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

時間來到了1647年的11月上旬,隨著中亞戰場槍聲的平息,以及雙方後續加碼的入場。歐奧與大明,在整個南亞次大陸的形勢,越發的清晰起來。

在這塊次大陸的西北角,成功與滿桂會師後的孫傳庭集羣,以五十多萬的雄厚兵力,盤踞在以開伯爾爲核心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一帶。由於這個集羣的存在,使得奧斯曼和歐盟的陸軍,至少在西段,已經完全失去了聯繫。

現在,奧斯曼新組建的10個師,以及瓦倫斯坦爲了避免被南北夾擊而主動西撤的10個印度師,約莫三十萬人,駐守在興都庫什山的西側,防止孫傳庭集羣進入波斯。而歐盟從本土新到的20個師的援軍,以及原先被堵在開伯爾山口南側的10個印度師,則是因爲孫傳庭集羣的存在,被迫集中在旁遮普、克什米爾一線動彈不得。便是原先歐盟主力部隊,駐守坎普爾、阿格拉、德里的10個師,也被迫集中起來,準備應對孫傳庭集羣的南下。

總之,孫傳庭集羣屯駐在開伯爾這個交通要道上,就以五十餘萬的兵力,牽制住了歐奧兩家60個師,近九十萬人的兵力。

當然,雖然在兵力上歐奧聯軍明顯佔優,而且在後勤上優勢更大。但,真要打仗的話,這60個師裡,先得刨掉20個師的印度人——這麼算下來,優勢就不大了。而40個師六十萬人從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地區去仰攻佔盡地利的孫傳庭集羣?不管是菲利普還是易普拉欣,都沒有這樣的興趣。

次大陸東北角的局勢依然穩定:鮑里斯集羣死死的堵住了曹文詔集羣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道路。雙方從八月開始交戰,近三個月的時間下來,彼此都傷亡慘重。但曹文詔畢竟是進攻的一方,所以戰損比方面,明軍相對吃虧一些。

次大陸的南部,大孔代在安得拉擋住了大明麾下的藩國聯軍,戰線也趨於穩定。

而在次大陸的中北部地區,大明的開陽集羣一百多萬軍隊進入了奧里薩這個山地,被杜倫尼用三十萬人就輕鬆的堵在了裡面…….

總之,現在的戰場局勢看起來,歐奧聯軍雖然在中亞方面被殲滅了一個重兵集羣,但是至少在南亞次大陸戰場,聯軍已經將大明的各路攻勢都化解掉了,整個戰爭似乎進入了相持階段。

真要是局勢就這麼持續下去,不管是菲利普還是易普拉欣,都對接下來的戰爭持樂觀心態:

在印度,大明是不折不扣的客軍,很難得到當地人的支持。幾乎所有的糧食給養都要從本土跨海而來。如此消耗,就算大明國力雄厚,時間長了,也是支撐不了太久的。

更重要的是,到了1648的3月,聯軍的海軍將擁有十一艘戰列艦,重巡、驅逐艦也會得到大量的補充。而大明即便是有戰艦補充,也不可能一下子補充四艘戰列艦(實際大明的計劃是補充一艘)。所以,一旦海戰獲勝,那整個次大陸此時已經處於基本平衡的戰局,將迅速的發生劇變。

除了寄希望於海軍,菲利普與易普拉欣還不惜成本的大力組建飛艇部隊。按照兩人的設想,等到1648年的3月,除了海軍可以出戰並對大明海軍形成絕對優勢外。還要派出上千艘飛艇的龐大空軍,對蝟集在奧里薩邦狹窄山地間的一百多萬大明陸軍進行地毯式的戰略轟炸……

所以,相持就相持吧,就這樣相持下去,等到明年三月,大明就會迎來慘烈的失敗。到時候就不是守住南亞次大陸,收復中亞這麼簡單了。只怕大明的西北、中南半島都要丟個乾淨。而一旦這樣的局面出現了,尤其是大明的南洋內環被打破了,大明的崩潰還會遠嗎?

