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紅玉的話,瞬間讓在場所有人眼神一凜,神色沉重無比。
所謂誅仙大陣,顧名思義,就是連真正的仙人都能斬殺的遠古超階大陣,比現存於世的任何陣法都要強大。
當世最強的陣法!
而斬殺仙人的說法並非傳說,而是實實在在有明確記載的事實。
仙人都難逃一死,可想而知這誅仙大陣的威力是何等的強大。
姜承道走到女牆邊,面色凝重地道:“柴千戶,確定是誅仙大陣嗎?”
柴紅玉面色難看地點了點頭。
“我有幸在師尊的洞天裡見過誅仙大陣的陣基脈絡,師尊也跟我說起過一些誅仙大陣的特徵。”
說到這裡,她的聲音莫名透著一絲顫意。
“她老人家還說,誅仙大陣雖然結陣所需消耗極大,立陣的條件也極爲苛刻,但是一旦發動,鎖定目標,即便是歸一境修者,也很難從中逃離。”
“並且大陣一旦發動,施法範圍內的空間就會被直接剝離,絕大多數修者甚至連大陣的餘波都難以抗衡,可怕無比.”
陸晨緩步上前,淡淡道:“有破陣的辦法嗎?”
柴紅玉搖了搖頭。
“或許有,但我不懂.”
她並不擅長陣法之道,而最擅長陣法之道,甚至可以說是此道天才中的天才符嬅,此時卻又不在這裡。
柴紅玉方纔已經嘗試過了,然而這片空間雖然還沒被剝離,但卻已經被阻斷,任何手段都無法突破空間的限制向外界傳遞消息。
此時的魯陽,已經徹底成了一座孤城。
“是麼.”
陸晨轉頭看向姜承道。
“聖王殿下,你怎麼看?”
姜承道一直在觀察外面不斷變化的無數小型法陣,試圖通過其彼此聯接的方式和各個陣法之間的關聯,看穿其運轉的本質,找到破解之法。
然而,那些法陣連接和運轉的方式極其繁複多變,很難看出其規律,即便是他這等擁有聖遺物,能夠接觸到聖道之法的存在,短時間也無法堪破。
聽到陸晨的詢問,他稍微沉吟了一下,而後回道:“倒是勉強算是有個思路。”
聞言,柴紅玉趕忙問道:“什麼思路?”
姜承道笑了笑,而後手一擺,伴隨著一陣時空漣漪,一把通體環繞著紫色濃霧的長槍緩緩刺破空間,從空間裂縫中緩緩浮現,最後穩穩落在姜承道手中。
握緊長槍,他緩緩吐出幾個字:“很簡單,一力破十會!”
說著,不等柴紅玉反應過來,他突然猛地高高舉起長槍,聖道之力瘋狂涌動間,唯有聖遺物九幽的擁有者才能擁有的聖道術式瞬間發動——
“九重幽域!”
嘩嘩譁!!
龐大的聖靈力頃刻間從九幽槍尖涌出,速度極快地朝著周圍席捲而去,而後在半空中飛速實質化,眨眼間就形成了一面直徑數裡的巨大天幕。
並且天幕還在飛速向著周圍擴大。
“定!”
當天幕將底下由無數將士遺骸血肉匯聚而成的血色洪流完全覆蓋的瞬間,姜承道突然猛地握拳。
隨著他的動作,紫色天幕陡然光芒大盛,隱藏在其中的聖道之力瞬間落下,強行壓制那股血色洪流,並快速朝底下的法陣滲透。
看到這一幕,玄平眼中依舊不見絲毫慌亂。 他不慌不忙地用另一隻手舉起一枚赤色令旗,而後用靈力將其丟到高空,讓其與誅仙劍同時旋轉。
在他的應對下,原本運轉速度變緩的法陣突然恢復,並且比之前運轉得更快,就連那血色洪流也在“嘭”的一聲炸開後,眨眼間就變成數以億計的遠古咒文,飛速朝周圍瀰漫,不斷構成新的子陣,加速誅仙大陣的成陣速度。
緊接著,他突然雙手一合,快速打出一個個指訣。
僅片刻,一個特殊的傳信通道便在他周圍形成。
“聖王殿下,差不多該動手了。”
“嗯。”
虛空中,響起一道威嚴的聲音。
另一邊,姜承道面甲之下的面色微微一變,而後似有所感地轉過頭,看向玄平所在位置的正上方。
卻見被他注視著的方向,原本空無一物的地方,此時竟突然不斷涌出一道道水桶大小的赤色電弧,原本穩固的空間劇烈扭曲起來,很快便形成了一道時空漩渦。
隨著時空漩渦的出現,一股讓姜承道熟悉無比的力量開始從時空夾縫中緩緩涌出,彷彿在宣誓著什麼一般,空氣中傳來陣陣雄渾的聲響。
攝人心魄。
“聖王殿下。”
這時,柴紅玉有些急切地開口詢問:
“怎麼樣了?”
姜承道的語調變得沉重了不少:“倒是找到了些許破綻,或許有機會在誅仙大陣成陣之前,從中找到一線生機。”
聞言,柴紅玉頓時面色一喜。
“該怎麼做?聖王殿下請儘快下令,無論什麼任務,卑職都會拼盡一切,定不負聖王殿下所託。”
姜承道微微頷首,而後轉頭看向一旁神色緊張的滄月和依舊風輕雲淡的陸晨。
在幾人身上環視了一圈後,他莫名深吸了一口氣,眼中悄然閃過一抹詭異的紫色。
一股特殊的力量從他眼中激射而出,悄無聲息地落在陸晨身上。
這個小動作極爲隱蔽,就連柴紅玉都沒能察覺。
做完這些後,姜承道深深看了陸晨一眼,而後對三人說道:“本王已經用秘法將大陣的四方陣眼固定住,只要將其破壞,並且同時佔據,就能延緩其成陣時間,然後從中突破,逃出生天。”
聞言,柴紅玉當即應道:“殿下,四方陣眼都是一樣的嗎?”
姜承道搖了搖頭。
“不一樣,有強有弱,有難有易。”
聽到這話,陸晨不由得心下一沉。
符弦的預言,再次在腦海中浮現。
“一路向西麼”
滄月開口問道:“殿下,這四方從難到易,分別爲何?”
姜承道沒有賣關子,直言道:“東最難,其次爲北,再次爲南,西最易,甚至可以說,西邊的陣心阻力極小,可輕易突破。”
“如今城內戰兵共六萬,輔兵八萬,本王認爲,當由柴千戶統領兩萬戰兵三萬輔兵向北進發,滄月指揮使統領新軍和兩萬輔兵向南進發,本王親率玄武衛和一萬輔兵東進。”
說到這裡,他突然轉過頭,看向陸晨。
“剩下的兵力,則交給懷宇統領,向西疾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