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文忠凱旋

待得李文忠班師之後,胡惟庸則把有人檢舉揭發楊憲之事透露給楊憲就夠了。楊憲當初與李文忠有矛盾,這回李文忠立下大功班師回朝,而此時有人告發楊憲。

一向心胸狹隘的楊憲必然認爲這些檢舉揭發的材料是李文忠在背後搞的鬼。只要楊憲對李文忠下手,那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先讓李文忠與楊憲鬧得不可開交,到時候就是淮西集團趁火打劫的最佳時機。

胡惟庸聽了李善長這個大計劃,一面點著頭,一面暗想:跟了李大人這麼多年,知道他足智多謀,可沒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奇謀,真是佩服呀!

胡惟庸雖然謀略不及李善長,但辦事的執行力,那也不是蓋的。五天之後,就有小道消息傳到楊憲耳中,汪廣洋離開應天之際,曾對楊憲破口大罵。。。。。。

在李文忠班師迴應天之前,第二件事情也準備妥當。告發楊憲的舉報信,隨時將出現在中書省參政胡惟庸的手中。

汪廣洋被罷相之後,劉伯溫是最爲震驚的。他很快就弄清了原來是楊憲在背後搞的鬼,便親自前往楊憲府上質問。

面對劉伯溫的質問,楊憲並沒有迴避。他告訴劉伯溫,如果眼下錯過了扳倒李善長的時機,可能以後再也不會有這種機會了。但汪廣洋不僅不幫他的忙,反而私自扣押他給皇上的奏報。爲了達到徹底擊敗淮西集團的目的,他必須先除掉汪廣洋這個“豬隊友”。

事已至此,劉伯溫也只好搖了搖頭。論交情,他與楊憲不一般,與汪廣洋也十分投機。正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忍心因爲汪廣洋一事,過多責難楊憲。

汪廣洋離開應天之前,劉伯溫多次前往探望。他還不忘給汪廣洋鼓勁兒,讓其先安心回老家高郵,說皇上現在也就是在氣頭上,過個一年半載的,這事兒也就過去了,到時候大家再聚首應天,同朝爲臣。。。。。。

汪廣洋還在回高郵老家的路上,楊憲再次唆使人彈劾汪廣洋,說其因爲罷相一事,頗有怨言。

朱元璋聽聞奏報,再次徵求楊憲的意見。楊憲順勢建議,將汪廣洋貶謫海南。就這樣,汪廣洋回到老家高郵,還沒在母親跟前盡上三天孝,便又不得又踏上前往海南之路。

七月十七日,朱元璋率文武百官在奉天門舉行隆重的儀式,迎接李文忠凱旋。

看著李文忠這次攻取應昌繳獲如此之豐,朱元璋當著衆臣的面說道:“文忠,辛苦了!這次班師了,就在應天待上一陣子,你們一家老小也是好久沒團聚了。現在軍務繁忙,大都督府又缺人手,年初朕纔將沐英召回。現在你回來了正好,朕封你爲左都督,和沐英一起幫朕把大都督府給撐起來。”

李文忠立即跪下磕頭謝恩。此時的李文忠正可謂春風得意,當初攻克大都,是徐達、常遇春二人之功;後來攻克上都,常遇春爲主帥,他爲副帥;這次攻克應昌,可就全是他李文忠的功勞了。

徐達的功勞確實大,李文忠要想超越,很是困難。好在是常遇春死了,他李文忠現在說自己軍功排第三,其餘衆將還沒有人敢說自己排第二了。

儀式結束之後,朱元璋率先回宮。一衆官員繼續在奉天門內跟新晉升的左都督李文忠攀扯幾句,說幾句場面上的話,營造出一個和睦、團結的氛圍。

在正常情況下,衆官員都是不會率先退場的,即使是地位比李文忠高的官,也得給這位凱旋的將軍三分薄面。畢竟這是皇上召集百官在此進行的歡迎儀式嘛!

