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虎大山十點半去了彩田村。他給徐總工電話,問他在哪裡。徐總工說他在地下室設備間。虎大山來到二層華潤萬家超市的賣場,給店長電話,店長說他在地下室。虎大山猜測兩人在一起。沒有再說什麼,自己圍繞項目轉了一圈。只見,許多居民在擠著買菜和日常用品,小朋友也在裡面玩耍。
他接到負責招商的劉堅副總髮來的微信:“張總說,下午五點在辦公室開會。”
虎大山看完項目,本想與社區馬委員溝通一下,上次社區座談會上,有關居民提出的整改意見的反饋。因萬象前海約的會談時間提前到上午11點,他匆匆離開。
下午五點鐘,虎大山踩點準點趕到辦公室。
虎大山進門,向座位上的同事們打招呼,辦公室行政主管張小姐倒一杯茶,用玻璃杯裝著,放在張紅江個人辦公室的茶幾上。虎大山本來想使用茶幾上的茶壺燒水,沏茶。摁了幾下按鈕,機器沒有什麼反應。
徐總工在布吉茂業城住,社區昨天發現兩起新冠病歷。
整個城市的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加強。各個環節的檢查明顯增強。
劉堅過來打招呼,一起坐在沙發上聊天。剛纔虎大山注意到張小姐眼睛下方出現許多褐色的血痕。問:“臉怎麼了?”她說:“做了一個美容小手術,過幾天就好。”張小姐說:“張總在回來的路上。”
在張紅江辦公室,劉堅聊起疫情影響招商目標落實進度,說:
“商戶現在觀望的心態比之前更重了。”
“連鎖的,有實力的客戶今年的指標已經用完了,2022年的項目還沒開始。奈雪的茶目前是扣點7%,沒有保底。奈雪的茶在卓越匯可以做到年銷售額100萬,綠景虹灣大約有七、八十萬銷售業績。梅林這個項目能做多少業績目前不好確定。即便有9號線,在下梅林地鐵站口優勢,也不好預測。
劉堅說:“我跟老闆趙林很熟。”
“趙林現在還親自洽談店面拓展的事嗎?”
“沒有了。這邊有一個負責華南大區拓展的人。現在奈雪的茶要扣點,7%。不保底。
“奈雪的茶2021年在港交所IPO,我抽籤中了,20元的成本,現在股價7塊多。”
“現在已經開始盈利了。”劉堅說。
虎大山沒有打開證券交易軟件查詢股價,因爲他心中有牴觸情緒,近來並沒有留意奈雪的茶股價是否已經回升。
虎大山聊起奈雪的茶時,心底掠過一絲不快,連著隱隱的痛。他想起,奈雪的茶創始人趙林,在IPO當天站在臺上,對著聽衆裝模作樣地說:“不知能不能透漏,我剛給機構電話,機構說今天是散戶在賣出。”面對開盤即跌的股價,他有些得意了。沒成想,中途稍事反彈之後,股價一路下跌至今。腰斬都不止。
“那不是與星巴克條件一樣了?”虎大山說。
“星巴克有些項目還可以保底。”劉堅說。
半小時後,張紅江和吳不凡同時回到辦公室。虎大山側目注意到兩人均面色凝重,似有什麼事情在膠著狀態而未解。
……
張紅江一走進自己的辦公室,先聊疫情防控情況。
“深圳這日又發現4起病案,很多社區在普檢。差不多,三天檢測兩次核酸檢測。
去政府部門辦事,要看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報告。”
張紅江坐到自己班臺後面的大班椅上。目光不似往日明亮。
吳不凡搬來門背後的一張小方凳,坐在靠窗的位置,衝著茶幾的一個角。張紅江請他坐在三人座沙發上。
吳不凡問張紅江,“那你坐在哪裡?”
“我就坐在這兒。”張紅江屁股動了動,坐在大班椅上說。
剛纔,吳不凡進門的時候,虎大山已經起身讓座,此時再站起讓位就顯得過謙了。他心裡認爲不必如此委屈,就坐在沙發的左側,沒有挪動。
張紅江問起今天去彩田村項目的事情。他派去的馮總說:“空調設備老舊,但可以使用,不過,超市提出,更換手扶電梯。”
虎大山問張紅江家樂福訴訟的情況,
他說,“第一次調解失敗。”
虎大山說:“看來只有過堂了。”
張紅江聞過堂一詞,表情掠過一絲驚訝,轉瞬咧開嘴一笑說,是要過堂。
去消防科的幾位同事因核酸檢測原因,需要在當日做核酸檢測,明天才能去消防科。
幾件事情碰完之後,張紅江若有所思的樣子,看得出心頭上擱著未解的犯愁事。
虎大山欲起身離開,卻看見班臺後坐著的張紅江低頭不語。稍等片刻後,虎大山說,“沒什麼事情的話,我先走了。”
張紅江客氣地說了一句,“晚上一起吃飯。”語氣並不堅決。
虎大山說:“不吃了。回家吃。”
張紅江說:“咱們之間不客氣,那,明天見。”
走出門來,看見吳不凡仍然緊鎖著眉,在過道上轉來轉去。虎大山說了一句:“陳董事長沒有回微信?”
吳不凡像沒聽見一樣。虎大山沒有再接著說話。張紅江從廁所出來,電梯門已經打開,張紅江再次說了一聲明天見。
虎大山離開特區報業大廈,下樓,走到停車場,天已經全黑了下來,新聞路方向的街區的燈火一如既往地五色斑斕。
從特區報大廈的北門出來。交了20元,收費員主動遞上發票。虎大山的車子左轉。新聞路,是一條雙向兩車道。本來就不甚寬敞,右側一邊被劃爲收費的臨時停車位,常常停滿了車。通常情況下,只能剛剛駛過一輛車。他向左側不經意地張望,一排商店正在營業,麥當勞、真功夫、麪點王、85℃…,
緊挨著的餐館,“得一軒”的酒紅色店招格外醒目。他腦海裡掠過去年在這裡吃飯的情景,一位做行業協會會長的朋友,還有老友安燕,那個晚上,得一軒的女主人竟然是一位認識超過20年的朋友,驚訝之餘,感慨一番。
此時,晚上七點半,晚高峰的車輛擁堵狀態漸漸消失,新聞路轉景田路穿過紅荔西路,商報路,來到香蜜湖路。道路車道漸漸疏通,顯現出寬敞的路面。這讓虎大山心裡隨之敞亮了起來。
……
他想,不急著回家,從新洲立交橋左轉去梅林一村轉一圈。下了新洲立交橋左轉,看見一座兩層的建築物,灰白色的牆面,經過風吹雨打,已經斑斑駁駁,一副老態樣子。顯然,這個三角區域的商業價值,被嚴重低估了。數據顯示,地鐵的下梅林站,每日客流量超過十萬人次,節假日超過40萬人次。這個站是人們前往梅林水庫遊覽的最近地鐵站。
他沒有停車,而是順著車流,轉出梅林片區 上了北環大道,朝著“萬象前海”的方向駛去。
上午在萬象前海的現場,他約了一位客戶,晚上一起吃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