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明硬是反駁不了什麼,就只好靜靜的看著前臺,周曉更問“她的茶道理論如何。”朱天明一臉嚴肅的說“上官大師覺得她的實力令他匪夷所思,她的理論知識相當厲害。”
開始了理論知識的競賽,裁判員一一出題,讓他們在紙上寫出答案,字數可多可少,不過時間長短,皆有判斷。
張敦蕙拿到題的時候,甚是高興,全是她從前看到過的問題,對於她來說只要提筆作答即可,她便慢慢的寫了起來,而那邊的使者也是一臉愉悅,看來對他來說也並非是難事。
張敦蕙很快的就放下了筆,看看旁邊的使者,寫的正在興頭上,已經洋洋灑灑一頁半有餘了,張敦蕙這才寫了一頁,覺得應該什麼都寫到了,便直接交了上去。
裁判員看她只寫了一頁便說“小公子還是多寫點的好,多寫總歸沒錯。”張敦蕙搖搖頭,把寫的一頁紙放在前方的臺子上說“不寫了,我已經把我能寫的都寫了。”
使者看看張敦蕙一臉不屑的說“毛頭小子,茶道可是博大精深著呢,區區一頁紙想要贏,不可能的。”張敦蕙覺得沒有必要跟這種對手客氣,反正他們以後肯定不會有什麼交集的便說“趕快寫你的吧!省的浪費大家的時間。”
使者想要再說兩句,張敦蕙轉身就坐在席間喝起了茶水,壓根就不想聽,根本就沒給他機會讓他說完,使者看著此景慷慨道“你等著瞧。”
張敦蕙聽到了便回嘴道“廢話真多,聽你這聲音,大概是位少年吧!這年頭,年輕人脾氣都這麼暴躁啊!”張敦蕙也是閒來無事,心裡想要說的話也不想憋著,便大方的說了出來。
臺上的使者不再說什麼,足足過了兩個時辰,這位少年使者才交卷子,張敦蕙起身調侃道“先生對於茶道真是研究頗深,這太陽都被你嚇的都快掉到山谷裡去了。”
使者在臺前看張敦蕙的卷子時,眼睛睜得賊大,不可思議的指著張敦蕙說“你,你。”張敦蕙一臉霧水“我我怎麼了。”
應裁判員的要求,兩人並肩站在一側,裁判員讀兩人寫的內容,張敦蕙甚是自信,她所寫的理論全是後人整理出來的,怎麼說都不可能很掉面子。
她所寫的中心思想就是各地都應該互相暢聊,促進茶道的繁榮。
張敦蕙想的是沒錯,甚至是讓在座的都大吃一驚,她的理論實在是匪夷所思,但是又很容易讓人接受,這實在是太過奇妙了,這就像是變法一樣,改革創新會因爲利益之間的衝突而鬧得頭破血流,而她創新般的理論,在短短的時間內都被很多人接受。
也許是張敦蕙給他們畫了一個舒服的願景,誰會討厭美好的嚮往呢?
使者不得不承認他是個很有思想的人,他被稱爲天才少年,也沒有想過如此之願景,他有些自愧不如,張敦蕙在一旁得意洋洋的看著場下觀衆的小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