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九章 中平大封賞之昭示

上回說到葉歡鄭重其事向張讓道謝,張讓卻講出了一番自己的見解,然後吩咐張賢設宴款待葉歡等人,葉歡與張讓可謂是蛇鼠一窩或則也可說是一丘之貉,席間衆人自然相談甚歡,張讓還順便提醒了葉歡一些明日裡朝堂上需要注意的事項。

中平元年,漢帝劉宏大封平叛有功的將士。原北軍、南軍五營的校尉皆獲封偏將軍。吳郡縣丞孫堅作戰勇猛,戰功卓著,晉升爲別部司馬,留朝待用。朱雋,討賊有功,屢敗屢戰,進封西鄉侯,遷任鎮賊中郎將。潁川人荀攸,獻計破陽翟有功,徵召爲黃門侍郎。黃埔嵩領冀州刺史,封槐裡侯等等有功之士皆有封賞,這裡也就不一一道來。

封賞進行到最後,大家都知道最後一人必定是此次平亂功勞最大的衛將軍葉歡。劉宏當即封葉歡爲驃騎大將軍,持節,開府儀同三司,領天下兵馬,駐天下之中洛陽,鎮守天下。另外加封洛南侯爲縣侯,賞錢十萬貫,賞金一萬。

劉宏對葉歡的賞賜不可謂不重,恐怕是他蹬位以來下旨賞賜最重的一人,以此來彰顯中興之主的氣概。然好事定然多磨,劉宏的旨意遭到大多數人的反對。首先跳出來的就是郎中張鈞道:“啓稟陛下,衛將軍雖評賊有大功,然朝中已有大將軍領天下兵馬,陛下這道賞賜下來置大將軍於何地。”

張鈞的話自然得到大多數人的附議,奇葩何進這次也不笨了,出列奏道:“啓稟陛下,微臣自知領兵能力不及洛南侯,願辭去大將軍之位,懇請陛下準允。”何進當然不是真的想辭去大將軍位,如此一說也是以退爲進,這可是昨夜進宮,自己那聰明妹妹的面授機宜。

看著滿堂文武過大半的極力反對,劉宏可謂是一臉黑線,這個大漢天下說到底是劉家的,可是自己這個劉家皇帝在朝堂上卻不能做到一言九鼎,一旦自己的決定碰觸到某些人的底線,自己很多時候都要鎩羽而歸。如此境況,讓劉宏更加堅定了打壓世家的決心。

那些反對者可不管劉宏是什麼心態?反正法不責衆,皇帝不可能一道聖旨把所有人都殺了。除非自己被劉宏抓住了小腳,然後用大漢律法治罪。否則,該頂撞聖上的時候還要頂撞,世家抱成團纔是正理。老狐貍袁隗見劉宏氣得在爆發的邊緣,連忙出班打圓場道:“啓稟陛下,老臣有話說?”

劉宏見袁隗老狐貍都赤膊上陣了,知道這次世家大族反對葉歡封賞的決心無比堅定,心下反倒一片釋然,遂道:“太傅大人有何話儘管道來,現下是朝議,諸公誰都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朕可不是那種專權的暴君。”

袁隗正要說話,葉歡卻搶先一步道:“啓稟陛下,微臣以爲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王臣。陛下聖光燭照,明見萬里,是大漢四百年最英明的皇帝,恩澤廣天下。微臣之所以平叛成功,全賴陛下洪福,微臣不敢居功,實無半點功績可言,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葉歡搶了袁隗的話頭,說自己沒有半點功勞這也算是變向還擊世家反對自己的人,之前你們不是有很多門生,姻親等子弟受到封賞嗎?可是連我都沒有什麼功勞,那麼你們那些人有何面目接受陛下的封賞。葉歡一番話嗆住了所有人。

袁隗自然明白葉歡中的意思,也知道葉歡這是在使壞。可他畢竟久經宦海,修養城府都相當到位,遂臨時改變了原本想說的話呵呵一笑道:“陛下,老臣要說的是,此次平叛衛將軍大人屢建奇功,理當重賞,陛下的賞賜一點都不爲過。然,衛將軍畢竟才十六歲,普通人都還未到加冠之齡。衛將軍天縱之才,自非普通人可比擬,可驟蹬高位雖然體現了陛下愛惜賢才的英明,卻也有揠苗助長的舉動。衛將軍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沉澱異日定是吾大漢的柱石,陛下來日方長,不如以驃騎將軍銜,開府儀同三司。封洛南侯。這領天下兵馬的大權還是交給老成持國的大將軍較好。陛下再在其它賞賜方面多給些予衛將軍則可。”

年齡就是葉歡的硬傷,袁隗這是在和劉宏談條件,明說了,這就是我的底線,不管你怎麼封賞葉歡都可以,但必須是虛職,不能有實權,特別是兵權。劉宏聞言呵呵一笑道:“太傅大人言之有理,那愛卿以爲朕該在什麼方面給葉愛卿一些補償呢?”

