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4章 各懷心事

“陛下,李泌求見。”

“不見。”

薛白聽到李泌的名字時其實有些詫異,但他不用想也知李泌是要來做什麼,無非是想勸他罷手,因此當即拒絕了召見。

過了一會,卻是杜有鄰腳步匆匆地趕來,在薛白麪前拜倒。

“陛下,臣……”

薛白止住杜有鄰的話,道:“若朕猜得不錯,李泌找過你。今日朕心意已決,你不必再勸。”

“臣查到李棲筠不在其中,當早已往長安去了。”

杜有鄰卻是沒有勸薛白停手,而是迅速吐出一句話來。

他這話聽起來就是旁人教他說的,並不從容,有種深怕說得慢了就沒機會的倉促,但還是吸引了薛白的注意。

“那又如何?”

杜有鄰道:“恐怕他們已聯(lián)合了郭子儀,準備擁立延王。”

薛白道:“既然如此,可見這些人皆爲叛逆,該殺。”

杜有鄰忙道:“臣是想請陛下暫且饒他們一命。”

“你說他們要擁立李玢,卻又要朕饒他們。”薛白問道,“那你是在威脅朕?”

杜有鄰一愣,連忙告罪。

話是李泌教他說的,也確實是想以此爲籌碼與薛白進行博弈,可說得不好就成了威脅了,而杜有鄰並無那等高明的說話藝術。

崔祐甫見狀,連忙道:“杜公想必是說,若能饒了這些罪臣,或許他們能向郭子儀釋清誤會,不必到那等地步。”

“是。”杜有鄰連忙道:“此事只是臣的猜測,還有轉(zhuǎn)圜的餘地啊。”

任他們?nèi)绾蜗鄤瘢Π字划斒嵌燥L,自負手站在石階上望著那殺戮的情形,連背影都顯得殘忍無情。

而在宮城外,李泌還在等著,越來越心焦。

他站在杜有鄰的車駕前,來回踱著步。

車轅上坐著的則是杜五郎,眼看李泌這個平時雲(yún)淡風輕的道士都成了熱鍋上的螞蟻,杜五郎也很不好意思,覺得自己倒顯得比李泌還從容了。

“李先生,其實我也很著急,我就是幫不上忙,著急也沒用。”

李泌停下腳步,深深地看了杜五郎一眼。

杜五郎被看得不明所以,遂道:“我雖然站在陛下這邊,可也覺得殺那麼多人不好……有傷天和。”

“五郎心善。”李泌道,“倒是幫得了我的忙。”

他就是有一種讓人幫忙彷彿是給別人機會的氣質(zhì),杜五郎一聽能幫上他,下意識就點了點頭。

“好啊,你說說看。”

“你去見陛下,再替我轉(zhuǎn)達一句話。”李泌道,“顏公致仕,元載背叛,我願爲陛下主持變法。”

“啊?”

杜五郎先是詫異了一下。

反正以他與薛白的交情,他也說不出來這種“我給你當宰相,你聽我的要求”這種話來,也唯有李泌有這種傲氣了。

杜五郎此刻才深刻明白了還是多讀書好啊,往後還是得督促子女多用功。

他倒是沒想過讓自己更勤奮些。

“我這裡有些心得,你遞給陛下。”

“李先生爲何早不說?”

“這辦法未必有用,勉力一試吧。”

此時宮門已經(jīng)完全被老涼接管了,那些隨著公卿前來“勤王”的士卒們並沒有得到明確的造反命令,心裡也沒下定造反的決心,一見天子是動真格的,或是逃了,或是歸順了。

杜五郎走到宮門,見到了老涼麾下的將領趙餘糧,遂打了招呼,想要入宮覲見。

彼此都是相熟的,他語氣如常,道:“我阿爺方纔覲見陛下了,我也有事想要稟奏。”

“五郎能有什麼事。”趙餘糧是個泥腿子出身,有什麼說什麼,道:“裡面正殺人呢,五郎莫嚇到了。”

