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

第二營蓄勢待發很長時間,體力充沛;而率先登上城頭的兩衛士兵卻已經精疲力竭。故而揚武衛第二營士兵一衝上城牆來,替換下第一營,立即氣勢如虹地肅清了纔剛剛佔據幾段城牆的兩衛士兵,重新將城牆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

張郃和閻行遠遠地看見無數己方士兵,從城牆摔下壕溝的深水,響起此起彼伏的“撲通撲通”聲,便又命令第二波次的三個營推著新的三十輛攻城器械,開始強攻。攻城方有無以倫比的數量優勢,守城方也有絕佳的守城優勢,一時間這場攻防戰便演變成了一場鏖戰。

漸漸地攻城方的數量優勢得到顯現,飛騎衛和威騎衛士兵又開始涌上城頭,並佔據幾段城牆。而第二營相對來說數量不多,只得苦苦支撐。文聘見狀,便從待命的第三、第四、第五營中各抽調出一個曲,涼軍步兵衛一曲爲一千人,臨時組成一個部,作爲“救火隊”,親自率領救火隊增援第二營,再次迅速打退了兩衛的攻勢。

眼看在文聘的指揮調度下多次強攻都無功而返,“陳倉城”東門依舊被守城方揚武衛給牢牢控制住,閻行計上心來,便提議對東門、北門和南門一同發起強攻。張郃也認同閻行這一想法,因爲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守城方揚武衛所有兵力,使文聘以爲他們這是在玩圍三缺一的把戲,使他放鬆對西門的警惕。

於是除了派去繞到西門進行偷襲的五千精騎外,兩衛尚存的五萬士兵一同向東門、南門、北門發起全面進攻。更多的雲梯車、井闌車、野驢投石機和攻城錘被推上戰場,讓這場攻防戰達到了最高潮。

面對三倍於己的敵人強攻,文聘也十分緊張,他不得不改變原有的部署,將待命的兩個營也派到北門和南門,使三個營各守一門,一個營待命,一個營救火。城牆空間有限,也不可能容納下一整個營四千人。涼軍的步兵衛,一衛下轄五個營,每營四千人;一營下轄兩個部,每部兩千人。因此每個營也按照建制來,分成兩個批次守城。

這樣一來,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的揚武衛,又再次穩穩地掌控戰局。不論飛騎衛和威騎衛士兵如何強悍,最終仍無法撼動“陳倉城”半分。看著己方不斷地撲通撲通掉入壕溝的水裡,簡直比下餃子還快,張郃和閻行內心也急躁起來。演習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不能在三個時辰內攻下城池,就判攻城方輸掉。被抽到和文聘一組,兩將都有些無奈。因爲在十軍之戰中,就是文聘率領少數兵力守住了大散關,善守之名傳遍天下?,F在他們也毫無辦法,只能寄希望於那五千精騎能出奇制勝,趁文聘將注意力放在東門、南門和北門時,一舉拿下西門。

而這邊,依靠合理的調度,揚武衛一直穩穩守住城池,而且待命狀態下的第三營一直長時間無用武之地。這時,文聘心裡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要趁兩衛集中兵力攻三缺一時,派第三營出西門,前去偷襲正在攻城的兩衛。

文聘立即派第三營出西門,命令第三營出了西門後,其第一部前去偷襲強攻南門的兩衛士兵,第二部前去偷襲強攻北門的敵軍。在偷襲得手的同時,再命令防守北門的第二營,派出其第二部打開北門,與第三營之第二部,一同夾擊敵軍;命令防守南門的第五營,派出其第一部打開南門,與第三營之第一部,一同夾擊敵軍。如此一來,便能打飛騎衛和驍騎衛一個措手不及,把他們打退,解南門與北門之圍。文聘不禁爲自己的計謀感到自得。

但緊接著發生的事卻讓文聘傻眼了。第三營剛派出去沒多久,西門那裡便傳來了激烈的廝殺聲。緊接著第三營的兩名傳令兵回來,向文聘報告說,第三營一出西門就迎頭撞上了一支敵軍,人數與他們相當,第三營的中郎將判斷那應該是兩衛的一個營。

文聘瞬間明白了,原來張郃和閻行之所以圍三缺一,發起全面進攻,原來是藉此來充分調動起揚武衛的兵力,以及讓他放鬆對西門的警惕,他們好趁機偷襲西門。但他們兩人卻沒想到,文聘能依靠合理的調度,使揚武衛在三倍於己的強攻下,仍舊能節省出一個營來進行偷襲。

文聘擔心在城門外空間狹窄不利於列陣迎敵,便命令第三營邊戰邊退,逐步退入“陳倉城”西門來。同時,爲防止敵軍尾隨進城,文聘再派出擔任救火隊的第四營前去支援,以強弓勁弩狠狠齊射城下,掩護第三營退入城內。

張郃和閻行也很快接到了消息,得知他們偷襲被撞破,心裡失望不已。兩將心裡很清楚,強攻不能取勝,偷襲也未能奈何,看來這一戰,他們敗局已定。果不其然,三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劉範命令傳令兵鳴金,宣告了這場演習的結束。

演習結束後,劉範召集全軍,命令兵部對演習結果進行判定。兵部最終判定揚武衛先後在野戰和攻城戰中取勝,作爲本次演習的冠軍;揚武衛將軍文聘,也斬獲“勇冠三軍獎”和“最佳謀略獎”,由劉範在全軍面前,親自爲文聘和揚武衛授予獎牌和獎盃。

除此之外,其他各個衛也相應獲得了其他的榮譽。如鋒騎衛斬獲“傷亡最少獎”,銳騎衛一名士兵榮獲“先登勇士獎”,天策衛將軍典韋獲得“殺敵最多獎”等等。

在頒獎儀式後,劉範又對全軍將士發表講話,高度肯定了涼軍將士悍不畏死、服從命令的精神,要求涼軍將士繼續保持這種良好作風,繼續加強訓練,隨時準備好應對和參與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爲大涼開疆拓土,決勝疆場。劉範講話完後,現場響起經久不絕的掌聲和“萬歲”聲。

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六十二章 街巷酣戰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石屏县| 玉环县| 勐海县| 邹城市| 汾阳市| 黔江区| 西乌珠穆沁旗| 建德市| 西畴县| 宜兴市| 沾化县| 商都县| 象州县| 通州区| 射阳县| 杭州市| 内乡县| 小金县| 甘德县| 河间市| 朝阳市| 原阳县| 永善县| 阜平县| 闵行区| 昆明市| 远安县| 资中县| 岳池县| 台前县| 乌海市| 贞丰县| 揭东县| 莒南县| 富锦市| 西城区| 昭觉县| 霍邱县| 嵩明县| 绍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