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2章 211巴氏推廣

第212章 211.巴氏推廣

此時的墨家,並不是一味做手工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

相反,他們的成員成分複雜,士農(nóng)工商都有參與。原本就像法家與儒家一樣,只有用或不用。

但,對於統(tǒng)治者來說,墨家信奉選舉禪讓之制且大肆推行,無疑是動搖各國君主家天下的統(tǒng)治。

另,墨家內(nèi)部推行的【墨者戒律】,甚至比秦律還要嚴(yán)格,失期3日即斬!且只尊墨家戒律!

如此對抗君主統(tǒng)治的行爲(wèi),哪怕墨家工匠佼佼,有諾必守,最終也仍舊被排斥在七國之外。

就像如今岷縣之地的陶匠一般。

他們只算是墨家的外部成員,略微學(xué)了些手藝,成家立業(yè)後漸漸四散各處,拖兒帶女,便再顧不得一邊服從秦律,一邊還要尊奉墨家……

如此,便都漸漸安定下來。

此刻接到這樣大的生意,定金豐厚到根本不怕對方反悔,三人便齊齊聯(lián)絡(luò),駐紮在河畔淘泥處開窯,三日後,必有不少於500只陶爐!

但巴夫人心中,這可遠(yuǎn)遠(yuǎn)不夠。

拋開岷縣軍戶不算,這裡的民戶也相當(dāng)之多,只不過她的煤炭雖在路上,但因沿途又分散各地,此處乃是終點(diǎn),因而也並不算太多。

至今只能寄希望於推廣順利,天寒後訂單多多。

否則,他們當(dāng)真要用族中積蓄來填補(bǔ),以慰王后之心了。

倒是同行的族人也裹了厚厚的衣裳,首先便道:“此處當(dāng)真苦寒!”

咸陽城纔剛散去暑熱,秋涼正宜人。此處居然都需要厚厚穿裹了。

侍從們提著簡單的鐵皮爐放在廳內(nèi),但因輕車簡從,顯然不夠,因而又生了一盆紅彤彤的煤。

如此,這才叫衆(zhòng)人覺得舒適些。

至於王后千萬交代的不可緊閉門窗,以免火毒……

巴夫人都不必擡頭,都能感知到門縫牀縫處吹來的絲絲涼風(fēng)。

她嘆口氣:王后能在意這個,當(dāng)真是與大王截然不同的秉性。

因而又吩咐道:“三日後的講課,務(wù)必告知衆(zhòng)人須得留足通風(fēng)口。”

“此地窮苦人家甚至願意挖洞而住,洞內(nèi)若塞得緊了,那可是要命的。”

以往冬日沒有這什麼蜂窩煤,便是燒炭燒柴,也常有睡死過去的。

大家因而紛紛應(yīng)喏。

族人又問:“王后不是說務(wù)必要讓邊軍用上這煤炭嗎?怎麼不先去軍營求見燕將軍?”

巴夫人喝了後熱茶,總覺得沒有王后宮中那熱騰騰的紅糖奶茶香甜,此刻就搖頭道:

“怎麼去?”

軍營重地,他們持王后手書來見,貿(mào)然送上數(shù)千斤的蜂窩煤——事情不是這麼辦的。

“一來,這位燕太尉之子並不是咸陽宮中官大夫,反而很注重行動。我等就算持王后手書親見,但後續(xù)煤炭還未就位,白說一場,這份禮便送不到心坎上。”

“二來,邊軍中多有人於此地成家立業(yè),我們先於家中推廣,待百姓得了好處之後,再獻(xiàn)入軍中。如此消息內(nèi)外傳達(dá),上下皆知,方顯出王后恩德來。”

同樣一份禮,怎樣送才能達(dá)到效果最大化,這可是他們商人家族最要講究的事。

族人明白了:“我這就去探問,後續(xù)輜重還有多久才能抵達(dá)。”

