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3章 書院羣英

王靜修的熱情,李衍並不意外。

並非他們有多熟,算起來相處的時間不過數日。

這老道,純粹就是那種癡人。

他父親乃“金蟾老祖”王道宗,三豐真人親傳弟子,雖非掌教,但在武當可是德高望重。

可以說,王靜修打小就沒受過什麼委屈,修行資質一般,但卻是煉丹天才,是小時候被人寵著,長大了被人端著,一心癡迷煉丹術,人畜無害,自然也沒人願意招惹。

所以,這老道性子起來,就跟長不大的孩童一般。

就連門口守衛,都是一臉爲難。

王靜修不在乎,李衍卻不會亂來,覈對令牌後才進入山門。

過門後擡眼望去,李衍便心中暗贊。

這乾坤書院佔地極爲廣闊,遠非尋常學府可比。

進門繞過照壁,便是大氣磅礴的廣場,一尺見方的青磚鋪就,中央是圓形高臺,院子方棱四正,暗合天圓地方格局,兩尊巨大的銅獸對面矗立,有點像陰陽魚,也暗合乾坤二卦。

遠處宮闕高低錯落,飛檐斗拱隱約凝聚成“勢”。

書院的佈局絕非隨意,環顧四周,李衍竟感覺神通有被壓制跡象。

“前輩,這裡是誰主持設計?”李衍忍不住詢問。

王靜修哈哈撫須道:“看出來了吧,此地可不簡單,乃集衆人之力修建,無論墨門還是那些風水大師,都出了力,此山原本算不上好地勢,卻硬生生被他們弄出了這般景象。”

沙裡飛嘖嘖道:“那可是,不少花錢啊…”

“錢算什麼?”

王靜修瞥了一眼,“別說乾坤書院事關重大,單這合力修建的經驗,便價值連城,你們可知,這書院還沒結束,泉州那邊就要新建港口,就用了書院法門,聽聞建起之後,倭寇和紅毛海盜,便再無力侵擾。”

原來如此…

李衍聽罷,恍然大悟。

每次想到書院,蒸汽機總會浮上腦海,卻忘了書院最初建造原因。

這是大宣朝首個專門的格物書院,百工技藝纔是重點。

聽老道意思,是在建築和陣法上有了突破。

書院還沒開放,便有此收穫,不禁讓李衍更加期盼。

“此爲‘格物道’。”

王靜修帶著他們沿一條寬闊平整的青石主道前行,邊走邊介紹:“此道貫通書院,寓意書院根本,看這兩旁花草,也並非尋常花木,乃百草堂葛樸生專培的‘百工草’,既能觀賞,又能藥用…”

李衍眼睛一亮,“是那位李藥聖的親傳弟子?”

這葛樸生的名頭,他也曾聽過。

藥聖仙去,李家傳承未斷,出了個道醫宗師李法成。

但名頭最大的,還是這親傳弟子葛樸生。

其爲“太醫院生藥庫大使”,在玄門之中也是聲名顯赫。

“嗯。”

王靜修點頭,眼中也滿是佩服,“葛大使藥學一道確實不凡。”

說話間,三人已穿過前院廣場大殿。

但見道路延伸處,幾片功能分明的區域顯露輪廓。

遠方可見煙塵升騰的工坊區,叮噹作響的金屬敲擊聲隱隱傳來。

近處則是數座飛檐精巧、粉牆黛瓦的樓閣羣落,窗明幾淨,看模樣應是學子鑽研修之地。

更有一片靠近溪流的散落屋舍,門前堆砌著各類山石、古木、不知名獸骨化石。

其中,甚至有完整的巨型恐龍化石,已被拼湊起來。

可惜毫無氣韻,並非靈物。

“好傢伙,這是山海經神獸吧…”

沙裡飛看直了眼,扭頭道:“衍小哥,這比咱們在青龍山找到的還大!”

李衍點了點頭,眼中也滿是興趣,“前輩,還有人研究這個?”

“是欽天監正白辰山。”

王靜修點頭道:“他對這些很感興趣,書院一項重任,便是重新勘測神州風物地貌,衆多地師參與其中,你們供奉怕是與他們打交道最多。”

李衍眉頭一皺,“供奉?”

他只知道,自己可以加入書院,卻不知具體職位。

“你還不知道?”

