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七章 劉伯溫不願爲相

(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祝各位讀者朋友節日快樂!!!)

朱元璋思忖著,李善長這哥們兒一天病著,這左相的職責就一天沒有人來履行,這肯定是不行的。

最終,朱元璋與李善長達成了一個折衷方案,李善長仍居左相之職,直到其康復之後,再入朝理政。但同時,爲了解決左相職位虛缺的問題,朱元璋決定再提拔一人爲左相。

朱元璋要提拔一人爲左相,劉伯溫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這個連咱們普通老百姓都能明白的道理,朱元璋豈能不明白?於是,朱元璋率先找到了劉伯溫。

不過讓朱元璋驚訝的是,當劉伯溫聽說朱元璋要提拔其爲左相的消息之後,並不是像他預想的那樣,立即跪下磕頭謝恩。

當然,劉伯溫跪倒是跪下了,頭也是磕個不停,但是劉伯溫堅稱自己沒有左相之能,如果擅據高位,那就是瓦釜雷鳴,必將給大明帶來禍患。

別人都是巴望著升官發財,這劉伯溫倒好,朱元璋要提拔他,他反而再三推辭。朱元璋不高興了,準備來點兒強硬的,說這個左相你劉伯溫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

這話一出,劉伯溫是將頭磕得更響了,他立即跟朱元璋掰扯起來。劉伯溫告訴朱元璋,他現在既是御史中丞,又兼太史令,還得幫著朱元璋謀劃軍機,本來就已經忙得團團轉了,要是再兼任左相,他實在是忙不過來。

劉伯溫再三聲明,他倒不是怕苦怕累,大不了也就是跟李善長一樣累得病倒了。他是怕這實在是手頭上的事情太多,萬一出了大的紕漏,給大明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那就愧對皇上的厚恩了。

要說劉伯溫這話說得也是有道理。

雖然御史中丞和太史令都管理著許多繁雜事務,但這些事情只需要劉伯溫把握方向,抓住大事、抓住脈絡即可,具體事宜還有一些屬官辦理,劉伯溫也不至於忙得團團轉。

不過,劉伯溫最後所說的幫著朱元璋謀劃軍機,這倒是個屬官們無法代勞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自從朱升老爺子辭官了,李善長又病倒了,早先三大謀士共同承擔的任務,一下子全壓到劉伯溫身上了。況且,眼下正是徹底消滅北元殘餘勢力的關鍵時期,如果再將劉伯溫也累倒了,那朱元璋就傻逼了。

雖然朱元璋對劉伯溫堅持不受左相之職,有些不大高興,但細細一想,劉伯溫推辭得也有道理。最終,朱元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讓劉伯溫推薦一個左相的人選。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與李善長素來不和,這次讓其推薦一個左相人選,代替死對頭李善長,劉伯溫必然積極響應。

可讓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劉伯溫竟然跪在地上說,這左相之職還真是隻有李善長能夠勝任,其他人都沒有李善長那個本事。

朱元璋腦子轉得飛快,琢磨著劉伯溫這哥們兒是不是對自己不大信任,怕自己讓他推薦一個左相人選是在試探他?畢竟眼下正是浙東集團趁勢取代淮西集團的最佳時機。

於是,朱元璋又耐心細緻地跟劉伯溫講道理,說眼下李善長病重,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必須得先找一個人頂上。至於這左相的人選,還是要劉伯溫幫著斟酌斟酌,如果劉伯溫推薦的人選合適,與他這個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也能更好地配合工作。

朱元璋這話可以說是說得夠透亮了,以劉伯溫的機敏不至於不明白。朱元璋就是告訴劉伯溫,之前他與李善長不和,雙方在工作上互相掣肘。這會兒正好可以推薦一個浙東集團的人,更好地配合他的工作。

對於朱元璋拋出的這麼誘人的條件,劉伯溫並不爲所動。劉伯溫只是反覆跟朱元璋言明,眼下的確是找不出一個適合頂替李善長的人選。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朱元璋決定索性把話給挑開了,他就不相信這劉伯溫真的不爲所動。

朱元璋問劉伯溫,楊憲現在已是右相,對中書省的工作也算比較熟悉了,要不就讓他暫代左相之職?

