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5章 門當戶對

是的呀,開上這麼一爿火鍋店,圖的又是什麼?

陳露曾經不止一次這樣問過謝路得。

難道謝路得只是單純圖一個愛好,滿足一下自己的喜歡,抑或是展示一下自己的廚藝?

是,好像也不能說全是。

講實話,開這片飯店,謝路得確實有滿足自己從小願望的想法。但是更多的,他還是想憑自己的手藝,改善自己,還有自己家庭經濟狀況,這應該是謝路得開這爿店面最初的想法。

再說了,他現在和陳露已經開始在一起談朋友,但是他們兩戶家庭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

雖然說陳露在經濟這一方面對謝路得沒有想法,也從來沒有對謝路得表示過又不友好的言辭和臉色,但是內心裡的大男子漢主義的思想,謝路得卻是從小就有的要強,儘管這種倔強中可能也含有對自己家庭出身的一種自卑。

這一方面,王建東對謝路得是很理解,也是支持的。

所謂門當戶對,老生常談的事情了。

不過,雖然說門當戶對已經是過去式了,但是現在的事實證明,門當戶對還是很有必要的。

簡單點說,現在的門當戶對不是僅僅指身家相當,要得是家庭差不多,彼此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相當,三觀相當,學歷、文化相當,等等。

而最要緊的一點,還要雙方財力相當。

這一點看起來很俗,但是生活起來並不俗。這是基礎,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貧賤夫妻百事哀。不是說夫妻雙方家庭都多麼富有,而是相當就好。

如果門不當戶不對,則兩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不能完全融合,勢必產生矛盾。這個矛盾不是可以緩和的,只會越來越激烈。

要知道,什麼寒門女加入豪門起初不適應豪門生活,但是最終以一己之力改變豪門內那種死氣沉沉的生活的故事,那全是杜撰出來,脫離實際的。

無數事實證明,門當戶對生活不一定幸福,但是門不當戶不對,很難生活的幸福,除非有一個人能完完全全改變自己。

可是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古語不就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實際上,王建東自己也和謝路得,還有胡曉輝曾經分析過謝路得這爿小店的現狀。

他覺得,這其中的因素,除開初次經營,大家都還不具備實際經驗等等原因,主要的因素還有兩個:一是地方偏僻,來的客人自然就不多;其次,在生鮮原材料的採購上面,謝路得總覺得東西要好,這樣才能做出來好的味道。但是這樣高價採購最後體現在賣出去的價格上,就是一個兩難:一是你不可能比周邊飯店的價格明顯偏高,二是這樣一來,成本就偏高。

所以說從盈利的角度來說,良性循壞的生產環節到現在還沒有打通。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小覷的因素,就是謝路得和他的同學合夥人,本來說好一個主內,一個主外。謝路得自己,只是一門心思放在做飯菜上,並且,對於店面管理呀,或者是和工商稅務監督的關係,本來就不是謝路得長項,所以對他的同學很信任,這些事情一概自己不參與。

這樣一來,對於成本的概念,其實於謝路得來說,就沒有了多大的概念。

不過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他們這件飯店的菜品還算不錯,在四面八方落得一個較好的口碑。慢慢竟也至於有了一批鐵桿的顧客,也正是因爲這樣,飯店纔算是堅持到了現在,雖然說沒有能賺到多少鈔票,但也還不至於入不敷出。

今天再次說起來這些,在座的人諸位都沉靜下來。

過一會兒,謝雨生說道:“四眼,上次你開張的辰光,我記得當時提醒過你要注意一些你哪位合夥人的動態,有一句俗話是怎麼說來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徐進搭腔。

謝路得不響。

王建東看看謝路得,想了想,說道:“四眼,有一句話,我作爲兄弟,當然也是所謂的這間飯店別的小股東,有一個建議,叫做什麼,----“

陳露放下手裡正在舀菜的長勺子,也坐下來。

“還是那句老話,叫做什麼親兄弟明算賬。在飯店的管理上,一些基本的制度還是應該要有的。”

王建東沒有停,盯著謝路得繼續說道:“成本覈算我在建設工地這麼多年下來,也算是稍有經驗和體會,這樣,這幾天我給想幾條出來,再加上飯店的一些規章制度,到時候我們叫上你那位合夥人,我們再一起商量---”

