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2章 敢問

此人發了話,一旁侍從立刻應是,轉身便往後走。

同桌一名屬官卻是跟著站了起來,道:“我也去看看今日有什麼吃的。”

兩人一道去了後廚。

這當口已是夜歇時候,因近日驛站裡往來人多,那驛卒忙得不行,正提兩大隻大壺各房送熱水,見得當頭那屬官,當即認出是昨日那挑刺的。

他心中一個激靈,忙站定道:“官人辛苦,竟是忙到這時候纔回來,廚房裡留了菜,今夜咱們廚子也在,我這就把人叫來?”

出乎驛卒意料的是,那屬官昨日諸多挑剔,得知廚子不在之後,幾乎要拍桌子,此時卻是搖了搖頭,道:“不必了,既是留了菜,我們自己取用就是。”

復又道:“我看外頭那茶水空了,發副剛坐下,你快去給補一壺。”

驛卒曉得那“發副”說的乃是發運副使,哪裡敢怠慢,匆忙提壺去了。

而屬官、家丁二人進了廚房,裡頭油燈還點著,已是開始四處翻鍋倒竈起來。

前者去翻的鍋,一開蓋,見裡頭好幾碗菜,俱是濃油赤醬,因在鍋中坐久了,又隔熱水保著,肉還罷,醬燒菘菜同萵筍葉子都已經發黃了,看著倒胃口得很,不免皺眉。

邊上的那發運副使家丁湊過頭來,就看到其餘菜餚裡頭那多多茱萸芥末籽,另有一湊近就聞到的一股子茱萸辣味,也是爲難,道:“今日官人鬧了兩回胃脘痛,晌午只對付了半個炊餅,晚上又拖到這會子,本想吃頓舒坦的,廚房怎麼做的盡是這樣辣菜!”

屬官聞言,臉色微變,狀似無意一般問道:“發副的脾胃不好麼?從前怎麼沒有聽說這回事?昨兒我聽他說實在沒胃口,只以爲是飯菜淡口……”

家丁道:“官人一忙起來,總不記得吃東西,尤其這兩年……”

他說到此處,沒有再繼續,突然就轉了話題,道:“明日我去跟廚房打個招呼,請他們怎的也要做一兩個清淡菜色,不然官人都沒法吃!”

那屬官卻道:“此事我來說就是。”

又做一副很不滿的樣子,皺眉責道:“這驛廚,好不曉事!”

如若張廚子在此處,必定喊冤都要喊得喉嚨啞了!

——我呔!

誰不曉事了??

誰他孃的昨日跟驛丞說老子做的菜沒滋味!那難道不是你麼?!

好容易給你滋味了,你又來什麼“這驛廚”,今日一明日二的,倒是給個準話啊!

可惜張廚子正在雜間睡得香,不能爲己自辨。

那二人你“嘖”一聲,我嘆一句,把鍋中飯菜取了出來,四處找托盤,找到當中桌上,除卻托盤,卻還見得個食盒,正要用來裝菜,打開一看,就見裡頭也是飯菜。

屬官更嫌棄了,道:“滑州這驛廚實在懶惰,昨日還是給我們拿食盒一份一份裝好,今日只裝一份,竟嫌麻煩,其餘都懶得弄了!”

說著跟家丁打個招呼,自己殷勤提著食盒並個托盤先出去給上官送飯。

前堂裡,發運副使王恕己卻是頗有些心不在焉。

眼見那驛卒來送茶,他道了聲謝,又問道:“這去京城的路究竟何時能通,你們驛站可有消息?”

驛卒忙道:“今年雨水實在大,又兼河水改了道,有一道支流正正截了官道,那水不退,只怕道路未必能通,除非繞個遠——不過這兩天都放了晴,水也在消了,有這繞遠的功夫,只怕那原來正路也早通得七七八八。”

王恕己心中算了算日子,又追問道:“那繞遠的路怎的走?”