楊憲與劉伯溫的私交可不一般,應天的大小官員都知道,朱元璋更是知道。朱元璋親自點名由楊憲出任左相,劉伯溫難道還有反駁的道理?

不過劉伯溫接下來所說的話,著實是讓朱元璋感到驚訝。

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楊憲是萬萬不可升任左相的。劉伯溫說,要論才能,楊憲當這個左相沒有問題,但要論胸懷,楊憲可是沒有宰相的肚量。

要說劉伯溫這話確實是說到了點子上,朱元璋對他這番對楊憲的評價是相當贊同的。因爲就在李善長病倒不久,楊憲就頻繁上奏李善長的過失,甚至有好多事情都是捕風捉影,根本沒有真憑實據。

朱元璋明白楊憲跟李善長不對付,但這麼頻頻地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小報告,連朱元璋都有些打心眼兒裡看不起楊憲。

既然楊憲不合適,朱元璋立即跟劉伯溫提起另外一名人選,那便是汪廣洋。

這汪廣洋與劉伯溫、楊憲可以並稱浙東集團三巨頭,楊憲不合適,劉伯溫又不肯就任,朱元璋便只好提起汪廣洋了。

可誰知朱元璋剛剛提起汪廣洋,劉伯溫便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汪廣洋算得上是個能臣,但真要讓他出任左相,恐怕不光是他的才能不夠,他的德行也不夠呀!德不配位,可是爲政之大忌呀!

朱元璋接連提了浙東集團的兩個人選,劉伯溫都予以了否決,這確實是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

朱元璋心裡犯了嘀咕:這哥們兒今天是怎麼了?按說現在是他們浙東集團做大做強的最佳時機,這哥們兒怎麼反而變得如此謙讓起來呢?

朱元璋盯著跪在地上的劉伯溫看了許久,突然說道:“那你看胡惟庸這個人怎麼樣?”

朱元璋心想,讓你推薦浙東集團的人,你推推諉諉的。這會兒,我提名胡惟庸這個李善長的身邊人,看看你又是個什麼說法。

要說朱元璋的這個思維跳躍性實在是太大,提名浙東集團的人,你劉伯溫反對。那好,我索性提名淮西集團的,看看你怎麼說。

只見劉伯溫平靜地說道:“要論才能,胡惟庸也算是個能人。只是這升任左相,恐怕有些難爲他了。”

聽劉伯溫這麼一說,朱元璋“哦”了一聲,說道:“那你倒說說看,這胡惟庸又有何不可了?”

劉伯溫告訴朱元璋,如果把咱大明王朝比作一駕馬車的話,皇上就好比是駕馬車的人,而左相就好比是領頭之馬。如果胡惟庸出任左相,我擔心他會將整輛馬車都帶到溝裡去……

聽劉伯溫如此一說,朱元璋雖然面上表情沒什麼變化,但在內心深處他還非常贊同劉伯溫的說法的。只是這李善長病倒了,左相之職長期無人履職也是不行的。

朱元璋索性對劉伯溫說道:“眼下你不出任左相,餘下的人應該是無人出其楊憲、汪廣洋、胡惟庸三人之右了。要麼你就出任左相,要麼你就在這三人中選一個,你自己看著辦吧!”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劉伯溫也沒了辦法。自己出任左相,他是萬萬不會幹的。讓胡惟庸出任左相,那肯定也是不行的。經過綜合衡量,劉伯溫覺得三人之中汪廣洋算是最合適的,也是對浙東集團最有利的。

因爲如此一來,浙東集團三巨頭齊聚應天,一左相、一右相、一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應該是有資本跟樹大根深的淮西集團掰掰手腕了。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第二天,朱元璋頒下一道聖旨,立即召回陝西參政汪廣洋,讓其頂替生病的李善長,出任左相一職。

這道聖旨一下,應天立即引起了轟動。汪廣洋爲左相,楊憲爲右相,劉伯溫爲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浙東集團三巨頭一下子齊聚應天,並佔據了重要位置。不少人紛紛猜測,皇上這是要幹什麼?難道是要對淮西集團下手了?

