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月朗星稀。
一個小時後。
國安司,拘留室。
“臨時接到上面要求,要帶你去會議室一趟。”
副司長齊守成站在門口,打開房門,說明來意。
龍淵閣的負責人速度就是快!
顧言嘴角劃起一絲弧度,走出拘留室。
一旁的工作人員張鵬走上前來,就要取下掛在腰間的手銬就要把顧言雙手銬上。
“不用。”
齊守成伸手製止張鵬:“他要真想跑,咱們這誰也攔不住他!”
啊?
張鵬一下呆住了,滿臉難以置信。
這可是國安局?!
每一個都是抓捕逃犯的好手,而且基本都配備著熱武器,副司長還攔不住這傢伙?
“請吧。”
副司長齊守成做了個請的動作。
能得罪贏老,還能請動宋臨淵的,怎麼都不是普通人。
顧言跟著兩人來到一間非常安靜的會議室門前,直接推門進去,身後張鵬默契地將會議室大門關上。
顧言掃視一圈。
會議室裡一共有六個人。
宋臨淵,兩名身穿藏青色長袍的老者,還有三名身材壯碩的中年人。
從氣息判斷,這三個中年人都是肉武者。
而在宋臨淵旁邊的那兩名老者身上。
渾身散發著更加強大的氣息,至少氣武者級別,還有淡淡的藥味,這種味道顧言只在陳半夏身上聞到過,很明顯是非常稀缺的醫武者!
顧言觀察的同時,兩名老者的視線也鎖定在顧言身上,仔細打量著顧言。
宋臨淵地環視一圈,目光所及之處,隱藏在會議室各個角落的監控攝像頭,接二連三地發出輕微破碎聲響。
做完這一切,宋臨淵才把手掌擺向兩位老者,對顧言道:
“先給你介紹一下,趙立品,何青囊。”
“他們兩位就是今天測試你醫學天賦的醫武者。”
“不算武道,只談醫術,兩位都是大明醫,目前在京城三甲醫院擔任中醫內科大主任。”
介紹完。
又對兩位老者介紹道:“他叫顧言,就是今天要測試的組織成員。”
顧言瞭然,對兩位老者抱拳。
中醫界對醫生醫術水平的有自己評定級別,分別爲匠醫、方醫、明醫、大明醫、國醫聖手。
達到大明醫級別的中醫,全國不超過五十人,足以說明這兩位的醫術實力之高!
兩人微笑點頭。
“開始吧。”
宋臨淵乾脆利落,直接說道。
“那就開始了。”
趙立品點點頭,對著顧言說道:“我先大體介紹一下,醫學潛力測試分爲兩大項目。”
“第一項:對你的醫學基礎進行測試,測試的內容包括醫學經典掌握,四診掌握,還有理論的掌握。基礎越好潛力越大。正如萬丈高樓平地起,前提是地基得打好,地基打不好,樓可建不好!”
“第二項,對你現有醫術能力進行測試。”
“兩項測試完畢,會綜合測試結果對你潛力進行評價。”
顧言點頭表示明白。
“現在,開始第一項。”
趙立品直接問道:“你對醫學經典的掌握到什麼程度,熟讀過哪些醫學經典?”
“全說嗎?”
顧言好奇問道。
“對。”
趙立品點頭。
這話問的有意思,不全說出來怎麼判斷你的基礎。
“好!”
顧言脫口而出道:
“《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千金要方》《金匱要略》《景嶽全書》《類經》《諸病源候論》《醫宗金鑑》《頻湖脈決》《湯頭歌》……”
一口氣說了五十本!
啊?
趙立品和何青囊驚訝的對視一眼。
一開始他們沒覺得什麼,越聽越不對勁了!
你熟讀過這麼多醫書?
你纔多大?
但顧言還沒完,嘴裡還在繼續!
“《難經》《溫病條辯》《溫病經緯》《傷寒溫疫條辨》《脈經》《本草綱目》《本草備要》《外臺秘要》《脾胃論》《丹溪心法》《鍼灸甲乙經》……”
又一連說出上百本。
趙立品跟和青囊兩眼都瞪直了!
“停停停!!!”
“這些書你都熟讀過?”
何青囊緊盯著顧言不可置信詢問道,然後趕緊補充了一句:“熟讀,我們說的是熟讀!而是不是隻看了一兩遍。”
趙立品也緊盯著顧言。
這小子嘴裡說了一百多本書,都熟讀,怎麼可能?!
“不僅熟讀。”
顧言說道:“是都會背誦。”
什麼?!
背誦?!
兩人直接愣在原地,懷疑自己耳朵聽錯了。
前前後後加一起報出來超過150本的中醫典籍。
你說你都能背誦?!
這根本不可能!
中醫經典可不是教科書裡那些詩詞,老中醫讀起來都覺得拗口,更何況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就算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背,也背不了這麼多書!
“你真會背?”
兩人緊緊盯著顧言,目光如炬。
“對。”
顧言平靜點頭。
“我不相信!”
趙立品沉著臉,說道:“中醫界沒有人能背誦這麼多中醫經典,更沒有人能花那麼大的精力,那麼長的時間來背誦這些書籍。”
“就算有,如你還這麼年輕,全部時間用上也做不到!”
“我也不信!”
何青囊也說道。
“你們不就是來測試的嗎?”
顧言微笑的善意提醒道:“測試一下不就知道了。”
聞言。
兩人對視一眼,二話不說,直接開始。
趙立品率先開口:“孫思邈《千金方》,背一下。”
顧言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口:“凡欲爲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
一字不差!
何青囊接著出聲。“《四聖心源》。”
話音剛落,顧言的聲音就直接響起。
“陰陽未判,一起混茫。氣含陰陽,則有清濁,清則浮升,濁則沉降,自然之性也……”
依舊一字不差。
“《時方妙用》,只背卷三。”
趙立品再次接上。
顧言脫口而出:
“血癥:經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血之流溢,伴隨衝任而行於經絡,半散於脈外而充肌……”
何青囊不給顧言喘息的時間,接著出題:“《辨證錄》卷五。”
“關格門:人有病關格者,食至胃而吐,欲大小便而不能出,眼睛紅赤,目珠暴露,兩脅脹滿,氣泥拂抑……”
顧言不疾不徐,盡數背出。
“斑屬風熱挾痰而作。”
趙立品迅速改變套路,不報書名,直接背誦其中一本中醫典籍中,盯著顧言道:“接下去!”
“《丹溪心法》斑疹七。”
顧言立刻報出書名和卷章,接口道:“自裡而發於外,通聖散中消息,當以微汗散之,切不可下。內傷斑者,熱之病發於外……”
“皇帝曰:願聞脈度。”
何青囊再換一本,接口道:“接下去!”
“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
……
三人問答速度極快。
趙立品跟何青囊輪番出題,不停地換套路。
完全不給顧言思考和休息的間隙,一連出了二十來本,顧言依舊一字不差,全部背出!
顧言每背一本,兩人心中就更驚訝一分。
這個年代。
中醫界中,能有如此基礎的年輕人想當少見。
在此以前他們甚至都沒見過。
即便如此。
兩人依舊還是不相信顧言能背誦那麼多的中醫經典。
將他們會背的中醫經典全部問完,兩人乾脆直接掏出手機,直接在網上搜索顧言剛纔報出的書名。
趙立品打開一本經典,指著其中一卷。
顧言背!
何青囊打開另一本,指向其中一卷。
顧言再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