……

自古以來,不管交通發(fā)不發(fā)達(dá),鄉(xiāng)間消息的傳聞通常都是這裡頭最快的。

再加上聽課還送粟米一碗,這陶土大碗堆得冒冒尖尖的,被大家這麼一比劃,不管哪家哪戶,都覺得心動。

便是當(dāng)?shù)馗粦簦犝f是持王后令前來宣講,用不用得上都也要前去一探究竟。

如此,三日後,當(dāng)巴夫人隨意選了一處驛亭前去探看情況,卻見這不大的驛亭廳堂當(dāng)中,竟已密密麻麻擠滿了人。

或站或倚,或直接墊了草團(tuán)席地而坐的。

還有些明顯有身份的人,在樓上聽著……

驛亭四周,用來擋風(fēng)遮寒的葦蓆早已卷卷垂落,雖不能密封,但卻已經(jīng)能遮擋四處呼嘯的寒風(fēng)了。

而在正中央處,族人面前放著好大兩石黃澄澄的粟米,另有一隻陶土大海碗堆了冒尖的粟米,又放在粟米之上,叫人一眼便看到了。

而他面前,則分散擺著3只陶土爐。

三隻腳支撐著小巧玲瓏的陶爐,底下風(fēng)門大開,空氣流通之下,三塊蜂窩煤火勢健旺,只略一走近,便能看到底下紅彤彤的火來。

上頭又放了一隻陶罐,裡頭熱水不知燒了許多久,正咕咕嘟嘟翻著泡。

如此,也不知是人多,還是這陶爐的暖意傳達(dá),整間屋子竟熱騰騰起來。

離得近的農(nóng)戶臉頰都有些熱的發(fā)紅了。

巴夫人靜靜觀望著,並未說話。就見族人首先端起那一大海碗的粟米,向四面八方舉起,給衆(zhòng)人看了看:

“諸位,今日一日課畢,認(rèn)真聽完的,再回答出我問的問題,這碗粟米便可以帶回家去!”

他嘻嘻笑著,像鄉(xiāng)間閒漢一般,雖不顯得君子,卻讓老百姓格外有熟悉感。

“那問題十分簡單,便是三歲小兒聽罷也能答得出,只不知大家可帶了布袋來,咱們這大海碗只有一隻,可是捧不回去的。”

窮人家哪裡用得上布袋?

石罐子、竹籃子,再不濟(jì),將自己身上的衣袍一摟,怎麼著也得將這糧食兜回去!

便有婦人大膽開口提問:“當(dāng)真簡單?”

“當(dāng)真!”對方斬釘截鐵。

“此事可是我大秦王后爲(wèi)咱們天下窮苦百姓求來的神物,乃是土中之精。”

“爲(wèi)的,就是想免除咱們的寒凍之苦,又怕大家不知如何用,又如何省錢,這才命我等前來爲(wèi)大家講解。”

“因而還請諸位放心,絕不會故意設(shè)難題刁難各位。”

“我只怕這兩石粟米,今日還不夠分呢!”

這族中子弟年紀(jì)不大,不過剛成丁,但向來能說會道,在族中就頗討得長輩喜歡。

如今被委派此任,他也不著急進(jìn)入正題,只是“哎呀哎呀”嘆著氣:

“不曾想咱們岷縣的人家竟這麼多呢!這粟米若不夠,回答慢的,還需再等等才能再送來呢!”

一戶一人,可是驛亭亭長按照名冊來安排的,絕無疏漏,也絕不會多佔(zhàn)便宜。

他這樣一感嘆,大夥兒便立刻著急起來,像這樣的糧食,當(dāng)然是落袋爲(wèi)安最好。

於是就有半大少年利索回答:

“能等!能等!咱們可是邊地,常有羌人來犯的,人不多,可要怎麼擋呢?”

邊軍也不是一直都打勝仗的。

如今秦王厲害,他們邊軍又有兇名,這才顯得安定些。

但在上一輩,也常遭戰(zhàn)禍的。

“正是如此!” 那年輕男人一拍手:“王后就是感念邊地苦寒,各位守邊辛苦,這才叫咱們第一時間將這神物送過來!”

“便是咸陽城,如今都還未推廣這個呢。”

如今人們信息渠道單一,也很少出遠(yuǎn)門,因而並不知咸陽城還在秋天,如今還用不上這個。

但只聽這話,哪怕知道是上官有意哄他們,但他們身爲(wèi)秦人,又哪裡曾被哄過呢?

只覺得萬分歡喜。

“咱們王后竟是這樣好的人嗎?”

“王后這樣好,爲(wèi)何大王卻傳出了兇名?莫非是故意叫人怕他們?”

“可不敢說,此前不是曾來西巡嗎?只是還沒停留便匆匆就走了,只曉得上下皆戰(zhàn)戰(zhàn)兢兢,也不知究竟是什麼樣的大王……”

大家七嘴八舌竊竊私語,直到前方離火爐很近的婦人擦了擦汗,將身上的破舊袍子給脫了下來。

邊地彪悍,女子行爲(wèi)也更大膽,如今當(dāng)衆(zhòng)脫衣,裡頭雖也衣著整齊,卻仍是叫衆(zhòng)人不由自主看了過去。

對方臉頰紅彤彤的,此刻便道:“這爐子好生熱,我今日來,穿了全家人的衣裳,出汗了,怕回去受風(fēng)。”

她脫下的,可不正是男人的衣袍嗎?

