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5章 平原

“快,快,所有人出營集結!”

“一炷香時間,用飯之後出發,延誤者嚴懲不貸!”

“振作,有大公子在,我等必勝!”

……

凌晨時辰,原本已經進入夢鄉的平原縣城,因爲蔣奇的求援,驟然驚醒。

魏延率軍突襲平原津,平原津碼頭失守,蔣奇懷疑其後多半有大軍跟進,爲了避免事情不可收拾,蔣奇請袁譚連夜派軍支援。

這個消息對袁譚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衣服都沒來得及穿好,便直接下令讓城內兵馬整頓,準備支援平原津。

然後,袁譚才召來了淳于瓊、華彥、孔順等人,告知他們平原津的軍情,並商議出兵支援的事情。

淳于瓊等人聞言自然大驚失色,這半年多時間,魏延給他們的感覺就是自暴自棄,甚至袁譚後來都不稀罕招攬魏延了,結果現在說什麼,魏延竟然帶人把平原津給打下來了?

一路的烽火臺都是瞎子麼?

渡口的兵馬,還有蔣奇的五千守軍,都是廢物麼?

雖然心中滿是不解和憤怒,可他們卻不敢怠慢,對於袁譚提前下令動員兵馬,沒有任何人有異議,是個人都知道平原津的重要性,如果被李易佔去,沒了黃河天險的阻礙,李易的兵員和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過來,那時他們就完了。

於是,衆人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意見,最起碼錶面上所有人都贊同袁譚連夜出兵的決定。

然而,未等具體任務佈置下去,第二道告急就來了。

蔣奇認爲黃河南岸的烽火臺多半盡數失守,李易的大軍與魏延的先鋒人馬相距應該不遠,再三懇請袁譚一定要儘快發兵,不然李易大軍登岸,後果不堪設想。

烽火臺和李易主力兵馬的事情,袁譚和淳于瓊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猜測,可但經過蔣奇的推測和確認? 還是讓他們壓力陡增。

面對這種危急的情況,淳于瓊這個鼎鼎大名的醉酒將軍? 終於表現出了西園八校尉該有的風采,親自下去整軍,不斷的鼓舞軍心? 讓兵馬調動的效率快了不少。

甚至,淳于瓊還表示? 李易能偷襲平原津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再有其他暗手? 所以? 他要與袁譚一齊去支援平原津,要不惜一切代價,不讓李易登岸。

對此,袁譚自然很高興,他雖然也懂軍事,但具體指揮調度方面,卻是不如淳于瓊和蔣奇這些人的。

平原縣的城樓上? 袁譚看著城門外不斷聚集的兵馬,還有忙碌不停的淳于瓊? 心裡稍稍鬆了口氣。

這大半年他在自然不是在平原釣魚? 經營民生? 治軍練兵? 他做了許多的事情,尤其是在練兵方面? 他借鑑李易的練兵經驗? 也在士兵的紀律上下了功夫? 不然像今天這樣的半夜緊急出兵,怕是要折騰到天亮才能行軍。

兵貴神速? 袁譚握了握拳頭,他覺得以自己的應對速度,這次固然是危機,卻也是機會,未嘗不能讓李易在平原津慘敗,甚至就此改變南北的形勢對比。

暗暗給自己打氣的同時,袁譚也不忘自己的兩個心腹,華彥,孔順。

之前這兩人雖然是被袁譚信任,並視之位心腹,但袁譚自己心裡清楚,這兩人雖然會辦事,總能讓他稱心如意,但並沒有什麼大本事,難成大事,甚至他們還曾藉著自己的名頭撈過油水,連私德上都有問題。

只是袁家父子對自己人素來都比較寬厚,袁譚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不知道罷了。

所以,華彥和孔順在袁譚心中的位置雖然比較高,卻並非是不可替代,上次青州之戰,若非顏良與韓猛雙雙出事,根本就輪不到這兩人插手兵權。

事實證明,華彥與孔順這倆貨確實不堪重任,把袁譚給坑慘了,而且袁譚到現在還被矇在鼓裡。

但是,上次城破,袁譚連夜逃遁,被徐琨追殺,最後管統英勇戰死,眼看袁譚就要成爲俘虜,是華彥和孔順不顧個人生死,這才保著袁譚逃回了河北。

在那之後,袁譚對兩人印象大變,私德小虧算的了什麼,關鍵是人家對他忠心耿耿,能讓他放心任用,這不比那些才華橫溢,卻不願被他用的人強?

所以,這一次,袁譚與淳于瓊決定領兵支援平原津,而後方的城池防務,自然是交給了華彥與孔順,其他人袁譚信不過。

“請大公子放心,我等城在人在,絕對不會讓平原有分毫損傷!”

