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二五章:兵權!

陳憲移駐濰坊後,就開始大力推廣棉花種植,開始迅速擴大棉布產業。

僅僅用了一年時間,陳憲就將山東棉花種植面積擴大到了五十萬畝!棉紡產業也擴大了十倍。

他同樣通過各種福利活動,迅速將棉布推廣到了山東,河北,遼東,高麗各地。

等到大家都接受了棉布這種新事物,陳憲又開始通過改進花色,改進工藝使棉布質地更細膩,然後起個新名字,提高棉布的價格,而原本廉價的棉布漸漸停止銷售。

這樣一來,他既提高了棉布的價格,又不會觸怒消費者。

第二年陳憲繼續大幅度提高山東的棉花種植,和大幅度提高棉布的產朗。

當山東棉花的的種植規模超過一百萬畝的時候,陳憲自己的底盤就基本飽和了,畢竟這個時代人們的消費水平不能和後世相比,在這個時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常規操作,對於窮人來說,一件衣服別說船十年,就算穿上兩三代人都不奇怪,其消費水平就可想而知。

不過陳憲並沒有限制棉花的種植規模。

從去年開始,陳憲就不顧內地棉布的供不應求,將生產的棉布一半拿出來運往江南,以結交官府商戶的名義,到處免費贈送棉布。

根據情報部在南宋各地的細作調查,棉布依靠著自身遠超麻布的細膩舒適的體感,很快就在低級官吏和普通商戶中贏得了不錯的口碑,衙門各處衙門庫房裡的棉布都成了搶手貨,吏員們想方設法將之往自家弄。

第二年,新布出產,陳憲的商隊就載運著大量的棉布駛向了江南……

這些年,陳憲麾下的艦隊規模越來越大,但他的商船隊的規模卻始終不溫不火,其只要原因就是缺少一種優質的貿易品,鐵器雖然不錯,但其需求量始終有限,一個鐵壺可以用五六年,一件鐵鍋,足可以用十幾年,一個家庭有一兩件就夠了,這樣的東西,永遠也不可能成爲主要的大宗商品。

貿易,需要的不是價格昂貴的奢侈品,需要的是需求量大,而且穩定的東西,例如絲綢,例如茶葉,例如棉布,這些都是衣食住行這樣總要的日常消費品。

絲綢,北方無法和南方競爭,茶葉也一樣,所以,棉布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有了棉布,陳憲總算有了對外貿易的拳頭產品。

……

棉布的成功推廣,並沒有讓陳憲高興太久,情報部門送來的一些消息,讓陳憲的心情瞬間跌倒了谷底。

根據情報顯示,中都的李石,真定府的楊小乙,懷州的樑威,都已經暗中招募幕僚,準備開牙建府了!

而根據情報顯示,這些人的動作,似乎都有著來讀書人的慫恿。

這三人暗中招募的幕僚當中,也都有著不少本世代讀書人,其中甚至有原本金國的進士舉人。

當然,想要開牙建府,並不是就是想要背叛陳憲,在這個時代,如果陳憲建立的是一個封建集團,那麼走到今天,讓手下的軍頭們開牙建府,其實是很正常的操作。

對於這一點,陳憲並不奇怪,他從來沒有指望僅僅靠洗腦就讓手下的將軍官員們一輩子死心塌地。

陳憲很明白,如果沒有穿越,他其實就是個普通人還算比較優秀的一個,絕對沒有什麼領袖氣質,他沒有那種讓一個個優秀人才不由自主的追隨他的王霸之氣。

如果是馬雲,史玉柱這種人穿越到古代,也許能做到這一點,但他絕對沒有這樣的個人魅力。

如果他有,他那裡用得著去玩什麼民主,去玩什麼制衡,唐宗宋祖那個不比民主政府的首領威風八面?

但他怕?。∷伦约簺]有當唐宗宋祖的命,他怕自己成了別人的踏腳石。

陳憲別的優點沒有,自知之明卻是有的,他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所以他雖然不是天縱之才,也沒有王霸之氣,卻利用自己穿越者的優勢,利用技術優勢,利用制度優勢,將一方勢力經營的風生水起。

陳憲其實早就想到,他對手下的思想改造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手下的成長,隨著他們思想的成熟,效果會逐漸淡化,人總是自私的,什麼理想,什麼天下,什麼百姓,只能用來偏偏年輕人,這些東西最終會敗給私慾。

特別是他手下的那些優秀官員和將軍們,能在衆多學徒中脫穎而出的,必定是聰明人,而聰明人是很難洗腦的,他們也很容易從別人的洗腦中擺脫出來,,形成自己的思想。

陳憲也清楚,以自己一人之力,哪怕有後世的惶惶著作傍身,他也不可能和一個時代的思想去對抗,所以,在早期,陳憲藉著對地主豪強的清洗,暗中對自己領地中的大量讀書人進行了清洗。

