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四章 賜婚李祺

見胡惟庸跟自己“擡槓”,朱元璋故意問道:“楊憲要是離開了中書省,你不把中書省給撐起來,那你要我指望誰?”

胡惟庸眼珠子一轉(zhuǎn),心想:你老人家這是考驗我呢?你放心,我的回答保你滿意!

於是,胡惟庸跪在地上說道:“如果皇上硬是要罷掉楊相,我倒是覺得御史臺劉中丞出任左相是再適合不過了。”

胡惟庸知道,此時不僅是自己不能答應(yīng)入主中書省,就是推薦人選,也不能推薦自己淮西集團(tuán)的,不然,朱元璋必定認(rèn)爲(wèi)自己有私心。

雖然胡惟庸推薦劉伯溫,讓朱元璋心中很高興,但是這不解決根本問題呀!因爲(wèi)劉伯溫要是肯出任左相,早就當(dāng)上了,還要他胡惟庸推薦呀?

於是,朱元璋搖了搖頭道:“劉伯溫身兼御史中丞和太史令,手頭的工作很多,他還要替自己謀劃軍機(jī),這左相他是顧不過來了。要是能顧得過來,我早讓他當(dāng)左相了。”

見朱元璋如此一說,胡惟庸立即回覆道:“那就召回汪廣洋呀!眼下主持中書省,沒有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

胡惟庸這麼一說,朱元璋雖然面上無任何反應(yīng),但心中卻是爲(wèi)胡惟庸點(diǎn)了一個大大的贊。殺楊憲,召回汪廣洋可以說是對當(dāng)初罷汪廣洋左相之事,給世人一個最好的交待了。

在世人眼中,當(dāng)初皇上因爲(wèi)一點(diǎn)小事貶謫了汪廣洋,現(xiàn)在心生後悔,不僅殺掉了彈劾他的楊憲,還召回了他。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皇上可能會因一時之氣而貶謫、流放一個人,但事情平靜下來之後,皇上又會主動檢討自己的過失,採取一些亡羊補(bǔ)牢的辦法。這又可以收買多少人心呀?

另外,自己殺楊憲的真正動機(jī)是因爲(wèi)這小子泄漏了李文忠在福建私自招募養(yǎng)蠱人的消息,這本來就是一件見不得光的事兒。讓這事兒掩蓋在楊憲與汪廣洋的恩怨之中,那纔是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

胡惟庸退下之後,立即就此事向病牀前的李善長做了專題彙報。李善長對胡惟庸建議召回汪廣洋的建議也是十分滿意。

第二天,退朝之後,朱元璋又專程探訪了李善長。他是想摸一摸李善長對於此事是個什麼態(tài)度。

朱元璋對李善長是一陣噓寒問暖之後,突然說道:“百室啊!你這躺上牀上也好幾個月啦!朕盼你是盼星星、盼月亮啊!要是你現(xiàn)在還在左相任上,爲(wèi)朕排憂解難,朕哪有現(xiàn)在這許多煩惱?”

聽朱元璋如此一說,剛剛還在兒子李祺的攙扶下,才勉強(qiáng)坐起來的李善長突然示意兒子李祺扶他下牀。

李祺不明白父親想幹什麼,立即是關(guān)切地問道:“父親大人,您,您……”

李善長一邊掙扎著準(zhǔn)備站起來,一邊氣喘吁吁地邊咳嗽邊說道:“咳,咳,快,快,快扶我,咳,咳,起來,咳,咳,給,給,咳,咳,給皇上,咳,咳,磕頭,咳,咳,謝罪,咳,咳……”

到這個時候,朱元璋和李祺才弄明白,剛纔朱元璋說李善長未能在左相位置上,爲(wèi)他排憂解難,李善長聽了要下牀磕頭謝罪。

李祺正愣在那裡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立即勸解道:“百室呀!你我一路風(fēng)風(fēng)雨雨地走過來,你就像我的老大哥一樣,我剛纔這話只是有感而發(fā),絕沒有半點(diǎn)怪罪你的意思!你,你還是好好在牀上躺著……”

朱元璋一邊說著,一邊抓著李善長的肩膀,阻止他起身。自從李善長病倒之後,朱元璋也曾多次一個人獨(dú)自思考過這個問題。

爲(wèi)什麼朱升老爺子突然告老還鄉(xiāng)?爲(wèi)什麼李善長又突然病倒?爲(wèi)什麼劉伯溫死也不肯出任左相?

