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方和議

何白問及公孫瓚在魏郡的戰(zhàn)果。袁紹大軍有繹幕聯(lián)軍的牽制,魏郡守兵又沒了麴義的主持抵擋。袁春卿領(lǐng)諸軍四處圍剿,然袁春卿乃無用的世家子弟,顏良、文丑雖勇,但軍略又差了公孫瓚不少,根本阻止不了公孫瓚在魏郡的肆虐。

公孫瓚的一萬騎軍橫行魏郡近月,連破樑期、武安、黎陽、元城、館陶五城,燒燬魏郡萬石糧倉二、三十座,使得魏郡三分之一的地盤大亂。破擋截兵馬六支,殺敵近萬人,令魏郡數(shù)萬兵馬亂如無頭蒼蠅。眼見形勢大好,再有一月就可令袁紹失敗。不料此時卻傳來後路問題,著實可惜。

公孫瓚既退,何白就不能繼續(xù)進攻袁紹了。如果袁紹與袁術(shù)和睦是實,那麼袁紹豫州的兵馬就將全部解脫,而兗州劉岱一向支持袁紹,袁紹至少有二十萬左右的兵馬可以一用。縱然袁軍不精,戰(zhàn)力減半,就是十萬大軍也是個不小的壓力。

現(xiàn)在是輪到青州進行防禦戰(zhàn)了。不過何白早有準備,倒也不怕。

接下來就是公孫瓚決定拋棄哪些地盤了。渤海、河間兩郡國地近幽州將全部佔下,中山屬何白,也全部佔據(jù)。鉅鹿郡距離魏郡太近,只能保有靠近中山、常山的兩三座城。

安平國背靠渤海、河間可以佔據(jù)一半,以下博、武邑、觀津一線防禦袁紹。清河國將全部放棄,但是繹幕、鄃兩縣,何白想保留下來,做爲防禦袁軍的左右橋頭堡壘。但是兩縣的百姓,何白就全部遷回青州地界,並不留給袁紹一人。

二人剛剛議定,就忽聞營外有天使從長安前來。

何白與公孫瓚相視一眼,漢室雖衰,各有野心,但表面的面子還有要給的,於是各領(lǐng)文武出營迎接。來者居然是太尉馬日磾與太僕趙岐。

馬日磾乃馬融的族子,自身也是大名士,還是朝中重臣。何白在京時,他就是太尉了。可說是天下武官的真正長官。而趙岐不說他的身份與名望,只說他的年紀,此時已有八十三、四歲,無論如何都不能怠慢了。

二人慌忙將馬日磾、趙岐迎入營中,準備香案,恭身聽詔。

馬日磾看了衆(zhòng)人一眼後,展開聖旨讀道:“初平三年二月初三日,皇帝策書制詔曰,袁紹、公孫瓚因私事無故興兵,兩相攻伐。何白不勸兵止戈,反助公孫瓚,擴大戰(zhàn)事……特命休兵。爾其欽哉。”

公孫瓚本要休兵,又如何不應(yīng)。而何白被董卓借聖旨以皇帝的名義大罵了一通,心中不爽之極,卻也無可奈何。馬日磾令公孫瓚遣使袁營,致書袁紹,互相講和。公孫瓚也不推辭,當及作書一封,令麾下安平人張吉前往。

原本天使是先至袁紹處宣旨的,要講和也是袁紹先講。但袁紹以常俗,誰先遣使誰就輸?shù)挠^念,坐等公孫瓚遣使。張吉一到,袁軍立時歡慶起來,直言已軍得勝。公孫瓚得報後大怒,若不是後路真的危險,必要袁紹好看。看看竟究是誰勝了。

何白與公孫瓚設(shè)宴況待天使,馬日磾借酒勁佯醉問道:“老夫於長安時,嘗聽聞關(guān)東有天明所作的異夢流傳,卻不知詳情。未知天明可否詳解?”

