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

在昏暗的宮燈旁,宮女們都在吃飯。誰也沒看見,翠兒在把最底層的米飯吃完後,陶碗裡只剩下一團紙。翠兒用筷子夾起紙團塞進自己的嘴裡,然後用手帕擦了擦嘴。翠兒對年長的宮女道:“姐姐,我吃飽了,先回宮裡去了。”

年長的宮女看著小宮女,說:“去吧。”

翠兒留下碗筷,對其他宮女打了幾聲招呼,便邁著小碎步,走向長秋宮的主殿。拾階而上,小宮女進入了燈火輝煌的殿內。她走到平常自己侍立的角落,角落裡燈火有些昏暗。她豎起耳朵,聽見何皇后的聲音在她的臥室裡傳出,聽起來像是她在訓斥著誰,還一直在摔東西。其他宮女都好奇地側耳聽著,沒人把她放在眼裡。

小宮女趁機揉開紙團,低頭看了看,只見紙上只寫著一句“設法將以下字句寫在只有秋日能看見之處:願來姑臧否,願則在宮門外題一‘可’字”。小宮女低下頭,思考了片刻。不一會兒,何皇后從臥室裡走出,她剛剛嚴厲地罵完人,想要散散心。她便道:“本宮自去後院,不必跟著。”

“喏?!?

何皇后走後,領頭的一名宮女從中走了出來,冷冷地說:“所有人,包括宮內宮外的,都給我進來,一起收拾東西?!?

“喏。”

長秋宮裡幾十名宮女和宦官,紛紛從各處趕來,一同涌進何皇后的臥室。翠兒也跟著人流走進去,一進去纔看到,皇后的臥室裡摔碎的摔碎,歪倒的歪倒,沒有一樣東西是完好無損的。

領班的宮女發號施令,宮女宦官們手忙腳亂地清理收拾臥室裡破損的東西,一些人把新的東西給搬進來,場面一片混亂。翠兒摻雜在其中,絲毫不起眼。

這一邊,何皇后正獨自在自己的後花園裡閒逛著。夜色靜謐,後花園裡花香瀰漫,綠樹濃蔭,走在花樹之間,何皇后的心情也好了許多。剛剛她訓斥的,是負責照顧兒子劉辯的宮女。那名宮女之所以被她嚴厲訓斥,她氣憤得摔壞滿室器物,更多的不是因爲宮女,而是因爲劉辯的弟弟劉協。

自從劉宏把劉協抱進了董太后的宮裡後,差點被廢的她也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糊塗。她本想著劉協死了母親、沒有外家支持,只要日後自己爭氣爲劉辯爭到皇位,劉協對於她和劉辯,便也沒有多少威脅。誰曾想,自己的兒子劉辯卻整日與劉協混在一起。這對於曾經毒殺美人王榮的她來說,真是莫大的諷刺。

對於自己的寶貝兒子,何憶是狠不下心去罵的。於是她就對負責照顧劉辯的宮女三令五申,一定要看好劉辯,不準他和劉協玩到一起。可令她沒想到的是,直到今天她才知道,原來劉辯和劉協說通了她,她居然一直默許劉辯跑出宮去,和劉協一起玩耍!有時候她不在長秋宮裡,劉辯甚至還會把劉協叫到長秋宮裡,愉快地玩耍。而等她快回來時,那名宮女還會提醒劉辯,讓劉協得以迅速從後門離開。而她一直矇在鼓裡!

於是她扇了那宮女好幾個巴掌,氣憤得搞砸一整個臥室。本來她想把這名宮女交給有司處理,但又怕寶貝兒子劉辯因此怨恨她,又看在這名宮女是她多年來的心腹,何憶便心軟了。

對於劉協,何憶並不害怕。因爲劉協已經死了母親王榮,哪怕退一萬步,最終是劉協繼承皇位,也會由於他沒了生母,所以皇太后之位,便會順理成章落到她這位嫡母的手上;且沒有了生母,就算他有外家,也缺乏與外家之間的紐帶,根本成不了強盛的外戚。所以她有恃無恐,根本不把一個孤零零的小孩子放在眼裡。

但劉辯卻與他兄弟情深,每當想起這一點,就會讓她回憶起之前她毒殺美人王榮的事來。這是她一大污點,更是痛點。因此她才這般憤怒。

但真想到拆散劉辯和劉協,何憶又有些猶豫。畢竟宮裡就只有兩個小孩,劉辯除了和劉協一塊玩,還能和誰玩呢?她的兄長何進雖然育有一孫,名叫何晏,但又不能一直生活在宮中,因此基本上沒人能取代劉協。

想了半天沒還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何憶心煩意亂不已。後花園也逛膩了,便返回自己的寢宮。待何憶回來時,寢宮早已收拾妥當,煥然一新。時候不早了,何憶睏意上來,便命宮女給她更換上寢衣,又揮退宮女宦官,上牀準備睡覺。當她獨自走到牀前準備睡下時,突然看見自己的枕頭下露出一小截白紙。

何憶有些疑惑,她宮裡的宮女宦官都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斷不會如此不小心,把一張廢紙扔在牀上。何憶伸手扯出白紙,發現是一張紙條,上面還有字。仔細一看,只見紙上寫著一句簡短的話:“願來姑臧否?願則在宮門外題一可字?!?

讀完這一句,何憶震驚得瞠目結舌,下意識間竟陷入了恍惚,連紙條從指縫間滑落都沒有察覺。她迅速回過神來,又從地上撿起了紙條重新看了一遍,果然她沒有看錯,紙條上寫的就是這句話。何憶也不知道自己何時雙目之中泛起一層水霧。觸動、抱怨、驚訝和怨恨,數種心緒一起涌上心頭,讓她自己也分不清自己該做何感想。

這樣的密信,何憶之前也曾多次收到。不過在十軍之戰漢朝敗、涼國勝後,何憶便再也沒收到來自姑臧的問候。她以爲,那個負心漢在戰勝強大的漢朝之後,志得意滿,早已把她給忘了。沒想到,至今他還在惦念著她。

但何憶又想,這密信一定是他的密諜錦衣衛送進來。能把一封簡短的信直接送進南北二宮裡,說明他的錦衣衛在宮中已經達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之前西園裡剛剛發生的事,他一定一清二楚。她明白過來了,只有當她遇挫時他才聯繫她,是因爲他認爲陷入困境的她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答應去姑臧。他分明是趁人之危,趁機要挾!

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林中伏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劉交談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八十九章 著眼未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南县| 册亨县| 江川县| 迭部县| 安塞县| 蒙山县| 镇远县| 射阳县| 庆元县| 阿荣旗| 东源县| 涟水县| 和静县| 宣汉县| 石楼县| 萨嘎县| 虹口区| 沂水县| 门头沟区| 阳山县| 曲阳县| 建昌县| 瑞昌市| 武汉市| 上思县| 玉溪市| 唐山市| 彭山县| 平顺县| 宕昌县| 神农架林区| 永丰县| 大渡口区| 北川| 临沧市| 壶关县| 武山县| 石台县| 搜索| 灵台县| 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