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你怎麼是這樣的常山趙子龍

漢靈帝光和七年仲春,甲子年三月初。

春分已過,但幽州境內依舊草木枯黃。

涿水穿行在溝壑縱橫、林木蔽天的涿鹿山中,成爲范陽和涿縣的天然分界線。

河水衝破剛剛解凍的冰層喧囂著,似乎在發泄著一冬被壓迫的悶氣,將冰塊衝得狼狽翻滾。

上游的一處草灘之上,有兩匹馬正在低頭吃草,馬鞍和繮繩掛在背上,全身在朝陽下泛著亮光,原來渾身已被汗水溼透,長長的鬃毛上汗水凝結成水滴,不斷滾落。

一位白衣少年站在不遠處的岸邊,身形如古鬆一般挺拔,拄著長槍筆直而立,與奔騰的河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少年看起來只有十五歲左右,頭戴方巾,一張國字臉,白皙如玉,濃眉大眼,神情冷峻,晨風微寒,他額頭上卻冒著汗珠。

“再有三十合,我就能打贏你!”忽然一個懶洋洋的聲音傳來。

原來在他腳下的草叢中還躺著另一個少年,這人穿著暗紫色的衣衫,與岸邊乾枯的苔蘚融爲一體,看起來年紀稍微長。

他仰面向天,雙手交叉著枕在腦後,一雙新月眉使整個人顯得俊逸清秀,漆黑的眸子裡透出睿智而又內斂的光芒,臉上也是汗水涔涔,皮膚像喝了酒一樣變成淡紫色,迎著朝陽泛著霞光一樣的亮光。

“難!”白衣少年的聲音冷靜而乾脆,帶著無比的自信。

紫衣少年無奈地翻了個白眼:“你不累嗎?”

“累!”白衣少年似乎被波濤中的冰塊吸引,盯著河面頭也不回。

“我看你都累!”紫衣少年嘆了口氣,嘴角泛起一抹無奈的笑意,“那你還不躺著歇會?哪怕坐著也行啊!”

“好!”白衣少年嘴上答應著,標槍一般的身軀卻一動不動。

紫衣少年一陣無語,翹起了一條腿,搖晃著腳尖,埋怨道:“你就不能多說兩個字?”

“能!”

“說來聽聽?”

“師兄!”

“媽耶!”紫衣少年一聲哀嚎,氣得坐了起來,用手抓著頭髮痛苦哀嚎道,“你可真是個磨人的小妖精。”

“人家是男的!”

“我靠!”紫衣少年猛地擡頭,用一隻手支著地纔沒倒下,撐著身軀仰頭目瞪口呆地看著白衣少年,像見到了怪物一樣,滿眼的不可置信。

一陣風吹過河岸,捲動白衣少年的衣襟,打在對方的臉上,他纔回過神來,艱難地嚥了口唾沫,心有餘悸地說道:“你可不許學雨兒妹妹說話,太嚇人了。”

“嗯?”白衣少年終於動了一下,低頭看著紫衣少年,劍眉微蹙。

他雙目漆黑如墨,卻又像是裝滿了星辰,似乎有些不太理解,平日裡師兄和小妹說笑不也是這樣的嗎?

小妹說的是“人家是女的!”用到自己身上改成男的,應該沒毛病啊?

紫衣少年仰頭看著他,愣了半晌之後才扭動著發酸的脖子,哀嘆道:“子龍啊子龍,你怎麼會是這樣的常山趙子龍?”

白衣少年愈發疑惑,忍不住多說了幾個字:“子龍是誰?”

紫衣少年被徹底打敗,又無力地躺在了草地上,這個時代男子二十而冠,行加冠、取字之禮,一般由長輩或者大賓賜字,而白衣少年現在還只是個十五歲的孩子而已。

他哪裡知道,在不久的將來,他的這五個字將會名貫九州,甚至爲後世之人所景仰。

而眼前的這位師兄,其實靈魂早已是來自一千多年之後的一名大學生,對他同樣也有崇拜和喜愛。

紫衣少年也在愣愣地想著心事,轉眼到這個時代已經三年了,但他期待的常勝將軍還在懵懂發育之中,真是又急又氣。

那年他趁著暑假到河北涿鹿縣的黃帝文化城去遊玩,在合符壇看到五十六個民族圖騰柱,不禁心潮澎湃。

當時恰逢朝陽升起,忍不住激動得大吼了一聲:“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可能因爲太激動喊得聲音過大,覺得有些缺氧,眼前一陣發黑,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就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漢末時代,現在的身份是大宗正劉虞之子劉和。

原來劉虞任幽州刺史期滿,回程時在涿鹿山中遇到強盜打劫,恰好被經過的大俠童淵所救,一家人才倖免於難。

打鬥之中劉和爲保護劉虞頭上捱了一棍子,昏迷三日才醒轉,其實這個醒過來的人早已靈魂改變,只是外人看不出來而已。

聽說眼前的老者竟是三國奇人之一的大俠童淵,劉和當時就愣住了,這不是常勝將軍趙子龍的師傅嗎?

於是他果斷地以繼續養傷爲由不走了,同時請劉虞說情想跟隨童淵學藝!