何白一怔,馬日磾動問,這可不好解釋啊。於是笑道:“既是異夢,必然怪異。子不語怪力亂神之事,太尉乃名士,學富五車,無需下問。”

馬日磾舉杯說道:“老夫乃朝庭三公,匡扶漢室是應(yīng)有之責。如今偶聞異夢,涉及漢室的存亡,怎能不問。”

何白無奈,馬日磾早知異夢的之事,只想尋找正主詳問,瞞也無用。自已早已做好天下人共伐青州之役,卻也不怕。於是將自已所造異夢一一說明。

馬日磾眉頭深皺,撫須不語。拋開黃帝吐石一夢的真僞,何白的第二異夢之相,在關(guān)東大地已逐漸的相吻合。

從弘農(nóng)郡起,至河南尹,過河內(nèi),達魏郡,一路之上人煙稀疏,百里不聞雞犬。相較三年前,戶籍何止減半。縱是號爲天下第一的上州,冀州州治魏郡,餓殍也是遍地可見。聽聞豫州之地,更是千里不聞人聲,四處可見屍骸。

看來漢室真的到了崩亡之時了,自已身爲三公之一,百官之首,上不能制董卓,下不能安黎庶,實在愧對漢室的厚恩。

感懷良久後,馬日磾問道:“傳國玉璽果真在建章殿南的井中?”

“正是。”

“此時玉璽何在?”

“我本已經(jīng)奉還給東萊王。然而不想,近日東萊王被袁紹遣人從東萊國劫走,如今玉璽想來便在袁紹處吧。”

馬日磾眉頭更皺,之前在袁營時,袁紹居然沒有告知自已,可見其心必異。不是欲扶立東萊王分裂漢室,就是想要奉璽自已爲帝。馬日磾長吐口氣,轉(zhuǎn)而笑問道:“玉璽失卻,天明不懼自已覆成頑石乎?”

何白笑道:“人與石又豈會兩相轉(zhuǎn)遍,充其量是我大事不成,華夏苗裔難存罷。不過我已命人在青州大力打造海船,不數(shù)年就可載得吏民十萬人。若華夏無我何白的立足之地,我將揚帆出海,另尋大陸而居,以保存我華夏苗裔不滅。”

馬日磾深深的看了何白數(shù)眼,不進可退,何白行事倒也滴水不漏,不令自已深陷絕境。又問道:“不知天明異夢之中,可曾涉及到漢祚尚存幾許時間?”

何白說道:“昔日漢室有功於華夏,雖然失權(quán),然漢祚不斷。百年之內(nèi)無憂也。北方漢民不失,則漢祚不絕。”

“漢民不失,漢祚不絕……百年無憂……”馬日磾喃喃自語,最終長嘆道:“不說百年,二十年後,老夫只怕都成黃土一杯,也管不了那麼長遠。只要漢祚二十年內(nèi)不絕,老夫就有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了。”

趙岐也嘆道:“正是,漢室將傾,早在十數(shù)年前就有傳言,非止今日。你我力不能及,唯有勉力維峙罷了。”

身爲朝庭的三公,馬日磾無能爲力,但看還是看的十分清楚。漢室的衰亡不是一日之事,而是衆(zhòng)人齊心掘墓的結(jié)果。想要匡扶,也不是任何一人可以匡扶得了的。如今天下人人思亂,想要讓天下諸侯重新順服於漢室,那是不可能的。反正憑現(xiàn)在董卓所掌控的朝庭就決不可能。

原本朝庭諸公是把希望放在袁紹的身上,但此時看來,袁紹外忠實奸,也是私心極重的人。等真的掌控朝庭後,以他的家世,必是下一個王莽。

如此看來,倒是一早表露心跡的何白更顯真誠可愛了。不管何白的異夢是真是假,但至少他表明了態(tài)度,對漢室絕對不會無禮太甚。漢室雖衰,但好歹也如周室一般,可以延續(xù)下來。至少可以保證百年無恙,身爲漢臣,馬日磾很滿足了。日後漢室是否還有劉氏如光武一般復(fù)起,馬日磾可管不了那麼長遠。

第二日,馬日磾、趙岐準備返回長安覆命,何白與公孫瓚率衆(zhòng)恭送。馬日磾突然神情一動,問道:“天明,你若處於我位,該如何去匡扶漢室?”