王靜修有些詫異,解釋道:“書院除去教習,還聘請了不少供奉,皆是道行高深之人,除了你們‘十二元辰,’還有三支遊仙隊伍。”

“勘測神州風物地貌,少不了要去那些人煙罕跡的兇險之地,若是出動軍隊護送,勞民傷財,所以都是聘請供奉保護,當然書院也不會白使喚人,所得功績,皆可用於領取庫房靈寶,聘請書院匠人做事。”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

李衍先是驚訝,隨後臉上露出笑容。

他正想找東西修補大羅法身,書院庫房靈寶便是目標,更不用說書院集合了神州諸多名匠,換做往日分散各地,且脾氣各不相同,想請幫忙還要搭上人情。

旁邊的沙裡飛,卻對另一件事感興趣,“另外三支隊伍都是誰?”

敢稱遊仙,必然都是玄門高手。

王靜修回道:“‘海藏’、‘龍蝕’和‘雲間客’。”

李衍聽罷皺起了眉頭,“怎麼都沒聽過。”

他行走江湖,沿途收集了不少玄門情報,著名的遊仙隊伍也知道幾個。

然而這幾個名字,都實在陌生。

王靜修搖頭道:“這老道就不清楚了,沒怎麼細問。”

李衍若有所思,將這幾個名字記下。

“先去‘百工樓’!”

王靜修興致勃勃,帶著二人轉向左側一條青石小徑。

小徑蜿蜒,穿過一片翠意盎然的竹林,伴著腳下潺潺溪流,頗有幾分世外之感。

溪流之上,一座完全由巨大原木榫卯搭接而成、沒有任何鐵釘痕跡的廊橋凌空而過。

而在那橋上,竟有精巧的木質齒輪和機關,借水流驅動,又弄了獸皮傳送帶,將一些半成品的木器構件或石雕碎料,向著裡面運送過去。

注意到他的目光,王靜修笑道:“小機關罷了,陶師傅的手筆。”

“陶師傅又是哪位高人?”

“陶逢春,墨門宗師,工部營繕所提舉,建造對面神機營的‘糯米灰漿’,便是其創造。”

“哦,卻是晚輩孤陋寡聞了。”

李衍聽罷,臉色立刻變得肅穆。

陶逢春的名字,他雖然沒聽過,但神機營灰色外牆,怎麼看都有點像水泥…

行不多時,一座氣勢恢宏的三層樓閣出現在眼前。

碩大木門上方懸掛著匾額,上寫《百工樓》三字。

整棟樓以深色硬木和青石爲主體,結構剛勁有力,每一層都設有巨大的排窗。

此刻排窗洞開,隱約可見內部人影穿梭,敲鑿、鋸木、繪圖之聲隱隱傳來。樓門敞開,李衍還沒靠近,便聞到一股混合著上好木材清香、松節油氣味以及礦物粉末的複雜氣味。

走入大門,中央是一個巨大的中庭展示區,懸掛著精妙絕倫的各種建築模型——從縮小的宮殿樓閣,到結構複雜的防禦塔樓,再到能模擬開合的水利閘門裝置,無一不精,皆可活動演示。

四周則被分割成許多獨立卻敞開的“工間”。

有的墨汁淋漓,繪滿密密麻麻線條的圖紙鋪陳滿地…

有的木屑飛揚,老匠人帶著徒弟正細細打磨著雕花構件…

有的區域則陳設著各種奇特的青銅器、骨質工具甚至散發著微弱罡炁、用途不明的古老物件…

此刻,樓內中心位置,站著一位精神矍鑠、身著簡樸匠作服的老者。

在他身前,有一個巨大的、由無數細小木塊精準嵌套構成的“拱橋”模型。

老頭正面色不悅,訓斥著兩名年輕匠人,“告訴你們多少回了!”

“榫卯!榫卯之妙在於天成,在於精密!”

“這幾處‘走馬銷’差了一分,受力就偏斜三寸!若用在關鍵之處,便是房倒屋塌,重來!”

老頭吹鬍子瞪眼,滿臉的執拗。

看到王靜修等人進來,他也只是微微皺眉,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王靜修並未上前打擾,低聲道:“陶師傅營造法式,堪稱國之柱石。”

說罷,引著李衍走向較安靜的側翼一隅。

其他地方,也有不少高明匠人,製作之物也都是名揚神州的物件。

徽州的“犀皮漆”被小心塗抹在機關木偶關節處,說其“七曬九蔭法”,可使漆面耐受地脈溼氣…

江浙的“東陽竹絲編織”技藝,被用來製作鑲嵌符籙的材料…

滇州的“斑錫浮雕”,明顯是在製作銅製齒輪…

諸多技藝,看得李衍和沙裡飛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不愧是百工樓!”

