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楔子

這是一個八月的早晨,在美國西海岸這座叫做布魯金斯的濱海小城,薔薇花忘我地在主街上唯一的這爿麪包店外綻放了一牆,倒不是她忘了季節,實在這是一個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所在。

像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小鎮一樣,這裡節奏緩慢,民風淳樸,早晨去一趟麪包店,很多老街坊即已完成了一場頗具效率的社交活動。

就拿眼前這個八月的早晨來說,人們買完了早餐麪包都遲遲沒有離去,而是或站或坐,唏噓著這天布魯金斯當地報紙上的一則新聞。新聞上說那對來自中國的、優雅的、年邁的女士於頭天晚上一起與世長辭了,是的,一起,前後相距不到半小時,這並不是一宗你所設想的他殺或自殺事件,然而現實卻更具戲劇性——她們多舛而又幸運的一生,在這一天竟像約好了似的,一同走到了盡頭。

這是兩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被人們在海邊的高地上發現時,一個靜靜地坐在輪椅上,還有一個則依偎在輪椅旁,就像平常很多人看見她們時的狀態一樣。據說兩張飽經滄桑的臉龐十分安詳,而她們面對著的,則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也許兩位是對著她們的祖國——中國的方向守望。” 麪包店老闆娘漢娜如是說。

“有道理。”有人接茬。

“知道嗎?”鎮上唯一的私校校長裴頓先生開腔道,“我喜歡報紙上對她倆的描述方式——‘兩位勇敢的反法西斯鬥士’,要知道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的,在這個意義上,國家、種族都忽略不計。”

“她倆也參加過戰爭嗎?”老傑克驚呼,他是一個二戰老兵,對“戰爭”一詞極爲敏感。

其餘很多人也一同看向裴頓,顯然很多人對這兩位相處了幾十年的老街坊並不十分了解。

“不錯,二戰期間這兩位中國老太太,不,那會兒她們應該還是兩位年輕的姑娘,曾經活躍在中國戰場上,頑強地抵抗過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小小的麪包店裡又是一陣唏噓,包括曾經對她們或明或暗的性向不置可否的一些街坊,這會兒也從心底由衷地升騰起一絲敬意。

這個短暫的沉默很快被跨進麪包店的母親和我打破,母親還是禮貌地和大家打招呼,卻掩不住一臉的疲憊。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向我倆伸出懷抱,這是個不憚於肢體接觸的西方民族,人們希望用一個懷抱、一記親吻,一句“節哀”去分擔一些他人的傷痛和思念。

“謝謝你漢娜,謝謝邁克爾,謝謝傑克……”母親和大家一一擁抱,“我的兩位母親走得很平靜,可以說她們是微笑著離世的,”母親聲音不大,卻沉著而清晰。

不錯,這兩位中國老太太是我的家人,更加確切地說,她們一個是我的瑜外婆,一個是我的瑾外婆。她們在千禧年那個和煦的夏夜離開塵世,那一年,人類又邁入一個嶄新的世紀,那一年的新年,舉世同慶,不論種族,不論貧富,抑或是高尚的、齷齪的,人們暫時忘卻這些,共同慶祝這個歷史時刻的來臨。新年夜,十七歲的我陪兩位外婆在海邊看了場跨世紀的煙火,我還清晰地記得她們臉上那幸福而知足的笑容,在漫天煙花的映照下,我曾有過一剎那的幻覺,我看見兩張年輕姣好的容顏,也是在這樣一個煙花綻放的夜晚,向彼此甜蜜地笑著……

葬禮過後,母親和艾麗用了很長時間整理她們的遺物,大多是些書、衣物,和一些懷舊的小玩意兒。一天,母親拿著幾本舊書坐到我身邊。

“這些,我想交給你。”母親的聲音有些沉重,自從我出生,她在家中就堅持用中文和我對話,即使她自己也是在美國長大,但母親說,我們不可以忘了這門沉澱了幾千年的古老語言。

“這是什麼?外婆的東西嗎?”我接過來,在手上翻了翻。

那不是什麼書,而是幾本看得出曾被主人用心呵護著的羊皮筆記,年代有些遠了,紙張泛著深深淺淺的黃。

“對,這是一部從未出版的自傳,由兩位外婆合作撰寫。”

“外婆的自傳?”我翻開扉頁,那裡寫著:給我們的後人。一九七四年春。

那是我所熟悉的瑜外婆的字跡,柔中寓剛的俊逸行楷。再往後翻,的確是交錯著兩個人的筆跡,都說字如其人,瑾外婆的字則是剛毅中蘊藏著些許不常示人的柔情和風淡雲輕。

“好好保管吧,沒事看一看,也許會有所啓發。”母親揉了揉我的頭髮。

我點點頭,算是應承下來,至於會有什麼樣的啓發,我彷彿並不很期待。

等一切歸於平靜,我離開布魯金斯,回到了學校,外婆們的那部自傳,也被我帶了回去,一開始是出於好奇沒事翻一翻,可不知怎麼回事,漸漸的,那些故事彷彿有一種魔力,吸引我沒日沒夜地看下去,直到一個月後全部被我看完,竟有了一種落幕後的惆悵,我甚至覺得,在過去的十七個年頭,我從來沒有與兩位外婆那樣親近過。

這太瘋狂了!

