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1章 1952年的臺灣之行

在美國流亡的9年裡,胡適曾經兩次回到臺灣。

第一次是1952年11月19日回臺灣大學講學,此行受到臺當局的熱烈歡迎與隆重接待。蔣經國代表其父“總統”蔣介石,以及教育界、學術界的人士約有一千餘人到機場迎接,幾十位攝影記者擁上前爲胡適拍照,許許多多的人爭著同他握手。

胡適感動地說:“我今天好像是做新娘子。”

當晚蔣介石設宴款待胡適。12月22日上午又請胡適陪同在新竹檢閱部隊。

胡適與臺灣有著特殊的情緣,可以說,他最快樂的童年時光是在臺灣度過的。

1893年4月8日,胡適與母親馮順弟、四叔介如、二哥嗣櫃、三哥嗣棲和一個老媽子6人一起,第一次踏上臺灣這片土地。那時胡適才1歲零4個月。他們先到臺南,在臺南“道署”附近住了9個多月,也就是今天臺南市中區永福路北段永福國民學校內。

1894年1月20日,胡適與母親一行6人又隨父親胡傳從臺南來到臺東,這時,胡傳也由臺南鹽務總局提調,升任爲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一職。在臺東,胡適共住了1年零18天。

在臺南、臺東近兩年的時間,與父母團聚在一起,是胡適最難忘的時光。父親公務閒暇之時,就會剪一些紅紙方箋,用毛筆工工整整地寫上楷書,然後教他們母子認字。

其間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2月7日,胡適及母親一行被迫離開臺灣,這一天也是3歲1個月零21天的胡適所見父親的最後一面。

1952年12月1日,胡適在臺灣大學做關於“治學方法”的演講。就是在這次講演中,他提出了他那有名的“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

雖然日程安排得很緊,但胡適還是擠出時間故地重遊,他先赴臺南,顯然是想追憶自己嬰幼兒時的記憶。

12月26日上午6時,胡適在老友楊亮功、教廳視察楊日旭陪同下由臺北乘車來到臺南,臺南各界首長及各校學生400餘人在車站歡迎。

9時30分,胡適在市長的陪同下,赴民族英雄鄭成功祠獻花。10時到永福國校參觀其幼年住所。

在1953年1月30日臺南出版的《臺南文化》第二卷第四期上,有一篇題目爲“維桑與梓 必恭敬止——胡適之先生臺南訪舊追記”的文章,對胡適參觀永福國校做了詳細的記述。

“胡先生來了,汽車停處,胡先生下車,後面跟著一大堆人,永福國校的林校長扶著一位優雅的小女朋友向他獻花,照相的人多半蹲著身子拍照,小朋友們鼓掌歡呼,其他的人則趨前歡迎……這場面很使胡先生感動,他頻頻向孩子們擺手,連聲謝謝。今天真可說是孩子們的世界,孩子們的聲音歡悅地響著,其實此時此地與孩子們的聲音相呼應的胡先生,在六十年前在這同一地方也是個孩子,而且是更小的孩子,他那時是個孤獨的鹽務提調的少爺,是缺少同伴聽不到這樣歡悅的聲音的……

“走過操場,胡先生被導引到一個樸陋的老樓房裡去。這是前清檯灣道署遺留至今未毀的一棟僅存的房子,它在這個學校裡,本來因爲位置最偏、光線最壞,所以一向就被當做倉庫。……不管它是不是胡先生的舊居,總算是道署舊物,應該與他有關係。於是清理打掃,掛起‘胡適紀念館’的招牌來……參觀以後,就是照相的節目,接著又植樹,種了一棵榕樹。