但隨著他底盤的擴大,爲了快速的接手大面積的新底盤,他不得不開始妥協,於是,舊的讀書人又開始在他的底盤上活躍起來。

那些漢人儒生們就如同本能般開始尋找能夠把自己的文武藝買個好價錢的主人,一開始,他們瞄準的是陳憲,但陳憲當然不可能去用這些儒生。

於是一些人就將目標瞄準了他手下的官員,特別是他的將軍們。

對於這種情況,陳憲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本來,陳憲當初選擇基層的民主自制,是爲了對抗這個時代的地主豪強,爲了獲得對基層的掌控,按照陳憲本來的想法,民主自制限制在縣一級就行了,在往上,還是自己獨裁比較快活。

但現在,他不得不從新考慮這個決定了。

對於如何限制將軍的權利,陳憲其實早就思考過。

隨著華北,遼河平原,高麗半島的徹底消化,陳憲以敘功的名義,將各地的軍頭全都召集到了濰州,舉行了後世著名的濰州會議。

在這次會議中,陳憲首先宣佈成立了東海王國,自己登基爲王,在王府之下成立了宰相府和六部。

將軍府升格爲六部之一的兵部。

兵部下面成立後勤司,裝備司,憲兵司,武訓司,武選司,情報司,以及參謀司。

在參謀司中成將軍處,這個將軍處雖然掛靠在參謀司,但實際上直接對國王負責,他們都是國王的軍事顧問。

陳憲同時宣佈,撤銷軍區制度,步兵直接領兵的將領只到師一級,在往上升遷,一種是進入兵部擔任各司的主官,一種就是進入將軍處,擔任顧問將軍。

顧問將軍的職責是平時研究國家軍事戰略,在戰時,由國王任命,擔任零時的戰役將軍,或者戰區元帥。

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五九章:決心,再出沂源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一百章:肥皂廠四十七章:衝突一七六章:遭襲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一六一章:棄城一五七章:刺刀,板甲,鬥騎兵三二零章:棱堡,野戰八十六章:勝利果實第四章:突破束縛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零八章:大炮三二一章:遼原之戰一五二章:伺機,結親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第七章:思考未來七十三章:訓練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五四章:騎兵一八零章:修路,臨朐九十二章:劉二祖一一八章:戰後三十章:麻煩上門七十九章:傷員四十四章: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推不掉(爲山頂的電桿加更)九十九章:送神二十八章:再回起點一五三章:砂模,聘禮八十六章:勝利果實七十六章:潰散一五一章:仿製一三九章:清理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六十二章:螺絲一零六章:知己一二零章:偵查騎兵連六十五章:火藥八十一章:治傷如殺豬一九三章:燧發槍,市舶司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一四五章:誰是獵手二零零章:敗留哥,做生意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三四四章:水泥過剩一二六章:噩夢一四七章:收穫,名聲七十五章:衝陣一三零章:哨所三二五章:兵權!一三八章:擴軍二零五章:險敗還勝,大迂迴一三二章:燈籠引路九十六章:水庫七十章:敵至十五章:折服一三三章:察覺四十七章:衝突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二十三章:鴛鴦陣(上)十二章:鍊鋼法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三十四章:陳憲的秘密一二三章:建設三四零章:錯失良機十八章:飯票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三十八章:改進(下)三四二章:東海國的底蘊一五一章:仿製九十九章:送神三十七章:改進(中)六十二章:螺絲一一四章:列陣八十一章:治傷如殺豬一八三章:擴張,行政改革四十七章:衝突四十五章:入侵四十九章:吃裡扒外四十九章:吃裡扒外一七一章:強迫“選舉”,換裝一四一章:唐家莊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五六章:情報五十六章:戰場急救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三一七章:大勝八十五章:大逆不道十九章:XI腦一七三章:百里侯一五六章:情報三三七章:第二戰場三一七章:大勝一二二章:提親一八六章:破陣如破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屏东县| 黄石市| 开阳县| 饶河县| 岳西县| 娱乐| 财经| 台山市| 汾阳市| 宁陕县| 朝阳市| 个旧市| 卢龙县| 九江市| 墨脱县| 华安县| 玉溪市| 汾阳市| 沂南县| 郴州市| 太保市| 象山县| 和田县| 滨海县| 常德市| 鲁山县| 雷州市| 肇州县| 花莲县| 罗平县| 长垣县| 福建省| 安吉县| 宁河县| 双牌县| 安义县| 新乡市| 丽江市| 泉州市|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