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76章 宿命(四)

關平給諸葛送回了糧草,同時也送去了山中的情報。

而張殷、淩統得到補給後繼續向北開進,尋找山中的山越部衆及情報中所提到的城池。

八月,剿匪大軍大獲全勝,得城五座,得民十六萬餘人,斬殺洪進、苑御、吳免、華當四名山越首領。黃亂、洪明率衆投降。

山越的形成非常複雜,土生土長的山民其實也非原本就生活在此,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就遷到山中的百姓;有些是秦滅六國時遷入山中的反秦勢力;也有大漢亂世時攜家族逃避戰亂的小士族……

黃亂、洪明就是父輩在黨錮之亂中受到牽連才舉家逃到此處的原吳郡士族。雖然他們也與這山中的其他山越部衆一樣佔地爲王,私立律法。但他們世代深受漢文化的薰陶,在心底是不會向其他山越一樣排斥大漢的。相反他們更渴望一個平穩的大漢天下,讓他們可以走出大山,重歸故里。

這也是當年賀齊能快速平定這一帶的原因。並不是全都要打才行,很多部落是可以談判的。

只是這一次他們等來的對手比較強硬罷了。

這一戰,關平、張殷表現一如既往的平穩,讓諸葛亮眼前一亮的卻是東吳小將淩統。

對山越的戰爭中,關平因爲處理南平的事情最後再沒撿到什麼好處,每到一處皆被張殷、淩統所率的部隊打完了。最後他乾脆成了二人的中軍和後勤保障,一面接受城池,一面收集糧草,還要負責安民。不過,這也讓他得到了極大的成長。一個合格的統帥,絕不僅是可以領兵衝鋒,拿下勝利。還要關心糧草補給、民心民意等諸多因素。

張殷選擇了西路,平將樂、降昭武,斬殺洪進,迫降洪明。

淩統率兵往東北方向襲建溪殺吳免,入建平勸降黃亂,在黃亂的幫助下奔襲三百里斬殺華當。大軍離東冶已近千里之遠。

沒了首領的山越便成了真正的山野村民,收服起來便再也沒那麼難了。

諸葛亮是治政奇才,看到這麼大的地盤如此荒廢便覺得十分可惜。

尤其是當他看到南平、建溪等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山青水秀、土地肥沃啊,如果再輔以新漢新政,用不了多久便會成爲象益州一樣的大漢糧倉。

他有重任在身,肯定是不能留下推行新政的,但他又實在不放心就這樣就交給苗洪、黃亂、洪明等降將去打理。

諸葛亮改建溪爲建安縣,以建安爲中心設立建安郡,下轄東安、東冶、南平、將樂、昭武、建安、建平、吳興八縣,將隨行參軍隨軍議郎楊儀爲建安代理太守,楊朋暫行步都尉之職,留下五千兵馬歸其調用。

正式的官員任命還得等長安來調動。

這十幾萬收服的山民絕不是建安羣山中的全部民衆,留下五千人馬就是爲了將山中的百姓遷出來,擴展城池、開墾田地,建設建安。

八月,諸葛大軍進入太末,經烏傷後分兵諸暨、剡縣,合圍山陰。

會稽太守王朗向吳郡藏霸救援。

說起王朗,也是個命運多舛的人。

王朗早年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拜郎中,任菑丘縣長。中平二年(185年),楊賜逝世,王朗因而棄官爲楊賜服喪。服喪期滿後,獲舉孝廉、受官府徵辟,他都不應命。乃後才被徐州刺史陶謙舉爲茂才,

初平四年(193年),漢獻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時任徐州治中從事,與徐州別駕趙昱建議陶謙遣使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陶謙聽從,並命趙昱帶奏章至長安。獻帝接到奏章後,頗感讚賞,並升陶謙爲徐州牧、安東將軍,王朗也被任命爲會稽太守。

但當時的會稽已經落入孫策之手。

王朗南下赴任,孫策此時也非常需要得到士族及天下名流的支持,太守之位倒是給了王朗,但卻架空了他的權利。王朗手無兵權,無力與孫策爭鬥,於是掛印封官,就在山陰的居所中閉門讀書。

孫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多次派重臣張昭勸王朗爲他效命,但王朗堅決不肯。

後來,丞相曹操上表徵召王朗,孫策死後孫權便疏於對一朗的監管,王朗本欲前往許都,結果劉備又打過來了。四處兵荒馬亂,便也就沒有成行了。

王朗一直爲身爲漢官而未爲漢守住會稽而耿耿於懷。

劉備是個很會把握人心的人,他一邊親自拘留王朗,一面上書許都,請王朗繼續留任會稽。曹操爲了保留劉備這個盟友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王朗這樣的當世名仕,劉備自然也是非常需要的。加上當年在徐州便有交際,再來這麼一出知遇這恩,王朗對劉備也是感激有加。

