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四七章、天子寢疾

中平六年,春二月。

原武都太守劉躬,帶著嚮往與心滿意足,踏上前往京師雒陽任職的路途。

隨他而去的兩百白馬盍稚,也是滿臉的與有榮焉。在這些邊陲之徒的眼裡,京師洛陽不僅是權利中樞,更是繁華富足的膏粱之地。

一路送到武都散關的華雄,看著他們的背影化成了黑點,才轉馬而歸。

帶著對這些人未來命運的擔憂。

據小道消息說,天子劉宏因爲疾病,已經臥榻在牀了。

也就是說,他記憶中的歷史軌跡,似乎沒有更改半分:天子劉宏,將崩於四月。

到時候權利的爭奪與洗牌,在雒陽沒有什麼根基的劉躬,能安穩的渡過嗎?就算暫時保住了官職,還有董卓這一出呢!

是的,董卓如今成爲了朝廷的心病。

他上表以麾下將士以羌胡爲主,桀驁不願聽從別人調度;和聲稱自己願意爲朝廷戍守涼州邊地爲由,拒絕交出兵權。

這樣的理由,是站不住腳跟的。

畢竟駐紮在槐裡的皇甫嵩,就是安定郡的官宦世家出身,且戰功以及威望都比董卓更高,怎麼會壓制不住董卓的麾下兵馬?

至於戍邊抵禦涼州叛亂,現在也不需要他了。

從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出,涼州叛軍進攻關中,大軍開撥的路線,必須經過右扶風。

這條路線已經被皇甫嵩死死遏住了。

其他北地和安定兩郡的小部落,趁火打劫對右馮翊小打小鬧的寇掠,京兆尹蓋勳也可以卻敵於外。

蓋勳任職京兆後,徵得天子允許,在原先五千郡兵的基礎上再徵招了五千兵馬主征伐。

分屬五部,以扶風士孫瑞爲鷹鷂都尉,桂陽魏傑爲破敵都尉,京兆杜楷爲威虜都尉,弘農楊儒爲鳥擊都尉,長陵第五俊爲清寇都尉。這五個都尉,都素有賢名,讓將士皆愛之,願爲之效力。出兵馳援區區一兩日路程的右馮翊,不在話下。

朝廷袞袞諸公,最不缺乏的就是明眼人。

他們知道董卓不聽調令的託詞,卻有點無可奈何。

因爲如今的時局,朝廷沒有底氣對董卓作些什麼。

幽州叛亂叛亂雖說平定了,但因參與叛亂劫掠了大量人口物資的諸部烏桓,已經坐大,屢屢與一些餘孽寇略邊境。

而大漢中原腹地,青、徐和豫州等去年有無數股黃巾再起,朝廷也不能制。

最大的汝南葛坡那支,還打敗了西園新軍的下軍校尉鮑鴻部。

恩,主要問題出在鮑鴻身上。他貪墨了軍餉中飽私囊,導致軍中將士不願爲之效力而落敗。他也得到了應得的結果,剛剛被處決了。

而幷州那邊的叛亂,休屠各部已經劫掠歸去,南匈奴因爲被幽禁的老單于死了,陷入各部爭利,也退回邊地,與漢朝不再有臣屬關係。因而也讓河東的白波賊、太行山的黑山賊順勢坐大,屢屢紛擾各郡縣。

至於關中三輔,陳倉之戰纔剛剛消弭,皇甫嵩的兵馬更不能動。

一旦調令皇甫嵩率兵前去逼迫,以董卓的性子絕對不會束手待斃,必然引發漢軍內部的爭鬥,讓涼州各部叛軍再度捲土從來。

所以呢,朝廷諸公在商議了一陣後,無奈的拋出了幷州牧的官職。

相當於用封疆大吏的位置,一個州的土壤和董卓交換兵權。

頗有飲鴆止渴的味道。

不過如此的做法,好處也是明顯的。

只要董卓放下兵權,他就成爲了無爪牙的老虎!

等幾年後朝廷緩過來了,再來秋後算賬,想怎麼算就怎麼算!

只是可惜了。

之前就擔任過幷州刺史的董卓,對幷州的情況太瞭解了。

他不會將自己困於和涼州差不多貧瘠的州,更捨不得將麾下兵馬交給皇甫嵩,再度上表託詞抗命,並將兵馬都轉到河東郡駐紮。

他以前擔任過河東太守,人脈上有根基,且河東鹽鐵富庶之名天下皆知。

這就給了他自己進退皆可的空間。

進,是如今天子病臥在榻,朝中百官爲了安穩時局,只能對他的“割據而守”聽之任之。而退,則是朝廷前來討伐,他無論是選擇與白波賊同流共同抵抗,還是率軍走南匈奴或者幷州北部河套,都有安身立命的地盤。

果然,朝廷對此再無調令來。

而京兆的蓋勳知道董卓是在觀望雒陽局勢,意圖參與奪權,便下令防備董卓。

至於如今大漢朝唯一能壓制董卓的皇甫嵩,以“專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的理由,拒絕了從子皇甫酈的建議:勸他直接起兵去滅了董卓。

以皇甫嵩的威望,如果願意率兵前去,董卓的部下至少要臨陣投誠一半!