劉宏也不是傻瓜,自然曉得袁隗打的什麼主意,索性把難題丟給袁隗,袁隗聞言一怔,心中暗道:‘這皇帝陛下可是越來越不好對付了。’口中道:“封賞有功之臣乃陛下的恩賜,微臣不敢妄言,此事還得陛下做主。”

劉宏聞言心中冷哼,這下知道不敢妄言了,可反對的時候你怎麼不記住這句話。君臣二人相對不言,這時候曹操卻站出來道:“啓稟陛下,臣以爲太傅大人言之有理,以微臣看衛將軍之功完全可以封個萬戶侯。請陛下聖裁。”

在葉歡受封的這件事上,曹操可是患得患失,一邊不願意葉歡獨掌大權,說到底,他雖然是代表曹氏,與袁氏不同路,可是政治上本身就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利益。一邊又與葉歡十分的投緣,而且相當欣賞自己這個小師弟的才學,認爲他立此大功應當重賞。

萬戶侯可說是秦漢時期普通人侯爵的最高賞賜了,葉歡如此年輕就得此爵位,滿堂文武倒吸了一口冷氣,要是日後再有立功,那不是公爵,王爵指日可待,雖然劉漢有異姓不得封王的祖訓,可是王莽還不是被封了王。

看到曹操都出來反對自己領兵權了,葉歡也算完全看清了朝中的形式,知道該自己出場辦正事了,遂上前道:“啓稟陛下,萬戶侯之爵微臣萬萬不敢當。臣先前的話並非妄言,而是肺腑之言。平叛臣略有建樹,可萬萬不敢居功,臣以爲太傅大人言之有理,微臣年少德薄,目前確是難當大任,臣不但不能受封驃騎將軍,而且還要辭去衛將軍一職,回到洛南潛心修學,以待日後能更好的爲陛下效力。”

葉歡如此一說,張讓知道該自己出場演戲了,這場鬧劇也該收場了,滿堂文武恐怕萬萬沒想到,葉歡其意根本就不在高位之上,而在於合縱連橫。遂站出來道:“陛下,不知微臣可否講一言。或許微臣的主意能夠折中。”

劉宏早已與張讓商量好了的,聞言遂道:“張常侍有話單講無妨”

張讓道:“衛將軍葉歡平叛有大功,不賞不足以體現陛下洪恩,有損陛下英明,然衛將軍年歲確實還少,領天下兵馬不妥,封萬戶侯雖是厚賞,可也不能完全體現陛下對有功之臣的青睞。臣侍奉在陛下身邊,知陛下正爲公主萬年的婚事操心,前日裡皇太后也派人催過陛下。衛將軍葉歡年齡與公主相仿,又是冠絕天下英才,正是公主良配,陛下不若招個駙馬都尉。天下人聞之陛下如此厚待有功之臣,自然驅之若宜爲陛下效命,大漢何愁不興?”

行事急轉直下,事情居然扯到了皇帝的家事上,羣臣雖然明白事情大不妙,這說明葉歡將進一步得到劉宏的信任,日後想對付葉歡更加不易,畢竟有了公主做護身符,而且是劉宏最爲疼愛的公主,這比驃騎將軍的官職更加難以對付,有心想反對,可這畢竟是皇帝的家事,外臣不好插言,不然又得被皇帝抓住小腳,穿小鞋。不過讓羣臣微微欣慰的是,大漢歷代一來,所有的駙馬都尉都只任過虛職,從未有人掌握過實權,在朝中混得大大的不如外戚。

張讓一提到萬年公主劉焉,劉宏臉上瞬間浮出作爲慈父的幸福神色,假意沉思一下遂道:“朕那孩兒的確是已道出閣年歲了,葉愛卿文武全才,德才兼備,一表人才,倒也不委屈朕那孩兒,葉愛卿,張愛卿的話汝可聽明白,汝可願娶朕的萬年公主否?”