想拉攏趙雲當然不假,但他也也明白,亂世即將到來,自身的實力纔是安身立命的保障。

劉虞久在邊境,深知外族之患,加上剛被強盜打劫,正嘆息無力保護家人,而且他也聽過童淵之名,便答應了劉和的請求。

劉虞爲官清廉仁厚,幽州百姓無不擁戴,又是皇室宗親,童淵見劉和有意學武,再加上受傷不能遠行,便答應代爲照顧。

但劉和是漢室宗親,童淵不敢收於門下,只收爲記名弟子。

和劉虞分別之後,劉和才知道童淵這次下就是爲了去找趙雲,趙雲在五歲便被童淵收爲關門弟子,三年前趙雲母親病故,要在家守孝三年,今年正好孝滿。

劉和滿懷激動地跟著童淵去見這個三國曆史中人氣最高、英俊瀟灑的白袍將軍,卻看到了個掛著兩行青鼻涕,滿臉污泥的小屁孩。

還好那兩道濃眉和漆黑靈動的大眼睛讓他稍有些安慰。

兩個人跟著童淵上山,才正式拜師,這一年劉和十五歲,趙雲十二歲,撿了個現成便宜成爲師兄。

山中日月長,不覺三年已過,到了東漢末年極其重要的一年:甲子年!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一年黃巾起義爆發,正式拉開了漢末亂世的序幕,從此羣雄並起,漢室凌遲,鷙搏狼抗,江山沉雄。

劉和不是不想早出山想辦法改變這亂世,實在是年齡太小,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在這個門閥士族觀念極其嚴重的時代,他一沒名氣,二沒身份,誰會聽他的建議?

更何況大漢積重難返,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改變的,所以他只能先求自強,再求自立。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現在已經有了趙雲這個現成的師弟,做大事至少還需要再找兩個幫手。

劉和知道,涿縣恰恰就有兩個極爲合適的人選:關羽、張飛。

張飛就在縣城裡賣豬肉,是有名的大戶人家,頗有些義舉,跑不了他的。

但關羽卻是個流動小攤販,有些不太好辦!

第85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36章 劫富濟貧第24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57章 深根固本第374章 反客爲主第259章 上黨危機第266章 養虎爲患第158章 主動出擊第97章 不爲賺錢,交個朋友第456章 初次帶兵第410章 強強聯合第39章 春秋大夢第144章 這姑爺有些敗家第360章 內戰外行第186章 沉淪於天倫之樂第122章 懲治惡霸第439章 身不由己第368章 忠孝難兩全第255章 短暫休整第347章 誰也打不過第381章 詐降賊軍第62章 河北四庭柱第24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97章 一支穿雲箭第154章 小小的試探第312章 心底的抉擇第128章 士族壟斷第118章 老泰山崩了第30章 黃巾之亂第457章 調兵遣將第135章 我的膝蓋很硬第十章 怎麼不一樣了第368章 忠孝難兩全第293章 先解燃眉之急第29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401章 一統河北第306章 宗親身份一時爽第79章 渾水摸大魚第157章 不符謀士形象第45章 河北第一謀士第34章 劉備的貴人第12章 我太難了第33章 高傲的二爺第16章 三顧桃園第438章 煮酒論英雄第277章 都是一家人第242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92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166章 名人效應第75章 黑貨速速投降第435章 熱血青年第118章 老泰山崩了第300章 三路出兵第192章 這三年過得怎麼樣第291章 流言四起第429章 兩路出兵第37章 報仇的代價第286章 黃金一代第411章 聲東擊西第59章 獨斷專行第24章 往自己臉上貼金第92章 還有誰?第221章 呂布關前逞英武第182章 一言爲定第179章 超前廣告語第426章 毒士獻計第228章 一場空歡喜第352章 釜底抽薪第419章 蕩平中原第232章 追兵來襲第138章 目標轉向黑山軍第164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413章 圍點打援第349章 嚶嚶狂吠之輩第408章 局勢大變第319章 分兵剿賊第154章 小小的試探第413章 圍點打援第432章 反殺回來第414章 明智之選第201章 敢爲天下先第70章 鮮卑入侵第276章 東萊太史慈第272章 犯我中原,有來無歸第201章 敢爲天下先第338章 袁門危機第153章 靈帝的順水人情第150章 腿軟的張飛第301章 各執一詞第409章 驅虎吞狼第368章 忠孝難兩全第261章 援軍已到第199章 何進徵召外兵第415章 落草的鳳凰第304章 天賜功勞第95章 巡視領地第287章 老岳父的擔心第35章 關張標配武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开化县| 达州市| 蒲城县| 扶沟县| 阜康市| 洞口县| 久治县| 永春县| 观塘区| 烟台市| 格尔木市| 汤阴县| 四子王旗| 六盘水市| 隆德县| 新河县| 丽水市| 皋兰县| 灵丘县| 广宗县| 舒兰市| 浦北县| 德昌县| 灵宝市| 海盐县| 依兰县| 房产| 涞水县| 林芝县| 桂平市| 东莞市| 滨州市| 惠州市| 海口市| 池州市| 庆安县| 彰化市| 隆昌县| 广昌县| 东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