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茅山圖志》

1967年12月,前所未有的寒流席捲著這座歷來被看作天子門戶的城市,中華大地正在經(jīng)歷著史無前例的浩劫,*的風(fēng)暴在這一年達到了頂峰,甚至波及到了香港,已經(jīng)初露端倪的上山下鄉(xiāng)風(fēng)攪得到處人心慌慌。相比起農(nóng)村,城市生活還是相當(dāng)優(yōu)越的,每月糧油多少有點保障,雖說吃不飽,但畢竟比鄉(xiāng)下的白薯面強的多,度荒(1959年-1961年,波及全國的三年自然災(zāi)害,民間又稱“度荒”)的陰影在人們心頭的烙印實在太深了。

作爲(wèi)校革委會的書記員,張國忠最近滿面愁容,因爲(wèi)革委會交給他了一個十分不靠譜的任務(wù),就是寫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

張國忠是個中專老師,原來在這學(xué)校上學(xué),後來因爲(wèi)成績好,留校當(dāng)老師了,別小看中專,那個年代,考上中專可比現(xiàn)在考清華大學(xué)難度大的多,*以前,考不上中專的人,纔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開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時的中專畢業(yè)生,絕對算得上真材實料的知識分子。

對於畢業(yè)時語文近乎滿分的張國忠而言,一篇批判文章簡直是信手捏來,小到校長書記、大到二戰(zhàn)名將,只要到了張國忠筆下,絕對就成了無藥可救的人渣。但是對於眼前這本從校黨委書記家抄出的清末版《茅山圖志》卻實在無從下筆。

書裡寫的,全是一些什麼如何降妖捉鬼一類的方法,還有一些類似於武術(shù)的圖解,一些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植物器物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以及這些東西怪癖無比的使用方法,更讓張國忠摸不著頭腦的,就是記述著如何解決一些看似生病的人體癥狀,但方法非常匪夷所思,例如房檐下的土、喝泡著古代銅錢的香油一類的東西,完全不著邊際。

寫批判性的文章,是要有理有據(jù)的,這也是革委會的要求,你說這東西是壞的,必須說明前因後果,壞在哪裡,爲(wèi)什麼壞,給羣衆(zhòng)帶來了什麼壞處,什麼樣的東西不壞云云。如果是批判《聊齋》這類的神化傳說,倒還好寫,但眼前這本書,看似對人沒什麼壞處,至多說這本書所寫的是假的騙人的,但欺騙和毒害完全就是兩個概念,寫成欺騙肯定交不了差,革委會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把這種東西描述成毒害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大毒瘤,但在張國忠看來這種說法壓根就無從談起啊,書裡又沒寫用活人去祭祀或者殺人放火,至多是讓人把房檐下的土沖水喝了,難道這就禍害了中華民族伍千年嗎?一想到這,張國忠便一籌莫展。

兩個禮拜過去了,張國忠始終在翻看這本《茅山圖志》,指望從中找出點破綻來,但書中內(nèi)容看似不著邊際,但實際讀起來卻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懈可擊。此時張國忠的爺爺顫顫巍巍的從閣樓上下來了,“孩子啊,那書上寫的都是真的,不信你就找個人試試。”“你這個無產(chǎn)階級的叛徒,我跟你沒有關(guān)係!不要干擾我的革命工作!”

自從爺爺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張國忠家裡就跟古代被抄家的大臣沒什麼區(qū)別,先是父親在廠裡被批鬥然後開除,後是自己入團受阻,自己家的玻璃也被外面人砸了,最後還是一家子人含著眼淚跟爺爺簽了斷絕關(guān)係劃清界限的字據(jù),才勉強息事寧人。從此後張國忠的爺爺只能一個人住在四面漏風(fēng)的閣樓裡,一家人雖然心疼,但也沒辦法,張家和幾個鄰居混住在當(dāng)初意大利租借地的一個木質(zhì)洋樓裡,他們的一舉一動鄰居都看著呢,除了半夜偷偷給爺爺塞一條棉褥子,只要白天稍微做出點親密的舉動,都面臨被鄰居舉報的危險。

爺爺笑了一下,扶著牆一步一拐的下樓去了,不過爺爺?shù)脑挼故墙o張國忠提了很大的醒,“是啊,我找個跟書上描寫的有同樣癥狀的人,用書上的方法試試,倘若不靈,那這套東西不就不攻自破了嗎!”說實話,這時的張國忠對書上這些匪夷所思的內(nèi)容,還是半點都不信的。

可是,書上描寫的癥狀實在是不太好找。拿著革委會的介紹信,張國忠在一個禮拜裡走訪了幾百戶人家,都沒發(fā)現(xiàn)有類似的情況,正當(dāng)張國忠準(zhǔn)備放棄這種大海撈針般的尋找,另闢蹊徑時,一個消息傳到了張國忠的耳朵裡。

