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陳先生。”
方青葉坐在他對面,自我介紹:“我叫方青葉,蘇省靜海銀行行長。”
“你好,方行長。”
陳丹路有些吃驚看著眼前這個青年。
看樣子年齡二十六七吧?
這麼年輕就成了銀行行長。
“陳先生,我對你下午的講話非常感興趣,我認爲裡面的一些見解非常獨到,而且還具有可操作性。”
“是嗎?”陳丹路心裡感到一絲開心。
說實話,下午的演講下來,有些沮喪。
應論壇組織者的邀請,他做了充分的準備,沒想到他發現自己講的時候,下面這些行長們似乎並不怎麼專心聽講。
對自己的講話內容遠遠沒有前面的那些學者像吳曉求、郎鹹平的講話反應這麼熱烈。
自己講的內容他們不感興趣?
還是自己的咖位不夠?
現在突然聽到一個年輕行長說對自己的講話非常認同,心裡還是有一點開心的。
當然臉上不會表現出來,只是淡淡笑了笑:“是嗎?”
“是的,我也認爲,中小銀行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是下沉市場,到縣域、農村、社區去,紮根到非銀機構的客羣中去,這是大銀行的薄弱環節,也是中小銀行的生存環境,再通過精細化管理、風控和科技提供生存之道。”
“另外一個就是你說的擁抱互聯網經濟。”方青葉說道。
“方行長,你說的太對了!”陳丹路語氣變得興奮起來:“我在美國工作過的南方銀行,North Carolina-based Southern Bancshares,這也是一家小型銀行,資產規模爲53億美元。”
“根植於北卡東部的小城鎮,他們與代代相傳的家庭、小企業主和農場主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這樣降低了他們的資金成本,因爲他們不需要在和大銀行最昂貴的市場中參與競爭。去年,其有形普通股本回報率高達26%,資產回報率達2.2%,均爲行業內的佼佼者!”
陳丹路滔滔不絕講起自己所在美國南方銀行情況,方青葉認真聽著。
等陳丹路講完,方青葉說道:“我冒昧問一句,從剛纔你的話語中感覺你對南方銀行非常推崇,可你爲什麼又辭職呢?”
陳丹路笑了笑。
“這本來是我個人隱私,我無可奉告但我覺得方行你挺有意思的,我可以告訴你。”
“南方銀行雖然在下沉社區這方面做的不錯,但銀行首總裁德魯·科沃特過於保守,對互聯網、移動金融不感興趣,這和我的理念衝突。或許是因爲他們營業狀況良好,不想改變,人嘛總喜歡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區是不是?”
“還有,我想回國創業,在美國呆了快十年,想回來了。”
“哦請問陳先生你是哪裡人?聽你口音帶點吳音?”方青葉問道。
“我是嘉興桐鄉縣人。”
“那距離我們南新不遠嘛。”方青葉笑道。
一般攀老鄉,肯定後面就有事情相求。
果然,就聽到方青葉說道:“陳先生,我對你的經營理念很感興趣,我們靜海銀行現在正在浦東籌建一家支行,我想聘請你當支行行長哦,不,靜海銀行副行長兼任浦東支行行長,你在那裡可以實施你的經營理念。”
陳丹路聽到笑了:“方行長,你還沒給我介紹你的靜海銀行呢。”
“呵,差點忘了。”
方青葉就把靜海銀行的發展歷史及現狀、以及股本結構等一一介紹給陳丹路。
“我自己有家公司叫拓方科技,擁有靜海銀行80%的股份,除了靜海銀行,旗下有明日立方、智雲科技公司,還控股了餓了麼、字節跳動、華誠開發等公司。”
聽到方青葉的一一介紹,陳丹路更是一臉震驚,他萬萬沒想到,就在這些人裡竟然隱藏著一個資本大鱷!
“還有個消息,靜海銀行即將獲得國內互聯網金融試點銀行的資格,國家會提供一系列政策和優惠條件,你可以大膽闖。”方青葉最後說道。
“真的假的?”
“我沒必要騙你,現在央行正在積極調研中,最早年底最遲明年春天,央行就會公佈名單如果我騙你,你到時候辭職即可。”
“哈?方行長,我還沒答應你呢。”陳丹咯笑道。
“哦我忘記說你的薪資待遇,年薪一百萬,獎金另計,我再送你在浦東一套100平米的左右的房子,怎麼樣?”百萬年薪、申城的房子!
這讓陳丹路頗爲心動。
“那好,我答應你!”
“好,你什麼時候能上班?”發青葉立刻問道。
“方行長,你等不及了?”
“的確,浦東支行正在籌備中,我希望能聽到你的建議。”
陳丹路沉吟了下說道:“等論壇結束後,我還要在燕京處理點私事,這樣吧,再過一週我去報道如何?”
“可以,你先到申城,我會讓拓方科技員工送你來南新,屆時我將給你舉辦一個盛大的入職儀式。”
“謝謝.”
“來,我們以湯代酒,祝我們合作愉快。”
方青葉很幽默的舉起湯碗。
這個會開的值啊。
竟然挖到一個支行行長,解決自己的難題。
兩人又聊了聊互聯網金融以及浦東支行成立後的經營方式,聊的很投機。
第二天下午就是頒獎儀式,方青葉領回自己的“最具潛力中小銀行”的獎牌。
又過了一天早上方青葉他們乘坐飛機帶領兩人返回靜海。
陳丹路也回到燕京自己臨時租的房子,收拾行李準備離開燕京,當然在正式去靜海銀行上班之前他要回老家看望父母,呆上幾天。
他知道一上班也肯定很忙,也就沒多少時間了。
臨走前給自己的昔日大學好友打個電話,半躺在沙發上,陳丹路拿起手機。
“劉海,我準備離開燕京回申城。”
¤Tтkǎ n¤C〇
“你不打算去東方行了?”
“國有銀行束縛太多,沒啥意思。”陳丹路笑著說道。
“你這小子.去申城哪家銀行?花旗,大摩?”
“呵呵,去外資投行幹嘛?那我還不如就留在華爾街呢,我去的一家小銀行,叫靜海銀行,擔任副行長同時兼任他們正在籌建的浦東支行行長,將來的工作重心就在申城。”
“靜海銀行?我知道,剛剛獲得全國範圍內經營許可,這麼快就去申城開網點了?你別說,就這個不起眼的小銀行,我們尚主席還特別關照。”
“是嗎?那感情好啊,不過尚主席那是大領導我見不到,但你這個銀監會監管二部的處長,我可是能見到需要幫忙的時候別推辭啊。”
“放心,咱們都是同班同學,怎麼會不忙?你去申城可以找牟曉燕,她現在是央行申城總部監管二部處長,在申城她比我有本事。”
“放心,你們這些老同學,我挨著打電話。哈哈.”
和劉海聊了幾句掛掉電話,他又撥通號碼打給牟曉燕:“曉燕,我馬上來申城。”
“你不是要去東方行總部嗎,不去了?”
“算了,那太高大上,我不習慣,還是去小銀行好,我應聘到靜海銀行副行長兼任浦東支行行長,將來主要工作地點就在申城,受你的領導啊。”陳丹路笑道。
“瞧你說的,我領導個啥啊既然你來申城,我們幾個關係好的同學聚聚?於正飛在市金融辦,楊虹在招行。”
“可以啊,等我到申城後。於浩是不是在太平洋保險公司?把他也叫上。”
“好”
陳丹路陸陸續續打了六七個電話,這些都清華經管學院的同班同學,關係比較好的,現在分佈在燕京、申城兩座大城市,基本上都成了單位的骨幹。
這可是一筆財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