如今能被一碗粟米吸引的人家,多數(shù)也都是這樣。

但這話一說,大家便才發(fā)覺:

“正是!今日怎麼這裡這樣暖和?”

“炭盆生的多吧?你瞧,這有三個呢。”

“可這麼丁點(diǎn)兒,平日裡自家燒糞燒柴,要那樣大一甕火,才顯得屋子暖和些呢。”

巴氏族人心道【妙啊】!

此刻便趕緊接話:“這就是王后要跟你們宣揚(yáng)土精的好處了。”

“這土中之精蘊(yùn)藏真火,燒起來自然比柴炭要更暖和些。像這樣一隻陶土爐,白日往上頭放三塊蜂窩煤……”

他將蜂窩煤孔洞對準(zhǔn),一一展示:“爐子上放著瓦罐,便可日夜都有熱水……”

而後風(fēng)門、蜂窩煤的孔洞,以及夜間如何防護(hù)、密閉空間該如何等,都一一講解,既細(xì)緻又詼諧,倒教大家聽得認(rèn)真。

只滿心琢磨著:這土精也不知貴不貴。

若是能咬牙買上一些,今冬家中老人孩子,說不得便不會凍死或凍壞了。

如今的環(huán)境質(zhì)樸,大家還未經(jīng)受過這等廣告宣傳,新奇之下,講課的效率很是出衆(zhòng)。

而這一天時間,當(dāng)然不會只講這陶爐、蜂窩煤以及各種注意事項,還有要燒開水殺蟲的宣講,聽得衆(zhòng)人一驚一乍。

待得正午過後,氣溫沒那樣低了,又從廳堂後再擡出一架曲轅犁來!

那寒光閃閃的犁頭裝上,再從驛亭處牽出老牛來,直接領(lǐng)著衆(zhòng)人上田壟走上一趟!

如果說那蜂窩煤,家境實在貧寒便不是很感興趣,那這關(guān)乎飲食的曲轅犁,卻是所有人都看得目不轉(zhuǎn)睛。

這犁頭推送反轉(zhuǎn),不光老牛,便是家中壯男壯婦牽拉也可使用!

土耕的更細(xì)更深,來年種粟便會長得更好,這是所有種地的百姓都明白的樸素道理。

如今,竟是要每個驛亭留這樣一副曲轅犁,供大家參考仿製麼?

而且這曲轅犁雖大,但只用些木頭,他們尋木匠攢上一攢,自己便也能打。

前方的犁頭寒光閃閃,聽說是精鐵所造,雖暫時用不起,但磨些石頭來,也能湊合用上吧!

大夥兒瞬間激動起來。

等寒風(fēng)吹得臉頰微紅時,再重新回到溫暖的室內(nèi),大夥兒齊齊打了個寒顫,而後越發(fā)感知到這蜂窩煤的好處來。

只是,眼前卻不只是那陶爐,還有一堆黑黑的煤粉和一堆黃泥。

那宣講的年輕巴氏族人,則一副心懷天下百姓的貼心模樣:

“王后還說了,有些人家若著實苦寒,這蜂窩煤實在買不起,便教大家來我巴氏商鋪買這便宜煤粉。”

他伸出手指:“只消六枚秦半兩,便可裝上一車的煤粉!”

那獨(dú)輪車適時推出來,一人便可掌控!

上頭煤粉堆得高高的,看起來著實數(shù)量不少。

“大家買這回去,像我這樣加水和黃泥摔打成型,再戳出孔洞來,雖不像買成品這樣便捷,但也照樣能用……”

順帶再推廣一番這獨(dú)輪車。

他們並不售賣,只大大方方展示出來,家中有木匠的便兩眼發(fā)光。

陶爐這麼一講,那陶匠定然是要賺上一筆的。

如今木匠也要因此受益了嗎?

而這車,確實又好生方便!

甚至有半大少女都膽怯湊上前:“大人,我,我,我想試著推一推……”

她家中只有母親,偏是跛腳,行走著實艱難。

若自己推得動這車,瘦弱的母親坐進(jìn)車裡,豈不是也可以一同行走了?

若下次有災(zāi),便能推著母親一起跑了。不至於叫母親再次像幼年時那樣被丟下,以至於腿腳壞了。

她雖大膽,那巴氏族人聽罷,只有歡喜的份兒!

不想這岷縣邊地百姓竟如此大膽又配合,此刻便由著那少女上前。

對方面黃肌瘦,顯然家境也極其窘迫,兩手如雞爪一般緊握住車把,看著單薄又脆弱。

可她憋紅了臉,起步時稍稍費(fèi)些力,那裝滿了煤粉的獨(dú)輪車便真的咕嚕嚕向前走動。

少女的神色卻越發(fā)輕鬆起來,只在廳堂內(nèi)於衆(zhòng)人的驚呼中轉(zhuǎn)向走動兩次,她便已雙眼燦燦!