但這位名將,太過於恪守著朝廷法度了。

只上書給朝廷,告發董卓多次抗命是懷有二心,讓天子與百官們來決絕如何應對。

然後呢,患得患失的袞袞諸公,擔心引發的後果不能承受,只讓人傳令董卓討伐白波賊後,就沒有了然後。

華雄得到消息,心中有些嘆息。

既是對董卓的膽大妄爲,也是對大漢朝廷的深深失望。

連一個擁兵自重的將領都無法壓制,患得患失的不敢作爲,還做什麼平定天下叛亂、讓四海晏平的春秋大夢?

因而他在接見郡從事李俊和墨者的時候,也覺得自己的做法稍微越矩一點,似乎也不需要什麼心理負擔。

恩,他是住在原太守劉躬的府邸中。

這位老人家前去雒陽時,覺得自己這輩子都不會歸來武都了,便將府邸贈送給了一直住在官署裡的華雄,當成其助力自己能入朝任公卿的感謝。

也讓進來的李俊,頗有點物是人非的感悟。

他家中是武都郡首屈一指的大戶,官府無法染指的的武都南部山區土地,他家中就佔了不少。而如今新任太守,是華雄先生的閻忠。

他們兩人軍政皆在手,還會容忍郡內的豪強大戶繼續恣意妄爲下去嗎?

唉.......

難啊!

帶著這樣的感悟,他攜帶墨者來訪,是想借著商議事情的由頭,來探探華雄的口風。

曲轅犁和筒車,這兩種利於農桑的器械,墨者都做出來了!

也意味著他李家,是能讓武都郡更加富足的。

華雄對他們來訪的意圖,隱隱心有所悟。

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朝廷上的袞袞諸公,因爲天子劉宏寢疾,如今也在緊鑼密鼓的綢繆著權力的洗牌;而武都太守換人了,郡內豪強大戶肯定也會前來探探口風。

因而,他微微沉吟後,就給了李俊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然後看著墨者。

“昔日百家爭鳴,儒與墨都是顯學,有‘非儒即墨’之說。如今儒家大昌,你們墨家可願意再度顯於士人視野中否?”

第一八八章、豆蔻小女第零五九章、人命貴賤第二二九章、兩鼠鬥穴第零九九章、百廢待興第零三一章、以利取之第二零四章、天下匈匈第二五五章、窮困乃罪第零八二章、吾道不孤第零七六章、物盡其用第零二六章、歲在甲子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第一八九章、夜半謀事第一三八章、攻堅利器第零六六章、有所不爲第二三九章、見死不救第一一六章、因地制宜第二二三章、不可敵也第一六五章、武都太守第一六零章、未雨綢繆第一九一章、雋才之邀第零三七章、提顱而歸第零二一章、以智匹力第一七九章、音信杳無第零六二章、武威張繡第一二三章、須臾之間第零四九章、漢旌風揚第一九九章、讓人死力第二四零章、少年馬超第零三七章、提顱而歸第二三六章、算無遺策第零五九章、人命貴賤第一五八章、曹劉孫嘆第零八七章、隻手拖刀第二二三章、不可敵也第一零九章、爾虞我詐第一九二章、殺我即可第零六九章、何故如此第零七五章、意外謀面第一八零章、燈下甚黑第零五二章、鶴立雞羣第一五九章、榮辱共否第一八八章、豆蔻小女第零一五章、時不我待第零六一章、羌笛悠悠第一八七章、鼙鼓遠去第二四七章、天子寢疾第零零八章、刀光驚鴻第一六一章、意外之喜第零一八章、狼羣之狩第零八六章、韓遂有意第二零零章、德之賊也第一八零章、燈下甚黑第一一六章、因地制宜第零五四章、蠅營狗茍第二五一章、大音希聲第二一三章、威逼利誘第二三一章、皆爲棋子第零三九章、言語世故第零一五章、時不我待第零九九章、百廢待興第二三二章、唯名與器第一三八章、攻堅利器第二五零章、招兵買馬第二一四章、前倨後恭第一一九章、巧可成書第一四六章、願者上鉤第二三一章、皆爲棋子第零零八章、刀光驚鴻第一六六章、動如雷霆第一三零章、韓馬同道第一零六章、野心膨脹第零一四章、夜半私語第零六六章、有所不爲第一七八章、與君相契第二四九章、坐井觀天第零九二章、上達天聽第一九零章、鑊中之臠第零二三章、夜深靜寒第零九八章、一石三鳥第零二八章、漢陽太守第零九零章、牛鬼蛇神第零六四章、彼非人也第零零三章、豎子奸猾第零二七章、辯於渭水第二五五章、窮困乃罪第二四一章、只如初見第二二五章、幽州男兒第二三六章、算無遺策第零八三章、以戰養戰第一一六章、因地制宜第零四零章、獂道龐家第一八二章、西園賞雪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第一零五章、黃河九曲第二一九章、人無遠慮第一七三章、氣奪三軍第一六六章、動如雷霆第一零四章、人心相悖第零五七章、汝乃旌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秀山| 无为县| 汶川县| 梨树县| 黔江区| 高邮市| 新和县| 始兴县| 临颍县| 高阳县| 育儿| 张家港市| 克什克腾旗| 菏泽市| 酉阳| 松溪县| 镇宁| 峨眉山市| 岳普湖县| 科技| 义乌市| 砚山县| 大邑县| 沧州市| 定南县| 南木林县| 泉州市| 墨脱县| 哈巴河县| 乌拉特后旗| 甘肃省| 新余市| 和田县| 汉川市| 呼图壁县| 娱乐| 雅江县| 黄平县| 桂阳县| 汶川县| 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