捫心自問,朱元璋依仗這三個人,也猜忌這三個人。這三個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或許他們?nèi)艘呀?jīng)感受到了自己對他們的猜忌,他們?nèi)艘裁靼状竺魍醭蚜ⅲ菚r候激流勇退了……

朱元璋心中很清楚,沒有了朱升,影響還不是很明顯。如果連李善長和劉伯溫也沒有了,那他自己肩上的擔(dān)子無疑是更重了。

雖然現(xiàn)在已不同於創(chuàng)業(yè)階段,沒有朱升、李善長、劉伯溫三人,似乎還是玩得轉(zhuǎn)。但是,沒有這三個人,想到轉(zhuǎn)得好、轉(zhuǎn)得快、轉(zhuǎn)得健康,那恐怕是很難了……

朱元璋還在勸阻李善長下牀,李善長便衝兒子說道:“你,你,咳,咳,你小子,咳,咳,快替我給,咳,咳,給皇上跪下,咳,咳,磕頭謝罪,咳,咳……”

李祺是李善長獨(dú)子,生於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當(dāng)時纔剛剛十八歲。本來李祺上面還有幾個哥哥、姐姐的,但元末兵荒馬亂的,李善長的這幾個孩子都相繼夭亡了,李善長就剩下這麼一個兒子了。

李祺聽說父親要自己給皇上跪下磕頭謝罪,哪裡敢耽擱,立即跪在朱元璋面前磕起頭來。

朱元璋本想阻止,轉(zhuǎn)念一想,還是讓這孩子磕吧!否則,李善長不知又要怎樣折騰這孩子。

磕了十來個頭之後,朱元璋這才拉起李祺,看這小子長得眉清目秀,也算是一表人才。

朱元璋看到李祺之後,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正好拉攏李善長,防止這哥們兒跟朱升老爺子一樣,從此告老還鄉(xiāng)。

朱元璋這個想法,便是與李善長聯(lián)姻。

李善長沒有女兒,想跟李善長聯(lián)姻,那隻能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善長的兒子李祺了。算起來,朱元璋最大的女兒也已經(jīng)十歲了,也到了說門親事的年紀(jì)了。

話說朱元璋最大的女兒,就是日後的臨安公主,生於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與朱棣同歲,比李祺小八歲。

臨安公主自然不是馬氏所生了,但其母地位也不低,是成穆貴妃。成穆貴妃姓孫,生於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人。

孫氏年幼時,父母雙亡,爲(wèi)避兵禍,跟隨自己的二哥孫蕃來到揚(yáng)州。後來,揚(yáng)州張明鑑兵敗之後,年幼的孫氏被朱元璋麾下將領(lǐng)馬世熊俘獲。

馬世熊見孫氏生得美豔,本想自己“笑納”,但轉(zhuǎn)念一想,這可是個升官發(fā)財?shù)拇蠛脵C(jī)會,不可“魯莽行事”。便收孫氏爲(wèi)義女,然後在一個“偶然”的機(jī)會,將其獻(xiàn)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見孫氏貌美,“笑納”孫氏之後,本來還想著迎娶其爲(wèi)側(cè)室的,但由於陳友諒很快挾持徐壽輝率大軍東征,朱元璋不得不將此事拋之腦後。

直到龍灣大捷之後,馬世熊跟朱元璋提起,孫氏已懷上了他的孩子。此時,朱元璋才猛然間記起這麼回事兒。正好龍灣大捷,重挫了陳友諒,朱元璋也很高興,便徵得了馬氏“同意”,娶了孫氏。

孫氏不僅貌美,而且敏慧聰穎,嫺於禮法,辦事一向中規(guī)中矩,深得馬氏信任,成了馬氏管理後宮的好幫手。朱元璋稱帝之後,馬氏被冊封爲(wèi)皇后。在馬氏的強(qiáng)烈建議之下,孫氏被冊封爲(wèi)成穆貴妃,地位在其他衆(zhòng)嬪妃之上。

臨安公主算得上是朱元璋的長公主了,其母親又是貴妃,地位自然不低,如果以此女與李善長聯(lián)姻,也算是給足了李善面子。

心中打定主意之後,朱元璋便假裝不經(jīng)意地問李祺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年貴庚啦?”

李祺聽到朱元璋問他話,立即是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朱元璋面前回話。朱元璋得知李祺比長女大八歲,也算得上合適了。便接著問道:“可曾娶親?”

李祺一聽這話,立即是漲紅了臉。

坐在牀上的李善長見兒子這副窘態(tài),立即是替兒子答道:“回皇上,咳,咳,老臣命苦,咳,咳,好幾個孩子,咳,咳,都相繼夭亡了,咳,咳,如今就剩下,咳,咳,剩下這一根獨(dú)苗了。咳,咳,正是因爲(wèi)擔(dān)心這孩子,咳,咳,不好養(yǎng)活,咳,咳,因此也一直沒敢,咳,咳,給他說門親事。咳,咳,現(xiàn)在看看這孩子,咳,咳,也算是成人了,咳,咳,我這個當(dāng)父親的,咳,咳,也覺得心中有愧呀!”