出門後,李衍也忍不住連連稱讚。

他沒想到,書院弄這麼大陣仗,將來神州各種技術,怕是會迎來爆發期。

離開百工樓,三人又走向工坊區。

這裡和神機營有些像,但卻小了許多,隱約傳來叮噹金屬敲擊與火藥味。

“這地方,暫時不好進…”

王靜修搖了搖頭,便要帶著他們繼續往裡走。

“成了!成了!”

但就在這時,一個穿著沾滿硝痕油污的短褂、臉上抹著幾道黑的中年漢子,風風火火地衝了出來,差點和王靜修撞個滿懷。

他雙手緊護著一個小瓷壇,裡面是半壇狀若冰晶的雪白粉末,也顧不上理會王靜修,直接衝向遠處走來的一名黑臉老頭,濃濃的贛州腔調裡,透著狂喜:“趙師傅!成了!”

“瞧這‘霜花’,看這成色!比以往法子提純至少高四成!”

被稱作趙師傅的黑臉壯碩,眼中頓時精芒暴射:“好!隨我去試試!”

說罷,急匆匆往裡走,目光掃過李衍一行,也只是喊了聲“王道長”,算是打了招呼。

看著二人風風火火衝進工坊,王靜修搖頭道:“之前出來的,叫‘周白硝’,贛州宜春世襲火藥匠戶,聽說正研究改良新式火藥,那黑臉老頭叫‘趙火工’,聽聞以前是登州水師炮匠,後來學了佛郎機火槍鍛造之術,至於他們在幹什麼,你們應該能猜到。”

旁邊的沙裡飛聞言,眼睛都綠了。

他正愁著如何製作法器火槍,想不到書院竟藏瞭如此人物。

李衍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稍安勿躁,隨後便跟著王靜修繼續前行。

老道明顯在這裡已經混熟,帶著他們去了“百草居”,拜訪了名醫葛樸生,又結識了贛州楊筠鬆傳人吳定盤,以及曾經金帳狼國回回司天臺後裔趙靈臺,漕運總督府幕僚,潘季馴門生…

李衍這下也是徹底服了。

王靜修說書院藏龍臥虎,何止如此。

匆匆走過一圈,已耗費了不少時間,李衍連忙問道:“道長,我等此行前來,要找嚴九齡,還有一位趙驢子兄弟也來了書院,可知人在何處?”

“李兄,李兄!”

話未說完,李衍便扭頭觀望。

但見一紅袍官員帶著幾人匆匆前來,正是嚴九齡。

“李兄來了怎麼也不打招呼。”

他微微喘氣,額頭冒汗,先是與王靜修見禮,隨後纔開口道:“書院開院在即,諸事繁忙,方纔我等正在商議要事,典吏不敢打擾,出門後才告知李兄來了。”

“無妨。”

李衍微笑道:“道長帶我們見識了一番,書院果然名不虛傳啊。”

說著,詢問道:“趙驢子兄弟怎麼…”

“人沒事,待會兒就知道了。”

嚴九齡沒回答,而是看向王靜修,恭敬拱手道:“王道長,李兄弟就交給在下了,多謝。”

“走吧走吧。”

王靜修撫須笑道:“李小友,既然都入了書院,有時間便來找老道聊聊,這書院什麼都好,就是一個個比老道還癲,悶的慌。”

李衍連忙拱手,“肯定要經常叨擾前輩。”

他知道王靜修的心思,總想著讓他去哀牢山找靈藥。

但那地方可不比前世,龍妍兒跟他們說過,其中神秘莫測,天然形成的兇地環環相套,連蠱教曾經一位教主,進入裡面尋找靈蠱,也不知所蹤,再沒出來。

他們如今事多,自然沒時間跑進裡面找麻煩。

離開百草堂,嚴九齡便帶著他們往書院後方側院而去。

一邊走,一邊低聲道:“趙驢子已被書院聘任,眼下正被白監正邀請幫忙。”

“白監正,他們在忙什麼?”李衍好奇詢問。

“我說不清,去了你便知道。”

嚴九齡一臉的神秘,但走了幾步後,還是忍不住開口道:“李兄,可曾記得我的猜測?”

