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鬧天宮都做了,再走一遭這西天路又有何不敢!”
“可你別忘了如今你的法力修爲盡封,你如何能走下這西天路!”
“當年是我負了她,所以爲了她的自由,生死又算得了什麼,何況我是不死之身,所以即使是爬我也會爬完這一程!”
“好!很好!既然你執(zhí)迷不悟,那麼我也不再多說,你若走完這一遭,並取回紫霞仙子的遺物,我便成全你與紫霞仙子!”
“我願與悟空重走這一遭西行路。”一旁的唐僧突然開口道。他知道孫悟空的性子,認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
既然這樣,他唐僧便陪他孫悟空到底,何況當年西行一路也是孫悟空護他一路,爲他唐僧出生入死。
今日他孫悟空法力修爲盡封,讓他唐僧放任孫悟空遭罪他做不到,儘管孫悟空不會死,至少唐僧心裡是這樣想的。
“我們也願意陪大師兄再走西天路!”豬八戒和沙僧也提出請求。
“師父你們不用陪我重走!”孫悟空突然開口道,此時他心緒複雜,他想說什麼卻又只是嘴角微微抽搐,沒有說下去。
“你們確定要陪他走?”佛祖也皺眉問道。
佛祖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或許玉帝知道他爲什麼會這樣問。
除了孫悟空這個變數(shù),這幾個通過九九八十一難考驗的,都是未來最核心的重將,是現(xiàn)在哪怕未來都是難得的,而這重走西行路是必死之路……
“悟空,佛祖,你們不必多說,我意已決!”唐僧眼神堅定。
“我們也一樣!”豬八戒和沙僧適時開口。
孫悟空沉默,然而眼神中卻閃過一絲決絕。
孫悟空像是知道重走這一次,只怕是十死無生,哪怕他是不死之軀,因爲這一次,是心路。
師父他們只怕難走得下去,但既陪俺老孫一程,俺老孫又如何不能化魔……
佛祖也是瞭解這師徒四人的脾性,剛剛都能爲孫悟空捨去頂上三觀墮爲凡人,現(xiàn)在自是勸不了,只好應(yīng)允。
佛祖施法將唐僧師徒四人送去花果山,並將金箍棒收於靈山封印。
……
花果山
花果山,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善惡源起於此。
因爲不想山中的猴子猴孫生老病死,所以歷經(jīng)數(shù)載去尋一長生術(shù),是善起。
從菩提老祖處習(xí)得通天本領(lǐng),野性難馴的他便有了一身的傲氣,要與天齊,號稱齊天大聖。
九重天諸神不服,又不想與這難纏的猴子爲敵,玉帝再三欺其無知封其小小弼馬溫等。
孫悟空知道後暴怒,纔有了後來的大鬧天宮,是爲由善轉(zhuǎn)惡。
後經(jīng)西行一路的種種,與唐僧三人建立深厚情感,懂得了善,是由惡轉(zhuǎn)善。
善起善終,而這過程中,他與白晶晶緣起於花果山,亦緣滅於花果山。
他與紫霞緣起了九重天,亦負其於九重天。
他與唐僧緣起西行之路,而後善終於西行之路。
然而此後這萬年中,他忘不了紫霞,所以再鬧天宮爲紫霞重獲自由之身,無論代價如何他都無悔。
……
此時孫悟空神色凝重地對唐僧開口說道:“師父,你們不該陪我再走這西行之路的,”
孫悟空頓了頓,繼續(xù)說道,“你可知道我們這次要走的西行之路纔是真正的西天路或者說比真正的西天路更難走嗎?”
“嗯?悟空這是什麼意思?”唐僧等三人不解看向?qū)O悟空。
“師父你可還記得月光寶盒?”
孫悟空繼續(xù)道,“在我們?nèi)〉谜娼?jīng)之時我曾問過佛祖一句‘紫霞可還安好’,當時佛祖說紫霞在我當年大鬧天宮之時已死去,並將她收歸佛門重修仙身,這纔有了現(xiàn)在紫霞受封於日月神燈之中。可是月光寶盒一事,卻是在我們西行取經(jīng)時出現(xiàn),而我卻亳無察覺。”
“再有就是白骨精一事,當時的我面對白骨精竟會置她於死地,而她沒有理會我,倒是隻一心想著吃師父你,這白骨精乃是當年的白晶晶,說起來算是我負了她,是我對不起她,我又怎麼可能一心置她於死地?她視我如負心人,更不會面對我亳無反應(yīng),這足以說明,當時的我和月光寶盒一事時的我,是一樣的。”
“所以,我斷定我們之前所走的西行路不過三分真七分假罷了,而且大多是我們的心魔和貪慾所幻化岀來的,這次如來讓我重走西天路,不過是想讓我迷失自我罷了!”
“我雖爲不死神軀,可是當我的生欲意識湮滅時同樣會死!如來想除掉我這個禍患,他不過是怕我真正成魔時,三界內(nèi)再無人能阻止罷了!”
孫悟空有些自嘲道,不過他很快攥緊了拳頭,眼神堅定道,“此番我若不死,他日我定當再鬧九重天,我就不信我翻不了這天,如來又如何,俺老孫就是要讓世人看清這些自稱爲神的真面目!”
唐僧三人沉默,這句話若是出自他人之口,他們定會毫不猶豫的反駁。
但這是孫悟空所言,他們是堅定不移的相信,只是三人都十分不解,儘管這萬年來他們也有著猜測……
他們始終覺得時間線上有問題,誠如孫悟空和他們說的這些,萬年時光一次次回味中,又如何會不注意到某些細節(jié)。
重要的是,孫悟空的本領(lǐng)有多大,即使沒有親眼見過他大鬧天宮,但也知道除少數(shù)的幾位能壓得了他,無人能讓其有壓力。
可西行一路求助的次數(shù),幾乎佔去大半。
他堂堂齊天大聖,總不會因爲被壓五指山下五百年,就弱到這種程度。
畢竟大多劫難都與天庭有關(guān),倘若隨便一個都能讓他求助,當年早就沒有大鬧天宮這一事了。
又何須如來出手鎮(zhèn)壓?
他們想不通,即便是萬年來也想不通。但若是一個幻象,一切又都說得通了。
但他們想不通爲什麼要這樣,這像是一場考驗,又像是一場謀劃深遠的大局。因爲牽連甚廣,三界都在這個佈局內(nèi)。
唐僧三人慢慢意識到,此次重走西行路,只怕是針對孫悟空的安排,因爲極有可能十死無生……
但!
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