的錯兒。”

於慈恩笑道:“這錯兒,犯得好,犯得好。”

袁老爺子:“這人啦,不吃一塹,不長一智,誠不我欺呀。”

於慈恩:“田大刀父子,就沒個信來?”

於信達:“哪得忒快喲。”

袁其隆:“嘉州集得商船,再到眉州集得商船,到了自貢鹽場吧,須把軍引換了官引,再與鹽戶談判,再是僱了車伕挑夫,肩挑車推的運到碼頭,再是驗關,再是裝船……沒個五六天的,哪得返程喲?”

於慈恩:“是我心急了,心急了。第三信兒哩,誰的,說的又是啥?”

於信達:“這第三信麼,崇明哥的,說的自是運輸軍火的車隊噻,停駐在合州城內……”

袁其隆:“呃,不對喲,咋個是停駐城內去了喲?”

於慈恩:“呃,是呀。當初計劃好的,單從城外經過,莫得進城這一說噻。”

袁其隆:“城內……停駐城內……且看看,日期,這信,發自何日?”

於信達:“發信的日期,我看看……兩天前,嗯,四月二十六,就兩天前。”

袁其隆:“兩天前?咋個感覺有點不對勁咹?信達呀,把崇明孫兒的信都找來,時間,地點,咱對對。”

於信達:“勿需找的,我都記在腦殼裡的。六天前,重慶碼頭裝車,拂曉出發,晚宿桃花鎮;五天前,一早過得壁南河,晚宿雙街鎮……”

袁其隆:“打住,打住。我記得,計劃中莫有這個雙街子鎮的嘛?”

於信達:“哦,崇明哥那日的來信,說得明白,過得壁南河,便入了合州的地界,上千的村民都已候在官道上,說是應了官府的勞役之差,幫著運輸軍火。”

袁其隆:“哦,想起來了,是有這麼個話兒。唉呀,咱都大車運送,哪需村民應啥子勞役嘛?”

於信達:“信上說了,因這村民阻在了官道上,與知府的師爺好一通商量,免了勞役,村民自回各村,車隊方纔得以前行,只是白白地費了千多斤白米,還誤了一上午的時間,近晚只好宿在雙街子鎮了。”

於慈恩拈著鬍鬚:“這個,臨時出些狀況,總是正常的,倒也不奇怪。”

袁其隆:“嗯嗯,再後呢?”

於信達:“五日前,從雙街子鎮一早出發,一路有得衙役團丁相護,又齊心地幫忙,倒也順利,把前一日耽誤的腳程都趕了起來,半下午便到得合州府治,也就是釣魚城。”

於慈恩:“釣魚城,名氣大著哩。”

袁其隆:“嗨,南宋末年,就這彈丸小城,生生地擋在了元蒙大軍的路上。嘿嘿,那蒙古鐵騎,何其兇悍,幾十萬兵馬,可拿這彈丸小城硬是莫法,一擋就是三十六年,連蒙古大汗蒙哥,也被一炮轟死在了城下,壯哉,壯哉!”

於慈恩也連聲讚道:“壯則壯矣,若非末代守將王立率城以降,還不知要擋它多久呢?”

於信達:“哦,還有這樣的事兒?那守將,王立,怎就不學學前任的樣子,卻率城而降了呢?”

於慈恩:“王將軍率城而降,總有率城而降的道理的。”

於信達:“哼,不戰而降,還有道理了?”

於慈恩:“有沒有道理呢,咱且不論。不過麼,我倒挺佩服這王將軍的。”

於信達:“佩服?啊喲喲,你還佩服?明明的貪生怕死,你還佩服?”

“貪生怕死?”於慈恩搖搖頭,“呃,我看未必吧。”

於信達:“怎的未必了?即便刀槍加身,總還有一世的英名流芳千古噻。這個這個,率城而降,連祖宗的面兒都丟盡了,落得個遺臭萬年的罵名,還有甚未必的?”

袁其隆:“小孫孫吔,這其中的取捨,哪是你說的這般簡單喲。依我看來,王將軍這個率城而降,非得有超凡的勇氣,哪是貪生怕死的喲。”

於信達:“嗨,都率城而降了,還說甚的勇氣喲?老爺爺這話,倒叫孫兒好生的糊塗。”

“這其中的道理,非是三言兩語辯得清的。”於慈恩拍拍小孫孫的腦袋,“等你歷事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於信達自言自語道:“好個釣魚城,須去看看,嗯嗯,須去看看。”

袁其隆:“唉呀,說著說著,倒把個正事兒撂一邊兒了。接著說,五天前,車隊到了釣魚城,再後,可有信來?”

