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大夥兒從必勝客道別的時候,張紅江宣佈明天與康居集團的項目彙報取消。他做了一個怪異的表情。
陳淼衝著在場的幾位同事說,幾次取消又安排,安排又取消。非常抱歉。
張紅江說,說明康居集團領導們重視,在排時間,可能實在排不過來了。
晚飯後,虎大山收到微信,是陳淼發的,會議通知:明天下午兩點項目彙報會,請大家按時參加。
虎大山以爲陳淼發錯了,立即電話過去。陳淼說,那邊時間已經排開了,會議可以正常舉行了。
虎大山收線,尋思著,看來這個項目牽動較大,年前處理,會加快項目推進。
次日下午,虎大山提前出發,抵達約定的地點附近。他在廣電金融中心樓下,新開張的星巴克靠窗的位置坐下。他沒有像往常一樣,點一杯自己喜歡的“紅茶拿鐵”,而是快速熟悉周圍環境。
位於深南大道,福田中心區對面的這片高檔寫字樓區域,他不甚熟悉,招商銀行深圳分行大廈旁邊的深交所大廈,他之前是來過幾次的。
小車駛進街區,必須得進入寫字樓地下停車場,路邊沒有劃出臨時停車位。這裡的停車場屬於商業場所配套停車場收費標準,每天最高60元封頂。
幾棟大廈分隔出的街區道路,行人來去匆匆,揹包客,拖著拉桿箱的行人、要麼等候同伴在招手,要麼握著手機在打電話,手舞足蹈。
在星巴克內就坐的顧客,三三兩兩地,低聲聊著什麼。
虎大山用手機拍一張照片,是眼前的景象,發到高管工作羣裡。張紅江很快點了個贊。
不一會兒,電話進來,是張紅江打來的,虎大山說,他在星巴克。
張紅江說他已經從特區報大廈的辦公室出發了,馬上到。
虎大山聞言沒有在星巴克過多停留。走出來,慢慢踱至路邊,多年職場養成的守時習慣,讓他不屑遲到行爲。他喜歡不緊不慢的行走節奏,這樣可以保證穩定情緒,任何時候都做得到神閒氣定。
不巧,在路邊遇到一樣來開會的殷小姐,她是大股東茂龍集團委派至美茂商業公司的董事。小殷面帶微笑,也有些意外。她正想說點什麼的時候,虎大山先開腔。
問:“小殷你住在附近嗎?”
小殷說:“是啊,我從家裡走過來只要幾分鐘。”
“黃埔雅苑,當時賣七千多的時候,我來看過樣板房,那時覺得貴,一猶豫,就沒有了?!?
“我叔叔買的時候,八千多一點,是二手房。”
聊著房子,張紅江電話給小殷,小殷說她和虎總在一起,正在過來。
兩人沒在繼續聊房子,緊趕幾步來到大廈南門。測溫,出示健康碼後,走入大堂。張紅江和徐總工已經站在那裡了。
虎大山給今天彙報的主講人楊濤設計師打電話。楊濤已經到了,在大堂的西側。大夥兒一起往西邊的電梯廳走去。
康居集團的段總已經在樓下等候了。他簡短給張紅江介紹了今天參會的康居集團高管,叮囑了幾句。
一衆人步入會議室,左邊一排落座。張紅江居中,他右手側是小殷,虎大山挨著小殷坐。張紅江左手側留給吳不凡,他還沒有到,看來又要遲到。
不到一分鐘,會議室門被一位女孩打開,幾位康居集團的領導魚貫而入。張紅江起身快步走上前,與兩位副總分別握手?;⒋笊秸驹趶埣t江側身後,沒有湊上去握手,他從對方的眼神中已經看出,對方只在意張紅江,其他人沒在他們眼中。不過,太多寒暄浪費時間,特別今天時間,擠出來的,項目彙報討論,被當做一件大事須在年前處理完畢。
會議上,楊濤設計師首先介紹項目總的設計情況和相關工作進展。但是,顯然他的彙報存在缺漏。在康居集團兩位主要領導最後的陸續發言中,錯漏之處被一一指了出來。
幾個破綻包括:商場外立面部分的色彩與塔樓顏色不協調;停車場現狀和未來如何滿足消費者需要沒有涉及,以及裝修所使用的材料選擇問題等。
一個半小時會議,節奏很快,彙報和意見提出得都直接了當,不打埋伏。
今天康居集團主持會議的傅總裁說,雙方合作就看三個文件。一是投標文件、二是中標文件、三是合同。原則上,不越界,發揮合作方自主經營權。在各類法律和政府流程方面,康居集團要積極配合。
傅總裁說的話高屋建瓴,讓這次彙報會,實現了最新操盤信息的充分交流?;拥靡脖容^積極和有效。
他最後說,這次招標,我們看中的是美茂商業公司的新穎設計方案,之前沒有與美茂商業公司打過交道。我們看重的是專業水平。這無疑是一種對彙報成果的肯定。
張紅江再三表達,領導們能在年前安排本次會議實屬不易,非常感謝。
會議會議結束後,一衆人下樓。待走出寫字樓,張紅江對楊設計師的彙報提出批評,讓他今後,務必對彙報內容要反覆熟悉纔好。
虎大山對楊濤設計師說,可考慮用無人機做一個現狀3D視頻,先予播放,有助於對設計加深溝通和理解。
幾人分開。走在路上,虎大山想,時間過得太快,梅林家樂福20年前建成,當時公開招商的時候,他還記得那個新模樣,如今同樣是這個建築物,已經被稱作舊模樣了。
傅總裁說的有道理,他住在梅林一村,結婚,生孩子。孩子們在梅林一村長大的過程中,目睹了這些商業設施的存在。在孩子們的記憶中,這些商業項目是他們的兒時記憶,是老家的感覺,而那些商家品牌則是抹不去的關聯回憶。
傅總裁說,在這次改造中,保留一些老品牌,讓梅林生活區成爲有歷史記憶的地方。
張紅江今天彙報說話速度比較快,態度非常恭謙。
虎大山想起復旦哲學王子王德峰說:“做生意就是討飯”,非常有道理。這句話的道理在於做企業的人要本著討飯吃的精神,接人待物有具備討飯的態度。多體諒施主的不容易,感恩別人的幫助。這樣想和這樣做,與世人便會容易相處,從而獲得想要的幫助。
王德峰批評說,如今的一些企業家,生意規模做大了以後,就忘記了做生意的根本之道。自高自大起來,做出本分以外的事情。
多年在生意場上的歷練,讓張紅江深諳爲人處世之道。他講話邏輯清晰,語速適合,言語中不斷插進來一些恭敬,謙讓的話語。
這讓短暫的會議交流減少了不必要的批評和敵意。古人云,“禮多人不怪”,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虎大山想起剛來深圳時,在集體宿舍看到港產影片,表演一段,就會出現一些無厘頭的鏡頭,挺搞笑的。有人解釋爲,香港人國際化程度高,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國語影片,中文連著多太多臺詞,觀衆會聽不懂,記不住,只好插渾打科地搞笑一下,好讓中文不太好的觀衆能夠接的住。這有些道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