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新作,望大家多多支持,多點擊、多收藏、多推薦、多提意見。套用句老話,如果覺得本書不成熟,請先放在書架上,我會慢慢修改的,給大家一個儘量完美的答案
—————————————————————
大海,天生是屬於勇者的。
天生屬於熱愛自由的男人。
——哥倫布
許多年以後,王景仁站在海邊,看著美麗的夕陽漸漸沉入海里。他英雄遲暮般的蹲了下去,用手在沙灘上劃出一個“明”字,突然彷彿又聽到了那船上整齊的號子,回到了自己的年輕的時候。
時間就像匹駿馬,馬不停蹄似的往前,一轉眼人就老了。王景仁心裡想道。
幾十年前,王景仁踏上了大明下西洋的寶船,在一個冬夜,經歷了人生中最奇異的事情。從那時開始,他和他的夥伴就與鄭和下西洋的偉大事蹟分道揚鑣,開始了另一段雖然沒有記入史籍,但卻同樣驚險的奇異經歷。
時至今日,他常常也會在夢中,看見平靜的大海之上,突然涌起的一個個海怪;看見那些從來未曾被人發現過的奇特人種;看見那些早已被人遺忘了的名字和世界;看見那深藏在大海深處,邪惡的眼睛。
一切,都要從大明永樂四年冬天的那個晚上開始說起。
那是一個海上傳奇英雄誕生的開始:*********
1406年冬,南洋爪哇國海。
一輪明月照著風平浪靜的大海,月光之下六十二艘巨大的寶船正在快速的向北航行。寶船上雕龍刻鳳,每艘船長四十丈,闊十八丈。船上無不掛滿龍旗,旗上寫著巨大的“明”字。雖是夜晚,可依然能看見一羣羣水手在船上忙碌,迅速的變幻著四角帆,讓寶船如一條長龍海獸,在廣袤的大海之上飛翔。
領頭的一艘寶船最爲巨大,如一座海上的城市。在這城市之上,屹立著一位面無鬍鬚,威武非凡的男人。他正站在船頭龍首雕像之後,負手而立,若有所思的看著前方的海面。
此時男人身後的舵倉中走出一人,此人身高八尺,長髮披肩,相貌俊美。他走上甲板,輕輕地來到無須男子身後,躬身說道:“大人,夜深了,您早些歇息吧!”
無須男子並沒有轉身,而是從聲音中就聽出了這人就是王景仁,徐徐說道:“是景仁啊,你吩咐下去讓其他人先去睡吧,我還不困。”
王景仁看見無須男子似乎心有所思,又朝他走進了一點,小聲的問道:“大人今天心事重重,莫非是因爲我們此行已走迴路,卻還沒有找到關於建文帝的消息?”
無須男子道:“非也,想我鄭和乃一介平民,蒙聖上青睞,平步青雲,做了這天朝船隊的正使,定當爲聖上分憂,努力解決建文帝失蹤之事。無奈此事甚爲飄渺,找不到消息也是自然。聖上也對我說過,盡力而爲,揚中華之威爲大,尋綜之事次之。因而我並未爲此事過多擔憂。”
原來這名無須男子,正是後來七下西洋,名垂千古的大明船隊正使,大英雄鄭和。王景仁聽完鄭和的話,不解的問道:“那大人所慮何事?”