那些地位比李文忠低的官員,就更不消說了。按照正常情況,應該是李文忠入城之後,這些人或陪同左右、或跟著他的屁股後面入城,然後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可是這一天還是發生了稍稍不和諧的一幕,有人率先退場了!這個人便是與李文忠一向不和的楊憲。

楊憲與李文忠不和,這是公開的秘密。要不是朱元璋親自主持在奉天門迎接李文忠,楊憲可不想來這裡迎接這個他十分討厭的人。

朱元璋回宮之後,李文忠還在城門口與一衆阿諛奉承他的人打得火熱,遠遠地在城內冷眼旁觀的楊憲也沒跟任何人打招呼,帶著兩個小跟班兒就走了。

其實,楊憲走了也就走了。這麼多人,李文忠咋記得誰在城門口跟他道賀過,誰又沒有跟他道賀過呢?況且,論地位,楊憲現在是堂堂的中書省左相,也沒有必要在這裡討好李文忠。

不過,楊憲不聲不響地離去,胡惟庸可是瞧在了眼裡。待李文忠走到自己面前之時,胡惟庸帶著幾名中書省的屬官對李文忠打拱道:“恭賀都督大人北伐奏凱!楊丞相因爲要事在身,特命在下率中書省衆官員爲都督大人道賀!”

李文忠在迴應天的途中就已聽說了應天的人事變動,說實話,楊憲晉升左相,讓李文忠十分不爽。這會兒胡惟庸又刻意提起楊憲離開之事,讓李文忠就更加不爽。

李文忠一面抱拳跟胡惟庸客氣,一面在心中暗想,楊憲這廝,老子早晚得收拾你……

三天之後,胡惟庸神神秘秘地在中書省單獨向楊憲彙報工作。當胡惟庸從懷中掏出幾份告狀信遞給楊憲之後,楊憲顯得氣憤異常。

這幾份告狀信正是告的楊憲,而告狀之人正是當初被楊憲收拾了的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錫、王橚等人的近親屬。

楊憲將這幾封告狀信“啪”地扔在地上,十分惱怒地咆哮道:“誣告!這就是誣告!我要把這幫人抓起來,治他們誣告之罪!”

胡惟庸見楊憲這副氣急敗壞的樣子,心中暗喜。胡惟庸遂上前勸阻道:“丞相大人不可如此!屠性、孫履、許元、王天錫、王橚等人均爲有罪之人,他們近親屬的告狀信肯定不足以採信,這也就是我擅作主張,截下這些告狀信的原因。下官只是擔心,這些人突然之間一起上報一些誣告之信,這肯定不是巧合了,這背後是不是……”

胡惟庸說到這裡,楊憲總算稍微平復了一下情緒。他盯著胡惟庸說道:“你,你的意思是這些人是受人指使?”

胡惟庸點了點頭道:“不敢說受人指使,至少也是有人在背後撐腰,不然這些人怎麼一起寫信告大人的狀呢?”

楊憲點了點頭,順著思路,他必然是想起了李文忠。只不過,楊憲並未向胡惟庸言明。

胡惟庸見差不多了,便說:“下官告退!”

不過在退下之前,胡惟庸又看似不經意地說了句閒話。胡惟庸告訴楊憲,三天之前,李文忠見向他道賀的中書省衆官員之中沒有丞相,似乎是有些不高興。

胡惟庸退下之後,楊憲都不用怎麼揣摩,便知道胡惟庸是想告訴他,李文忠就是這背後搞鬼之人。

提起這李文忠,楊憲就氣不打一處來。當年二人在浙東行省鬧得極不愉快,這會兒,這哥們仗著立下戰功,竟然敢找自己的茬兒,非得收拾收拾他。

很快,就有多封告狀信呈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告發的內容是,李文忠仗著北伐有功,回到應天之後大講排場、宴請一些應天的官員及好友、大行奢靡之風,完全有違皇上勤儉治國的教諭。

當這些奏摺放到朱元璋御案之前時,朱元璋有些哭笑不得。要說這些奏摺所言之事,完全都是真實的事情。李文忠回到應天之後,確實是有些太高調了。

但是有人竟然敢將矛頭直指李文忠,肯定是有備而來。而且以朱元璋之精明,很快就能猜到,這事兒肯定跟楊憲有關。

因爲楊憲與李文忠在浙東行省的那些破事兒,可是整個大明朝廷上上下下都知道的。

要說這一次,李文忠的確是有錯。但李文忠此次北伐功勳累累,如果就因爲這麼點兒小事就處罰李文忠,似乎也有些說不過去。

朱元璋覺得楊憲有些小題大作了。朱元璋也明白楊憲的脾氣,這哥們兒正如劉伯溫當初所言,氣量太小。先前,老是揪著臥病在牀的李善長不放,這下,李文忠回來了,估計二人又得開始槓精了。