淮西集團的衆多成員更是一下子慌了神兒,紛紛借探望李善長之機,去請示李善長如何應對這場看似即將爆發的政治危機。

不過讓淮西集團的成員失望的是,李善長似乎對這事兒並無半點應對之策。他只是告誡衆人,不要想東想西,皇上是個念舊情的人,不會虧待大家的,幹好自己手頭的本職工作就行了。鑑於目前的大環境,不要有任何非分之舉,夾著尾巴做人就是了……

不僅是如此,李善長還授意胡惟庸、李存義二人,平常多盯著些淮西集團那幫小弟,千萬不要因爲眼下浙東集團似乎佔了上風就慌了神兒,萬萬不可在這種情況下出什麼昏招兒,甚至幹出狗急跳牆之事……

經過李善長、胡惟庸、李存義以及淮西集團衆小弟的共同努力,淮西集團的衆人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並未受到什麼影響。反而是浙東集團,錯誤地估計了當前的形勢,最終受到重創。

第六百零二章 輪番勸降第二百二十四章 思淑的意中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令人發瘋的蒙古騎兵戰術第三百四十八章 慫恿朱文正第一百七十四章 郭子興病倒第九十三章 抵達江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黑蛟幫內訌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三百八十二章 堅強的馬家父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制蠱邪術第五百九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四十三章 猛人薛顯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遠行前的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此人大有來歷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善長的關係戶第六百一十八章 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第四百八十四章 給劉伯溫“挖坑”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寧祭奠第九十一章 營救思淑(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平定浙東第四百九十八章 偰斯的下落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八十三章 身陷囹圄第八十六章 倚雲樓的背景第一百五十四章 逃出偰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沈萬三再獻重寶第九十章 營救思淑(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控制朱文正第一百八十三章 叮囑常遇春第四百九十二章 小孤山密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追兵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錐子山告急第五十九章 入夥錐子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油條耿再成第五百一十九章 遁入空門第一百三十章 石頭上的談話第三百四十四章 確定行程第五十四章 勇攀懸崖第三百六十二章 擒獲夷首第一百六十二章 抵達蘇州第四百一十章 批評與表揚第六百六十章 古裝版《無間道》第六百六十二章 炮擊盤門第五百七十二章 華容道再現第二百三十四章 太平送彈第九十四章 鄱陽湖避雪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二百零四章 攻克太平城第六百七十二章 偷襲白馬寺第三百章 競選班長第一百九十一章 郭子興死了第六十四章 分組編隊第六百八十八章 陳叔明休妻第六百九十四章 恭宣王府的大火第四百九十章 於光投誠第二百九十一章 認了兩個妹妹第四百七十三章 如何守住應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北上大都第三百二十六章 江南分樞密院第七百二十六章 楊日禮的昏招第五百一十章 攻克江州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一百四十三章 堅守定遠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龍灣大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戰告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一百零六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令人興奮的妙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我爆粗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探望傅友廣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鹽生意第一百一十四章 竹林話別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六百九十三章 “燒死”陳曔第一百四十四章 滁州報信第二百七十四章 狗血的三角戀第四百三十六章 徐壽輝遷都第四百九十一章 生死相許第一百八十一章 惹惱張思淑第四十章 阿古達木的奸計第四百章 砍價砍一半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們被包圍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陳維林“戰死”第二十一章 哲別的傳人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豐告急第三百五十六章 營救朱文正第一百二十七章 又是“三棱透甲錐”第二百九十八章 正式開訓第六十八章 圍點打援(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頗見成效第一百零八章 吳嘯天的部署第三百一十七章 李善長的請求第六百零四章 用心良苦第三百零三章 限量版火槍第四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文廟第一百九十八章 偰老爺子的重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陵县| 县级市| 来宾市| 丁青县| 阿拉善左旗| 溆浦县| 鹤壁市| 政和县| 勃利县| 绩溪县| 高平市| 顺义区| 武邑县| 西充县| 商城县| 扶绥县| 祁门县| 阿拉尔市| 上犹县| 斗六市| 微山县| 荣昌县| 新泰市| 城固县| 双鸭山市| 富宁县| 洛阳市| 萨嘎县| 嫩江县| 肇源县| 彭山县| 共和县| 瑞金市| 文成县| 芷江| 峡江县| 肇庆市| 金秀| 吉林市| 隆回县|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