華彥和孔順齊聲對著袁譚表忠心,但在躬身的時候,視線觸碰,無聲交流後又迅速挪開。

這短暫的一瞬,他們卻是同時生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魏延突襲平原津的事情非常機密,華彥與孔順自然沒有提前得知,所以,在看到蔣奇求救之後,他們在驚訝之餘,內心也是非常不安,不知道李易打過來之後,他們兩人會被怎樣安置。

青州戰事結束,兩人跟著袁譚撤回河北,開始還擔心李易會隨意指使他們,讓他們辦事。

可事實上,在青州之後李易根本就沒聯繫過他們,彷彿他們不存在了一般。

起初兩人還心裡輕鬆,感覺那樣挺好,可慢慢的就感覺不對味了,他們已經背叛了袁譚,在河北是沒指望了,今後能不能飛黃騰達,全看李易,但李易卻不拿他們當回事,他們今後豈不是完蛋?

於是,兩人回過神之後,就開始主動巴結李易,李易沒要求不要緊,他們自己尋找有用情報就是了,比如蔣奇的兵力配置,最早就是他們給送去的。

兩人現在立功心切,於是,在被袁譚賦予了守城的重任之後,立即就動了歪心思,開始琢磨如何才能奪取平原的控制權,袁譚這一走,就不讓他回來了。

其實最初他們還想過勸袁譚晚些出兵支援,給李易的大軍制造登岸的時間,只是袁譚態度堅決,他們不敢說那種明顯扯後腿的話。

不過現在的情況,倒是更加符合他們的心意。

袁譚可不知道自己心腹的險惡用心,看到他們一臉決然,很是欣慰,反過來輕聲安慰道:“你二人無需緊張,李易雖然勢大,但突破點只在平原津一處,只要我帶大軍奪回渡口,他們就絕無可能分兵奪來攻平原,兩位儘管安心。”

“大公子思慮周全,我等不及大公子萬一!”

華彥當即給袁譚拍了個馬屁,袁譚卻是搖頭苦笑,什麼思慮周全,都是笑話。

結合蔣奇的告急文書,袁譚已經大概明白,魏延藏拙藏了大半年,將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人都給騙了,讓他對其產生了輕視之心,否則就憑魏延的兩三千人,憑什麼攻打平原津?

不過,華彥的馬屁倒是給袁譚提了個醒,他左右看看,壓低聲音說道:“大軍出城之後,雖然李易的兵馬不會出現,但你二人也不可輕敵大意,因爲,我們的大敵可能不只是李易和魏延。”

孔順不解,問道:“屬下駑鈍,不明大公子所指,還請大公子明示。”

袁譚看著城池方向,嘆息道:“這大半年來,魏延與平原,乃至冀州商人交往親密,其中住在平原的不在少數,誰敢保證,現在城中沒有魏延的人?”

兩人不由神色一緊,然後急忙說道:“請大公子放心,我們誓死保衛城池不失!”

兩人的背後都有些冒汗,雖然袁譚沒有懷疑他們,可作爲背叛者,遇到這種話題實在是無法不心虛。

見城下的兵馬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袁譚拍了拍兩人的肩膀,便準備下城,與淳于瓊帶兵出發,可是,這時淳于瓊卻是先順著階梯大步衝上了城頭。

這位名將此刻面色發白,眼神中帶著惶恐,之前縱然是收到蔣奇告急,也不見他如此慌張。

聯想到可能使得淳于瓊這般失態的原因,袁譚眼睛微微睜大,嘴脣竟然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華彥與孔順立場不同,自然不會像袁譚那般緊張,不過爲了配合演戲,也裝出了一番十分關切的模樣。

隨著淳于瓊距離近了,袁譚這才發現,淳于瓊身後還跟著一個渾身血污,非常狼狽的軍侯,雖然不知道這人的名字,但袁譚隱約記得,他好像是蔣奇身邊的人。

倒吸一口冷氣,袁譚忍不住後退了一步,半靠在了女牆想,孔順伸手去攙扶,卻被袁譚一把推開,然後袁譚大跨步來到那軍侯面前,一把將正要下跪的軍侯拎了起來,幾乎是臉貼著臉,大聲怒斥道:“說,你怎麼回來了,蔣奇呢,你回來做什麼!”

那軍侯眼中帶淚,哽咽道:“我等愧對大公子信任,魏延兵馬來的太快,太多,不等蔣將軍主動進攻,他們就殺了出來,雖然將軍他早有準備,可是,卻不料魏延軍中竟然有上千張連弩,萬箭齊發,我們一個照面就敗了啊。”

城頭上衆人聞言盡皆變色,蔣奇那邊可是有著足足五千人,雖然他們從來都沒指望只憑蔣奇自己就能擋住李易的主力大軍,但對付魏延本部的兵馬還是沒問題的,再退一步講,就算不能勝,起碼也應該把魏延給堵在碼頭,等待袁譚的援軍。

可現在倒好,蔣奇一個照面居然就敗了,這意味著平原津徹底失守,李易就可以長驅直入了。

袁譚被氣得直哆嗦,看著面前的悽慘的軍侯,心中滿是厭惡,什麼世家風度也不管了,直接一腳揣在了軍侯的身上,咆哮道:“蔣奇呢,讓他來見我,讓他來見我!”