朱元璋聽李善長這麼一說,立即對李善長說道:“百室啊!朕和成穆貴妃大女兒,如今也十歲了。我看祺兒這孩子也規(guī)規(guī)矩矩的,要不,咱們老哥倆兒結(jié)個親家?”

李善長沒料到會有這麼大的好事上門,這次是硬是要掙扎著下牀給朱元璋磕頭了。

朱元璋看李善長這股激動勁兒,立即是將他死死按在牀上,不讓他起身。而一旁的李祺見父親欲起身,哪敢怠慢,也是立即趕來阻止。

李善長見李祺還傻愣愣地跑來阻止自己下牀磕頭,立即激動地教訓(xùn)兒子道:“你,你,你,咳,咳,你個蠢東西,咳,咳,還不快快,咳,咳,快跪下給,咳,咳,給皇上磕頭,咳,咳,磕頭謝恩,咳,咳……”

李祺這才猛然醒悟,立即是跪在朱元璋腳跟前,對著朱元璋這個未來的老丈人不斷地磕著頭。

第六百五十六章 謝再興以死謝罪第七百章 朱升辭官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dāng)“黃雀”第四百四十七章 都想當(dāng)和事佬第五百四十四章 鬱悶的謝再興第三百八十三章 再入陽城堡第四百七十一章 常遇春出獄第七百二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四十二章 準(zhǔn)備突圍第五百六十二章 健忘的朱元璋第二百三十章 研製火槍第三百九十一章 地價漲瘋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是詐降嗎?第六百三十四章 誘降宋興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曲線接頭第九十五章 湖口救險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中計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可不當(dāng)雷鋒第六百六十六章 朱元璋稱帝第二百五十一章 切磋《島夷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四百八十八章 劉聚的情商第六百五十九章 姓潘的得罪了施先生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稱王第六百零五章 爭當(dāng)“黃雀”第七百二十三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二十六章 好兄弟,講義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設(shè)立和州辦事處風(fēng)?第五百八十四章 再添小棉襖第七百零八章 胡惟庸升官第四百零二章 下輩子還做兄弟第二十四章 上錐子山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shù)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四百三十一章 雙簧好戲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六百二十一章 擁兵自重第一百四十八章 教古人打牌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fā)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四十一章 中計遭伏第五百七十八章 陳善中計第七百零六章 家裡有礦第二百一十七章 二戰(zhàn)集慶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三百一十章 把工資都交給老婆第六百四十六章 羣衆(zhòng)的智慧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四百零五章 錐子山上的藏寶洞第五百六十三章 半路里殺出程咬金第三百三十九章 “背鍋大俠”第六百二十二章 關(guān)中亂戰(zhàn)第七百二十五章 穿插滲透第五十七章 原來是蟲洞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guān)係戶第七十五章 再獲大勝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幫第三百二十四章 敢不敢過揚(yáng)州?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fēng)宴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朱老爺子的心病第四百七十二章 病貓發(fā)威第二百零七章 招降二陳第五百六十章 偷天換日第六百章 爭奪高冠山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wèi)相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三十八章 機(jī)靈鬼藍(lán)玉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二百五十五章 接風(fēng)宴第三百六十三章 六脈神劍是假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七百零三章 沐英的懷疑第五百七十四章 論跑路的重要性第一百七十八章 殺人誅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文武全才第九十八章 投資入股第七百二十七章 賣僕求榮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子明被擒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三百零五章 滾動預(yù)算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六十七章 圍點(diǎn)打援(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軟蝟甲第四百零四章 人才的搖籃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花雲(yún)配個副將第二百二十八章 軟蝟甲第六百四十四章 水軍首勝第五百九十七章 珍貴的玉葫蘆第一百八十二章 隕鐵寶刀第四百七十八章 陳友諒稱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 九龙坡区| 崇左市| 晋州市| 朝阳区| 台北市| 迁安市| 长海县| 平泉县| 临湘市| 敦化市| 北安市| 云林县| 区。| 开平市| 黑河市| 金川县| 山东省| 明星| 昭通市| 淮阳县| 贡山| 嵊泗县| 濮阳市| 松桃| 金华市| 台江县| 库尔勒市| 卢氏县| 和平县| 龙陵县| 阿克陶县| 凤城市| 乌拉特中旗| 陇川县| 库车县| 封丘县| 全南县| 莒南县| 凤凰县|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