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熊大維第一次完整的看到全片。
他之前在剪輯時候看過幾次,不過都是一段段的劇情。
許瓔珞瞪著大眼睛,全場專注的注視著熒幕,好像比熊大維自己更關(guān)心電影的質(zhì)量。
中間女裝大佬熊大維出境的時候,放映廳內(nèi)更是笑成了一片,充滿了愉快的氣氛。
思思笑的尤其誇張,笑聲嘎嘎的,如果一隻小鴨子,樂的在椅子上亂晃,抱著的爆米花都灑了出來。
許瓔珞也抱著熊大維的胳膊,笑的前仰後合的。
拍攝這一幕的時候她在現(xiàn)場,還親自下場指導(dǎo)了熊大維,充滿魅力的女人該怎麼走路。
但是電影效果和現(xiàn)場完全不一樣,當時拍攝的時候看只覺得好笑。
在電影上看熊大維和邵秋的互動,就覺得特別好玩。
兩個男人都存著作弄對方的心思,互相挖坑擠兌,都賤賤的。
趙立演的督察,也一臉蠢萌的樣子,十分喜感。
熊大維在心中對比著和記憶中那部電影的效果。
邵秋的表演無疑是出彩的,這部電影中他拋棄往常一貫的英俊俠氣,故意把自己變得頹廢、狼狽一點。
表現(xiàn)出了那種因爲有些神經(jīng)質(zhì)而和周圍的人羣格格不入的窘態(tài)。
熊大維自己的表演倒是和原作差別不大。
最讓熊大維安心的,就是他沒有拖後腿,狀態(tài)完整融入了電影的氛圍中。
這部電影的演員,全都是有多年經(jīng)驗,以演技稱道的職業(yè)演員。
尤其邵秋和趙立,演一對錯位的上下級非常好,製造了大量的笑點。
趙立可是位公認的金牌配角,在很多電影中給主演捧哏,只是因爲他的年紀和矮胖的外形,很少能混上主角。 Wшw ?тт kan ?¢ ○
就連其中客串的也是鄒豔豔這種演技派。
唯一的女主角,出場只有三次,選的也是邵秋電影學(xué)院的學(xué)妹。
在電影中,熊大維沒被這羣平均演技九十五以上的老手們吊起來打,就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
他不是個天才,在陽光城混了兩年羣演,纔將將進步爲有兩句臺詞的……羣演~!
演技全靠自己琢磨和拍兩部電視劇鍛鍊,然後系統(tǒng)大爺大方的給他加了一級,不然熊大維可不會去拍電影。
而且,這部電影中,他有個範本可以參考,也就是俗稱的抄作業(yè)。
答案都給你了,抄作業(yè)再抄不好,那就未免有點說不過去了。
許瓔珞倒是感覺很不錯,這部電影的情節(jié)緊湊,場景環(huán)接緊密,邵秋和熊大維的對手戲中,演出了一種老朋友的默契感。
在她看來,熊大維的演技肯定說不上多出彩,和邵秋演對手戲的時候,明顯看出是跟著邵秋的節(jié)奏再走。
但是也不落下風,起碼屬於他自己的氣場還是足足的。
尤其是演智珠在握時候的那種表情,還挺有魅力的。
不過這一段大概是本色演出,因爲他在藝電遊戲和熊貓動畫,對工作人員講解策劃案的時候,也是差不多的表情。
許瓔珞手指劃劃熊大維的掌心,頭靠在他的肩頭,喃喃的道:“還不錯?!?
熊大維捏著她的手,問道:“如果滿分十分,你覺得能打幾分?”
“八分吧,”許瓔珞輕輕一笑,道:“本來能打九分的,減一分免得你驕傲?!?