“我真有要事。”

杜五郎還是有面子的,也沒人會真攔他。趙餘糧於是讓他從西邊的西華門入宮,繞過乾元門廣場,經(jīng)過中書省,再穿過秋景門到明堂。

這個路線見不到那殺人的場面,但隔著宮牆能聽到那邊的慘叫,杜五郎頓時心生惻隱,加快了腳步。

穿過秋景門,空氣裡就帶著濃重的血腥味,此時他已是小跑起來了,一路趕到薛白麪前,瞥了一眼臺階下的情形,他心頭巨顫,忙不迭行了禮,道:“陛下,李泌讓我來說他想給你主持變法。”

這句話就能看出杜五郎與旁人的不同,他來帶話,首先就是讓薛白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爲他心裡是站在薛白的立場。

但薛白卻是頭都沒回,只道:“他以爲他是誰。”

他實則並不缺變法的人才,如今朝中有楊炎、劉晏、第五琦等經(jīng)濟名臣在,還算得上人才濟濟。

“我也覺得他狂。”杜五郎道,“但這是他讓我遞上來的,說是他對陛下新法的一些看法。”

說著,他從袖子裡拿出一個卷軸來。

可薛白沒吩咐,便沒有內(nèi)侍來接。

杜有鄰、崔祐甫見狀,心中著急,想要開口。杜五郎怕他們說多了反而誤事,乾脆過去,把卷軸一遞。

“看看好了,萬一真有用。”

也許是杜五郎與薛白交情不同,換作旁人,斷不敢做這樣的動作,萬一被當成刺駕。

薛白這才接過卷軸,展開,一字一字地慢慢看起來,渾然沒在意耳畔的慘叫聲。

隔著一張紙,在他面前,是形如地獄的場面。

……

“別殺了,別殺了!”

元載正在逃竄,終於逃到了乾元門下。

然而,他面前是一扇緊閉的大門。

“開門!”

此前,這道門就是元載下令打開的,可此時無論他怎麼喊,就是沒能將它喊開。

而周圍已有很多人投降了,舉著雙手,哭喊著蹲下來,元載見狀連忙效仿,不一會兒,卻有士卒過來,不由分說將他按倒。

他以爲自己必死無疑了,轉(zhuǎn)頭一看,忽然發(fā)現(xiàn)在殺了許多人之後,場上已經(jīng)沒有人嚷著反對薛白了,一個個都顫顫巍巍地匍匐著。

唯有元載被押著,走過滿是血泊的廣場,走上臺階。

邁上兩步臺階之後,他漸漸冷靜了下來,道:“我自己走。”

那兩個士卒沒理會他,元載則已恢復了氣度,道:“我是元載,乃天子肱骨之臣,是被那些叛逆挾持進了乾元門。”

這句話之後,雖還是被押著,可他形態(tài)自若,臉上還帶著些不滿之色。

見了薛白,他連忙把不滿的神態(tài)收了,執(zhí)禮道:“陛下萬安,臣差點就見不到陛下了!”

“怎麼回事?”

“臣正奉詔安撫那些叛逆,不知是誰開了宮門,賊人衝上來,挾持了臣。還揚言臣是他們的內(nèi)應,簡直荒謬,臣主政戶部,爲陛下檢括天下,查出了他們數(shù)不清的齷齪勾當,豈會與他們同流合污?!”元載義正嚴詞道。

今日包括杜有鄰在內(nèi),薛白的所有心腹都認爲他這般痛下殺手太過份了,到現(xiàn)在,只有元載痛罵公卿,最爲堅定地支持薛白的做法。

對於元載的說辭,薛白什麼都沒說,只是把手裡的稿卷丟了過去。

“杜五郎送來的一些心得,看看,談談看法。”

