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

而李儒獻給自己的黃金,肯定也有不少都是陪葬品融化而來的。不過袁紹根本不介意,畢竟這不是一筆小數目。本來他還一直在爲該抽調哪一支外兵進京而煩惱時,正好李儒找上門來,帶來了董卓的表文和黃金,讓他馬上就來了靈感:董卓不是有足足八萬幷州軍嗎?

於是,他很快就醞釀出了慫恿何進召外兵進京、逼迫太后讓權、殺盡宦官的大謀來。這一大謀纔剛剛實施,不過在袁紹看來,進展十分順利,過不了多久他必將得償所願。

想著想著,馬車停住了,袁家的奴僕提醒到已經回到了袁家。袁紹便走下馬車,從大門一直走到自己的書房。一進入書房,原本坐著的李儒,見袁紹走了進來,便立即站起身來,一臉討好的笑容;旁邊的董旻,也站起身來。

袁紹擺擺手,說:“二位不用客氣,坐吧!”

董旻沉默著坐下,李儒卻沒坐下,他笑問道:“袁大人,不知你我定下的事,得到大將軍何公的同意沒有?”

袁紹緩緩坐下,他心裡對狼子野心的李儒很是鄙夷,於是先是端起茶來喝了兩口,然後才淡淡地說:“有袁某出馬,李大人覺得,此事成與未成?”

李儒趕緊說:“是在下失言了,有袁大人出馬,自然無不是手到擒來。”

袁紹手裡把玩著杯蓋,看了一眼始終沉默以對的董旻,說:“不過大將軍只允許董幷州率軍進駐到河東郡的北部,也就是在汾水北岸。”

一聽這話,董旻皺起了眉頭,李儒的笑容也垮塌了,李儒問:“可袁大人,我們不是說好了嗎?怎麼不能跨過汾水呢?”

袁紹冷哼一聲,說:“李大人可別忘了,當初我等商定的只是進駐河東郡,並沒有明確定下駐在河東郡何處。袁某設法讓董幷州進駐河東郡,便已經是兌現了諾言,不是嗎?”

“可這……”李儒很想反駁,可是他也知道,袁紹說的沒錯,當初是他自己沒跟袁紹說清楚進駐到河東郡哪個地方,只是籠統地說進入河東郡。可李儒卻也不敢把進駐的地方說得太過具體,更不敢把進駐的地點定在距離雒陽城很近的地方,不然朝廷一定會懷疑董卓的用心,反而給董卓招致朝廷的討伐。

看著李儒一臉的如吃了蒼蠅一般的憋屈,袁紹臉上露出輕蔑的笑容來。

董旻站起身來,走到袁紹面前,問:“袁大人想要多少錢,才肯勸動大將軍何公允許幷州軍跨過汾水?”

袁紹看了一眼董旻,淡淡地說:“跨過汾水算什麼?你們幷州軍,想不想更近一步?”

李儒暗想有門,立即問:“袁大人這話,什麼意思?”

袁紹淡淡地說:“大將軍何公素來認爲董幷州忠心可用,乃欲召董幷州進京,剿除中官,廓清寰宇,不知董幷州意下如何?”

李儒和董旻聽了,都愣住了,李儒迅速反應過來,他立即說:“自渭水之戰後,涼國的錦衣衛就四處散播我岳父董幷州欲反之謠言,弄得他是百口莫辯,不堪其擾。董幷州一直想報效朝廷,以便自證清白,向朝廷表明忠心。若誠能進京,殺盡宦官,必能洗清我岳父之嫌疑。今日,我李文優便爲我岳父董幷州做了這個主了,只要何公願意,幷州軍八萬步騎隨時聽候調遣!”

聽了李儒的話,袁紹更爲鄙夷李儒。因爲董卓欲反這件事雖然確實是涼國人捅破的,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李儒卻還想找各種理由來掩蓋,實在是虛僞和可笑。不過李儒代表董卓答應了,袁紹還是十分滿意。

袁紹點點頭,說:“看來董幷州果真忠心赤膽。不過,目下何公還難以調幷州軍入京,董幷州可先率領幷州軍進駐到河東郡汾水北岸,隨時聽候命令吧!”

李儒聽了,一臉討好的笑容,說:“袁大人還想要多少錢,才肯準幷州軍進京,還請實言相告。”

袁紹想了想,輕描淡寫地說:“上次李大人,不是給袁某帶來了五萬斤金嗎?那次是爲了讓幷州軍進入河東郡,便價值五萬斤金。進入雒陽城則更爲艱難,意義也更爲重大,因此袁某收董幷州的十萬斤金,不過分吧?”

“你?!”董旻一聽“十萬斤金”,立馬就急了。

卻不想李儒趕緊攔住了董旻,笑著說:“好好好,十萬斤金就十萬斤金,只望袁大人能儘快促成此事纔好。”

袁紹把杯蓋輕輕地放在茶杯上蓋住,看了一眼李儒,說:“這是自然。”

董旻冷冷地說:“十萬斤金可以給你,但必須等事成之後,再行交割。”

袁紹道:“好啊。”

李儒笑道:“既然說定了,那我等便不打擾袁大人了,這就告退。”

說著,也不管袁紹倨傲到連站起來送送這種客套都不肯做,李儒和董旻一同走出袁紹的書房,再走出袁家,登上馬車。

一直等進了馬車車廂,董旻才終於忍不住了:“文優,那袁本初對我等、對仲穎如此輕蔑無禮,你爲何還百般求全,委屈於他?”

李儒嘆了口氣,說:“唉!叔父,不這麼做,我們幷州軍還有活路嗎?”

一聽李儒這麼說,董旻立即噎住了。

李儒憂心忡忡地說:“自從在陳倉會戰中徐榮被俘後出賣岳父,朝廷上下,誰人不知我等是意圖謀反?陳倉會戰中幷州軍又被涼軍消滅掉主力,如今纔好不容易重新恢復到八萬之數,可朝廷所掌握的官軍,也已經超過了四十萬,光是部署在京師的南北兩軍和西園軍,便有二十萬之衆;同樣毗鄰幷州的關中,皇甫嵩那裡也有十萬之衆。

通過陳倉會戰,朝廷還加強了與匈奴、鮮卑、烏丸等塞外部族的聯繫。倘若朝廷有意討伐幷州,便可調動京師兵、關中軍、塞外蠻族從四面八方一同進攻幷州,一如十軍之戰對付涼國那樣。幷州要遠比涼國弱小,一旦朝廷果真討伐,我等豈有活路?”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七百四十一章 移民實邊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阳高县| 全椒县| 翼城县| 双城市| 灵璧县| 南阳市| 绥宁县| 清流县| 白山市| 利津县| 郎溪县| 铁岭市| 宽城| 曲周县| 武安市| 临高县| 冕宁县| 柳州市| 青州市| 阳原县| 肃北| 叙永县| 新郑市| 息烽县| 车致| 新化县| 深州市| 泾阳县| 台州市| 靖边县| 易门县| 蓝田县| 垦利县| 阜平县| 突泉县| 禄丰县| 酉阳| 元谋县| 井陉县|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