但是很可惜,朱由棟已經準備在11月發起新的戰役了。

要防禦印度這麼大的一個半島,防守者當然不可能把兵力灑得到處都是,只能是選幾個重要的點進行防守。

而這個半島的精華,是喜馬拉雅山與德干高原之間的恆河平原。所以歐盟參謀部在排兵佈陣的時候,將重兵佈置在了這裡。六十個師,九十萬人,沿著恆河布了一個長蛇陣。

因爲有恆河作爲快速通道,所以這個長蛇陣倒是不虞有什麼反應緩慢的問題。在這九十萬大軍的司令官杜倫尼的設想中。達卡、加爾各答兩個集羣各十五個師駐守在明軍最可能登陸的地方。一旦明軍登陸,這兩個集羣將依託堅固的防禦工事給明軍以重大殺傷。

之後,這兩個集羣將依託恆河以及恆河的支流胡格利河,迅速的轉移到恆河中游的巴特那,匯合那裡的二十個師,再次逼迫明軍打攻堅戰。之後是坎普爾、阿格拉及至德里。明軍要取得印度戰役的勝利,就必須要打穿整條恆河,面對以逸待勞,坐在堅固的防禦工事裡的聯軍,打無數的攻堅戰。

而且,隨著戰事的進行,明軍要面對的,不光是周而復始的攻堅戰。還會因爲後勤補給線的延長,面臨各種各樣的游擊戰。

大明在消滅了莫臥爾帝國後,曾經短暫的統治印度近三年。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朱由棟犯了嚴重的錯誤:他習慣性的對新徵服地區免稅三年,他派來的印度總督溫體仁也採取了懷柔的統治方法——可是這套東西,在東亞、東南亞都很好用。唯獨在印度這塊神奇的地方,人家不領情!反而因爲中國人的統治太溫柔,皮膚不夠白而遭到了印度當地人的鄙視。

歐盟在這裡的統治近九年。八年多的時間裡,歐盟對印度的吸血簡直不要太狠。印度本地人的生活水準比起以前有明顯的下降。可是,這裡的人居然反而覺得很舒服!覺得爲白皮老爺當奴隸很榮幸:不管是印度教還是佛教,都是修來世的宗教。今世的苦,是爲了來世的幸福。所以大明讓大家過好日子,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人家覺得惶恐不安的!

要進行遊擊戰,一個最根本的條件是:你要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至少是心懷善意的中立。否則這游擊戰打不了!

因此,如果雙方是沿著恆河進行戰鬥。那隨著明軍從恆河下游慢慢推進到中游乃至上游,那歐盟的游擊戰,是完全有可能對明軍的後勤補給造成重大威脅的。相反,明軍就是派出特種兵深入敵後,面對廣大的死心塌地跟著白皮老爺走的三哥們,這游擊戰估計也無法長久。

朱由棟一直覺得自己沒有名將的天分,所以在戰術指揮上從來都是忍了又忍。但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作爲被熊廷弼、袁可立教導了多年,又親身執掌一個國家大權數十年的皇帝。他在戰略上,已經是大明最頂級的那幾個人之一了。

所以,面對達卡和加爾各答的重兵集團,他力排衆議,讓明軍主力去奧里薩登陸。這表明上看起來是無奈之舉,其實是一招妙棋:如果歐盟聯軍不來堵住奧里薩邦的出口,那明軍可以從奧里薩北上直插恆河中游,徹底將聯軍在達卡和加爾各答的重兵集團甩在身後。

於是萬般無奈的杜倫尼只好帶著原先部署在巴特那,這座恆河中游交通節點上的二十個師前來堵山口。但是他這麼一動,歐盟聯軍事先佈置下的長蛇陣就沒有了!