元載這便輕易過了關,他身後兩個士卒連忙放開他,任他舒展筋骨,拾起那稿卷看了起來。

他看得很快,卻並非囫圇吞棗,而是他就是有著過目不忘的閱覽能力。

正是因這種天資,他雖出身寒門,並沒有太好的讀書條件,卻能高中進士,可謂天縱奇才。

他看過之後,立即就猜到這些心得必然不是杜五郎寫出來的。

其實稿卷裡的內(nèi)容大體上與當今的變法方向差不多,但少有人能領悟得如此完備,而且能在其中提出一些頗關鍵的新意。

簡單來說,把變法重新作了疏理、歸納,而且明面上看起來,沒有檢括均田那麼尖銳。

明升黜,以嚴明吏治;抑門蔭,以限制濫官;精貢舉,優(yōu)化科舉取士;擇長官,慎選地方長官;厚農(nóng)桑,以田地收穫作爲地方官吏考覈內(nèi)容;均職田,先從官員的職田開始重新劃分,官員其實與世族有些細微的不同,是真的有差事在身的,朝廷容易控制,而且,可以通過分配職田,讓能力、人品出從的官員心生感念……

“回陛下,臣以爲甚爲妥當,此文稿既領悟了陛下變法的深意,細微處又頗合朝堂實情。”元載沉吟,評價道:“十分老辣。”

他用了“老辣”一詞,因心裡覺得薛白的變法過於猛烈而尖銳了,一樣的內(nèi)容放在這裡就顯得沒那麼有棱角,想必是深諳官場的人所作。

元載目光偷瞥,見杜妗站在薛白身後,不由猜測這會不會是她的手筆,但又不像。

他遂有了一絲危機感。

~~

出了宮已是深夜。

今夜的洛陽城特別黑,城中沒有幾戶人家敢點燭火,唯有洛水上的波光粼粼點綴著這個血腥的夜晚。

李泌還沒走,依舊等在杜家的車駕附近。

“李先生。”杜五郎快步上前,道:“陛下想必很快就會召見你。”

杜有鄰曾與李泌同在政事堂任宰相,交情還算不錯,見了面,感慨唏噓不己。

“老夫終究是太無能了啊,若在朝的是長源你,國事何至於此?”

“杜公不必介懷,此事絕非人力所能挽回……”

杜妗見到父親、兄弟都與李泌親近,似不太高興,面若寒霜。

她是故意給他們擺臉色,偏他們回到杜宅之後纔看出來,杜五郎便問道:“二姐,怎麼了?”

“你與李泌來往,卻忘了他站在反對派那邊。我與他政見相悖,早晚必要成爲政敵。”

“我還不是爲了陛下好,否則大開殺戒,反而激起叛變……”

“你若沒腦子,便少給我添亂。”

杜有鄰聽了,知道杜妗明著在罵杜五郎,實則卻是在罵他,老臉便顯出尷尬之色來,道:“二孃說的是陛下的身世一事啊。”

杜五郎一點就驚了,臉色一變道:“又來?”

“嗯。”杜妗道:“此事沒完沒了,陛下也不勝其煩,倒不如了結了。”

“不可。”杜有鄰當即道。

在這件事上,他確實與李泌是相同的立場,遂苦口婆心地勸起杜妗來。

“你莫犯糊塗,知不知道若再要下去,那就是殺身大禍,你務必勸陛下以大局爲重……”

杜有鄰話都沒說完,杜妗不愛聽這些,已經(jīng)轉(zhuǎn)身走掉了。

在這件事上,她個人也有著與杜家相悖的立場。

她極爲堅定地支持薛白恢復姓名,改換國號。於她而言,是最能讓她感覺到,是她與薛白一起謀篡了大唐江山……她喜歡這種感覺,爲此願意不計後果。

回到屋中,杜媗早候在那。

“聽聞今日出了大事。”

“是啊。”杜妗輕描淡寫道,“陛下給了那些反對派一些顏色瞧瞧。”

杜媗道:“已經(jīng)近三更天了,早些歇了吧。”

杜妗想著要不了一會兒宮裡又要朝會,薛白此時必還在忙碌,她也不願歇息,思忖著,道:“還有一樁事沒辦。”

“什麼?”