在山陰隱居了十年,王朗才得以正式接手太守之職。

十年間,王朗校注儒家經典,著有《周易傳》、《春秋傳》、《孝經傳》、《周官傳》等。

上任後,王朗見當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並且與夏禹同廟。王朗認爲秦始皇是無德之君,不配獲得人民祭祀,於是將這行爲取締。他在任這兩年年,獲得當地人民愛戴。

諸葛亮大軍在諸暨整頓,同時在思考如何勸降王朗。

這可是與蔡邕、許靖同時期的大漢名仕,就憑人家留下的著作便是會留傳千古的人了。諸葛亮不想真的用武力去征服。

畢竟士人都是好面子的,他自己也是出身士族,懂得其中的原委。

況且現在劉琦一統天下指日可待,兵鋒之盛已無可匹敵,但天下士人的歸心卻還是個大問題。如果能夠順利地說服王朗歸降,那對劉琦奪得天下後的治理是有非常大的好處的。

只可惜,王朗是個固執的老頭兒,他認爲對的事就一定會去堅持。

其實孫策與劉備有多大的區別呢?不都是分割漢的諸侯嗎?不就是劉備姓劉嗎?劉琦還姓劉呢!

在藏霸派出的援軍還沒出發時,王朗便固執地領著他口中所謂的一萬“正義之師”開至蘭亭,妄圖阻止諸葛亮大軍北上。

第409章 危機重重第26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389章 夜雨襲曹營第495章 陷阱第70章 羣雄並起(一)第478章 兄弟反目第2章 必須得練練第479章 良計需猛將第263章 科技成果第66章 回家團聚第243章 內應外合第421章 南中之亂第162章 談判的技巧第416章 撕破的臉第128章 郭嘉病,志才卒第28章 平城拒敵,殺敵破虜第301章 乘勝追擊第147章 袁術稱帝,驅虎吞狼第120章 民心所向第261章 天倫之樂第191章 納平妻,充實後花院第200章 一切爲了媳婦兒第6章 長社徐庶?另有大才第325章 王的煩惱第339章 改變戰略第42章 初始班底成形第367章 曹操稱公(二)第64章 圍點打援第185章 周泰歸心,蔣欽投孫策第140章 七探盤蛇槍第283章 各爲其主第454章 再歸舊都第285章 昏招?中計?第48章 剿叛第413章 馬踏連營第223章 呂布重活,曹性從軍第20章 劉琦的生意經第141章 兩帥結義,雲騄傾心第369章 劉備稱王第130章 趙雲收北地第236章 鬥將!第320章 被拋棄的周瑜第81章 收名將,二虎結義第9章 和荀彧交友,與郭嘉廝混第255章 滅韓第272章 一網打盡第6章 長社徐庶?另有大才第181章 誰纔是水上霸主?第373章 好大一個局第125章 未戰先受降第164章 英雄末路第105章 奉天子,令不臣第331章 學富五車第289章 定蜀第327章 才女爲婢第309章 挑事兒第208章 劉備向南,曹操往北,劉琦徵西第405章 新思路第28章 平城拒敵,殺敵破虜第17章 論邊患第447章 來回衝殺第496章 劉備之死第213章 忠勇典韋,古之惡來!第222章 說服呂布第16章 關二哥,跟我走吧?第404章 周郎之謀第100章 才子配虎女,私吞二神醫第134章 收南陽,得張繡第186章 郭浪起兵,長沙易主第461章 少女心計第254章 強如大漢,安敢不從?第256章 白馬義從第176章 見招拆招第311章 玩砸了第12章 錯過關羽,撿個高順也是極好的第363章 漢帝歿第318章 戰與降的糾結第488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第97章 築京觀第204章 南陽之亂第358章 久違的兄弟第150章 劍指烏桓第1章 弱弱的病公子第426章 一順百順第470章 法正∨S孔融,天才之辯第378章 裸衣鬥馬超第275章 水陸並進第59章 俘徐榮,點拔劉備第322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390章 全身而退第420章 分封第215章 子龍出兵,孟起爲先鋒第216章 馬超詐城第457章 兵進交州第223章 呂布重活,曹性從軍第297章 憤怒的馬超第302章 求救,突襲第400章 先發制人第202章 諸葛從政,月英找茬第102章 治州事,土地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阿克陶县| 万全县| 稷山县| 万盛区| 玉田县| 长兴县| 巫山县| 阳原县| 高密市| 酒泉市| 淳安县| 祥云县| 阿鲁科尔沁旗| 德清县| 舟曲县| 洛浦县| 勃利县| 湘潭市| 古浪县| 石河子市| 鄂托克旗| 闽清县| 敖汉旗| 南平市| 三原县| 兴义市| 渝中区| 宕昌县| 潼南县| 湖南省| 韶关市| 赤壁市| 舞阳县| 平阴县| 阿拉善盟| 海淀区| 龙门县| 苏尼特右旗| 北安市|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