現在,從達卡到加爾各答,再到奧里薩邦北面的古賈伊布里、勞爾克拉,這條不到六百公里的直線上,蝟集了歐盟聯軍整整50個師,75萬人。尤其是現在堵在奧里薩邦北側古賈伊布里、勞爾克拉兩個點的20個師,已經完全脫離了水路,進入了山地。所以,朱由棟才感到: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總之,上面的分析概括起來,大概就是這麼一段對話。

杜倫尼:我擺好大陣了,麻煩你一個一個堡壘慢慢敲過來。你不死個一百萬人,不耗時一兩年,我不姓杜。到時候,我們的海軍早就恢復了,然後你海上交通斷絕,陸軍傷亡慘重,恆河的後勤運輸又被我的游擊戰多次襲擾。你的一百多萬陸軍,肯定是全軍覆沒。

朱由棟:我不,我從另外的地方登陸,打你長蛇陣的七寸。

杜倫尼:我把你新登陸地方的出口堵死了,麻煩你還是乖乖的回去,老老實實的沿著恆河敲堡壘。

朱由棟:哈哈,你是把路口堵死了,但你也把你原先隱藏在一千公里之外的七寸直接暴露到了我的面前,我要藉此機會一口把你這些兵全吞了。

……

1647年11月10日,仰光的遠征軍司令部下方新的作戰計劃。

戰役名稱:西孟加拉戰役。

戰役作戰計劃代號:昆陽赤霄(這是流星火雨的中式說法,而昆陽正是大魔導師劉秀召喚隕石雨的地方)。

大明參戰兵力:

直接參戰兵力爲目前集中於奧里薩邦的八十一個師,122萬人(含一個特種兵師、五個海軍陸戰隊師)。國內開出的剛剛抵達仰光的第二批次軍隊,二十個師,30萬人。合計101個師,152萬人。以及海軍艦隊的運輸、護航。

間接參戰兵力:南亞次大陸西北、東北、南部三個集羣配合作戰。

戰役目標:殲滅敵盤踞在孟加拉及其附近的達卡、加爾各答、奧里薩三個重兵集團75萬人。即,本次作戰,大量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是首要目標,戰略要點的得失放在次要位置。

兵力分配:

陸軍、陸戰隊全部101個師,分爲五個集羣。

第一集羣,司令官劉招孫上將,麾下兵力爲20個師。主要任務:不計傷亡,強攻奧里薩邦北面的古賈伊布里、勞爾克拉。

第二集羣,司令官羅雄中將,麾下兵力爲20個師。主要任務:在海軍的幫助下,從奧里薩邦撤出,浮海出擊,在達卡以南的吉大港登陸,作出從南翼威脅鮑里斯集羣的戰術佯動,吸引達卡城內的歐盟軍隊出城作戰。

第三集羣,司令官黃得功中將,麾下兵力爲35個師。主要任務,在海軍的幫助下,從奧里薩邦撤出,浮海出擊,在加爾各答與達卡之間,擇一地登陸。走陸路,輕兵疾進,切斷加爾各答與達卡之間的聯繫。

第四集羣,司令官張宏中將,麾下兵力爲5個海軍陸戰隊師。主要任務,在海軍的幫助下,從奧里薩邦撤出,浮海出擊,在加爾各答以西三十公里處的迪卡村登陸(這裡的海岸線只能讓如此兵力登陸),然後向北前出,切斷古賈伊布里與加爾各答之間的聯繫。

第五集羣,司令官鎮遠侯顧大理中將——其實真正的司令官就是朱由棟自己。兵力爲剛剛抵達仰光的20個師。這是整個戰役的總預備隊。前面四個集羣哪個集羣出現戰機,這個第五集羣就全部入場,與友軍一起將那裡的敵軍全部殲滅!

另外有左夢庚少將率領的一個特種兵師單獨作戰,其作戰任務是翻越東高止山脈,切斷杜倫尼兵團古賈伊布里、勞爾克拉兩個據點之間的聯繫。

總之,整個昆陽赤霄作戰計劃的核心就是:分兵突進,將敵人四個重兵集羣之間的聯繫全部切斷,然後聚而殲之!

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著一環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神池县| 乳源| 竹北市| 合江县| 京山县| 孟村| 康乐县| 松滋市| 西华县| 台南县| 子洲县| 图木舒克市| 江城| 六枝特区| 红河县| 五华县| 仪征市| 沁阳市| 会东县| 兴文县| 冷水江市| 临西县| 蚌埠市| 泸州市| 连平县| 翁源县| 蒙山县| 古蔺县| 兴业县| 安仁县| 慈利县| 安塞县| 开封县| 蒙自县| 马尔康县| 高安市| 蓝山县| 赣榆县| 嵩明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