驛卒道:“今年水大,從前路未必還能走,小的也不敢打包票,不過而今驛站裡也住了京中都水監來的一行人,他們就是繞路過來的,官人若是著急,不妨問一問,看他們來路能不能去。”

王恕己聽得“都水監”三個字,“哦”了一聲,指了指門外,道:“這許多圍欄、布幡招牌、桌椅,就是都水監設的,是要招人麼?怎的這樣大架勢?”

驛卒忙否認道:“這倒不是,這是宋小娘子自己在招人哩。”

因上官問話,他少不得把宋妙今次對外的說法照搬了一遍。

王恕己爲官多年,自然有些見識,他本來挺煩悶,聽得這驛卒一番解釋,竟是給逗笑了。

等打發走了驛卒,坐在王恕己右手邊的一名青年卻是忍不住問道:“叔父,您笑什麼?”

對著自己侄子,王恕己自然沒什麼遮掩,道:“我笑好端端的都水監,倒是給逼得借個小娘子名頭。”

又道:“滑州……此地通判當是廬州閔家的女婿吧,那人性子面是出了名的——都水監領了差事,多半是來滑州幫著修渠治水,這事本該由州衙出面徵發役夫,此時不用役夫,倒要填錢招人力,一招還上千之數,一看就是都水監的意思,借個廚娘的名義,不敢自己出頭,十有八九,是當地胥吏在使絆子。”

說著,他忍不住叮囑一句,道:“你記著,天底下官、吏之間,從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日後爲官,一個壓服不住,就會權從旁落,自己得個惡名,落不到好處不說,遇得不好,去官罷職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給侄兒說幾個案例,譬如某某年,某某人,因吏員公賬賬簿作假,他卻沒有察覺,使得朝廷下來巡查時候,發現庫、賬不符,考評下等,此人找不出罪魁,索性把所有涉及其中的胥吏一併重責,又叫衆人把短數補上。

結果次年大旱,朝廷要開倉賑災時候,發現他轄下的庫糧竟然少了半數。

這樣大的簍子,少不得一個落職發貶,還被提刑司拘進牢中作了個許久獄公。

正說到一半,眼見那屬官提個食盒過來,他便閉了嘴。

屬官上前,那侄兒忙去迎,幫著把托盤上飯菜一樣樣擺出來,一邊擺,一邊搖頭道:“怎的都是這樣菜式,不是糟滷,就是放一堆茱萸。”

他對著王恕己道:“叔父,你那胃不好,吃不得這樣刺激的,不如還是叫廚子再補兩個菜吧。”

王恕己搖頭道:“我沒甚胃口,吃什麼也沒滋味的,何苦爲難別人,做這許多菜本就辛苦了,大晚上的把人喊起來,明日又要早起弄早飯——眼下我等也吃不完,再做更是浪費。”

又指著其中發黃菘菜道:“也不是全不能吃,我吃這個。”

說著果然夾了一筷子吃給三人看。菘菜吸味,菜油、醬都是給足的,剛出鍋時候其實一點也不難吃,但眼下放了半晚上,早變得水唧唧的不說,醬味都吸進去了,已經有些鹹不拉幾。

——這不怪張廚子,只怪衆人回來得太晚,誰家做的燜菘菜都禁不住這麼放。

吃進去了這一口菜,王恕己嘴上也不說什麼,只連喝了幾大口茶水,又默默壓了兩口飯,那筷子再舉時候,再不敢去夾菘菜,而是在桌上逡巡一圈。

他正覺道道菜無處下手,就見侄兒從食盒裡端出一個碗來。

那碗裡半湯半菜,湯是濃白的,白黃相間的煎蛋和帶一點淡淡粉色的豬肉半躺在湯裡,又有幾隻大長棗丸子樣的東西才露尖尖角,撒了些蔥花,半翠不綠的,也是放久了,但看起來還是努力地做著清新點綴。

這菜看著倒像是他的腸胃能吃。

王恕己給自己盛了一勺進碗裡,就飯吃了一口。

這一口他嚼了好一會。

一旁那屬官體貼得很,見狀忙道:“發副,您既然脾胃不好,最好還是莫要勉強,下官看後廚還有菜,您體恤那廚家,不好叫他起來,不如我讓人把這菜煮涮煮涮?”