何白愕然的看著馬日磾,撓撓頭道:“先除董卓,收攏兵馬,整頓吏治,墾植屯糧。再效強秦之策,西伐羌叛,南服西蜀,待關(guān)東亂戰(zhàn)疲弊,揮師出關(guān),以堂堂正正之勢重臨天下。”

馬日磾眉頭一展,笑道:“天明果真奇才也,然董卓兇厲,爲人又多疑謹慎,當如何除之?”

何白笑道:“我聞董卓部將多在雒陽、弘農(nóng)、河內(nèi)、河東及武關(guān)諸地,長安兵馬多是皇甫義真的舊部,董卓只有數(shù)千嫡系。只要能收買得董卓一、兩員親將,尋機刺殺,西涼軍羣龍無首,必會歸服朝庭。”

“好,好,好。”馬日磾大笑,撫住何白的手道:“天明雖然志向遠大,但終究不愧是我大漢的忠臣也。”

見馬日磾一行走遠,公孫瓚不解的問道:“天明爲何教馬太尉如此?若漢室果真復(fù)興,我等……”

“我等重新爲臣就是,只要不稱王稱帝,漢室復(fù)興,我等也不失萬戶侯之封。”何白笑道:“此策本是董卓預(yù)備所用的,教給馬太尉也無甚關(guān)係。只是我料朝庭無人可以主持矣。漢室終難復(fù)興……”

……

兩軍議定疆界時,袁紹十分不滿,他要的是整個冀州,如今被公孫瓚與何白佔了近半郡縣去,是何道理?

就在此時,袁紹突聞魏郡因爲徵兵過激,有兵馬叛亂。又有長安所署的冀州牧壺壽,會合黑山賊於毒、於抵根、眭固、陶升等數(shù)部兵馬,響應(yīng)亂兵。襲破袁春卿一軍,斬殺太守慄成,鄴城被攻破。賊人十餘部,共四、五萬人聚會鄴中,橫行無忌。

突聞魏郡兵反亂,鄴城被破的消息,袁軍上下諸文武官員有家小在鄴城的,皆憂愁震怖,面容失色。或起身啼泣,肯請袁紹回師平叛。

袁紹此時心中也是哀嘆不已,自已素來寵愛幼子袁尚。在起兵討董之時,就慌不急的從汝南將後妻劉氏與袁尚送至兗州處,希望妻兄劉岱能夠保護他們。

後袁紹與公孫瓚相交惡,那公孫瓚同樣與劉岱有親,想讓劉岱將二人送至幽州。幸好劉岱最終決定相助袁紹,並將劉氏與袁尚送至鄴城與袁紹團聚。不料二人才剛到鄴城不兩月,就又有亂軍與黑山賊來襲。

如今鄴城被破,二人恐將不幸於難矣。袁紹心中又痛又惜,然而此時正是兩軍議和之時,但恐被公孫瓚與何白知曉,不但議和不成,更有軍敗的惡果。

袁紹於是容貌不變,神色自若,反而善言寬慰諸人。並令人速與青幽聯(lián)軍達成休戰(zhàn)和議。何白不知正史中還有此事,所以對袁軍沒有懷疑,迅速的簽定了和議。

何白令陳魁領(lǐng)兵兩千守鄃縣,劉洵領(lǐng)兵兩千守繹幕、龍湊,文官加緊對兩縣十萬百姓的遷移工作,自領(lǐng)大軍先一步回返平原,準備接收移民工作。直到返回平原忙碌一陣後,方纔得知魏郡之亂。