“題字算是胡先生訪問故居中最重要而嚴肅的節目了。紙筆墨早已準備好,胡先生走到幕內提起筆來,沾墨略加思索,便在紙上寫‘維桑與梓’四個字。筆太粗了,當他沾墨再要寫下去時,一點墨滴在‘維’字的左上角邊了,湮了一塊。他叫人拿來小刀,把湮了的那一截親自割去(一位教師接去那割去的紙要揉時,旁邊的幾個人馬上不約而同地出聲禁止,那位教師也才覺得那一片紙的貴重,而收了起來,這真是他意外的收穫)。他換了一支較小的筆重新題上“維桑與梓 必恭敬止”八個兩寸見方的字,站在他後面的他的一個朋友,看了連聲讚美他典故用得確當。……胡先生寫字時全收斂起笑容,左手還執著他剛纔割紙的小刀,聚精會神地在題字。……他寫完‘兄’字,不意又重複了一個‘兄’字,他的一個朋友叫他換紙,他說不必,略一停頓便把‘兄’字改成看不出彆扭的‘弟’字了。寫完了,永福國校的家長會長黃伯祿先生又拿來一張紙請題,這回他毫不思索,大大地題上“遊子歸來”四個大字。從這兩幅字,我們可想像出此時胡先生懷念故居的恭敬。同時也可知道這桑梓舊地一定教他懷念他那爲官幹練正直的父親,和那髮長垂地既是慈母又兼嚴父的母親。”

當時在胡適故居,有記者問胡適這房子是先生當年的故居否,胡適笑著說:“那時候太小,記不得了。”

10點45分,胡適離開永福國民學校,中午,臺南市各界聯合設宴歡迎胡適,宴會上,市長對胡適推崇備至,並稱胡適爲臺南人,胡適也十分高興地起立致謝,並愉快地接受市長稱他爲臺南人。

第二天中午,也就是1952年12月27日中午,胡適趕到臺東,重溫他兒時的舊夢。1963年7月,臺北建國出版社出版的姚漢秋的《採訪十五年》一書,在《胡適與臺東》一文中記述到:

“也許臺東是胡氏少時的故居,因此他對臺東的事務都很感興趣。在各地歡宴席中,吳縣長提起菜盤中的生魚是臺東的特產,他特別感到好奇,多吃它一二斤。也許重臨臺東,曾經激起他兒時的模糊記憶,所以當演講完畢,當坐車緩緩馳行於人羣當中,看見環繞汽車的兒童,倍覺親熱,不斷撫摸這些孩童……

“ 胡氏滯留臺東的時候,曾到卑南鄉檳榔村阿里擺番社去憑弔他兒時故居。據調查,胡博士少時住所已變成小荒丘,附近已成河道,而他父親當年的朋友已去世數月,使胡氏不能獲悉當年狀況而感到遺憾!因此胡先生只有和當地山胞合拍一照而已。但是值得留念的是胡父交卸知州時,曾把官服一襲送給名海丹的山胞,此襲官服已由臺東文獻會徵求海丹的女兒同意,交給該會保存,胡氏並曾親眼看到,此服現仍完整如新。”

臺東縣政府爲了紀念胡適蒞臨,還把火車站前的光復路改爲鐵花路(胡適父胡傳字鐵花),胡適高興之餘,還爲各界首長題字,甚至爲伺候他的女傭及爲他照相的師傅題字,這讓他們個個喜出望外。臨離開臺東時,胡適又栽種了兩棵樹,捐出了7200元,作爲獎勵臺東籍的大專學生的獎學金。

臺灣學者黃純青最佩服胡適的學問、人品,他比胡適年長18歲。這一次胡適從美國來到臺灣,他寫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發表在11月29日的《中央日報(副刊)》上,題目爲“臺灣與胡適”。文章中,黃純青帶著驕傲的心情宣佈:“臺灣確是胡適博士之識字發祥地;臺灣確是名聞天下的權威學者胡適之識字發祥地”。

胡適赴臺南、臺東故地訪舊後,回到臺北。

1953年1月6日,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歡迎會上演講時,他大聲稱自己是“半個臺灣人”,並且說:“黃(純青)先生說我是臺灣人,的確臺灣是我的第二故鄉,幼年時我曾在臺灣住過一年又十個月。這次我到臺南、臺東等地,曾種了一株榕樹,兩株樟樹,據說這兩種樹都有很長的壽命,將來長大了,也許有一個小小掌故的地位,也可以說替將來的臺灣文獻捏造一些掌故。”

的確,臺南、臺東給幼年的胡適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多年過去了,胡適回憶起來依然是清晰的,“我雖然小時候在臺灣住過,可是並不會講臺灣話,現在還記得的,只曉得吃飯叫‘呷板’,吃粥叫‘呷米’。”當時,臺灣島內有許許多多隨國民黨敗退來臺的外省人,臺灣人稱這些人爲“阿山”,而自稱“阿海”,他們許多人認爲胡適是臺灣人是阿海。

