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前言

清未有史也,而有《史稿》,《史稿》爲辛亥革命後政府所修。若以革命爲易代之限,則《清史稿》與史有同等效力。然革命後同爲民國,而政府之遞嬗,意義有不盡同。故前一期政府之所修,又爲後一期政府之所暫禁。今猶在審查中,卒蒙弛禁與否也不可知。要之,吾輩今日之講清史,猶未能認《清史稿》爲勒定之正史也。則於史學上,無一定之史書可作根據。但論史之原理,一朝之經過,是否有爲修正史之價值?能統一國土,能治理人民,能行使政權,能綿歷年歲,則能佔一朝正史之位置,意義全矣。政府之意,亦非謂清不當有史,但未認《清史稿》即爲《清史》。然則於清一代史料之正確者,懸設一正史之位置處之,史料極富。《清史稿》爲排比已有具體之一大件,亦應在懸設正史之位置中,參加史料之一席。真正史料,皆出於史中某一朝之本身所構成,聞野記,間資參考,非作史之所應專據也。

清之於史,自代明以來,未嘗一日不踐有史之系統。中國史之系統,乃國家將行一事,其動機已入史,決不待事成之後,乃由史家描寫之。描寫已成之事,任何公正之人必有主觀,若在發動之初,由需要而動議,由動議而取決,由取決而施行,歷史上有此一事,其甫動至確定,一一留其蛻化之痕跡,則雖欲不公正而不能遇事捏造,除故意作僞之別有關係者外,國事之現象,如攝影之留真,妍媸不能自掩也。有史之組織,清代明時未嘗間斷,故有史之系統未嘗差池。民國代清,獨未嘗留意此事,及今而始議保管檔案。保管檔案,乃抱殘守缺之事,非生枝發葉,移步換形,而皆使之莫可逃遁之事也。中國有史之系統,嚴正完美,實超乎萬國之上。由科鈔而史書,由史書而日錄,而起居注,而絲綸簿,清代又有軍機處檔。具此底本,再加種種之纂修,《實錄》又爲其扼要,分之而爲本紀,爲列傳,爲方略,爲各志各表,史已大備。易代後就而裁定,其爲史館自定者無幾矣。《清史稿》即就此取材,故大致當作《清史》規範。而其原件之存在,因印刷之發達,流佈尤多。故以此大宗史料歸納之爲《清史》。而此《清史》之在史學上位置,必成正史,則無可糾駁矣。

近日淺學之士,承革命時期之態度,對清或作仇敵之詞。既認爲仇敵,即無代爲修史之任務。若已認爲應代修史,即認爲現代所繼承之前代,尊重現代,必並不厭薄於所繼承之代,而後覺承統之有自。清一代文治武功,幅員人才,皆有可觀。明初代元,以胡俗爲厭,天下既定,即表章元世祖之治,惜其子孫不能遵守。後代於前代,評量政治之得失,以爲法戒,乃所以爲史學。故史學上之清史,自當佔中國累朝史中較盛之一朝,不應故爲貶抑,自失學者態度。

第48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5)第23章 雍正乾隆:全盛 (6)第20章 雍正乾隆:全盛 (3)第51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8)第24章 雍正乾隆:全盛 (7)第16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8)第47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4)第1章 前言第43章 嘉慶道光:守文 (15)第48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5)第9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1)第11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3)第12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4)第22章 雍正乾隆:全盛 (5)第44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第51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8)第20章 雍正乾隆:全盛 (3)第15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7)第15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7)第33章 嘉慶道光:守文 (5)第9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1)第44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第3章 太祖三代:開國 (2)第43章 嘉慶道光:守文 (15)第28章 雍正乾隆:全盛 (11)第38章 嘉慶道光:守文 (10)第44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第21章 雍正乾隆:全盛 (4)第53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0)第7章 太祖三代:開國 (6)第54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1)第5章 太祖三代:開國 (4)第26章 雍正乾隆:全盛 (9)第32章 嘉慶道光:守文 (4)第11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3)第13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5)第13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5)第46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3)第49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6)第53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0)第3章 太祖三代:開國 (2)第24章 雍正乾隆:全盛 (7)第20章 雍正乾隆:全盛 (3)第20章 雍正乾隆:全盛 (3)第21章 雍正乾隆:全盛 (4)第31章 嘉慶道光:守文 (3)第32章 嘉慶道光:守文 (4)第53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0)第43章 嘉慶道光:守文 (15)第5章 太祖三代:開國 (4)第11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3)第33章 嘉慶道光:守文 (5)第4章 太祖三代:開國 (3)第35章 嘉慶道光:守文 (7)第16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8)第28章 雍正乾隆:全盛 (11)第37章 嘉慶道光:守文 (9)第5章 太祖三代:開國 (4)第15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7)第35章 嘉慶道光:守文 (7)第40章 嘉慶道光:守文 (12)第35章 嘉慶道光:守文 (7)第42章 嘉慶道光:守文 (14)第40章 嘉慶道光:守文 (12)第26章 雍正乾隆:全盛 (9)第36章 嘉慶道光:守文 (8)第15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7)第40章 嘉慶道光:守文 (12)第46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3)第3章 太祖三代:開國 (2)第45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2)第6章 太祖三代:開國 (5)第19章 雍正乾隆:全盛 (2)第20章 雍正乾隆:全盛 (3)第7章 太祖三代:開國 (6)第4章 太祖三代:開國 (3)第54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11)第4章 太祖三代:開國 (3)第25章 雍正乾隆:全盛 (8)第28章 雍正乾隆:全盛 (11)第22章 雍正乾隆:全盛 (5)第46章 咸豐同治:轉危爲安 (3)第12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4)第34章 嘉慶道光:守文 (6)第18章 雍正乾隆:全盛 (1)第30章 嘉慶道光:守文 (2)第32章 嘉慶道光:守文 (4)第21章 雍正乾隆:全盛 (4)第29章 嘉慶道光:守文 (1)第33章 嘉慶道光:守文 (5)第16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8)第1章 前言第2章 太祖三代:開國 (1)第2章 太祖三代:開國 (1)第41章 嘉慶道光:守文 (13)第15章 康熙大帝:鞏固國基 (7)第29章 嘉慶道光:守文 (1)第4章 太祖三代:開國 (3)第28章 雍正乾隆:全盛 (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彭阳县| 北川| 芷江| 诸城市| 扎兰屯市| 天门市| 涞源县| 林甸县| 集贤县| 新竹市| 独山县| 余干县| 六枝特区| 天峨县| 安阳市| 江北区| 江北区| 济宁市| 龙井市| 霸州市| 邵阳县| 嘉鱼县| 高密市| 台南市| 望奎县| 双峰县| 池州市| 平潭县| 云和县| 含山县| 永安市| 博客| 原阳县| 丰宁| 莒南县| 宜丰县| 防城港市| 深水埗区| 无为县|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