羣臣皆知,劉宏如此說話自然是願意賜婚 ,心中叫苦不失,暗罵張讓盡出餿主意。完全沒想到張讓確實沒有卵子,也生不出個兒子。葉歡聞言連忙叩拜道:“微臣叩謝陛下恩寵,微臣早聞公主儀態端莊,秀外慧中,知書達理,是天下間少有的良配,臣自然願意迎娶公主。如果陛下允準,微臣明日就恭請北海經學大師鄭玄鄭公以及喬閣老喬公前來下聘。”

劉宏聞言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那朕明日就在西園接見款待喬閣老還有鄭大師。不過一碼歸一碼,汝平叛有大功,朕還當賞,就如袁太傅所言,遷驃騎將軍銜,開府儀同三司,以前衛將軍府的人全併入驃騎將軍府,至於那些在平叛中有功的衛將軍府將士汝自去賞吧,朕也就不多事了,汝就替朕好好打理洛南城。另外遷洛南侯爲縣侯,至於賞錢就免了吧,也給朕的公主多留點嫁妝。”

劉宏一副老丈人語氣,盡顯對葉歡的恩寵,羣臣心中那是翻江倒海,羨慕妒忌恨,可是目前的狀況卻那葉歡沒有半點辦法,只得把怒氣轉向出主意的張讓,怎麼看宦官就怎麼滴不順眼?很快就有人跳出來道:“啓稟陛下,微臣有本奏。”

劉宏招了個好女婿,心情正高興著,循聲望去,見出班的乃郎中張鈞遂道:“張愛卿有何本?儘管奏來,朕今日高興,只要不是禍國殃民之事,朕都給汝準了。”劉宏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好心情沒有維持多久,馬上就要被張鈞破壞了。

張鈞見劉宏高興,以爲自己所奏之事大有希望,遂連忙道:“啓稟陛下,太平道蠱惑百姓,聚衆造反,犯上作亂。現如今雖然被平,天下祥和,然其根源爲任在,陛下如不清除其根源,百姓苦不堪言,依舊會聚衆爲盜賊。請陛下明鑑。”

劉宏聞言大驚道:“張愛卿何處此言?太平道張角三兄弟皆以亡故,還有何人能夠讓百姓再次聚衆造反,百姓又爲何要聚爲盜賊,汝口中所爲的根源爲之何物?如此危害吾大漢江山社稷之物,汝既知,還不快速速道來,更待何時?”

張鈞聞言道:“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佈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無官敢管。百姓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這才導致大規模農民造反的形勢。黃巾舉事造反就是宦官專權逼出來的,張角所以能興兵作亂,萬人所以樂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賓客典據州郡,辜確財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無所告訴,故謀議不軌,聚爲‘盜賊’。請陛下明鑑。斬十常侍,以正朝綱。”

隨著張鈞的話語,劉宏的臉是烏雲密佈,面如鍋底。張鈞一說完,張讓趙忠等在場的常侍連忙跪伏到劉宏面前大呼冤枉,張讓隨即痛哭流涕道:“陛下明鑑,張大人此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吾大漢天朝,五千萬之衆。想吾常侍不過十二人,又有多少父兄子弟,就算全部外放,又能攪動多少風雲,何況吾等根本就沒有在外做官的親屬,這個陛下盡知,張鈞張大人這是欺瞞主上,構陷同僚。”

劉宏聞言先是溫言對張讓等人道:“汝等之事,朕盡知,不用擔心,先起來吧!”劉宏頓了一頓又道:“太平道謀反一事其根源朕盡知,張角逆天行事,妖言惑縱,皆道教之名犯上作亂,欲圖竊取神器,豈料天佑吾大漢江山。宦官中確有人與之勾結,圖謀不軌,朕早已交由驃騎將軍葉歡審查,現還關押在洛南。其餘諸事也就不用再舊事從提。”