除了蔣氏父子外,胡適這次回臺灣還和其它政要與黨國元老如陳誠、朱家驊、谷正綱、王寵惠、吳稚暉、于右任、程天放等有或多或少的接觸。

胡適在臺灣一共逗留了兩個月。離開之前的晚上曾晉謁蔣介石,兩人進行了範圍廣泛的長談。談話中,胡適說臺灣沒有言論自由,說“憲法只許總統有減刑與特赦之權,絕無加刑之權。而總統屢次加刑,是違憲甚明。然整個政府無一人敢向總統如此說!總統必須有諍臣一百人,最好一千人。開放言論自由,即是自己樹立諍臣千百人也”。

蔣介石在日記裡說這次談話“對餘個人頗有益也”,認爲胡適的意見是“金石之言”,讓他頗爲感動,評價胡適是其“平生之諍友”。

第二天(1953年1月17日),胡適乘機赴日本東京轉飛美國,他對代表蔣介石到機場送行的蔣經國說:“總統對我太好了。昨天我們談得很多,請你替我謝謝他。”

第422章 遊學而非留學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253章 廣東的局勢第326章 十四點和平原則第346章 驅張第510章 胡適和韋蓮司第134章 較量第58章 離開老巢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100章 兩邊都難第254章 大地悲歌第593章 千秋功罪第262章 張作霖和馮德麟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397章 改稱大元帥第565章 胡適的回覆第536章 杜威和五四運動第272章 張勳復辟第477章 胡適回憶其母(原文)第282章 四川內戰第191章 護國軍擴軍籌餉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49章 君主立憲第453章 從未被人忘記第143章 熊希齡中招第444章 “退款興學”運動第47章 興新式教育第497章 書生本色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400章 黎元洪坐困東廠衚衕第303章 嶽州攻防戰第119章 超然內閣第162章 國恥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135章 一現的曇花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第375章 樑士詒請辭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260章 湖北和奉天那些事第307章 攻閩之戰第435章 就職演說第434章 知難而上第561章 關於“中基會”第180章 兩揖一讓第86章 每個人都不簡單第419章 翰林造反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37章 涉外事件第27章 如願以償第20章 心機第507章 胡適與《新青年》第342章 八省同盟第481章 學在“澄衷”第49章 君主立憲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56章 禍從口出第258章 浙江局勢第185章 蔡鍔和小鳳仙第457章 謀求教育獨立第54章 所謂的據實復奏第594章 太上大使第475章 讀書和啓蒙第11章 大院君李罡應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323章 外蒙善後條例第228章 瑞澂的下馬威第242章 倒黎大潮第182章 開張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600章 風雨飄搖第290章 關外的亂子第508章 胡適《文學改良謅議》第63章 請願大潮第605章 自由主義是什麼第233章 承認民軍爲交戰團體第499章 胡適的留學生活第285章 召集非常國會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304章 平江阻擊戰第25章 找事做第332章 拒籤“和約”第292章 馮國璋和段祺瑞第298章 六道命令第415章 驚世駭俗第102章 革除弊陋第161章 哀的美敦書第360章 唐繼堯的選擇第353章 段祺瑞引咎辭職第519章 五四運動中的胡適第122章 如此黑暗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348章 徐世昌的最後努力第196章 陸榮廷第249章 就職第63章 請願大潮第523章 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第163章 曹汝霖之苦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清涧县| 曲阳县| 新建县| 彩票| 丽水市| 保山市| 麻阳| 浦东新区| 阿拉尔市| 本溪| 柳林县| 濮阳市| 沙洋县| 金沙县| 泸西县| 浏阳市| 文成县| 赤峰市| 太谷县| 浦东新区| 威海市| 高邮市| 晋州市| 门源| 岳西县| 靖宇县| 景东| 咸宁市| 正镶白旗| 北宁市| 星座| 梧州市| 集贤县| 凤山县| 公主岭市| 神木县| 宁德市| 夹江县| 台安县|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