說著作勢就要端托盤叫人。

王恕己嘴裡嚼著東西不好說話,卻是忙舉著筷子擺手,等嚥了,才忙道:“不必,不必,這個菜就不錯,很合我這胃。”

說著,他快快又往自己碗裡盛了一勺。

這一勺裡頭正有一個蝦棗。

那蝦棗乃是輕炸,外層炸的那一層只是微微焦黃,又因在湯汁裡久泡,吸了一點點湯。

肉汆蛋湯固然是鮮甜的,但這蝦棗卻是純蝦肉所做,除了雞蛋清,連粉也沒有加,此時咬下去,那口感彈而緊實。

因他用的門牙咬,上下兩排四顆牙,儼然被什麼東西正相對出力緊緊夾著,等到反覆咬斷,裡頭鎖住的蝦肉汁水終於慢慢交融在原本的肉汆蛋湯中,鮮甜之上,又多一股蝦鮮,並一點芹菜清新。

原本那湯是很舒服的鮮甜,此時竟然能變得更濃鮮,簡直逐層遞進。

吃這一口菜,王恕己莫名有一種少年時候,頭一回讀到一篇舒服文賦的感覺。

初時讀來,清雅、流暢,朗朗上口,及至到了後頭高潮部分,猶如連蛋和肉帶湯吃這一口極鮮丸子,居然還能層層疊疊往上推,句句比興,字字押韻,讀到最後,終於結尾,甚至有一種餘韻留在口腔鼻音之中。

這樣文章,雖不如那等知名文賦,卻會另有一種清新在心中,叫人時不時還要回想。

此時此刻,王恕己還沒吃完,已經準備好回想。

他一口肉蛋一口湯,一口蝦棗一口飯,倒是還知道細嚼慢嚥,一邊吃,一邊對著侄兒並那屬官道:“你們也快吃飯,先墊一口,今日是我沒想到黃河改道之後,那官道路況這樣差,河水那樣湍急,在路上耽擱得久了,倒叫你們跟我一起受累。”

又指那肉汆蛋蝦棗湯,道:“這一道是人頭菜吧?一會你們的上來了,趕緊也嚐嚐,當真滋味不錯,可以常吃!”

還道:“咱們明日先向那些個都水監的人打聽打聽來路,如若能走,還是趁早走,早一日到京城早一日放心。”

“如若不能走,說不準還要多住幾天,索性同那驛廚裡頭打個招呼,問問能不能還做這個菜的,要是不方便,我拿些錢出來貼補,請他們勞動勞動。”

王恕己在這裡暢想明日,馬背上,眼見官驛就在前方,孔復揚也在暢想今夜。

他分到的事情已經全數辦妥了,州學人選定好了,明日一早就會一起來官驛報到,明天的流程也盡數理了一遍,已經差不離。

萬事俱備,只等明天!

心頭一塊重重大石落了地,終於,他有心情吃飯啦!

他的肉汆蛋!裡頭蛋跟肉都嘗過了,不愧是宋小娘子手藝,嘿!還有長條長條的丸子,雖沒嚐到味道,但那樣子外皮微微焦黃,斷開的截面淺淺粉,那粉色像是蝦色,也不知是不是蝦肉丸,一看就好吃!

還沒來得及吃,嘿嘿!我孔復揚來也!