想來今日課罷,便是這蜂窩煤先不要,獨(dú)輪車也是要給家中安排的。

有此物,不管是服役還是四處撿糞拾柴,都萬分便捷。

當(dāng)然了,若還能再省下幾枚秦半兩來,那蜂窩煤還是要有的。

畢竟像大人說的那樣,喝了生水,不僅腹痛要命,還容易生病拖累家人。

她那幼弟當(dāng)初腹大如鼓……

她年紀(jì)輕輕便有這番思量,那些慣會操持家庭的丁男女們又何嘗不知呢?

一時間,整個課堂的氛圍都熱鬧起來。

如此,可謂是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便是再窮苦的人家,只要家中能有一斗粟米過冬,就不至於掏不出這六枚秦半兩。

但話又說回來,若當(dāng)真窮到連飯都沒得吃了,以巴夫人四方行商的心腸來看,那也是無奈之舉。

不吃飯,冬日也照樣熬不住。就不必多想這蜂窩煤什麼的了。

眼下,還是顧著能活的人吧。

來啦!!!字?jǐn)?shù)多了一點(diǎn)點(diǎn)……

第94章 93持衡擁璇第67章 66滄海巫山第230章 229頻陽來客第231章 230丹樸演武第37章 36蟄居野獸第176章 175蓮花金燈第196章 195火浣織女第65章 64二百金餅第166章 165卻之不恭第104章 103黑目炭筆21.鐵鍋野草第208章 207雞鴨安排第129章 128泰山封禪第143章 142棄妻之爭第223章 222雪花精鹽第171章 170帝丘山魈第143章 142棄妻之爭第186章 185極廟祭祀第143章 142棄妻之爭第128章 127借玉通幽第106章 105選官制度第199章 198巴氏糾葛第177章 176夫妻情深第106章 105選官制度第189章 188妃嬪媵嬙第230章 229頻陽來客第33章 32軍中營嘯【上架求月票啦】第37章 36蟄居野獸第210章 209放棄遼東第69章 68何不享用第120章 119青史荻花第30章 30水稻照片第130章 129燕瑛回返第49章 48飲食簡樸第112章 111熾烈金烏第133章 132絲絨玫瑰【求月票】第74章 73國之石民第123章 122助產(chǎn)之物第177章 176夫妻情深11.咸陽宮城第61章 60秦王對問第134章 133過之必趨【求月票】第216章 215神兵鑄成第220章 219長久功夫第56章 55韋編三絕第95章 94退火工藝第51章 50重弩捕鯨第213章 212將軍燕瑯3.宰相王復(fù)第144章 143天地陰陽第151章 150頻陽墓室第135章 134刑德二柄22.青銅魚膾第74章 73國之石民第51章 50重弩捕鯨第32章 上架感言第188章 187日月所照16.秦王寶庫第107章 106美人六博第142章 141不宜飽食第157章 156忠貞有期第83章 82前世今生【求月票】第96章 95鍛化退火第46章 45始作俑者【請看作話】第231章 230丹樸演武第168章 167沸水之功第119章 118江家女兒10.生隨死殉第211章 210抵達(dá)岷縣第45章 44秦國王后第177章 176夫妻情深第145章 144國仇家恨第180章 179辛墨進(jìn)度第210章 209放棄遼東第48章 47四時神冠第99章 98翻水之車第164章 163史書稱頌14.洗漱朝食第176章 175蓮花金燈第207章 206人事安排第132章 131斬衰緦麻第143章 142棄妻之爭第46章 45始作俑者【請看作話】第112章 111熾烈金烏第93章 92秦法嚴(yán)苛第90章 89百越之地第224章 223鹽稅改革27.楚地細(xì)腰2.仙人獻(xiàn)藥第98章 97風(fēng)眼橐龠第109章 108見龍在田第82章 81東郡墜星第202章 201悲從中來第56章 55韋編三絕第137章 136目下無塵第116章 115西泠印泥第77章 76乘輿六璽第168章 167沸水之功第174章 173百代秦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和静县| 明水县| 科尔| 利辛县| 托克逊县| 灌云县| 丹江口市| 南澳县| 介休市| 丽水市| 舞钢市| 长汀县| 五河县| 南城县| 桂东县| 武冈市| 鹤山市| 陆河县| 南乐县| 锡林浩特市| 措勤县| 民丰县| 台湾省| 扶绥县| 平邑县| 平定县| 吉水县| 辽源市| 明水县| 石泉县| 绩溪县| 报价| 茶陵县| 泽库县| 兴国县| 察雅县| 周宁县| 五指山市| 平定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