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四零章、少年馬超

伴著汧縣吳嶽山追擊戰的結束,持續了數月的陳倉之困落下帷幄。

戰勝的皇甫嵩,打掃戰場後便回師陳倉。

正如董卓所說,朝廷讓他率兵前來右扶風,是救陳倉之圍拱衛京兆長安的。貿然進軍涼州,會陷入獨木難支的困境,還會犯了未得詔令就擅自出兵的大忌。

而且此戰他麾下傷亡不少,也俘虜了許多叛軍,急需修整。

是的,王國很慘。

僅僅剩下百餘騎,護衛著他逃回西涼。

然而,帶著滿腹怒火的他,好不容易逃回隴關,就迎接了更加悲催的命運。

韓遂與馬騰直接將他給困住了,將此番進軍關中的戰敗之責安在他頭上,當衆廢掉聯軍大首領的地位。

連地盤都縮水了不少。

在刀子駕在脖子上的威脅下,他不得已手書幾封,讓原先留守漢陽冀縣等地的人馬,全部退回隴西郡。

其實也沒有兵馬退回去。

馬騰親自率領兵馬,“護衛”著他去隴西郡的時候,聲稱日後兩人的勢力範圍將以武山爲界,就讓許多人決定改頭換面了。

反正在邊陲之地,改變陣營是很正常的事。

既然王國落魄了,誰還會那麼傻,將身家性命壓在他身上!

恩,給王國留下隴西的地盤,是韓遂的慷慨。

本來在他與馬騰的密謀裡,兩人分了王國的地盤,武山以西都歸韓遂所有。

但韓遂覺得,留著王國對自己更有利。

其一,是如今叛軍內部人心徹底散了。

數次進攻關中三輔失敗,讓各大種羌部落都覺得,留在西涼當草頭王也挺自由自在的。沒必要消耗人命去關中啃城池,秋冬之際去打打穀草劫掠些物資就好了。

各自爲政吧,不需要大首領了。

因此,之前依附韓遂的人馬,如武威、張掖等地的羌胡及豪強,已經各自歸去了。

僅剩下金城郡的韓遂,讓王國繼續茍延殘喘,以對抗河首張都尉的兵鋒,爲自己爭取修生養息的時間。

其二,是韓遂覺得如今自己拿下隴西郡,也得不到擁護。

王國經營狄道多年,還是有不少死忠的。

他若是殺人奪地,勢必會讓一些部落心有不滿之意,說不定還會跑去投誠華雄,將刀子調轉過來砍向自己!

畢竟那些胡種,對“天眷之子”的稱呼很敬畏。

既然如此,與其吃力不討好,還不如讓王國繼續活著,充當漢軍與自己緩衝的人肉盾牌。

至於王國會不會也投降給漢軍,這個不需要考慮。

他之前自稱“合衆將軍”,是叛軍的大首領,成爲大漢朝廷必誅的人。

就和已經死了的宋健一樣,稱了王,漢軍就不會允許他投降。

因此,沒有退路的王國,爲了自己的生存,絕對會與漢軍死磕。

這就給韓遂及馬騰都帶來了一個好處:王國會以持續的戰爭,拖垮華雄那邊的征戰底蘊!

甚至是讓他們兩人,坐收漁翁之利。

因爲最好的結果,是王國將臨洮或者抱罕打下來,讓華雄面連腹背受敵,他和馬騰就可以從西縣進軍,把武都也佔了。

當然了,這個可能性不大。

而最壞的結果,則是王國被漢軍攻殺了。

這點韓遂也能接受。

以王國對華雄的恨意,哪怕是被殺了,臨死之前也會將整個隴西變成一片焦土!

讓華雄耗費無數錢糧的征戰一無所獲。

到了那個時候,他韓遂再出來接收王國的敗兵與華雄一戰,讓漢軍兵卒一直陷在戰爭泥潭裡,得不到休養生息的時間。

以西縣和武都兩地的出產,是無法供應大軍持續作戰的。

長期處於戰爭中,就會積貧積弱,就會失去人心與擁護,無論豪強大戶還是羌胡部落,都會選擇放棄漢旌,讓華雄的勢力分崩離析。

不管哪一種結果,王國都是在爲韓遂的未來充當墊腳石。

因爲如今的涼州,無論是誰,只要擊敗或者擊殺華雄,誰就會成爲西涼的無冕之王。

成爲讓所有勢力,都會心悅誠服擁護的大首領!

不僅是因爲大漢朝廷在涼州的威望,由華雄在獨力支撐著;更因爲打破了“天眷之子”與“虎臣”這兩個匯聚涼州人望、朝廷期盼的光環!

這纔是韓遂的野望。

從當初被迫在自己頭上加了個“叛逆”標籤開始,他所做的一切,比如殺死邊章和北宮伯玉等人、勸說馬騰從叛以及劫掠關中等等,不僅僅是爲了生存。更是堅守著初心:成爲涼州之主,圖謀關中成就王霸之基,待天時以席捲天下!

沒有回頭路了不是?

爲何不轟轟烈烈的搏一次!

