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十九

黑板旁掛著一塊小黑板,上面的數字每天都在減小。以芫恨不得那個數字明天就變成0,可是上面清晰的顯示著43。對於其他同學來說只有43天了啊,對於以芫來說怎麼還有43天。

經過前段時間的痛苦掙扎,以芫現在平和多了。午休時或者其他休息時間稍長一點,她就在學校逛逛拍幾張。

她買了個很小的MP3,察覺情緒不對時,就聽聽歌,放下筆不做題了,看看書。也是那個時候,以芫喜歡上了看書。以芫看完了自己的書,用筆戳了戳前桌的陳列泰:“列泰,有沒有什麼書看,借我看看。”列泰給了她一本史鐵生的《命若琴絃》。

雖然從小經常聽說《我與地壇》,這卻是第一次真正看這篇文章。以前每次語文老師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以芫都覺得這句話簡直就是扯淡,當她看完了這篇《我與地壇》時,原來那句話竟然是真理。

她才發現原來文字竟有這麼神奇的力量。史鐵生在文中寫“多年來我頭一次認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感動了以芫很久,那一天以芫突然意識到“是啊,我放了太多的感受在自己身上了。總是去放大自己身上的難受點,把自己困在了一個角落。那麼廣闊的世界,那麼多有趣的事,我應該多看看的。”

一擡頭曾子梚他們回來了,有點驚喜,依舊穿得一身黑,神情輕鬆。之前聽唐棋萱說他們考得還不錯。

少年或許還是少年,以芫應該也還是那個以芫。

她每天給自己打氣,撐過這最後幾十天就能去學吉他了,就能彈唱《成都》了,就能去看Z的演唱會了。把趙雷和Z的照片貼在課桌上,便利貼上寫著去看Z的演唱會、學吉他。這兩個希望確實帶她走出了那段難熬的日子。感謝趙雷的歌聲。

一節自習課,這個時候老師們已經沒有什麼知識點要講解的了。每天做卷子,查漏補缺,老師就講解卷子。

以芫確實可以說是在混日子了,但卷子上做得來的題也都還是在認真做,特別是生物,以芫的生物可以說是中上水平,這科的分數自然是要把握住的。其他的卷子做得來的都還是在做,她挺喜歡新換的數學老師的。老師把他們幾個數學極度薄弱的叫到辦公室,讓他們做很多書上的題,很多基礎題以及一些提升題。數學老師堅定地說:“該抓住的分你們一定要抓住,基礎掌握好了也能拿幾十分的,你們最後這段時間就刷書上的題和卷子上基礎題,不會的就來問我。”

以芫平靜了很多,過了“五一”了,作息時間改了,中午就能出去吃飯了。

午飯就去學校外面的一個飯館解決。以芫的大伯在那家飯館工作,前一天把第二天中午要吃的提前寫上,第二天下課直接去吃,也不用等,吃完就回宿舍睡午覺。似乎一個人也沒那麼難。

下午不能出學校,偶爾大伯送,經常還是在學校吃。不是和列泰一起去吃,就是打飯了去找田小橋。小橋也是家裡人送,每次小橋都給以芫很多菜,說她也吃不完。上次最後一次換位置,小橋坐以芫前面,列泰坐以芫旁邊,隔一個過道而已。那段時間班上同學還以爲以芫列泰談戀愛了,以芫笑笑給列泰說:“也是有點好笑噢。”列泰也是一臉滿不在乎:“不管他們的。”

最好玩的是經常班談時間班主任在上面滔滔不絕,以芫在下面偷偷吃麻辣燙,前面兩摞書,班主任根本看不見。

雖然畢業了沒多久和小橋、列泰都不怎麼聯繫了,但以芫真心地感謝他們。感謝他們那段時間的陪伴,讓以芫不至於那麼孤單,撐過了那段難熬的時間還創造一點快樂。

那段時間無論天晴還是下雨,以芫都會去學校的天臺拍後山那棵大樹。

如果說以芫的高中是由很多部分組成,那肯定是少不了這棵大樹的。高一沒怎麼注意那棵大樹,教室在新教學樓且在二樓,看不到那棵大樹。高二搬去老教學樓了,在三樓了。教室的右邊就是後山,可以清楚的看見那棵大樹。

高二那年,以芫從前面的窗戶轉頭向後望去看見那棵樹變黃,一陣風吹來樹葉隨風飄落,那棵樹只有樹幹了,稀疏的葉子搖搖欲墜。在教室中間轉頭平視過去雪落在樹幹上,一棵白得發光的樹吸引以芫的目光。等到春天,以芫在教室後面向右前方望去小嫩葉長出來了,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又長成一棵茂密的樹了。夏天的陽光照耀著它茂盛深綠的樹葉。

高三用相機在天臺記錄下了這棵樹的小半年,各種天氣下的它的樣子。也有些時候,以芫戴著耳機聽著趙雷的《理想》,看著那棵樹發呆。

偶爾會在天臺上碰到在火箭班的初中同學,閒聊幾句,他們還是那麼可愛。以芫想“他們的未來應該是很光明的,他們要考的學校都是國內的知名大學,那我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濉溪县| 镶黄旗| 游戏| 青岛市| 三亚市| 咸阳市| 长白| 温州市| 邛崃市| 巴楚县| 礼泉县| 独山县| 加查县| 湟中县| 桐梓县| 黔东| 获嘉县| 陆良县| 潮安县| 云安县| 海安县| 临江市| 晋州市| 江油市| 泽州县| 原阳县| 孝昌县| 青海省| 阳朔县| 乌海市| 剑河县| 武隆县| 阜新市| 甘肃省| 游戏| 金坛市| 三原县| 大荔县| 马尔康县| 鄂州市|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