於信達:“嗯嗯,便是這信了,再沒其它的來信。”

袁其隆捋著鬍鬚,沉吟道:“不對噻,這個,不對噻。”

於慈恩:“是好像不對哈。五天前的半下午,進得釣魚城,兩天前發出這信來,仍是釣魚城,這中間,隔著兩天……”

於信達一拍腦袋:“唉呀,果是這樣。難道,這釣魚城,值得車隊停駐兩天?”

袁其隆:“五百多輛大車,千多號車伕夥計,竟停在城內兩日,這個,說不起走噻。”

於慈恩:“嗨,這個於平江,唱的哪齣戲嘛?”

於信達眨眨眼:“噯,我看兩位老爺子怕是多慮囉。你想嘛,蒙哥大汗的幾十萬大軍,也把這釣魚城莫得辦法……”

“哐啷!”茶廳的門被撞開來,田小刀撲進來,“撲通”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哭道:“沒啦,都沒啦!”

老爺子顫聲問道:“車隊沒啦?”

田小刀擡起頭來,一臉的慒。

袁其隆:“嗨,問你話呢?可是車隊,洋槍洋炮沒啦?”

“洋槍洋炮……”田小刀直眨眼睛,手摸腦袋,仍是一臉的慒。

於信達:“唉呀,小刀哥?,你不是去了自貢麼?”

田小刀眨眨眼,點點頭:“對呀,自貢呀。”

袁其隆一拍腦袋:“唉呀,剛剛說到釣魚城,腦袋愣是轉不過彎來。小刀呀,你別急,慢慢說,啥沒了?”

田小刀:“軍鹽,沒了。”

於信達蹦了起來:“船沉了?”

田小刀:“沒沉船呀。”

於信達:“死人了?”

田小刀:“沒死人呀。”

老爺子:“小刀呀,慢慢說,啥個情況。”

田小刀囁嚅道:“軍鹽,沒了。”

第19節 大足教案第150節 閒說哈哥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61節 月圓之夜第52節 惡人惡行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155節 鹽司脫困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79節 先生懼內第05節 於慈恩大婚第56節 王家老三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119節 醉仙酒樓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148節 鄉民應差第39節 再訪蔣宅第91節 京報舊聞第129節 梅子回家第31節 運動運動第86節 蔣家開店第157節 三封快信第19節 大足教案第08節 丁家舉人第38節 西洋傢俱第137節 捨我其誰第118節 疑雲重重第43節 先聲奪人第47節 藍風生第21節 重慶教案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31節 運動運動第71節 膺品字畫第26節 望鳳坡第167節 哈哥其人第36節 縣衙戲耍第46節 花燭之酒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95節 洋玩意兒第120節 大盛餘商號第80節 難得糊塗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55節 師孃高見第76節 又見三絕第140節 華佗之術第24節 黃維風第124 上上之策第163節 洋人拉車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23 藏南事發第166節 此去備戰第36節 縣衙戲耍第75節 百順酒樓第49節 一城垃圾第06節 香香討計第116節 母狗大黑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142節 夫妻夜話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70節 先生受騙第108節 好個胡媽第126節 幕後推手第32節 小何師傅第139節 曾姥姥爺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7節 將軍衙門第37節 不見花姐第149節 途中受阻第144節 路易主刀第16節 張大管家第143節 李老頭兒第105節 尋著大姐第124 上上之策第104節 進了陸家第27節 再訪蔣宅第124 上上之策第56節 王家老三第87節 太爺惱了第123 藏南事發第76節 又見三絕第01節? 金氏之祖第104節 進了陸家第82節 不若那地第94節 蔣家笑談第48節 雨蘭回門第103節 買條小狗第153節 大刀起鹽第38節 西洋傢俱第135節 物理降溫第159節 崇明敘事第96節 結拜義兄第74節 主教逛街第62節 強人剪徑第08節 丁家舉人第38節 西洋傢俱第156節 教士問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张家川| 雷波县| 紫金县| 隆化县| 万山特区| 锡林郭勒盟| 六安市| 开阳县| 建湖县| 循化| 睢宁县| 扬中市| 漳浦县| 乌兰浩特市| 囊谦县| 崇明县| 乌苏市| 菏泽市| 秭归县| 津南区| 百色市| 英超| 庄河市| 榆树市| 抚顺市| 洛浦县| 马尔康县| 桓台县| 屯留县| 遂宁市| 河南省| 山阴县| 平顶山市| 镶黄旗| 射洪县| 延长县| 肥西县| 措美县| 兖州市|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