熊大維笑著攬著她的腰,在她臉上吧嗒親了一口,就像許瓔珞說的,也就八分的成績。
邵秋對電影的情節(jié)都能背下來了,全片都是他坐在魏良富旁邊,看著他剪出來的。
他關(guān)心的不是電影,而是觀衆(zhòng)們的反映。
從放映廳內(nèi)時不時傳來的笑聲可以判斷,觀衆(zhòng)們對這部電影的感覺不錯。
這裡坐的可不是普通觀衆(zhòng),眼下放映廳裡的觀衆(zhòng),可以說是國內(nèi)閱片量最大的一個羣體。
他們大多數(shù)人二三十年的時間裡,每個月都要看上幾部甚至十幾部電影,可以說電影中能出現(xiàn)的類別和橋段,他們幾乎都看遍了。
只有足夠有新意的情節(jié),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這部電影就很“新”,警匪電影也有人拍過,甚至無厘頭式的警匪喜劇,也曾經(jīng)流行過。
但是像這一部主角沒有正義和邪惡,只是兩個惺惺相惜的男人相愛相殺的故事,倒是很少見到。
電影結(jié)束之後,放映廳內(nèi)的燈光亮起,場內(nèi)先是沉默了片刻,然後響起並不熱烈,但是很真誠的掌聲。
邵秋起身站在臺前,很鄭重的向衆(zhòng)人躬身致謝。
場內(nèi)的觀衆(zhòng)們也不急著走,這部電影的質(zhì)量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都是在行業(yè)內(nèi)撲騰了十幾,幾十年的人精,他們對票房都能有個大概的估計。
我們的影帝依然沒有失手,貢獻了一部非常不錯的輕喜劇電影。
尤其是邵秋在戲路上的突破,從傳統(tǒng)武俠電影到現(xiàn)代都市類,這一步跨的很穩(wěn)。
這位影帝不光現(xiàn)在很紅,未來一年還會繼續(xù)紅下去。
這時候再不聯(lián)絡(luò)下感情,那就純粹是浪費機會。
各位院線的經(jīng)理和電影公司的老闆們上前,把邵秋團團圍住,一邊聯(lián)絡(luò)感情,一邊打探電影的各種消息。
邵秋熟練的應(yīng)付他們,微笑著道:“檔期就是元旦,元旦當天上映?!?
“元旦有點虧了,可以安排春節(jié)檔,阿秋你的電影,我們影院怎麼說也能給個讓你滿意的排片。”
邵秋不禁覺得有點好笑,這幫傢伙做出的口頭許諾,一個字都不能信。
真要是衝擊春節(jié)檔,大廠對他們一施壓,他們就乖乖的跪了,找個藉口就能推掉自己的排片。
跟錢說話的時候,沒有人會高風亮節(jié)、禮讓三先,相反想盡辦法打垮對方吃獨食,纔是大廠最想幹的。
邵秋認真的道:“我們是小成本電影,元旦就可以?!?
電影公司的人心思更活一點,這部電影有大概率要火。
如果一個新題材突然爆紅,電影公司會怎麼做?
當然是抄啊!
大幹快上,一口氣整出幾部同類型,趁著觀衆(zhòng)感興趣推向市場,掙一波快錢再說。
如果能請到影帝本人出演就更完美了。
光邵秋這兩個字,就值五千萬票房。
邵秋好不容易纔逃離工具人的地位,自己當老闆了,怎麼可能再回坑裡,藉口沒有檔期推脫掉。
一直到人都散的差不多,那位黃姓影評人才施施然的走過來。
“阿秋啊,片子雖然有點意思,你演的也不錯,比那沒意思的武俠強點,但是你還是在浪費你的才華?!?
說著他還搖搖頭,一副教導(dǎo)主任的樣子,道:“你該拍些更有價值的電影?!?
邵秋一攤手,道:“我也想,但是沒人找我?!?
客氣的把這位憂心天朝電影事業(yè)的老先生送走,邵秋忍不住搖搖頭。
他也要恰飯的,他自己的春秋影視三十多號人也要他拍片養(yǎng)著。
文藝電影是賺口碑,但是它不賺錢,而且大概率賠錢。
對文藝電影感興趣的是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文藝工作者,可不是佔據(jù)主流的工人和市民。
他可不是那些在商業(yè)片中出名後,拼命去拍文藝電影,要“證明”自己演技的小年輕。
實際上這麼幹的年輕人,也是被電影公司圈套給“消費”了。
邵秋就是商業(yè)電影出名的,也一直專注商業(yè)電影。
熊大維和邵秋打了聲招呼,兩人點點頭相視一笑,也沒多說話,揮揮手告別,熊大維帶著她們回家。
陽光城的試映只是第一場,下一場在東都,最後一場在魔都。
在魔都那場會兼顧發(fā)佈會,然後就是正式首映。
所以重點是魔都,今天只是開胃菜。
熊大維在車上還特意問了思思:“電影好不好看?”
思思沒多想,隨口就道:“好看。”
“思思,你能看得懂嗎?”熊大維倒是很意外。
思思因爲自己被大熊小看了而丟他一個白眼,道:“能啊,阿秋叔叔最好看了,傻傻的。”
“真看懂了?”
思思嚷嚷著道:“不就是你偷東西報仇,讓阿秋叔叔頂鍋,哼,我要是阿秋叔叔,肯定不放過你,把大熊抓起來。”
熊大維對電影更有信心了,七歲的孩子都能看懂,說明這部電影的劇情處理的很好。
東都的試映場就在兩天後舉行,東都算是邵秋主場,這一次親臨捧場的人就更多了。
而且很多是演員同行,和影視音樂界的朋友,還有影帝的小夥伴們,佔了觀衆(zhòng)的大多數(shù)。
院線和電影公司的人倒是不多。
另外最多的就是影評人,因爲東都也是幾大全國性報紙的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