不過此時的袁軍在回師後已速破壺壽與黑山賊,並引軍進入朝歌鹿場山蒼巖谷圍剿於毒殘部。戰(zhàn)機已逝,不能奈何袁紹了。何白也只能嘆息一聲,清理此番青、幽、冀三州之戰(zhàn)的得失來。

第二百五十一章 申氏涵真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相殘殺第五十二章 匠兵營事第五十五章 狼孟狂賊第一百七十九章 屯糧之失第一百四十三章 途經(jīng)徐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壯哉明姬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戰(zhàn)汜水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三十三章 初戰(zhàn)董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再論禪讓第二百一十二章 界橋戰(zhàn)情第四十四章 酒後糊塗第一百六十章 殺破狼出第二百五十三章 欲斬關(guān)公第一百六十章 殺破狼出第二百二十四章 憤青之交第二百五十章 刺客又至第一百七十六章 精兵改制第三十章 劉虞戰(zhàn)敗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萊賊變第一百六十章 殺破狼出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guān)張插手第一百零八章 九品中正第一百四十四章 北海鄭玄第五十九章 我的貂蟬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開朗第二百二十九章 尚肯納否第二百五十一章 申氏涵真第二百五十四章 遼東烈風第六章 營中小見第六十六章 斷後之戰(zhàn)第一百五十章 圍剿海賊第七十五章 仍有機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精兵改制第一百七十章 圍剿李蒙第一百三十九章 崔莊救駕第一百五十一章 欲開海軍第一百二十一章 訓斥孟德第三十六章 得償所願第九十一章 幸得伯道第一百八十八章 謀算桃園第十六章 樂思漢否第三十八章 就職太原第三十一章 殺將救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欲開海軍第三十四章 遊說烏桓第七十章 來年再戰(zhàn)第十六章 樂思漢否第一百零二章 憐憫改命第二百章 愛誰誰去第七十三章 翻山過嶺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箭破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刺客疑影第一百一十九章 冷眼旁觀第二百四十三章 給個機會第九章 詐降誘敵第十章 功成宴飲第十九章 漢地有亂第三十一章 殺將救人第一百六十章 殺破狼出第二百一十二章 界橋戰(zhàn)情第二百零九章 公孫取冀第三十五章 花叢溫泉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后託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萊賊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兵小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說子龍第七章 義之所至第七十章 來年再戰(zhàn)第二百三十二章 自相殘殺第六十六章 斷後之戰(zhàn)第九十九章 拜會蔡邕第二百四十一章 義與不義第一百零五章 漢靈有感第三十六章 得償所願第二百零五章 天下誰屬第一百七十一章 密陣應(yīng)敵第二百零三章 欲擒典君第四十七章 遭遇強敵第八章 受命出戰(zhàn)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戰(zhàn)汜水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入西園第五十一章 署理軍務(wù)第五十四章 四面出擊第十九章 漢地有亂第八十八章 連珠殺敵第二十四章 小妹玲瓏第一百七十九章 屯糧之失第一百三十八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三十九章 橫掃無忌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說除宦第二百四十七章 迫服於吉第一百八十八章 謀算桃園第二十章 霹靂雷神第二百五十三章 欲斬關(guān)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驻马店市| 武陟县| 益阳市| 商都县| 虞城县| 商丘市| 嘉禾县| 潜江市| 淳安县| 独山县| 江油市| 宝丰县| 福建省| 淮安市| 阿合奇县| 措美县| 朝阳区| 雷州市| 赣州市| 巨野县| 明光市| 佛教| 余庆县| 平果县| 禹城市| 古交市| 钟祥市| 名山县| 玛曲县| 神农架林区| 长春市| 威海市| 北海市| 门源| 新化县| 木里| 乌拉特后旗| 乌苏市| 沧州市|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