這天早晨,革委會的小劉跑到張國忠家,告訴張國忠,學(xué)校黨委書記魏老二死了(凡是被批鬥的人,都要被去掉尊稱,起個外號,批林批孔的時候,連孔老夫子都被安上了孔老二的外號,就更別提這個名不見經(jīng)也不傳的書記了),是畏罪自殺,他媳婦瘋了,但神智很清醒,只不過不時的胡言亂語,說的全時魏老二年輕時的事,革委會認爲(wèi)他媳婦想給魏老二翻供,讓張國忠一起去審魏老二他媳婦,然後寫一份批鬥書。

著個消息,讓張國忠心中一動,因爲(wèi)這魏老二媳婦的癥狀,似乎與《茅山圖志》中描寫一些癥狀十分吻合,“只要我用書中的方法試試,無效的話,那論據(jù)就有了。”想罷,張國忠把家裡的醋瓶子踹在了包裡,戴上紙筆和事先找好的柚子葉,和小劉出發(fā)了。

到了魏老二家,張國忠不禁一陣心酸。說實話,魏書記生前爲(wèi)人很和善,而且博學(xué)多才,親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很長一段時間裡張國忠曾經(jīng)很崇拜魏書記,但此時的魏書記家,跟幾十年沒有香火的破廟沒什麼區(qū)別,到處是打砸搶過後的狼藉,只有魏書記的妻子一個人躺在牀上,嘴裡流著口水,胡言亂語個不停,在牀邊,站著幾個滿臉嚴(yán)肅的年輕學(xué)生和老師。

張國忠從找了張破報紙直接坐在了地上,仔細的觀察著魏書記的妻子,認真聽著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我怎麼可能是叛徒呢?我38歲入黨,天津解放的時候我是校糾察隊的隊長,還抓過特務(wù),立了功,我檔案上都有,你們說的都是誣陷!”說這些話時,魏書記的妻子目光呆滯卻語氣激烈,整個屋子裡充滿了奇怪的氣氛。

“你說他到底是真的精神病,還是裝病想替魏老二開託啊?他說的抓特務(wù)記錄,確實是真的,真是怪了,這事魏老二生前也沒提過,就連陳校長都不知道還有這麼檔子事。”小劉偷偷跟張國忠嘀咕。“噓,別說話,聽聽她還想說什麼!”

第16章 普文鎮(zhèn)第32章 馬陽的報復(fù)第47章 來世再見第53章 鑄鐵管線第25章 煉屍窯第50章 煙霧彈第48章 精忠陣第33章 三兄弟第31章 金百合計劃第35章 鐵像玉衣第39章 鐵橛子第47章 來世再見第35章 鐵像玉衣第42章 盜魘第39章 神秘關(guān)係第31章 養(yǎng)魚池第4章 曲青青後記第61章 濟北雙塔陣(中)第5章 下鄉(xiāng)第37章 以毒攻毒第16章 萬事俱備第30章 席子村第32章 保鏢第58章 三畝薄田第34章 遇襲李村第24章 港商第59章 業(yè)餘特工隊第18章 碗櫃第5章 下鄉(xiāng)第38章 陰怒第9章 無父之子第34章 陔位第8章 冥界之梯第61章 濟北雙塔陣(下)第53章 絕書第37章 鉅款之嫌第63章 觀音像第9章 阿皮範(fàn)第54章 雷池第63章 鐵屍第34章 怪 夢第26章 建文謎蹤第37章 慶泰劍第11章 山洞第52章 死玉疊影第47章 廖七第44章 菩提詩第40章 死灰復(fù)燃第38章 石 堆第27章 又見李樹林第32章 星吮臺第8章 冥界之梯第53章 三鬼仙人第63章 觀音像第21章 守株待兔第12章 代得夫拉之死第30章 別有洞天第22章 封卦第26章 香港第61章 濟北雙塔陣(下)第7章 殍地第26章 建文謎蹤第28章 斷句詩第37章 慶泰劍第31章 蛟褫第53章 夜守趙宅第11章 山洞第13章 過敏第59章 霧靈鬼影第47章 來世再見第16章 普文鎮(zhèn)第52章 死玉疊影第9章 燒屍第4章 曲青青第21章 命疾第13章 小山洞第40章 死灰復(fù)燃第38章 陰怒第33章 謎霧團團第23章 殄文第57章 將軍廟第61章 血債血償第49章 實情第38章 巴山藏寶洞第2章 瑟琳夫人第55章 強弩之末第5章 玉白菜第47章 來世再見第1章 實話實說第34章 遇襲李村第51章 寶慶奇案第54章 無骨屍第49章 壽終前夕第43章 中華太平祈福委員會第16章 萬事俱備第24章 長柄青銅錘第39章 燃釜陣第55章 黃老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天等县| 湟中县| 乡城县| 英超| 宁城县| 红河县| 大冶市| 阜新市| 清苑县| 汝南县| 宁强县| 嘉荫县| 渭源县| 武鸣县| 柳江县| 满洲里市| 合肥市| 尼勒克县| 茂名市| 克什克腾旗| 双城市| 瓮安县| 泰兴市| 石阡县| 耒阳市| 秀山| 公安县| 曲麻莱县| 京山县| 色达县| 高雄市| 临西县| 南靖县| 志丹县| 镇宁| 山阴县| 武义县| 磐石市| 永顺县| 泸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