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

雖然本來就知道,但何進聽了還是有些猶豫。

袁紹說:“太后之所以能壓制明公,不過是如同先帝一樣,便是掌握了多達十萬人的西園軍。而明公掌握的軍隊卻比車騎將軍的少。因此要想迫使娘娘讓權,明公就必須增加手中的軍隊。而貿然擴軍,勢必會引起太后娘娘的反對,難以爲也。因此必須要召外兵進京,如此便能在短時間內使明公軍隊大漲。

可環顧天下,皇甫嵩的十萬關中軍還要防備涼國,不能輕動。除關中軍外,其他官軍要麼是數量太少,要麼是不能擅動,只有董卓的數萬幷州軍最合適。而且董卓自知反臣身份已經暴露,他爲保命,只得對明公您言聽計從。是以明公可以用之以成大事也!”

何進皺眉道:“那便直接召他進京,不就行了嗎?何必大費周章,讓他先到臨近京師的河東郡待命?”

袁紹道:“明公,在下這麼做,也是讓太后娘娘有所餘地,也是爲了避免冒不必要的險啊。”

何進半信半疑地說:“你是說,董卓雖然臣服於我,但畢竟是包藏禍心的反臣,召他進京總歸有些冒險。讓我再去請示娘娘,若娘娘同意誅殺宦官,便不召董卓進京;若娘娘仍舊包庇宋典等人,再冒險召董卓進京不遲?”

見何進可算聽他的了,袁紹激動得用拳頭砸在另一手的手心上,說:“正是!明公身爲外戚,太后娘娘作爲連接起外戚與皇權之間的橋樑,是明公執掌朝政的保障。因此明公決不能與太后娘娘鬧得過僵,即便是要逼迫太后娘娘讓渡出大權,也一定要掌握好度,既要太后娘娘服從明公,又不能讓太后娘娘過於厭恨明公,以至於與明公決裂。

因此,明公要剿除宦官、代行皇權,首先就要以加強兵權、使兵權重於車騎將軍的方式,來促使太后娘娘認清現實。當然,若是見明公能輕鬆調動天下所有官軍、甚至連不服王命的董卓也受明公的調遣,便足以使太后娘娘從此對明公言聽計從、事事以明公爲主,那麼我等便不必大費周章,便可以讓董卓退回幷州。但若太后娘娘一意孤行,那明公再召他率領幷州軍進京,亦不遲也。”

聽了袁紹的話,何進很滿意,他也說:“娘娘與我有兄妹之親,若不到最後,自然還是和氣的好。”

袁紹道:“是是,明公英明。”

何進嘆了口氣,說:“好吧,就這麼接著辦下去吧!希望你袁本初之計策,果真能夠成功。”

“謝明公信任!”

走出大將軍府後,袁紹躊躇滿志,他望向遠處的天空,心情無比地愉悅。繼而他走上自家豪華無比的馬車,坐進車廂裡,仍舊沉浸於即將勝利的喜悅中。袁紹滿心都在想著,只要他成功勸服了何進絞殺所有宦官,那麼雖然首功自然是何進的,但同時天下人也會深深地記住他,沒有他的鼓動,這件事也辦不成。

想當年陽球誅殺王甫時,就是楊彪鼓動了他,因此楊彪開始一路飆升。至今雖然他沒有錄尚書事之權,但他的份量,卻是三位錄尚書事所不能輕視的。袁紹開始遐想,楊彪只不過在誅殺王甫一人時出了力,就能獲得如此之高的聲望和權勢;那麼他助何進誅殺了所有的宦官,他的聲望和權勢又該有多高呢?

想到這,袁紹臉上的笑容更爲燦爛。袁紹還想到,只要他助何進誅殺了天下都極其仇恨的十常侍,那麼士人們一定會更加支持他。如此一來,有了全天下士人的支持,他在汝南袁氏中的地位便更爲穩固,即便是袁術也將難望項背;汝南袁氏也將得以延續自己在全天下世家之中的超然地位,甚至可以從四世三公,變成五世三公!

想到這,袁紹臉上的笑容更爲暢快,甚至笑出了聲來。繼而他又想到,只要在他的輔佐下,他的主君何進取代由曹操輔佐的太后,成爲至高無上的代行皇權者,那麼他也將水漲船高,地位必將超過曹操。

想到曹操,袁紹漸漸地收斂了自己的笑容。不知道曹操到底是採取了什麼方法,居然把太后蠱惑得五迷三道,不僅願意用他爲尚書令來實施新政,而且在改朝換代後,還以曹操錄尚書事,成爲事實上的宰相。一個宦官的孫子成爲宰相,而累代公卿的自己卻連兩千石都還不是,想到這,袁紹嫉妒得握緊了雙拳。

不過,想到何進即將成功逼迫太后讓權,袁紹便也釋然了。只要得到了董卓的支持,那麼何進所掌握的軍隊就超過了何苗。即便是太后,也不得不考慮考慮,她敢不敢與一位手握天下最多重兵的權臣爭權。屆時,太后失勢,依附於太后的曹操也將隨之失勢,他便得償所願了。

想到這,袁紹復又高興起來。令袁紹感到愜意的,還有董卓派李儒送來的厚禮。本來得知李儒送上賄賂,袁紹其實並不以爲意,畢竟汝南袁氏乃全天下首屈一指的大族,別的沒有,錢有的是。可當前幾天秘密進京的李儒來到他的家宅,在他面前打開數十個大箱子之中的一個箱子時,從中放射而出的璀璨金光,還是讓他在那一霎那晃了眼。

貿易戰失敗後,參與囤積居奇的汝南袁氏也損失慘重。自那以後,這還是袁紹第一次親眼目睹這麼多黃金。黃金多得讓他也拋下了矜持,讓他竟毫不掩飾自己的貪婪,問李儒,董卓的幷州那麼貧瘠,他們是怎麼搜刮到這麼多黃金的?

袁紹記得,李儒很得意地告訴他,幷州雖然十分貧瘠,但幷州的世家卻富得流油。董卓正是採取了李儒的建議,出動幷州軍大肆搶掠幷州世家,並且大肆開掘各個世家的祖墳,便獲利頗豐。袁紹進而猜想到,難怪在陳倉會戰之後董卓能迅速恢復幷州軍,原來是盜掘墳墓得到了充足的錢財作爲軍餉。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锦州市| 西充县| 玛纳斯县| 门头沟区| 广饶县| 武定县| 温州市| 当阳市| 旬邑县| 东乌珠穆沁旗| 华容县| 留坝县| 万安县| 台安县| 抚顺市| 麟游县| 固安县| 赞皇县| 宝坻区| 饶平县| 崇义县| 班戈县| 盐源县| 冕宁县| 黑龙江省| 思茅市| 灌南县| 台湾省| 富锦市| 澄江县| SHOW| 龙口市| 拉萨市| 瓮安县| 六枝特区| 平安县| 凤山市| 滨海县| 铁岭市|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