“吩咐下去,讓人暗中查查元載如何回事,是否背叛了陛下。”

“元載?”杜媗道,“他算是最早的楊黨,追隨陛下時久,甚得倚重,何必自毀前程?”

若看元載今日的神態(tài),確不像是背叛了,可既然傳是他開了宮門,終究還是得查個清楚。

讓杜妗沒想到的是,就在次日,真相就主動送到她面前了。

“二孃,有個小娘子求見,稱是爲元載而來。”

“王韞秀來了?”杜妗道,“讓她到花廳相見吧。”

“回二孃話,來的不是王娘子。”

“不是?”杜妗訝異,“那是誰?”

“她自稱姓薛。”

這個瞬間,杜妗腦子裡想了很多,甚至猜測是否與薛白的身世有關。

很快,一名女子步入花廳。

杜妗目光看去,不自覺地瞇了瞇眼。

她有陣子沒見到這麼漂亮的小姑娘了,花容月貌,膚白如雪,皮膚嫩得連一個毛孔也看不到,更難得的是那種只屬於少女的青春氣息。

相比起來,她們這些美人確實已漸漸老了。

杜妗這輩子已擁有了很多東西,包括至高無上的權力,可這一刻,她承認自己有些嫉妒眼前這小女子的年輕貌美。

“奴婢薛瑤英,見過二孃。”

“你是元載的什麼人?”

“奴婢是元載的侍妾。”

聞言,杜妗微微譏笑,想到了過去那些年,元載、王韞秀夫婦那出了名的恩愛。

彼時元載最常說的故事便是王韞秀不嫌他出身微寒,下嫁於他,還毅然與家族鬧掰,隨他赴京趕考,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轉(zhuǎn)眼間,元載權傾朝野,又見新人笑。

“我一直以爲元載沒有侍妾。”

“阿郎當年,曾爲玄宗皇帝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花鳥使,奴婢便是那時識得阿郎的。”

杜妗知道,唐玄宗的花鳥使採的不是花鳥,而是採選天下美色,凡美豔者,不論婚嫁與否都召入宮闈。她遂打量了眼前的薛瑤英,問道:“你多大?”

“奴婢是天寶四載生人。”

“那元載任花鳥使時你纔多大?”

“當時奴婢九歲,阿郎見奴婢是個美人胚子,便養(yǎng)在院中,以備將來。”

“真是好長遠的考慮。”杜妗道。

薛瑤英道:“阿郎並不好女色,玄宗皇帝駕崩後,阿郎原打算將我獻於陛下……但恐得罪了二孃你,因此作罷。”

“可笑。”杜妗道,“我算什麼,陛下身邊也不僅一兩個女子,怕得罪我?”

“阿郎說,與陛下相濡以沫者,唯有二孃。”

這話未必是真的,但它好聽。杜妗心裡像明鏡一般,終究是個女子,確會因一些好話而心情好,遂懶得與薛瑤英計較,道:“看來,我是好妒之人。”

“並非說二孃好妒,阿郎未將奴婢獻上,也有旁的原因。”薛瑤英道,“奴婢被阿郎養(yǎng)大,漸漸生了情愫,阿郎遂納了奴婢……”

杜妗看著薛瑤英那漂亮的臉蛋,通過她的酒窩、眼角的羞意,彷彿能看到她初經(jīng)人事時是何等勾人的神情。

“你是個尤物,想必元載據(jù)有你時,內(nèi)心獲得極大的滿足吧。”

“奴婢不敢當。”

杜妗自顧自道:“原本是元載準備獻給陛下的女人,他自己享用了,彼時在他心裡,陛下也就沒那麼重了。”

這句話,讓薛瑤英很是惶恐,連忙低下了頭。

杜妗招手道:“你過來。”