鄭和道:“不瞞你說,越是接近大明國土,我越是又種莫名的擔心,我們此行已兩年有餘,十分順利。怕不要在此時出什麼事情爲好。”
王景仁心有所感。他是船隊上地位僅次於鄭和的副使總管王景弘的族弟。生於閩南海商之家,自己小時候也曾經多次出海,大明附近海域海盜雖然極少,可暴風雨王景仁還是經歷過不少的。大海之上情況常常是變幻無常,但像這次下海宣揚國威這樣,兩年多來都十分順利,連場風暴都沒遇見的情況,卻是非常少見。太平靜了,大軍從蘇州劉家河下海,過海峽,到占城,去爪哇,至文萊,最後到滿刺加,一直都是順風而行。前兩天回到爪哇國,爪哇國王還殷切的款待了船隊,完全不像傳說中此國王吝嗇刻薄的爲人。王景仁想到這裡,不覺感到了一絲可怕。
可他並不敢把自己的擔憂也說出來,讓本已十分操勞的鄭和更加擔心。但就在他準備說兩句話寬慰鄭和之時,他卻突然看到——前方地平線處出現了二十多隻大船組成的船隊,這些船的船帆吃風程度相當的鼓,他們應該正全速的向這邊開來。
王景仁雖早已沒有隨家族出海,但對海上之事也還是十分清楚。南洋之上,從沒有聽說過哪家商家有這麼大的實力,有二十幾艘大船,而且還一起出海。再說了,又不是打仗,三更半夜,許多水手都要休息,也不用玩命的把船開這麼快。莫非是海盜?
王景仁突然有一種不妙的預感,他馬上指向前方,說道:“大人,您快看那邊!”
鄭和隨著王景仁的手看去,看見二十幾艘大船全速開來,也發現了事情的蹊蹺,馬上吩咐道:“快,去把我的窺管拿來!”
王景仁聽完吩咐,稟了聲是,便朝衆頭領休息的大廳跑去拿鄭和的窺管。
王景仁三步並作兩步,奔進大廳,推開廳門。大廳內副使總管,王景仁的族兄王景弘,軍師周安,旗艦大水手李良等十數個船隊頭領正在喝茶聊天,他們看見王景仁如此匆忙,都停下了話題,朝他看來。
副使總管王景弘站了起來,向王景仁問道:“景仁,出了什麼事情?”
王景仁邊跑向牆邊取下窺管,邊對王景弘說道:“大哥,前面來了二十幾艘大船,滿風吃水朝咱們開來,正使大人叫我來取窺管。”
王景弘出海也有兩年多,算是半個行家,知道此事的不尋常。不由眉頭大皺,吩咐衆人道:“走,大家都隨我去看看。”
衆人立刻起立,隨王氏兄弟走上了甲板,來到鄭和身後。此時,剛還是風平浪靜的海面,不知何時颳起了大風,看來雨就要下了。王景仁把窺管交給鄭和,鄭和立馬拿上窺管向前方望去。衆人也拿出了自己的窺管一齊望了過去。
只見二十幾艘船,雖不及大明寶船之大,但在這南洋之上,也個個像怪物般巨大。船上站滿了人,船後的帆由於順風,被風吹得鼓抖不止。整個艦隊排成尖形,正全力朝寶船駛來。
王景仁問著站在他身旁的大水手李良:“李當家,不知你是否知道這是何人的船隊?”
這李良年紀近五十,頭髮有些已經花白,在海上打拼了多年。此次南洋之行,朝廷特意招來了一批一流船老大,李良便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他的操船技術和海上閱歷都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李良沉思了半刻,說道:“回王將軍,這南洋商賈,均是小戶,都沒有這個財力同時有這麼多大船,就連附近的小國,恐怕也找不出這樣的規模。這些船構造之法都是中國之法,定不是天竺之船。這片海域能有這麼多大船的,恐怕就只有一個人了。”
王景仁聽得心燥,說道:“李當家你就別賣關子了,快說是誰吧。”
李良點頭,表情嚴肅的答道:“應該是南洋海盜王陳祖義的船!”
“陳祖義?!”衆人大感不妙,大家都聽聞過南洋海盜王陳祖義的名字。相傳此人有大船上百條,殺人如麻,專搶再南洋上過往的商船,還吃俘虜的心肝,是南洋上數一數二的大盜。南洋諸國沒有一個的水師可以與此人抗擊。因此他在南洋打殺搶劫,非常囂張。在南洋各國,說出他的名字,沒有一個小孩還敢再哭。一路上船隊平安無事,衆人還心想此人定是害怕天朝威名,不敢靠近寶船,因而沒有遇見此人。卻沒想到他在這裡等著大家。
副使總管王景弘此時放下窺管,指著對面的船身,大聲說道:“大家快看來船的桅桿!”