這幾本筆記不僅拉近了我與兩位外婆的距離,甚至讓我覺得,自己與中國、與那段歷史的距離,一下子全都拉近了!要知道,“中國”對於在這裡出生的我來說,只是遙遠的東方大地上一個古老的國家,我知道自己長著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我和母親及外婆們很多時候用中文對話,我喜歡吃她們做的中餐,然而,我卻從未有過去那裡看一看的念頭;而歷史,則是我最不感興趣的一門學科,過去了那麼久的事情,衆說紛紜,我曾執著地認爲,這世上的歷史書都是片面的,我們沒有必要去深究那些不知真假的陳年舊事……

一個念頭就此萌生,偶然的抑或註定的,我要去到那個遙遠的東方國度,那個據說是我們這個黑髮黃膚的種族的發源地去看一看,去尋找外婆們年輕時的蹤影。

我在電話裡將這個想法告訴了母親,艾麗也坐在母親身邊,用免提鍵聽著我近乎瘋狂的奇思異想。

母親沉默了一會兒,只問了一句:“需要我們陪你去嗎?”

“不用,媽媽,謝謝你,我想我自己能應付。”我謝絕了母親,我想獨自佔有這段旅途。

十一月份,一切手續辦妥,我獨自一人踏上了這段讓我魂牽夢繞的旅程,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叫做南京的古都,飛機將在上海降落,在那裡,我將踏尋瑜外婆曾經生活過的地方,以及白利南路,也就是如今的長寧路,那所叫做聖瑪利亞的貴族女校的廢墟,之後,我將乘火車從上海到南京,去兩位外婆相識、相知、相戀、生死相許的地方,去找尋她們的故事。倘若她們在天有靈,定會陪伴我一起重遊故地,我想。

在飛機上,我又重新打開這個故事,它並不像傳統的自傳那樣由出生開頭,而是選擇這個對於她們來說意義非凡的轉折點:

“民國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剛剛立冬後的這個禮拜六,在上海至南京那段瘡痍的鐵路上,我獨自一人坐在一列‘藍鋼快車’的頭等車廂裡……”

橫跨太平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知什麼時候我已捧著筆記本睡著了,睡夢裡依稀看見兩位外婆,竟像是和我彷彿年紀,遠遠地,對我微微笑著,她們穿著民國時的旗袍,華髻側挽,風華絕代。

第136章 護士第60章 沙塘巷第134章 英雄第141章 法師第134章 英雄第97章 金水第87章 貓耳餛飩第141章 法師第77章 摩爾斯電碼第99章 遊園第107章 薄衾第45章 聖女第29章 浴第160章 交杯酒第99章 遊園第134章 英雄第67章 山中屋舍第163章 貴人第172章 董知瑜番外第102章 美孚第101章 霧靄第要嗚嗚章第128章 止咳糖漿第61章 密室第25章 慰安婦(下)第100章 答案第14章 二十四橋第46章 紅手繩第94章 長第7章 馬牌擼子第160章 交杯酒第145章 黑馬第88章 浴火第147章 浴池第101章 霧靄第109章 裁縫第129章 東風,雨第160章 交杯酒第146章 信物第61章 密室第123章 任之行第95章 轟炸第152章 戰場第13章 暗媒第173章 雜誌第78章 龍井第79章 洋槐花香第4章 一支歌闕第125章 宴會第20章 新年掛曆第132章 周碧青第一一二減一章第114章 槍聲第122章 福昌樓第86章 大黃魚第71章 一天第62章 bluemoon第要吾死章第119章 走月第127章 葉銘添第106章 “我”的番外(二)第173章 雜誌第47章 車門君第162章 瓦集第90章 私房錢第14章 二十四橋第3章 情婦第65章 黑背第8章 夜金陵第65章 黑背第151章 野兔第23章 慰安婦(上)第49章 馬場第64章 蝙蝠彈第59章 二十一小時第14章 二十四橋第13章 暗媒第37章 寧織造第142章 綠孔雀第90章 私房錢第114章 槍聲第13章 暗媒第173章 卷四第72章 桂花鴨第82章 小說集第14章 二十四橋第150章 香囊第105章 棺材第128章 止咳糖漿第124章 醋罈子第67章 山中屋舍第128章 止咳糖漿第162章 瓦集第112章 赤霞珠第122章 福昌樓第78章 龍井第119章 走月第96章 大毛第119章 走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综艺| 漾濞| 叶城县| 汾西县| 桑植县| 张北县| 扶绥县| 开封县| 额敏县| 淮安市| 桦南县| 孟州市| 牟定县| 措勤县| 苗栗县| 镇赉县| 封开县| 湘潭县| 洮南市| 丹凤县| 游戏| 伊通| 常德市| 原平市| 桃源县| 长子县| 汉源县| 黄骅市| 札达县| 西乌珠穆沁旗| 红安县| 宾阳县| 宁武县| 新沂市| 天等县| 莎车县| 静安区| 甘南县| 仲巴县|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