“是。”薛瑤英遂怯怯上前。

“你用的什麼薰香?氣味不錯。”

“回二孃,奴婢不薰香。奴婢的阿孃曾是岐王歌姬,她從小就拿香料喂奴婢吃,因此涵藏了香素,身體有些香味。”

杜妗又譏笑了一下,拉過薛瑤英的手,端詳了她皓腕上的玉鐲,道:“好玉。”

“是和田的羊脂玉。”

“這件紅綃料子不錯。”

“是高句麗的金絲雀毛織的。”

只看薛瑤英這一身打扮,恐怕一百戶普通人家一輩子的積蓄都不夠。杜妗還有甚看不出來的,她遂問道:“元載讓你來,是讓你來賄賂我的?”

薛瑤英年紀小,膽子也不大,但似乎極爲聰慧,知道自己往這一站,便表示元載貪贓枉法之事泄露了,不必她多說。

“阿郎讓我給二孃帶一句話。”

“哦?”

“阿郎說,他雖小節(jié)有虧,但對陛下卻是忠心耿耿,懇請二孃放他一馬。”

“呵。”

“阿郎若罷相,則必然由李泌掌朝政大權,李泌看似爲國爲民,卻心懷叵測,欲不利於陛下。阿郎願阻止李泌入相,從此任憑二孃驅(qū)使。”

說罷,薛瑤英道:“阿郎把奴婢留在二孃身邊,以示爲二孃效犬馬之勞之誠意。”

這是個看似沒用的做法,但薛瑤英穿戴了這一身前來,並不僅是個人質(zhì),還是元載的罪證。

元載把自己的罪證交給杜妗,也就相當於把命交到杜妗手裡了。

可見他已經(jīng)完全慌了。

他既迷失於權力與美色,當是讓人拿捏了把柄,纔會有了助公卿們?nèi)雽m一事。現(xiàn)在恐怕是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唯有投靠杜妗了。

官職再高,關鍵時候,依舊難改這左右搖擺的小人行徑。

其人雖聰明,問題在於意志不堅。

杜妗冷笑一聲,道:“我驅(qū)使這等小人有何用?”

“阿郎畢竟是陛下的心腹,不論陛下姓李或姓薛,都堅決效忠於陛下。眼下這情形,二孃該對付的是那些反對陛下之人,豈可自斷臂膀?”

~~

李泌在乾元門外等了很久,從天黑等到天亮,終於等到了一個覲見的機會。

他整理了一下道袍,走過那血還未掃乾淨的廣場,儘可能地以輕鬆的神情步入大殿。

“許久未見陛下了,臣請陛下安康。”

薛白原本正凝重地看著一封奏摺,感覺到李泌的平靜,擡眼掃了他一眼,遂道:“長源兄這些年一點都沒老啊。”

李泌道:“臣在山中修身養(yǎng)性,不因俗事所惑,自是老得慢些。”

“還稱臣,我已經(jīng)被揭穿了,我並非李倩,是冒名篡奪了這大唐江山。”

聞言,李泌反而笑了笑,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天下人如何活,而不是陛下一人的姓名。”

這是個意料之外的回答,薛白審視了他一眼,道:“你在安撫我,想勸我回心轉(zhuǎn)意。”

“臣願支持陛下恢復姓名,改國號爲‘秦’,如何?”

“爲何是秦?”

“隋末,西秦霸王薛舉於蘭州稱帝,陛下既姓薛,想必是西秦後人,如今復國,天經(jīng)地義。”

薛白知道李泌在說反話,懶得與李泌玩這種欲蓋彌彰的文字遊戲。他對西秦霸王薛舉也沒什麼感情,從小聽的故事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在淺水原之戰(zhàn)大敗西秦。

“朕考慮考慮吧。”

“如此,等陛下?lián)魯」觾x、李光弼、封常清等唐將,開國建制,必然不再有人反對陛下的新法。”

“這是譏諷?”