無論輸贏,都會青史留名,不枉來人世間走一遭。

至於身後名的功過是非,那就由後人評說吧。

正是因爲這樣的打算,韓遂才支持馬騰併吞漢陽郡的地盤。讓他成爲抵禦大漢朝廷討伐的肉盾,爲自己爭取靜觀天時的綢繆時間。

不過呢,韓遂不知道的是,馬騰也有了自己的思量。

先祖是大漢朝開國名將的馬騰,骨子裡對傳承了四百年的漢室是敬畏的,也一直沒有過稱王稱霸的野望。

無論當初投身行伍,還是如今成爲了叛軍首領,他的追求也沒有變過。

改變淪落爲樵夫的命運,再續官宦世家的門楣!

他對韓遂是心懷芥蒂的。

不管是韓遂誅殺同夥的先例,還是如今讓他充當肉盾的居心不良。

因此,他對留下王國繼續在隴西,也有了自己的思量。

給自己留條後路!

若是以後朝廷大舉進攻涼州,他抵禦不了了,就請降!

誠意是撥亂反正,願意親自率兵誅殺王國的戴罪立功!

他覺得只要自己願意放下兵權,朝廷應該是願意接納他請降的。

他當初是被裹挾入叛軍的,沒有做過什麼人神共憤的事情;而且如今風雨飄搖的大漢朝廷,也會適當考慮招降的標準。

所以呢,馬騰在接手冀縣等地盤後,就讓幾個部曲護衛著年齒僅十二的長子馬超,給早就回到西縣守備的華雄,送來一個口信。

“除夕之日,騰設宴於木門道,望狩元前來,共敘舊日之誼。”

也讓華雄先是驚詫,然後糾結不已。

驚詫,是看到了以後席捲隴右的“錦馬超”!

糾結,則是在想爲了以後的路順利些,要不要現在讓馬騰少個兒子呢?

(▼へ▼メ)

第一四六章、願者上鉤第一六七章、夜梟啼血第零三七章、提顱而歸第零九二章、上達天聽第零三九章、言語世故第零五三章、猶如鬼神第一零零章、彼此爲人第一二二章、雖千萬人第一七七章、潁川寒門第零八六章、韓遂有意第一九一章、雋才之邀第零二七章、辯於渭水第零五三章、猶如鬼神第零一零章、緣分已盡第一二三章、須臾之間第零零六章、有何不能第二二二章、一夜成城第二二六章、上兵伐謀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第零九五章、設局在先第一二六章、家有碩鼠第零三一章、以利取之第一二七章、騎之馬槊第二零四章、天下匈匈第二一二章、隻身犯險第零一九章、傷而不亡第二零二章、君何志邪第一三三章、先行弄險第一零三章、大風起兮第零七零章、老少與論第零零九章、西涼男兒第一二七章、騎之馬槊第二一三章、威逼利誘第一九零章、鑊中之臠第一八八章、豆蔻小女第零五六章、夫有德者第零九六章、豎子可恨第零八一章、射虎谷內第零八四章、人心譎詭第零五九章、人命貴賤第一六六章、動如雷霆第一四六章、願者上鉤第零零四章、年少者嘆第零一二章、河曲戰馬第二四六章、譬如養鷹第零七七章、河池盍稚第零六六章、有所不爲第一五六章、西縣上表第一八六章、願爲義從第一零四章、人心相悖第零六六章、有所不爲第零八七章、隻手拖刀第二四零章、少年馬超第二三六章、算無遺策第二四五章、權力調整第二五零章、招兵買馬第零零六章、有何不能第二四四章、務必成全第一二零章、時機已到第一零五章、黃河九曲第二五四章、男生女相第零八九章、殊途同歸第一四二章、可爲賊否第二四六章、譬如養鷹第零一九章、傷而不亡第零八九章、殊途同歸第零九二章、上達天聽第一七七章、潁川寒門第一七五章、凜冬將至第零三一章、以利取之第零二六章、歲在甲子第零七四章、本末倒置第零三一章、以利取之第二二四章、無謀有謀第一八九章、夜半謀事第一六六章、動如雷霆第一一九章、巧可成書第一六六章、動如雷霆第二四五章、權力調整第零九七章、兩敗俱傷第一零三章、大風起兮第二二七章、死不旋踵第零二九章、隻身尋兇第一四四章、初臨羌道第零九四章、來者不善第零九九章、百廢待興第二三四章、毒士有思第零四一章、羌亂起兮第零一七章、獵與被獵第一一五章、一觸即發第一零二章、餘音繞谷第一零七章、耕耘人心第一八八章、豆蔻小女第一三八章、攻堅利器第一二九章、人心成勢第零三零章、羌人少年第一九零章、鑊中之臠第一八一章、君威難測第一八五章、可封侯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山市| 古蔺县| 岑巩县| 丘北县| 二连浩特市| 烟台市| 昌宁县| 汤阴县| 志丹县| 宁夏| 赣榆县| 灌阳县| 英吉沙县| 启东市| 永川市| 永胜县| 克拉玛依市| 祁门县| 平和县| 武汉市| 兴文县| 德江县| 富宁县| 咸宁市| 宜丰县| 西和县| 盐源县| 罗定市| 萍乡市| 阿拉善盟| 江山市| 喀喇沁旗| 永吉县| 铜川市| 筠连县| 呼伦贝尔市| 中西区| 新安县| 阜平县| 吴旗县|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