衆人隨著王景弘之聲再次向來船看去,那些船上紛紛升起了白邊黑底的旗幟,透過窺管可以清楚的看到,旗上寫一個巨大的“陳”字。
這南洋之上,除了陳祖義還有哪個姓陳的有這麼多條船?衆人立刻明白了來船船主的身份。此時,鄭和不慌不忙的吩咐道:“快打旗語,告訴他們這是大明的船,告訴他們不要接近。命洪保率護衛船隊上前圍攏我們的船,其他船隻停止前進!”
傳令官接到鄭和命令,馬上向前方船隻揮動紅旗,打起了旗語。另一位傳令官則向寶船頂上跑去,打旗語給護衛船隊的總管洪保。
待船頭傳令官打完旗語,陳祖義的船反而又近了許多,他們並沒有放慢速度,依舊全速向寶船開來。
王景仁看著陳祖義的船並沒有停下的意思,對鄭和說道:“看來他們真的是鐵了心要和我們打一仗了。”
鄭和點點頭,說道:“是啊,希望天佑大明,一切安然無事。”
此時衆人右側傳來了一個大漢的聲音,此人聲音洪亮至極,居然可以讓百丈外的衆人聽得真真切切。此人吼道:“大人,是海盜嗎?看老洪怎麼收拾他們吧。”這位大漢身高八尺,圍著頭巾,滿臉絡鰓鬍子,體型魁梧。他就是護衛艦隊頭領,正四品水軍龍驤營頭領——洪保。
鄭和轉向洪保的方向,衝洪保點了點頭,示意他按旗語行事。洪保立刻拱手向這邊船上的各位大人鞠了一禮,隨後向後面的士兵一聲巨吼,道:“兄弟們,幹正事的時候到了,抄上傢伙各自就位,水手快打帆,把大人他們的船圍起來!”
洪保一語完畢,護衛艦隊聽得洪保的命令,立刻調過船頭,把帆逆風打橫,讓船轉過身子。隨後立即改帆向左,利用風力讓船迅速靠近鄭和等人的船。護衛艦隊二十多艘船一字排開,把剩下了寶船欄在了後面。船上的士兵也是嚴陣以待,有的拿著弓箭正準備點火,有的拿上了特製的十二尺長的長矛,防止海盜搭橋上傳。
六十二艘大船突然變得靜悄悄的,衆護衛水手拿好了各自的武器,鄭和王景弘等人也把手放在了腰間的劍柄上,雙眼目不轉睛的直視著前方,等待著陳祖義船隊的靠近。
海盜的黑色大船從遠處的小點慢慢變大,半柱香的時間已經來到了離護衛艦隊百多丈以外的地方。
只見來船的船頭站著一個光頭獨眼的男人,嘴上留著兩撇長長的八字鬍,雖然自己的船比起鄭和船隊的數量少很多,但依然在目中帶著狠勁,毫不畏懼,像尊兇神一般看著鄭和他們。
洪保和他的護衛艦隊,隔在鄭和等人與來船中間,像條長龍保護著衆人的安全。洪保也看見了船頭的獨眼男人,他以他粗曠的嗓子向獨眼男人大吼道:“來人可是鳥海盜陳祖義?”
獨眼男人聽到洪保的喊叫,用流利的中文高聲答道:“是你爺爺我!”在說話之時,陳祖義嘴上兩撇鬍子不斷的抖動,顯得邪惡至極。接著陳祖義又笑喊道:“想不到我還挺出名的,大明的鳥人也知道本爺爺的名字,哈哈......”
洪保氣得眼珠都要鼓出來了,大聲說道:“呸!誰稀罕知道你的狗名!你要是再把你的船開過來一丈,我就把你打個稀巴爛。”
陳祖義說道:“那來試試吧,爺爺就是要來劫你們的船,把你們全送給天母娘娘!”
------------------------
新人新作,望大家多多支持,多點擊、多收藏、多推薦、多提意見。保證不太監,每天至少更新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