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得,我們稚氣未脫,怯生生第一次踏進校園,互不相識,面面相覷,在老師的帶領下小手相牽,互報姓名,相互相認,繞校環園,熟悉環境,從此同學情誼流淌心間。從那時起,我們風雨同舟,共同勉勵,開始了同在一間教室學習文化知識的歲月,將一份濃濃的同窗情誼培養!
曾記得,簡陋的教室裡,郎朗的讀書聲,稚嫩而響亮,似餘音繞樑,飄揚在校園裡,營造出校園的無限的生機。在老師在的誨人不倦,諄諄教育下學音樂,語文,算術,寫字,在傳播知識的園地裡,像小羊啃噬青草一樣,吸取知識的養分,讓充盈智慧的知識一點一點的流進腦海,將稚氣漸漸擠去,讓思想一點點豐滿!
校園是我們的第二個家,但,有時一切都會變得匆忙起來!
金色的陽光,打開記憶的閥門;清醒的頭腦,是背誦知識的最佳時間;每每捧起語文課本,大聲朗頌古詩、文言文或者遨遊在奇趣的英語單詞世界裡,理解並加深記憶,會使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更近一步,對於數學和歷史這兩門學科,適當的背誦也是必要的,我們可以在早晨,梳理一條歷史的時間橫軸,在相應的時間裡對號入座,重大歷史事件將不攻而破,思想與品德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抓重點。就這樣,度過了一個美好的早晨,學習之旅開始啦!
我們一天中的重點就是課堂,老師所傳授的內容,我們所汲取的精華,全部來自於這短短的40分鐘。課上老師的點撥,便是我們考試的易錯點,習題的暗礁。只有避過這些險灘,我們才能提高做題效率,取得考試的跨越。我們在課上首先要改掉一些小動作,聚精會神格外重要,只有學會了這一點,課上效率纔會好。在課上,我們還要學會總結自己不理解的知識,課餘及時請教老師,爭取突破難關!
清晨,同學們來不及享受陽光的沐浴,而是 腳步匆匆的走進教室,飛快地放下書包,抽出課本,在老師還沒有來到教室時,把書背熟,不然 老師一進門就要開始聽寫,聽不出來就會…… 老師聽寫時,報詞語的速度是很快的,同學們抓起筆,就是一通狂書猛寫,寫不完就只好聽天由命了!一時間,教室裡寫字聲一片,聽寫完畢!早晨課也就結束了!
老師來上課啦,同學們就如同電視裡訓練有素的“雪豹”突擊隊,迅速地找到了座位,雷打不動地坐好。老師講了一會課文,突然,抽出一支粉筆,同學們一見,就立刻會意地取出水筆,用“超級阿斯拉”的速度瘋狂抄起課堂筆記來。抄完課堂筆記,老師又出了一道難題讓我們解答,要求五分鐘內做完!沒辦法,我又開始了與題目做“鬥爭”!
下課的時光裡,同學們有的在教室裡“惡補”課堂作業,有的在訂正回家作業,更多是去上廁所。大家衝向廁所的景象甚是壯觀,人人似天外飛仙,腳下生風,平時,跑速不亦快者,此時之跑可用“劉翔跨欄”來形容,又能與千百年前的輕功高手匹敵!
上完廁所,老師就來提前上課了,時間這麼緊,不快怎麼行?於是,每個人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說話都像發連珠炮…… 一個詞,“匆忙”!初二了,我認爲這時的校園是匆忙的,然而,匆忙才顯得充實,你覺得呢?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我總算體會到朱自清《匆匆》的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