第十章 傳世漢釀之黃金酒第四十三章 洛南驍騎初顯神威第三十章 陷陣之士高順張遼第八十二章 劉備豈能逆天改命第五十六章 三國版無間道韓忠第三十五章 葉氏標點功蓋士林第二十章 葉濟生雪夜訪戲忠第四十六章 賈羽毒計火燒連營第六十三章 葉濟生煮酒會張角第五十三章 王佐之才荀彧入甕第七十七章 悲催的劉備與袁術第八十三章 廟堂葉派初露崢嶸第三十三章 洛南葉歡整軍備戰第六章 魚躍龍門天子門生第四十五章 陷陣逞威張飛罵營第二十章 葉濟生雪夜訪戲忠第七十八章 醉酒葉歡荒唐甄府第二十一章 黃忠情急官道剪徑第一章 夢迴千年神都洛陽第二章 圖謀生計目標蔡邕第五十七章 決戰勝策斬首行動第八十四章 漢末奇冤陳耽之死第四十一章 葉歡上位震驚天下第八十一章 張寶自焚黃巾落幕第六十一章 王允借兵盧植入囚第七十八章 醉酒葉歡荒唐甄府第四十六章 賈羽毒計火燒連營第六十一章 王允借兵盧植入囚第五十二章 荀氏酒宴暗藏玄機第十四章 漢宮驚變美人之死第七十一章 破廣宗葉歡會張寧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目標駙馬第二十九章 葉濟生忽悠糜子仲第六十八章 廣宗亂之黃雀在後第五十八章 黃忠那一箭的風情第三十四章 葉濟生三問鑄軍魂第十章 傳世漢釀之黃金酒第二十三章 朝堂博弈暗箭紛飛第二十八章 樑子虞舉薦任伯達第六十六章 葉濟生觀星廣宗亂第十章 傳世漢釀之黃金酒第七十五章 黑鍋需要能人來抗第二十五章 無心插柳之柳成蔭第九十一章 葉歡下聘西羌造反第四十三章 洛南驍騎初顯神威第三十六章 唐周星火燒洛陽一第八十二章 劉備豈能逆天改命第七十一章 破廣宗葉歡會張寧第八章 賈羽之殤賣字求生第五十五章 魯陽決戰請君入甕第四十九章 荀公達之陽翟攻略第六十五章 傳奇聖女俏麗張寧第二十一章 黃忠情急官道剪徑第五十四章 葉濟生將兵進南陽第二十二章 馬德衡的青史之路第五章 衆望所歸新蔡候紙第五十五章 魯陽決戰請君入甕第五十八章 黃忠那一箭的風情第十一章 葉歡借勢初成基業第二十七章 年終總結洛南大興第七十六章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第五十八章 黃忠那一箭的風情第五十八章 黃忠那一箭的風情第七章 魏武皇后之卞玉兒第二十二章 馬德衡的青史之路第五十八章 黃忠那一箭的風情第七十七章 悲催的劉備與袁術第七十三章 張角遺計禍亂乾坤第八十四章 漢末奇冤陳耽之死第四十二章 民心豈可欺焉呼!第三十六章 唐周星火燒洛陽一第八十九章 中平大封賞之昭示第四十三章 洛南驍騎初顯神威第七十章 飛燕突圍張樑末路第二章 圖謀生計目標蔡邕第二十九章 葉濟生忽悠糜子仲第七十六章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第九十一章 葉歡下聘西羌造反第十三章 漢宮驚變美人之死第三十八章 唐周星火燒洛陽三第十章 傳世漢釀之黃金酒第三十九章 葉濟生之初上朝堂第十四章 漢宮驚變美人之死第三章 求名求份師從蔡邕第五十七章 決戰勝策斬首行動第十八章 八面玲瓏得道多助第八十七章 葉濟生初見何靈思第八十五章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第四十一章 葉歡上位震驚天下第七十八章 醉酒葉歡荒唐甄府第三十一章 太平道現天下欲亂第九章 英雄樓中英才滿樓第九十章 葉驃騎開府洛南城第六十三章 葉濟生煮酒會張角第五十三章 王佐之才荀彧入甕第六十七章 忠義牛角絕情張燕第九十章 葉驃騎開府洛南城第六十三章 葉濟生煮酒會張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江县| 奉贤区| 东兴市| 肥西县| 会宁县| 慈利县| 大港区| 三亚市| 扎鲁特旗| 台北县| 浦江县| 乐至县| 时尚| 淮南市| 吉安县| 万载县| 五指山市| 高尔夫| 松原市| 沅陵县| 万山特区| 冕宁县| 同心县| 德格县| 涪陵区| 桐梓县| 裕民县| 湾仔区| 宣化县| 山西省| 阜城县| 陇西县| 那坡县| 江口县| 汉寿县| 资溪县| 阜平县| 建水县| 晋州市| 宁南县|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