李衍微愣,“當然記得。”

嚴九齡所言,是他曾經研究得出的結論:這天地有過兩場大變。

一個是大禹治水,一個是商周封神之戰。

大禹治水後,天人兩隔,神州再無“帝”!

封神之戰後,人族禮儀祭祀,逐漸開始改變。

嚴九齡點了點頭,得意中帶著絲悵然,“我的猜測,被證實了。”

說話間,已帶他們來到了側院。

但見院子裡,密密麻麻擺放了很多石塊還有玉石禮器,以及碑文。

欽天監監正白辰山、趙驢子,還有不少人都在裡面忙碌。

嚴九齡這才解釋道:“按照李兄弟找到的徐福《求仙篇》,朝廷秘密派人挖掘,這些都是我們在‘岱宗’泰山深處找到的東西。”

“大禹治水前,人間天界曾真的有通道,名字就叫建木!”

第584章 喜神錢,郡王府135.第135章 蛇鬼婆第68章 過陰,滅堂口第666章 王家尋兇367.第367章 驅邪,開光,除瘟第75章 連番惡鬥急第723章 初見太子第59章 重煉鎮魔錢436.第436章 前行者的考驗176.第176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425.第425章 追擊與陷阱第656章 徐福書簡第91章 兇猛肉彌勒368.第368章 夜入鹿門山363.第363章 半夜鬼神語348.第348章 中元起陰山356.第356章 龍窟悟道147.第147章 倭人之術第95章 終南山下藥王廟第671章 魚餌,背叛264.第264章 死敵根腳第648章 地動顯英魂351.第351章 老道王靜修411.第411章 巴山夜雨第15章 響馬與怪蛇144.第144章 腐壞之局第709章 牢中酷刑407.第407章 反攻!第582章 遊喜神方第626章 千年殘夢第45章 江湖第674章 事後餘波418.第418章 奇怪的女童345.第345章 墨家機關墓第459章 排教龍王廟第94章 秦嶺古道318.第318章 雨中煉器179.第179章 長安事了第460章 法界神通第644章 乾陽殿,邙山鬼帝263.第263章 虎妖劉綱415.第415章 妖霧洶涌194.第194章 古城血案第525章 武氏八極第727章 步步緊逼第465章 灰僧的故事第523章 新的任務第105章 在豐陽161.第161章 那一年,站如嘍囉第295章 鬥擂!385.第385章 龍的傳說第18章 病虎往事52.第52章 雷擊棗木第667章 月黑風高夜308.第308章 圍殺妖女第457章 陰差陽錯第616章 驚人的消息第501章 古族疑雲389.第389章 危機初顯第449章 潛入重慶府142.第142章 青樓論道252.第252章 地仙墓394.第394章 破敵!127.第127章 《長生仙庫》第288章 奇怪的“還陽者”第292章 履霜,堅冰至第638章 千鈞一髮第609章 九鼎出,地脈動第518章 失火的靈泉寺第462章 喧囂走馬鎮325.第325章 江上妖盟第707章 宗師之戰第654章 客棧的寶貝第30章 重返咸陽第710章 孔晦伏誅,神器之聞第629章 金眼馮355.第355章 真武龍窟第584章 喜神錢,郡王府324.第324章 人魈第610章 劍出紅塵第649章 天雷降魔356.第356章 龍窟悟道第465章 灰僧的故事第82章 夢中異象347.第347章 梁子湖的蝴蝶370.第370章 災劫全因內賊起第692章 九門陰墟第528章 劍仙的消息第279章 雲夢三寶375.第375章 荒古奇物364.第364章 鬼佛廟240.第240章 寺中古墓第460章 法界神通第647章 破陣第271章 船至鸚鵡洲246.第246章 山中雷降妖第692章 九門陰墟第611章 天官行刑,雷部之威200.第200章 深山狐祭437.第437章 定計入成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古丈县| 奉贤区| 简阳市| 乳源| 乌拉特前旗| 株洲县| 鹤壁市| 泗洪县| 阳泉市| 和政县| 始兴县| 兴化市| 泌阳县| 新竹县| 望城县| 城固县| 绩溪县| 文登市| 鄂托克旗| 平山县| 天峨县| 涿鹿县| 潢川县| 临洮县| 博兴县| 稻城县| 疏勒县| 辽阳市| 建宁县| 许昌县| 武功县| 汤原县| 海口市| 马龙县| 兴隆县| 南涧| 建湖县| 奉新县| 北流市| 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