“阿哥的出發點們都是爲了飯店發展,應該都能理解的。”陳露拍手鼓掌。

王建浦和徐進,還有謝雨生和胡曉輝都對王建東的建議表示支持。

“阿哥,你和四眼從小要好,你的話,他基本上都能聽進去的。要是我們說話,他基本上不會聽進去的。”陳露呵呵笑道,“再說了,阿哥你現在工作的地方離我們這裡不算很遠,以後小飯店這裡你是應該要好好著幫著管理管理了。”

謝路得抽菸,別過臉低著頭看向地面,一聲不響。

陳露眼神複雜看向謝路得,想了想,最後還是忍住,沒有再說話。

這事就這樣說定下來。王建東看看謝路得,招呼大家一飲而盡。

陳露去竈臺上提過來熬好的大骨湯,給火鍋加水。

徐進問道:“有豆腐吧,再加上一些水豆腐?”

話剛說完,陳露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這邊廂李尚馬上笑道:“豆腐不來事的。”

徐進看向李尚,一臉的不理解。

王建浦哈哈一笑,說道:“阿拉上海過年習俗的禁忌,正月十五之前不吃豆腐。”

吃酒到最後,三個女人又從廚房裡端出來一大盆餛飩。

年初五,在財神生日這天,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老早子在上海的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

李尚笑道:“都趁熱吃,祝大家今年都發大財,事業愛情都雙豐收。”

第180章 汽笛聲聲第311章 竹園新村第146章 學習第219章 我跟著你?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307章 淚眼婆娑第219章 我跟著你?第362章 圖什麼?第334章 “巴拉巴拉”東渡第201章 小爺爺第53章 粢飯豆漿第209章 最後一樁第43章 菱角第83章 城市良心第19章 油菜花第213章 捉蟋蟀第157章 熱天第162章 老友相見第186章 衆怒第180章 汽笛聲聲第292章 沒有來由第322章 傷腦筋的養豬場第187章 麼得勁第271章 戴著鋼盔頂住!第352章 三個囑咐第178章 十六鋪第252章 “了不得呀!”第20章 吃生活第147章 醬爆鱔糊第319章 落寞第128章 兩個擔心第31章 琢磨第299章 羅山立交紀念章第103章 意外第56章 小花爸媽第163章 華師大“后街”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269章 有事call我第254章 參股第268章 報社浦東辦事處第360章 囑咐第214章 聯防隊員第286章 外婆家的葡萄架第131章 “花樣年華”第123章 “未雨綢繆”第345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253章 謝路得辭職第8章 小酒館第361章 四眼相對第9章 腳踏車第285章 天地良心第310章 王建好留學美國(1994年)第246章 三林老街第303章 有一說一第93章 惶恐第273章 大餅油條第2章 坐柴油船第363章 門當戶對第179章 準備登船第317章 黃浦江邊有個爛泥渡第310章 王建好留學美國(1994年)第90章 要來何用?第156章 一言難盡第173章 三點體會第240章 爲什麼下海?第299章 羅山立交紀念章第315章 觸目驚心第339章 眼圈發紅第7章 紅燒肉第197章 看“西洋鏡”的交警第207章 盾構第4章 婦產醫院過道第254章 參股第150章 曬書第325章 過年的講究第285章 天地良心第115章 哭嫁歌第243章 宣講會第89章 專業人才稀缺第353章 四眼相對第262章 大橋雄姿初具第156章 一言難盡第242章 阻力第106章 東昌路消防瞭望塔第14章 野趣第362章 圖什麼?第12章 外婆家第247章 浦東成陸第108章 拷老酒第73章 “巨龍車”第339章 眼圈發紅第221章 花鳥市場第356章 賣蘭花的老太太第343章 修行靠個人第55章 困難於斯第246章 三林老街第269章 有事call我第250章 包產到戶第199章 驢車第208章 盾構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丰台区| 海南省| 台江县| 定远县| 施甸县| 青浦区| 罗平县| 循化| 青河县| 兴城市| 肥东县| 通山县| 利川市| 崇义县| 怀集县| 晴隆县| 酒泉市| 湘西| 磴口县| 余江县| 怀仁县| 吉林省| 三江| 黑水县| 蒙山县| 阿巴嘎旗| 阿图什市| 漳浦县| 阿巴嘎旗| 堆龙德庆县| 红原县| 万全县| 阳东县| 黄龙县| 襄樊市| 积石山| 桂平市| 辽中县| 柳州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