這個軍侯是從平原津的戰場上敗下的,身上本就有傷,被袁譚一踹,登時蜷縮了起來,根本無法回話。

袁譚的神經已經有些繃不住了,狀若癲狂,還想繼續毆打軍侯,淳于瓊趕忙伸手攔住了他,勸道:“大公子冷靜啊,適才我問了,蔣將軍已經陣亡,自始至終,也未後退半步,縱然有些不是,也當之後再議,現在當務之急,是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啊!”

淳于瓊和袁紹是同輩,臨陣經驗豐富,只要不喝酒,腦子還是很清醒的,一言就說道了重點,直指要害,袁譚就算是想不冷靜都不能。

只是,袁譚呆愣了半生,最終卻是茫然說道:“平原津已經徹底失守,沒了蔣奇牽制,也不知道有多少兵馬上岸,我等該如何是好?就算一萬大軍盡數出擊,能奪回平原津麼?”

淳于瓊感覺嗓子裡有些乾澀,但還是艱難說道:“繼續出兵……恐非上策。”

本來淳于瓊想直接否定出兵的提議,可最終還是換了一個稍稍委婉的方式來表達,可即便如此,他也覺得心裡一揪一揪的,難受的厲害。

淳于瓊完全沒有信心憑著一萬人戰勝李易,所以,他自然不願意出兵,可是,如果不出兵,等著李易的大軍不斷登岸,往最少了估計,起碼也得有五六萬人,到時候他們一樣擋不住。

所以,出兵與否對最終結果似乎並沒有太大影響,不同的只是早晚的差別罷了。

袁譚顯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慘笑一聲,問道:“不出兵,李易大軍集結,我們可能守得住平原?”

淳于瓊緊緊的抿著嘴,沒有回答,也沒法子回答。

平原並不是什麼堅城大城,被李易的大軍一圍,肯定守不住。

在他心裡,現在的最佳方案是趁著李易大軍還未集結推進,趕快將人馬全部撤離,與袁紹的主力回合,然後再尋找機會與李易決戰。

但這個建議他不能說,說了袁譚也不能去選。

李易佔了平原津,消息一旦傳開,對袁紹軍心得打擊自然是巨大的,卻依舊可以承受,因爲袁紹的兵馬主力並未遭到直接損失,還能在相當的一段時間內維持士氣。

但是,如果袁譚根本不敢面對李易,選擇了不戰而逃,將平原拱手相讓。

這樣做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全實力,可是,對河北的文武官員,對河北的十萬將士的打擊卻是致命的。

袁譚作爲袁紹長子,他都怕了李易,直接不戰而逃,他們那些拿俸祿的,誰還願意像是蔣奇一樣,爲了袁家死戰到底?

真那樣做了,袁紹大軍的士氣直接崩盤都有可能。

所以,此時的袁譚,其實已經沒了退路。

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439章 張闓來投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42章 呂奉先不過如此第677章 關雲長第87章 小妹在這裡呢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312章 徹底暗淡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99章 三拜第725章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第362章 火侯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514章 摧牆第81章 張繡的怒火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95章 對不住了第307章 糜家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385章 張允要封侯|第425章 何人爲右軍師?第698章 示敵以弱?第757章 這仗怎麼打?第483章 又到年末第430章 黃忠的眼淚第339章 你果然在騙我第752章 又打起來了第113章 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謝謝‘世俗的叛徒’打賞)第506章 刻不容緩第84章 亂世百姓第218章 連名分都不要了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391章 彼之毒士,我之甘草第432章 留扇窗戶第299章 坑姐第671章 戲忠去也,主公勿念!第734章 大義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10章 我爹爹是黃承彥第713章 請主公親自出戰第355章 荊州陰雲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365章 這是一個梟雄第515章 陳蘭,願降第359章 爲呂布謀兗州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14章 司徒可聽聞百步飛劍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762章 魏文長白衣渡江第367章 糜竺,見過主公!第600章 龐統第75章 遷都之始第356章 賢侄啊第572章 會稽世家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228章 黃忠的選擇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臉第516章 運氣第737章 巡視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682章 禁酒令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231章 一羣烏合之衆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490章 呂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709章 惡賊,不得好死第595章 司馬氏第165章 別怕,我會保護你的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380章 徵南將軍?第682章 禁酒令第760章 可以開始了第390章 要一個毛玠祭旗第680章 喪家之犬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382章 伊籍的見聞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427章 誰爲荊州牧?第222章 劉琦第397章 點將第188章 借你家牆壁一用第563章 傷員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564章 贍養有功之人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33章 董卓問計第723章 一切盡在不言中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青神县| 福泉市| 九江县| 浠水县| 云梦县| 工布江达县| 荃湾区| 建阳市| 扶风县| 高雄市| 淮南市| 工布江达县| 四川省| 台前县| 英吉沙县| 昂仁县| 巴彦淖尔市| 上栗县| 朝阳县| 福安市| 大关县| 九江县| 射阳县| 万州区| 手机| 图片| 乐平市| 乐东| 兴山县| 板桥市| 静海县| 华蓥市| 准格尔旗| 郎溪县| 阳泉市| 颍上县| 郎溪县| 定西市| 成安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