朱元璋知道現在去勸解楊憲是沒有用的,不妨先來一個冷處理,看這楊憲能折騰出個啥名堂。

不過,對於李文忠那裡,朱元璋覺得還是要打一打預防針。這小子太年輕,一時意氣用事,反而容易給人落下把柄。

因此,對於遞到朱元璋面前的參奏李文忠的奏摺,朱元璋毫不理會,既不說這事要辦,也不說不辦,就這麼吊著。但是,朱元璋還是召李文忠私下入宮。

早在李文忠入宮之前,胡惟庸經過巧妙地安排,讓李文忠“無意”中得知自己被人告了,告狀信就在朱元璋那裡。

面對胡惟庸“善意”的提醒,李文忠表達了謝意。李文忠也做好了受到朱元璋責罰的準備。

第一百零二章 做客黑蛟幫第六百三十八章 蔡彥文的下限第六百八十二章 胡碩躺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初見朱元璋第五百六十四章 令人膽寒的紅色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燒燬糧倉第一章 引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更大的計劃第八十一章 奔赴江夏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集慶第六百二十三章 佯攻蘇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地價瘋漲第三百八十六章 跟我們迴應天?第三百九十六章 與李善長磋商第二百三十一章 常遇春再得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江南樞密分院成立第四百三十五章 廖永安生死未卜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第四百六十三章 揭他們的老底第四百二十八章 掘城而入?第五百五十四章 朱文正的陰招第五百一十二章 朱文正上位第六百三十章 原來是施耐庵第五百一十七章 高麗美女第六十一章 我成了四當家第六百四十二章 焦玉的靈感第七百一十六章 石象生第六百四十一章 伏擊“五太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劉聚讓賢第四百九十四章 藍玫換刀第一百二十八章 處理俘虜的問題第二百七十三章 柳懷鏡的方案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五百六十八章 欲恨不能第四百零六章 相約在應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湯和慘敗第四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的蕭何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走陸路第二百零五章 斬首行動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十三章 阿古達木受獎第六百八十一章 捨車保帥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四十四章 常遇春中箭第七十九章 結交黑蛟幫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一百章 再遇常遇春第三百九十二章 拍賣會只是幌子第五百零九章 三線快攻第六百五十一章 謝再興復歸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謀第三百二十一章 遷居應天第二百七十五章 鎮江軍營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六十二章 入夥之爭第三百四十九章 樅陽屯田第三百零六章 展示威力第四百六十九章 巧奪水軍第二百六十章 準備大幹一場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五章 盆地脫困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良也是錯第一百八十六章 火器世家第六百五十四章 老司機遇到新問題第三百八十五章 返回大陳國第一百八十章 劉聚的託付第一百二十四章 不守紀律的張思淑第八十二章 張思淑遭算計第四十七章 天佑錐子山第三百五十五章 潛入獅子山第四百五十七章 採石磯失守第四百三十八章 退守九華山第四百六十二章 說漏嘴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張士誠再度稱王第四十八章 曼陀羅花湯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七十四章 煙燻蒙古兵第四十六章 郭子興取懷遠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城門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一步說話第四百六十七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四十五章 成功逃脫第七十七章 帶隊赴峽州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李會面第七百二十一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八十七章 “可悲”的奶奶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銅陵匯合第五百八十章 洪都德勝門第六百七十五章 丞相請吃飯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五百二十二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第四百六十八章 自作孽,不可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景宁| 金塔县| 潮安县| 广水市| 兖州市| 加查县| 隆德县| 黔东| 康乐县| 墨竹工卡县| 通道| 封开县| 德庆县| 昆明市| 普兰店市| 友谊县| 若尔盖县| 锦州市| 隆德县| 清河县| 江西省| 万全县| 长宁区| 聂荣县| 大洼县| 太和县| 米泉市| 金塔县| 福鼎市| 黔西县| 宽城| 阿拉善盟| 宁强县| 敖汉旗| 峡江县| 内黄县| 怀集县| 友谊县| 屏边|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