“臣不敢。”

薛白道:“郭子儀便是反對朕也無妨,朕已從范陽調(diào)大軍南下了,便給河北羣雄一個爲朕開國立功,狠狠打擊關隴貴族的機會又如何?”

李泌微微嘆息,透露出了他的憂慮。

他不再自稱臣,反而用了當年朋友之間的語氣,道:“我之所以出山,還是想維持天下的穩(wěn)定。我可以支持你的一切決定,全力輔佐你,只請你答應我一個條件。”

“大可不必。”薛白道,“我未必需要你的輔佐。”

李泌道:“你認爲你是薛白,可在太子李祚的認知中他是李氏子孫。以己度人,你不可強迫他改變這份認知,如何?”

他語氣誠懇,又道:“有我助你,你想做的事會順利很多。我知道你想做什麼,你我之目的是爲這天下越來越強盛,不是嗎?”

208.第205章 攀附裙帶316.第309章 迎賓221.第218章 心結第567章 內(nèi)鬥第559章 最有資格96.第96章 春闈五子260.第258章 分化與抱團第489章 將晴217.第214章 長生殿第400章 調(diào)動第491章 過香積寺第465章 大局293.第287章 勢不兩立第571章 決策者第385章 亡羊補牢57.第57章 產(chǎn)業(yè)第494章 放下屠刀第493章 夢非夢第470章 立威第381章 誰更執(zhí)拗121.第121章 舊事第597章 扼殺強藩235.第232章 暗宅第441章 都不團結第612章 陽奉陰違第342章 眼光第432章 選擇第541章 委任主將第388章 交朋友第340章 提議第349章 大樹寨74.第74章 親近第441章 都不團結195.第192章 秘書省第459章 劫持第587章 重臣90.第90章 考驗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第429章 背後的陰謀第463章 真與假16.第16章 煞婢第479章 最後的瘋狂226.第223章 潼關懷舊249.第247章 接手129.第126章 自由63.第63章 佳節(jié)223.第220章 話別第609章 變法101.第101章 接洽第520章 出鎮(zhèn)52.第52章 贈禮第495章 漁翁之利第421章 假太守65.第65章 衆(zhòng)裡尋他第593章 決心第425章 土門關第394章 北風行252.第250章 一口一口吃127.七月總結(感謝月票金主“愛愛他家大可第552章 少陽院第443章 夢遊通天宮317.晚半小時發(fā)第531章 主戰(zhàn)場86.第86章 會當凌絕頂第393章 下一步第354章 龍尾關第566章 又見和離156.第153章 妙法274.第270章 歸不歸第366章 心意第436章 都在努力第485章 謊言121.第121章 舊事第616章 弒君的刀第546章 印象第555章 克勤克儉86.第86章 會當凌絕頂第609章 變法第560章 問題出現(xiàn)就解決82.第82章 自立門戶第384章 畫師第460章 寶雞第342章 眼光156.第153章 妙法第414章 傳承19.第19章 欺上門第542章 憶揚州303.第297章 天上李太白165.第162章 志不滅40.第40章 補救第469章 貴庶第584章 進犯329.第321章 汝陽三鬥始朝天41.第41章 劫囚第504章 牛刀小試第493章 夢非夢97.第97章 覆試第502章 摯愛第545章 大江東去第6章 螻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乐市| 吉木乃县| 凤翔县| 锦屏县| 门头沟区| 类乌齐县| 射洪县| 牡丹江市| 永福县| 旬阳县| 兰溪市| 宜城市| 德清县| 海安县| 甘孜| 北辰区| 耿马| 视频| 麟游县| 嘉黎县| 德昌县| 宁强县| 拉萨市| 九江市| 东港市| 黄山市| 濮阳县| 保德县| 巧家县| 蓬莱市| 射洪县| 呼和浩特市| 达日县| 确山县| 托里县| 奉化市| 当雄县| 宁海县| 大英县| 册亨县| 宜川县|