到得官驛門口,他勒繩住馬,翻身下來,進門先叫“劉哥”。

驛卒劉哥沒有出來,想是在忙,孔復揚也沒有多想,索性不去勞動對方,自己栓了馬,拍兩下馬屁股,還給添了草料,加了水,方纔臉上帶笑,三步一跳地往後廚走。

走的時候,正同一個手中端著一托盤飯菜的家丁擦身而過。

孔復揚側身讓了一下。

一進門,他直奔當中桌子。

油燈還亮著,屋子還是那個屋子,桌子也沒甚變化——只少了自己的食盒!

孔復揚餓了一路,簡直天塌了,廚房裡尋了一圈,翻鍋鑽竈,只得了半鍋白飯,旁的一樣也無,毛焦火燥,差點沒有仰天長嘯,此時終於想到方纔那家丁,也不記得對方那手上托盤有沒有自己的宋菜,急忙返身循著其人方向往前堂走。

此時天色甚晚,堂中只有寥寥兩三桌,其餘都是喝茶,唯有角落裡一桌,桌上擺了許多菜不說,一旁正站著方纔那家丁,另又有桌邊擺著個極眼熟食盒。

——正是他的食盒!

孔復揚心中尚懷有一線希望,小心上得前去,不遠不近,投過去一瞥。

那一瞥已是瞧見王恕己面前的碗。

碗中濃白湯汁僅剩一層底,蛋、肉也好,長棗一般的丸子也罷,俱都所剩無幾。

也不知是餓的,還是難受,孔復揚險些站立不穩,他幾步上得前頭,行了一禮,幾乎強忍住心頭怒火,問道:“諸位兄臺,敢問——諸位這食盒、這飯菜,是哪裡來的?”

第129章 賠禮第41章 驚惶第173章 不懂第171章 講究第85章 行李第130章 安排第三章 說服第132章 不古第77章 猶豫第四章 出攤第86章 繡工第128章 有請第34章 耽擱第76章 玄乎第140章 骨頭第二十八章 舊事第78章 犯傻第八章 精巧第100章 上門第126章 葫蘆第九章 幫忙第64章 焦躁第74章 意外第172章 敢問第122章 逃脫第97章 潔淨第77章 猶豫第六章 奪食第十二章 漿糊第140章 骨頭第62章 站住第106章 盤算第51章 厚禮第十七章 幫忙第129章 賠禮第十七章 幫忙第68章 布料第121章 小魚第74章 意外第166章 氣力第50章 熟人第133章 故意第122章 逃脫第127章 成精第128章 有請第75章 順手第76章 玄乎第112章 搜查第72章 幫忙第110章 支援第155章 順風第154章 生意第145章 作本第96章 額頭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57章 便宜第二十一章 潦草第161章 怠慢第136章 挖通第106章 盤算第127章 成精第173章 不懂第107章 土產第60章 拖沓第88章 奇怪第125章 技巧第157章 便宜第55章 疑心第37章 無奈(三合一,給madoka1013的加更)第137章 做主第145章 作本第165章 趁熱第104章 毛病第152章 離開第103章 正好第133章 故意第119章 擡頭第七章 福糕第131章 麻巾第79章 自薦第三章 說服第130章 安排第115章 把握第131章 麻巾第142章 手油第56章 出門第42章 芋頭第一章 要債第73章 找事第134章 惡虎第77章 猶豫第二十六章 香口第111章 桌椅第97章 潔淨第143章 如何第32章 幫忙(二合一)第十九章 嘴賤第57章 請教第37章 無奈(三合一,給madoka1013的加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灌南县| 石棉县| 灯塔市| 建昌县| 连云港市| 南澳县| 聂拉木县| 锡林浩特市| 乃东县| 张家口市| 昔阳县| 汝阳县| 兴化市| 白河县| 汉源县| 南雄市| 泽州县| 崇文区| 冷水江市| 望奎县| 庆阳市| 上蔡县| 宁化县| 沽源县| 安仁县| 江都市| 江川县| 建平县| 正蓝旗| 桐柏县| 蒲城县| 原阳县| 岳池县| 斗六市| 南平市| 南漳县| 潮州市| 道孚县| 陆丰市| 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